作為一位出身平民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他能夠從家中吃不飽飯要到寺廟中出家的低谷中,發(fā)展到最終登上九五至尊的皇帝之位,不僅說明他十分聰明,更說明了朱元璋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手段和心計。 自古以來,對于朱元璋的評價一直都是兩極分化的,有的人認為朱元璋作為一位平民階層的開國皇帝,是十分了不起的。也有的人認為,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就大肆殺戮許多幫他登基的大功臣,未免有些殘暴。 朱元璋在晚年的時候,也許是想消除朝中的一些老臣的影響力,方便自己的后代可以更好地把控朝堂,便以各種由頭殺掉了幾個幫他打天下的舊臣。 曾經(jīng)一路輔助他的謀士劉伯溫在朝中和民間口碑都非常好,因此,劉伯溫也成了朱元璋的眼中刺。 劉伯溫的功績在明朝建立之后,劉伯溫任職御史中丞,同時兼任太史令,可見朱元璋對于劉伯溫的倚重。劉伯溫上任后,在他的治理范圍內(nèi),法紀嚴明,如果違抗,一定會被嚴懲,如果是官員做錯了事,那么懲罰就會更加嚴格。 劉伯溫這樣的手段非常受老百姓的歡迎,普通的底層百姓需要的就是這樣鐵面無私的官員維護他們的利益。但是劉伯溫這樣鐵面無私,會讓很多朝中大臣無利可圖,盡管他的處置都有法可依,但還是會招到這些朝中官員的仇視。 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在外出巡查時,京城留給了劉伯溫和李善長留守管理。這時,中書省的李彬被御史檢舉彈劾,稱他貪圖私利,放縱自己的手下行惡。李彬并不是一個無名小卒,他是李善長的干兒子,平日里十分得寵。 李善長便借著同僚多年的情分向劉伯溫請求對李彬網(wǎng)開一面,但劉伯溫并不愿意。為了可以順利處置李彬,他借著在京城設(shè)壇求雨的理由向朱元璋請求處置李彬,稱處置了這樣為非作歹的人之后,老天自會降雨。 劉伯溫一向擅長這些天道之術(shù),朱元璋便應允了他的請求,得令后,他沒有給李善長反應的時間,立即斬了李彬。 等到李善長得知此事時,李彬已經(jīng)身首異處了。自此之后,李善長便在心中記恨起了劉伯溫,三番兩次地想害劉伯溫。可是,劉伯溫并不記恨李善長的所作所為,依舊像以前一樣,秉公處世。 有一次,李善長做了朱元璋不喜的事情,朱元璋想嚴懲李善長,便詢問劉伯溫的意見。朱元璋本以為劉伯溫會趁此機會報私仇,要求嚴懲李善長。 誰想到,劉伯溫卻像個事外之人一樣認認真真地幫朱元璋分析形勢,稱李善長雖然小有過失,但作為朝中丞相功勞很大,威望頗深,不宜嚴懲,朝中需要李善長這樣的人來調(diào)和調(diào)度。 劉伯溫的危機劉伯溫總是這樣,仿佛沒有私情,所說所做永遠是為了大義。這樣的劉伯溫讓很多人恨得牙癢癢,卻又對他無可奈何。這些人中就包括了明太祖朱元璋。 當時朱元璋年事已高,已經(jīng)在著手為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鋪路,而這鋪路的第一步就是將朝中威望高的老臣一個個處理掉,以免這些老臣功高震主,自己的兒子和孫子無法駕馭。 劉伯溫在朝中嚴守法紀秉公執(zhí)法,在百姓心中威望越來越深,看著這樣威望漸高又油鹽不進的劉伯溫,朱元璋心中逐漸生了一些嫌隙,他決定不能看著劉伯溫這樣發(fā)展下去,一直想找個由頭處置劉伯溫。 當時的皇后馬皇后聽說了朱元璋的意圖后,便暗中向劉伯溫透露,希望他能急流勇退。劉伯溫聽說后,頓時十分驚恐。 他沒想到,看著那么多舊同僚離開后,這么快就輪到了自己,這些年他兢兢業(yè)業(yè),居然也會走到這一步,不禁又害怕又難過。劉伯溫在家仔細思索了一晚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故意晚去了一會,朱元璋果然就著這個問題斥責了劉伯溫。劉伯溫則是不慌不忙地向朱元璋解釋,稱自己昨天晚上寫奏折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字左思右想也想不起來怎么寫,因此而耽誤了休息,今天早上上朝才晚了。 朱元璋聽了忍不住好奇這是個什么字,要知道,劉伯溫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居然也會被一個字難住。劉伯溫則是告訴朱元璋,不知道怎么寫的這個字是一個“赦”字,同時希望朱元璋能告訴自己這個字怎么寫。 朱元璋說此事不難,大筆一揮便寫了一個“赦”字給了劉伯溫,而劉伯溫拿到這個字后,立刻便跪在地上叩謝朱元璋。朱元璋見狀,忽然明白了,原來這是劉伯溫知曉了自己的意圖,在通過這樣的方法要一個他的赦免。 盡管朱元璋不樂意,但皇帝說話一言九鼎,“赦”字給出去了就沒有再收回的道理。劉伯溫則是抱著自己得來不易的“赦”字直接向朱元璋告老還鄉(xiāng),暫時保住了一命。 劉伯溫的結(jié)局 用計向朱元璋討要來的“赦”字讓劉伯溫帶著自己的孩子順利回到了老家,但朱元璋可是皇帝,想做的事情怎么可能會因為自己的一個字就放下了的。盡管劉伯溫已經(jīng)回到老家,但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中。 這一天,有消息傳到朱元璋耳中,劉伯溫身患風寒病倒了,朱元璋便立刻派了素來與劉伯溫不和的胡惟庸帶著宮中的御醫(yī)前去探望。劉伯溫當然沒想到自己都已經(jīng)辭官回鄉(xiāng)了,朱元璋還沒打算放過自己。 他只以為是皇帝對他表示關(guān)愛之心,便讓自己的孩子好好接待了宮中遠道而來的御醫(yī)和胡惟庸。待御醫(yī)和胡惟庸離開后,劉伯溫讓孩子按照方子把藥抓回來,可服用后,劉伯溫痛苦難忍,沒過幾天就病入膏肓了。 劉伯溫向朱元璋委婉地表述了自己病重的經(jīng)歷,但朱元璋卻不以為意,只是讓他好好休息,不要多想。這下劉伯溫終于明白了,這還是朱元璋不肯放過他,只能是在家中靜靜地等待死亡的來臨。 劉伯溫最終究竟是死在了朱元璋之手還是胡惟庸之手,或者確實是劉伯溫得了無法醫(yī)治的絕癥,這些早已無從考證了,但劉伯溫的經(jīng)歷也告訴了我們,凡事不要太天真,不要輕易地就相信了他人的好意。 |
|
來自: 東泰山人 > 《人物學\帝王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