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一種生長在自然界的神奇植物。它既無根又無葉,只有細長的藤蔓,常纏繞在大豆等植物上,靠深入其他植物韌皮部來吸收養(yǎng)分生長。 由于菟絲子是一種寄生植物,猶如吸血鬼一般,剝奪原生植物的營養(yǎng),導致田間作物長勢減弱,甚至會導致作物的枯萎死亡,降低產量和質量,損害農民的種植效益。因此菟絲子便被人們稱作“豆閻王”,對它痛恨不已。 ![]()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但是你知道嗎?這種植物的種子其實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菟絲子主要歸屬于肝、腎、脾經,對于這三個臟腑都有奇妙的功效,可以說是“養(yǎng)肝的靈丹,補腎的妙藥,健脾的良品”,既能補先天之精,又能養(yǎng)后天之氣。梁醫(yī)生今天就來帶大家學習一下菟絲子的神奇功效及妙用。 《本草經疏》記之曰: (菟絲子)為補脾腎肝三經要藥。主續(xù)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者,三經而俱實則絕傷續(xù)而不足補矣?!矂趥云⒛I肝三臟主之,肝脾氣王則瘀血自行也。久服明目輕身延年者,目得血而能視,肝開竅于目,瞳子神光屬腎,肝腎實則目自明,臟實精滿則身自輕,延年可必矣。 ![]() ![]() 1.養(yǎng)肝是靈丹 肝開竅于目,在體合筋,而菟絲子能養(yǎng)肝明目,堅筋骨,助人筋脈。 比如說有的人上了年紀之后,肝血逐漸虧虛,無法上輸于目,就會導致雙目晦暗,看不清楚東西; 肝血不能濡養(yǎng)筋骨,也會導致筋脈拘攣,四肢屈伸不利,那這個時候就可以用菟絲子來養(yǎng)肝明目,強筋壯骨。搭配枸杞一起泡水效果更佳。 ![]() 2.補腎是妙藥 ① 腎虛腰痛: ●《普濟方》以菟絲子與酒浸后搗末服,治腰膝風冷。 ●《經驗后方》以本品與牛膝等量,浸酒后制丸,治男子腰膝冷痛或頑麻無力。 ●《是齋百一選方》以本品與杜仲等分為末,山藥糊丸下,鹽湯下,治腰痛。 ● 若與鹿茸、黃芪、川斷、附子等同用,本品強腰固腎之力更為明顯,如《太平圣惠方》之黃芪丸治五勞七傷、風寒羸瘦、腰膝冷痛等。 ② 陽痿、早泄、遺精: 本品單用即能壯陽起痿,但多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而增效。從歷代治療陽痿的方藥看,本品可以說是治療陽痿之要藥,很多治療陽痿的方劑均以菟絲子作為方名。 ●《扁鵲心書》菟絲子丸,以菟絲子500g,附子120g為丸,治療腎虛陽痿、精神疲乏、腰膝無力等; ●《太平圣惠方》之大菟絲子丸,以菟絲子與鹿茸、附子、補骨脂等同用,治療中老年人陰陽俱虛、腎氣衰微,癥見心怯氣短、夜夢驚恐、陽痿不舉等; ●《古今名方》載:以菟絲子與補骨脂、山萸肉、仙靈脾合用,名“壯腎固精湯”,治療陽痿、遺精、早泄。 ③ 尿頻、尿后余瀝及小兒遺尿: 中醫(yī)認為,尿頻多因腎陽虧虛,難以氣化利水,有失蒸騰,水停于內,水液直趨下焦,則見小便不利而尿頻。 治療尿頻當以溫補腎陽為先。菟絲子既善補腎陽,又長于固腎精,功善固精縮尿止遺,如果想要想過更好一些呢,可以加用益智仁、五味子等溫補腎陽,縮尿止遺的藥材同用。 ![]() 3.健脾是良品 中醫(yī)講,脾主健運,主要負責將我們吃下去的水谷精微輸布到各個臟腑,一旦脾虛,則健運有失,還沒來得及轉運,就泄出體外,所以往往容易吃什么就拉什么,“完谷不化”由此而來。 菟絲子入腎經,又入脾經,功善溫腎健脾而止虛瀉。臨床上多與白術、補骨脂、肉豆蔻等溫補脾腎、助陽止瀉的藥材同用。 ![]() 除此之外,還可用于以下兩種疾?。?/strong> ① 胎動不安: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而沖任二脈皆由腎所主。若腎氣不足,沖任不固,可致胎動不安、帶下量多、崩中漏下等癥。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壽胎丸,即用本品120g,寄生、川斷、阿膠各60g為丸,治腎虛滑胎或妊娠下血、胎動不安、胎萎不長等。 ●《傅青主女科》之保產無憂湯,也以菟絲子與當歸、白芍、川芎、黃芪相伍,治肝腎不足、氣血虧虛、沖任不固之胎動不安。 ② 白癜風: 用菟絲子全草制成25%酊劑,以棉簽蘸藥涂搽患處,每日2~3次,治療10例,顯效5例,有效3例。治療1月以上效果明顯。 菟絲子內服入煎劑常用量為10~30g,為便于藥效能更好地煎出,一定要將其搗碎或搗成餅狀。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 菟絲子雖為平補之品,但偏于補陽。所以陰虛火旺、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者不宜服用。 溫 馨 小 提 示 中醫(yī)講究“千人千方”,文章所述方劑配伍、用量僅供學習參考。若需用藥,建議在中醫(y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不要盲目嘗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