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過昨晚的開幕式后,已經(jīng)有兩部主競賽影片《像這樣的小事》和《廚房》在媒體場進行放映。今日作為電影節(jié)第二日將放映三部主競賽影片,其中包括同時入圍圣丹斯的美國影片《不同的男人》,伊朗影片《我最喜歡的蛋糕》以及法國導演阿薩亞斯的《暫停時光》。雖然本屆柏林剛開始一天,但卻異乎尋常的涌現(xiàn)出今年首部爆款影片《廚房》,已經(jīng)看過影片的華語媒體齊刷刷打出了四星的高分,甚至有媒體已經(jīng)率先頒出了心目中的金熊獎。國際刊目前只有開幕片的評分,影評人的觀感和華語刊比較一致。今日影評將聚焦于來自英語系國家的三部主競賽影片。 華語媒體評分表 國際媒體評分表 廚房 La Cocina ![]() 導演:Alonso Ruizpalacios 主演:Raúl Briones Carmona, Rooney Mara, Anna Diaz, Motell Foster, Oded Fehr 制片國家/地區(qū):墨西哥/美國 語言:英語/西班牙語 關于移民、勞動和精神歸屬的深刻電影 《廚房》的故事從一家在紐約曼哈頓的餐廳The Grill開始。 在午餐高峰時段繁忙的廚房中,收銀臺中一筆現(xiàn)金不見了,所有沒有美國綠卡打著黑工的廚師都受到調(diào)查,而主角佩德羅(Pedro)成為主要嫌疑人。他是個夢想家,也是個惹事精,深愛著美國女服務員朱莉婭(Julia)。 餐廳老板承諾幫助佩德羅拿到美國綠卡,但朱莉婭突如其來的驚人秘密讓佩德羅陷入了絕境……這部電影向那些默默無聞地維持餐廳運營、填飽我們肚子的人致敬,同時也探討了追求美國夢的艱辛。 ![]() 《廚房》劇照 導演Alonso Ruizpalacios表明這部影片的靈感,來源于自己年輕時在一家倫敦市中心咖啡館的打工經(jīng)歷。那時他讀到了阿諾德·韋斯克的戲劇《廚房》,這部電影的劇本就是同樣也是基于這個戲劇。他被廚房中的等級制度所震撼,在這個微觀社會里,等級關系是不能被輕易忽視的。 《廚房》透過佩德羅和朱莉婭錯綜復雜的愛情線索,反映了墨西哥與美國之間的關系:相互依存,卻又永遠分離。獲得移民身份只是角色們生活中的一個必須的條件,而他們真正掙扎的是在全球資本主義的機器中尋找自我和真實的感情。 ![]() 《廚房》劇照 影片背后是一個關于勞動、愛情和身份認同的深刻故事。影片探索了移民身份與工作生活之間的緊張關系,同時也探討了個人在全球化經(jīng)濟中的掙扎。通過細膩的情感描繪和對餐廳內(nèi)部等級制度的展現(xiàn),觀眾感受到了一個充滿生活色彩和情感沖突的世界。 像這樣的小事 Small Things Like These ![]() 導演:Tim Mielants 主演:Cillian Murphy、Eileen Walsh、 Michelle Fairley、Emily Watson、Clare Dunne 制片國家/地區(qū):愛爾蘭/比利時 語言:英語 不夠完美,卻相當忠誠 《像這樣的小事》是一項大膽的嘗試,將克萊爾·基根所著的短篇小說改編成電影。這本不足一百頁的小說以其細膩和暗示性的語言著稱,那么,如何將這種語言轉(zhuǎn)化為影像?如何不讓這部極簡主義的小說變得平淡無奇?又如何不讓這個發(fā)生在酒吧和教堂的愛爾蘭故事變得學院派? ![]() 《像這樣的小事》劇組在柏林電影節(jié) 比利時導演蒂姆·米蘭特以一部截然不同的電影(《Patrick》,一部黑色幽默的喜?。┒蝗耸熘?,他在《Small Things Like These》的第一個鏡頭中便巧妙地將教堂置于村莊的中心。 鐘樓屹立在中央,但人們不清楚它是一個仁慈的存在還是對這個小鎮(zhèn)構成了某種威脅。盡管是圣誕節(jié),但鎮(zhèn)上的燈光依然昏暗,散發(fā)著令人不安的橘黃色夜光,這部電影揭露的是愛爾蘭長達七十年的悲劇真相,遠非純潔。劇中的暴力是如此根深蒂固,全程并沒有戲劇性的場景,而是始終處于懸而未決的狀態(tài),這也正是電影的主題。 ![]() 《像這樣的小事》工作照 男主人公作為一位沉默寡言、心地善良的家庭父親,發(fā)現(xiàn)自己成為了一件遠大于自己的事情的見證人。他應該視而不見嗎?選擇基利安·墨菲來扮演這位困擾的主人公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盡管我們認為這個角色只完成了一半的挑戰(zhàn)。 小說中的他逐漸被罪惡感所侵蝕,直至徹底改變,而墨菲飾演的角色似乎缺乏這種細膩的層次,顯得有些單調(diào)。艾米莉·沃森在扮演一名可能很快變得過分夸張的修女角色時,卻以驚人的精準度脫穎而出。雖然這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它是一部堅實的劇情片,相當忠誠。 不同的男人 A Different Man ![]() 導演:亞倫·施密伯格 主演:Sebastian Stan、 Renate Reinsve、Adam Pearson 制片國家/地區(qū):美國 語言:英語 自我塑造、外表與認知關系的探討 《不同的男人》是由亞倫·施密伯格導演,塞巴斯蒂安·斯坦主演的一部黑色幽默的驚悚片,探索了自我認同和外貌觀念之間的模糊邊界。 影片講述了紐約演員愛德華的故事,他接受了一項實驗性的醫(yī)療程序,這個實驗徹底改變了他的外貌,但這一變化也帶來了悲劇。盡管他可以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他卻發(fā)現(xiàn)失去了自我,也開始沉迷于尋找之前的自己。這使得他無法擺脫內(nèi)心的困擾和世界對他的觀感。 ![]() 《不同的男人》劇照 影片細若發(fā)絲,沒有一幀浪費,同時又營造出一種不穩(wěn)定、令人暈眩的感覺,宛如一個永不停息的荒誕噩夢。制作團隊致力于培育出一個堅韌、不協(xié)調(diào)的氛圍,這部影片從配樂到攝影都體現(xiàn)出了對紐約街頭美感的捕捉。導演Schimberg從一開始就知道他想要用膠片拍攝,因為他更熟悉膠片的機械原理,也理解使用它的過程,對于膠片有著天生的親近感。 ![]() 《不同的男人》劇照 導演施密伯格在談到電影時說:“《不同的男人》剖析了自我與外貌、認知之間的關系,以及命運和嫉妒對一個人的影響。我試圖創(chuàng)造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既具有懸疑的緊張感,又能引發(fā)觀眾對內(nèi)心深處的反思?!?影片以全新的視角探討了自我塑造、外表與認知關系。 — F I N — 文字編譯:jie,Xavier 排版:何初蕾 編輯:留白 責任編輯:Xavi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