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山無所有,且寄一枝春 ——詞牌《一枝春》欣賞 中條山客 華夏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盛弘之先生在《荊州記》中記載:“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范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身在江南的陸凱,托驛使將一枝梅花帶給長安的友人范曄,并附詩,因梅花開放于早春,故詩有“聊寄一枝春”語。后常用“一枝春”喻指梅花,并用作遙念親友的典故。 而今,甲辰年的早春,我站在中條山西部高峰雪花山上,手舉著從向陽山坡采擷的數(shù)枝紅梅,并匯聚千年來《一枝春》濃濃的春情,好花,好詞,佳韻,向遠(yuǎn)方的朋友致以新春的問候。 北宋詞人賀鑄《綠頭鴨》中有句:“鳳城遠(yuǎn),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边@里用“寄一枝春”表現(xiàn)女主人希望郎君遙寄音訊的情思。 北宋詞人毛滂《南歌子·正月二十八日定空寺賞梅》中有句:“江南誰寄一枝春?何似瓏璁十里、更無塵。” 南宋趙彥端《好事近·晚集后園》句:“尋得一枝春,驚動小園花月?!?/span> 南宋小吏向滈《好事近-清曉渡橫江》中有句:“寂寞斷橋南畔,有一枝春色。” 南宋李曾伯《滿江紅·京遞》中有句:“曾不見、江南人寄,一枝春色?!?/span> 王沂孫《法曲獻(xiàn)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中有句:“荏苒一枝春,恨東風(fēng)、人似天遠(yuǎn)。” 南宋末年詞人陳德武《木蘭花慢·再用前韻》:“報道東君到也,一枝春信先傳?!?/span> 這些優(yōu)美的詩詞佳韻,匯聚到南宋楊纘那里,就形成《一枝春》詞牌和曲調(diào)?!兑恢Υ?除夕》是楊纘創(chuàng)作的一支自度曲。全篇九十四字,是一首描述除夕盛景的守歲之詞。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評楊守齋《一枝春》曲為世所稱道,并且自己也采用這個詞牌和曲調(diào),創(chuàng)作了數(shù)首膾炙人口的曲兒。不過,詞學(xué)大家張炎的《一枝春》是對楊纘(字守齋)的《一枝春》做了些許修改,稱為變體。 楊纘《一枝春-除夕》 竹爆驚春,競喧闐、夜起千門簫鼓(韻)。流蘇帳暖,翠鼎緩騰香霧(韻)。停杯未舉,奈剛要、送年新句(韻)。應(yīng)自有、歌字清園,莫夸上林鶯語(韻)。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中、中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韻)。 從他歲窮日暮(韻)。縱閑愁、怎減劉郎風(fēng)度(韻)。屠蘇辦了,迤邐柳欺梅妒(韻)。宮壺未曉,早驕馬、繡車盈路(韻)。還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細(xì)數(shù)(韻)。 平中仄平中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中仄仄平中仄(韻)。平平仄仄,中中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中、中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楊纘,字繼翁,號守齋,又號紫霞翁,嚴(yán)陵人,居錢塘。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淳佑初前后在世。度宗時,女為淑妃,官列卿。好古博雅,善作墨竹,好彈琴,又能自度曲。著有《紫霞洞譜》傳于世。 張炎《一枝春(為陸浩齋賦梅南)》 竹外橫枝,并欄干、試數(shù)風(fēng)才一信。么禽對語,彷佛醉眠初醒。遙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盡。清更潤。明月飛來,瘦卻舊時疏影。東閣謾撩詩興。 料西湖樹老,難認(rèn)和靖。晴窗自好,勝事每來獨領(lǐng)。融融向暖,笑塵世、萬花猶冷。須釀成、一點春腴,暗香在鼎。 周密《一枝春-碧淡春姿》 醉,且調(diào)新弄以謝之 碧淡春姿,柳眠醒、似怯朝來酥雨。芳程乍數(shù)。喚起探花情緒。東風(fēng)尚淺,甚先有、翠嬌紅嫵。應(yīng)自把、羅綺圍春,占得畫屏春聚。 留連繡叢深處。愛歌云裊裊,低隨香縷。瓊窗夜暖,試與細(xì)評新譜。妝梅媚晚,料無那、弄顰佯妒。還怕里、簾外籠鶯,笑人醉語。 周密《一枝春》 事以寄意,此少游“小樓連苑”之詞也。余遂戲用張氏故實次韻代答,亦東坡錦里先生之詩乎? 簾影移陰,杏香寒、乍濕西園絲雨。芳期暗數(shù)。又是去年心緒。金花謾翦,倩誰畫、舊時眉嫵??兆韵?、楊柳風(fēng)流,淚滴軟綃紅聚。 羅窗那回歌處。嘆庭花倦舞,香消衣縷。樓空燕冷,碎錦懶尋塵譜。么弦謾賦,記曾是、倚嬌成妒。深院悄,閑掩梨花,倩鶯寄語。 周密 (1232-1298),字公謹(jǐn),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南宋詞學(xué)大家。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間為義烏縣(今屬浙江)令。入元隱居不仕。他的詩文書畫都有成就,又能詩畫音律,喜好收藏鑒賞書畫,一生著述較豐。 2024年2月16日星期五,陜州上陽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