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鹿小竹(富書作者),來源:富書(ID:kolfrc) 都市劇《故鄉(xiāng),別來無恙》中,有個張沛回家過年的片段。 早上,她還沒醒,就被幾個孩子在她的床上玩“蹦床”弄醒,出門一看,客廳擠了一群親戚。 她因有事出門了,留下客廳里的親戚不滿地議論“每天那么忙,忙啥呀?” 這是過年時很多人都避免不了會遇到的場面。 過年串門拜訪親戚長輩,是中國歷來的傳統(tǒng),本意是增進交流,聯(lián)絡(luò)感情。 但有的人,卻在拜訪時帶了不該帶的東西,引發(fā)不快,甚至反目成仇。 比如負面情緒、是非八卦之心,還有毫無分寸的行為。 ![]()
沒有人喜歡在喜氣洋洋的日子里,看見一個面帶冷氣的人,更不用說還帶著負面情緒,敲開自家門。 所以,新年做客不要帶負面情緒去面對你的親朋好友。 看到有網(wǎng)友留言,有一年,他剛跟愛人吵完架,便去已出嫁的女兒家里做客。 他一路想著剛才吵架的情形,情緒一直處于氣憤狀態(tài),到了女兒家,他的情緒也沒有平復(fù),對女兒的婆家人說話,不僅聲音大,還夾槍帶棒。 這讓女兒婆家人以為他對他們有意見,并且還有輕視他們的意思。 這讓他女兒和婆家鬧了一些不愉快,之后還因此引起軒然大波,直接影響了小夫妻倆的感情。 雖然,事后他一直在解釋,自己對親家沒有任何意見,是自己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但都無濟于事,兩家關(guān)系大不如前。 哈佛大學(xué)曾通過多年研究表明,所有壞情緒,買單的都是自己。 朋友曾跟我講過一次特別尷尬的經(jīng)歷。 有一對夫妻來自己家里拜訪,他很熱情地接待了她們,可感覺她們的相處氛圍有點奇怪,哪兒不對勁。 果然,沒過一會,夫妻倆不巧提到昨天的一件事,兩人越說越激動。 原來他們昨天因為那件事大吵了一架,情緒到現(xiàn)在還沒有恢復(fù)。 當再次提到這事,又開始嗆起來,朋友很尷尬想緩和一下氣氛,但說什么都無濟于事。 最后的結(jié)果,兩人不僅毫無形象地在朋友間互相撕扯,還在言語間將對方比較隱私的行為弄得眾人皆知。 此后,那對夫妻很少出現(xiàn)在親戚圈里了,覺得很不好意思。 越想越氣是很多人都會有的毛病,但不管怎樣,去別人家里做客拜訪,就要努力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不把負面情緒帶入別人家。 也許生活的勞碌已讓你疲憊不堪,不想在新年之際還費力地控制情緒。 可正因你想讓自己好過一點,別人在新年之際也想過個快樂的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張皓宸曾說:“那些矯情的負面情緒,只是時間車輪下毫不足道的微塵?!?/span> 新的一年,給別人一個好心情,也給自己積累一些福報。 別讓那些“微塵”,卷起“沙塵暴”,得不償失。 ![]() 是非八卦心常言道: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愛八卦,惹是非的人,常常也不受人待見。 有一年,朋友陌陌回家過年,由于表哥帶回來女朋友,大家都去他家聚餐慶祝。 原本說說笑笑,其樂融融,突然有個親戚跟表哥的女朋友說:“聽說你會長胡子,每天早上都要像男子一樣剃?” 大家都沉默了,沒有人說話。 可那親戚卻絲毫沒有眼力地繼續(xù)追問: “這是不是遺傳呀?對后代有影響嗎?” 一連串的追問,使表哥女朋友的臉色越來越鐵青,被氣得都說不出話來。 原來那親戚家女兒跟表哥的女朋友認識,同在一個城市打工,正好合租一起住,還在同一家公司。 她經(jīng)常給她的媽媽講這個奇葩舍友的故事,而親戚也按捺不住好奇心,見到真人后忍不住不分場合地八卦。 后來,大家都找借口早早離開了。 第二年,表哥,沒有帶回來女朋友。 親戚還跑來問:“今年什么時候結(jié)婚?怎么沒帶女朋友回來?她現(xiàn)在還長胡子嗎?” 表哥臉色鐵青地離開了。 再后來,聽說那親戚的女兒失業(yè)了。原來表哥的前女友升職,變成了親戚家女兒的頂頭上司。 從心理學(xué)上講,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渴望被看見。 但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千瘡百孔。 據(jù)調(diào)查研究顯示,70%的離婚都是春節(jié)惹的禍。 每年春節(jié)后都有一波“離婚熱”,法院受理離婚案件的數(shù)量是平常的2.4倍。 其中原因不乏為:過年人多、事多、是非多,成為平時矛盾的導(dǎo)火線,一點就燃。 有人說,你做過的每一件事,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回饋到你身上。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中也寫道:“你的嘴,藏著一生的運氣?!?/span> 舊年過去,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可以聊的話題很多。 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八卦欲,隨意“窺探”別人的隱私。 既傷了別人,還為自己帶來禍端。 做位讓人感覺舒服的客人吧。 讓自己不亂于八卦欲,也不困于是非窩。 ![]() ![]() 無分寸行為社會心理學(xué)中,有一個“人際距離”理論,意思是由于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不同,親疏遠近也會不同。 但物極必反,過則生恨。 即便是親朋好友,也要有界限,知分寸。 經(jīng)??吹接芯W(wǎng)友感慨,過完一整年,闖了多少個難關(guān),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親戚家熊孩子登門。 去年看到過一個新聞,都市麗人回家過年,自己放在房間抽屜的萬元戒指,被親戚家孩子扔進農(nóng)田。 ![]() 評論區(qū)也有好多網(wǎng)友講過年被登門的熊孩子整慘的經(jīng)歷,其中有一個特別印象深刻。 某親戚帶著孩子來家里過年,沒拘束的什么地方都鉆,什么東西都拿著玩,而家長也不管,只顧玩牌。 后來,孩子拿著鞭炮到院落玩,不小心把院子里自家和他們家的車子都點燃了,還好消防隊趕到,才沒把他們家全燒。 愛玩、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過年去親戚家,如果不得不帶孩子,請一定將其照看好,自己也要注意好各種禮節(jié)和分寸。 很多時候,孩子的不知分寸,恰恰就是因為大人沒有分寸感。 作家蕭紅是魯迅的粉絲,她到上海逃難的時候,魯迅給了很多關(guān)心和幫助。 這原本是魯迅先生的好意,而蕭紅卻因此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總是跑到魯迅家里,訴說自己的不開心,一坐便是大半日。 那時,魯迅正生病,照顧他的許廣平為了不讓蕭紅消耗太多魯迅的精力,只得陪她。 這讓許廣平很累,還沒能兼顧好對魯迅的照顧。 后來蕭紅去了日本,她每每回憶那段時光,總是夸贊許廣平,可許廣平卻說:“她終于去了日本?!?/span> 曾國藩曾說:“與人相處,疏疏落落?!?/span> 與人交往,千萬別仗著別人的好修養(yǎng),不知分寸地只顧自己自在。 別讓你的親戚在過年的時候說:“他今年終于沒有來了?!?/span> 新年之際,大家都很開心,可有個詞叫“得意忘形”。 越是開心的時候,越容易亂了分寸,失了禮數(shù)。 新年拜訪親友,不管多開心,跟人多熟,都要管好自己的言行。 沒分寸感,是人際關(guān)系中的大忌,過年拜訪千萬別帶。 ![]() 盧梭曾說:“禮貌使有禮貌的人高興,也使受禮貌對待的人高興?!?/span> 所以,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要保持有禮貌,有修養(yǎng)。 不要帶著負面情緒,去澆滅別人愉悅的火花; 也不要帶著是非之心,去“攪弄風(fēng)云”,唯恐別人家的“后花園”不亂; 更不要帶著沒有分寸,去破壞別人的花園,消耗別人的精力。 新春過節(jié),請保持有禮貌地拜訪,有修養(yǎng)地待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