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 生 活 有 蘭 有 景 如 詩 如 畫 ![]() 尋古籍開品, 看今夕蘭友花照, 仿佛穿越與古人對話, 別有一番趣味。 文 | 陳默 高廟山頭碧聳天,千巖龍脈拱于前。 靈根集翠爭春媚,此是余姚第一仙。 ——新溪柿林后隱戲題 這是晚清藝蘭大家、許霽樓(1835-1910)在《蘭蕙同心錄》中贊美春蘭“龍字”的詩。龍字與宋梅均為蘭名,并稱“國蘭雙璧”,在十大銘蘭中花形最為豐麗,并以其花品之佳,位春蘭水仙瓣之冠。 蘭有龍字、年是龍年! 今年龍年,我們就一起循跡這“龍字”之美。 太白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無雕飾'、'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杜甫有'直取性情真'。蘇軾亦云:'無窮出清新'。 視覺的綺麗與性情的清真形成比對。 中國審美的'清'與'真'已不停留在形式美的境界,這種清真之美上升到了內(nèi)心與情感的境界。可見清真是高于綺麗的境界美。 如中國傳統(tǒng)中'玉'為美,'玉'的美是'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的美,可以說中國文化及人格美都是趨于'玉'之美。 再說龍,中國五行“七星宿”龍主東方,東方為木,稱為青龍或蒼龍,也為玉碧色,代表四季中的春季。《三輔黃圖》載: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 ![]() 蘭石齋主 | 吳波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蘭亦如此。龍字翠玉之色,就是此種 '清水出芙蓉,天然無雕飾'的“清真”美境 ![]() ![]() ——新溪柿林后隱戲題 關于“龍字”落山之地也小有爭論。有人說,最早許霽樓(1835-1910)《蘭蕙同心錄》中只提到“高廟”,后來的幾本記載才加寫余姚高廟山,而余姚地區(qū)整個在四明山系內(nèi),四明山橫跨了余姚、鄞州、奉化,并與嵊州、新昌、天臺三市(縣)連接。據(jù)當?shù)刂緯d:“四明山周圍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接,中頂五峰,狀如蓮花,疑近星斗,山頂極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span>那么在這“二百八十峰”中“高廟”不止一處,余姚這個高廟山并不高,或許不是最初的龍字下山處。 ![]()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筆者認為,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四明山系夏季最高氣溫在32℃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在—15℃左右,而“龍字”習性看生長不會超過海拔700米,可見其山不需多高。《蘭蕙同心錄》中寫為“余姚第一仙”,可見必是余姚附近。 1999年《中國蘭花》10、11兩期中魯水良《春蘭龍字傳奇》文中解釋《蘭蕙同心錄》的“龍字”附詩:“高廟山頭碧聳天,(高廟山是龍字產(chǎn)地,離姚城南約四公里)千巖龍脈拱于前,(千巖指四明山上的一奇觀,又名千丈巖,龍脈指高廟山系四明山山脈尾端)靈根集翠爭春媚,此是余姚第一仙?!?nbsp; ![]() ![]() —— 浙東高聳連綿的四明山脈北段有座高廟山,山上有個千尺龍?zhí)斗?,因峰底有個百步方圓的“黑龍?zhí)丁倍妹?/span>相傳山中住仙女,潭中伏黑龍,旱季降甘霖,守護一方百姓,被奉為靈譚仙山。 嘉慶年間,高廟山腳下住著對恩愛夫婦,丈夫叫阿寶,妻子叫鳳珠。在誠心求子不久,妻子便夢見蘭草懷孕,可家中貧寒,懷孕后鳳珠就病了,龍寶只身入山尋藥給妻子補身子。他覺得龍?zhí)斗咫m巖壁如削,云霧彌漫,但草木吸收龍涎精華,奇花異草必更添功效,所以循跡而去。在一顆懸崖邊的古松下,忽聞一陣沁鼻幽香,轉(zhuǎn)頭見松下有叢開著奇花的春蘭,便想挖給妻子,彎腰驚見蘭旁是朵略泛紫光的靈芝,蘭根靈芝與松根蟠結(jié),費了半天才挖起。既得靈芝又得寶草,阿寶謝過靈譚仙山興匆匆地回了家。 余姚石門龍?zhí)毒皡^(qū) | 小紅書 妻子鳳珠喝了靈芝湯后不但大病得愈,還在一年后生了個女娃,起名蘭姑。那采自龍?zhí)斗宓奶m花也再次綻香,花更豐麗。 丈夫說“這花兩肩向上,多像龍的犄角”妻子說:“這舌形更像龍的舌頭。”消息傳出,大家都覺是龍譚神跡,紛紛前來觀賞,皆贊此蘭為絕色嬌姝。有的說:“此花能一反梅瓣一味團圓之態(tài),嬌柔之美中深含幾分'荷花’的陽剛壯麗之氣?!币灿腥艘娏苏f:“這花可稱得上是余姚之第一美色!”,'姚一色’就此得名。 光輝燦爛 | 浙江臨海 一家人非常珍惜這帶來奇跡的仙蘭,蘭姑也隨這蘭越長越美,一家雙碧。月有圓缺,蘭姑十六歲那年,媽媽風珠再次重病,父親也年歲太大無法再尋靈芝,蘭姑提出把'姚一色’分出賣掉,給娘治病。最后“姚一色”以100兩銀子賣給了去京城做官的鄉(xiāng)人方一川,送入皇城。嘉慶帝下朝聞到蘭香,頓感神悅,再瞧這蘭花風姿綽絕,龍顏大悅,查問來歷后,深感蘭姑孝心和神龍美意,雅興頓起,提筆揮毫“龍”字,并題款“龍山覓國香,龍宮有龍?zhí)m,嘉慶御筆”,又口諭詔蘭姑入宮專司御花園花卉管理之責。 ![]() 從此蘭姑留在了皇宮,使江南的蘭花在北地開放。春蘭'姚一色’,也由于皇帝題字,被正式命名為'龍字’,被國人稱作“國蘭四璧”中的一璧,并傳出海外被日本愛蘭人稱為“四大天王”之一。 Mr Chen | 寧波 年年期社碧霞居 羅壁峰前散彩云 更約明朝看金谷 雜花如染草如薰 ![]() ![]() 據(jù)傳當?shù)厣矫裼袝r會見到高廟山谷間金光四射,在七彩霞光中,觀音菩薩和碧霞仙女的身影若隱若現(xiàn),人稱“羅壁寶光”,如有緣能見到寶光者,都能心想事成,萬事順意。 ![]() 冬日通往高廟山頂?shù)鸟R路 在周圍一片雪白的包圍下 宛如一條黑色長龍盤在山間 守護著一方凈土 山頂建有道教碧霞宮,自古就為姚城西南郊勝跡。現(xiàn)道佛合一,碧霞宮改名鳳亭禪寺。清光緒《余姚縣志》記載:“碧霞宮在鳳亭羅碧山頂,俗稱高廟,為祈嗣之所”,山因廟名而稱為高廟山。 ![]() ![]() ——新溪柿林后隱戲題 ![]() 四明山 | 柿林村 ![]() ![]() 美編:坐忘聽云 文字策劃: 陳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