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詩歌中有很多對女性的描寫,但由于整個社會的背景和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這些詩歌大多比較婉轉(zhuǎn)含蓄。畢竟,如果太直白的話,難免會被人認為別有用心。 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大家熟悉的詞人,蘇東坡,也曾經(jīng)寫過一首描寫女性身體的詩,十分大膽直率。 古人讀了這首詩,大多羞紅了臉,現(xiàn)代人覺得惡趣味十足。到底是哪首詞呢?一起來看看。 蘇軾是宋代文壇大師,不僅在詩歌和散文方面,而且在寫文上頗有造詣。但在這些名作中,有一首描寫女性的詞,這使得古今讀者對他的形象產(chǎn)生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當時,蘇軾在太常博士直史館杭州通守任上遇到了一位舞女,她的舞姿動人,尤其是在她裹著腳的顯現(xiàn)下,更加婀娜多姿。因此,他寫下了這首詞。 《菩薩蠻.詠足》 宋.蘇軾 涂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 偷穿宮樣穩(wěn),并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 寫這首詩的時候,蘇軾36歲。在我國宋代以前,社會民風還是比較開放的,對女子的壓迫也沒那么嚴苛。 但也沒有纏足的陋習。最初,這種陋習只在舞女流行,但逐漸流行起來。到了南宋,在官家小姐中變得十分普遍。 蘇軾的這首詩是文壇上第一首專門描寫纏足的詩。在這首詩中,蘇軾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表達了對女性的深切同情。 雖然他身單力薄,難以抵擋這種趨勢,但他的勇氣和態(tài)度令人欽佩。 詞的上闕描寫歌女的小腳步態(tài)?!巴肯隳彸胁?,長愁羅襪凌波去。”步態(tài)有多漂亮呢?“凌波去”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洛水女神。 我們知道,在古代,男女之間的互動是要非常守規(guī)矩的。如果男性一直盯著女子某個部位看的話,不僅不符合禮數(shù),還要娶她回家。所以很多古人看到這句描寫就臉紅了。 輕盈的舞步如風一般,不留一絲印記。“纏足”在古代許多文人雅士看來,也是極美的。 但這種美的背后是什么呢?歌女舞伎為了滿足這樣的美而被迫裹腳,這是一種無盡的痛苦,她們甚至難以步行。 在上闕,我們似乎還沒有看到蘇軾對小腳有什么不滿。很明顯,這些都是贊美。 在下闋,蘇軾終于表達了他的反對:“偷穿宮樣穩(wěn),并立雙趺困。”這句話寫她們纏足帶來的危害。 穿上宮廷樣式的鞋子,是很美。但她們雙腳站立,走路都很困難,誰來心疼她們呢?這里的不滿,仿佛只是真的在為他們抱怨。 最后一句,“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边@句話的字面意思是,為了欣賞纖細的美腳,就必須要拿在手中看。 表面上看,蘇軾是在欣賞女性的美,但實際上,他明褒暗貶,批判了當時社會對女性的不合理要求和束縛。 蘇軾的筆法無疑大膽而細致。這首詞流傳開后,也被許多人罵,認為蘇軾是登徒子。 今天,人們對性別平等和尊重女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現(xiàn)代人不再單純地欣賞蘇軾的細膩描寫,而是反思它們是否已經(jīng)成為物化女性的一種方式。他的批判是對歷史長河中根深蒂固的性別刻板印象的抗議。 蘇軾非??咕苓@種不合理的陋習,這在當時是罕見的,因為他的反對是基于對女性的同情,而不是基于美麗。 換句話說,按照當時的審美,蘇軾也認為小腳美,但他能夠跳出時代局限性??陀^地看待這個問題,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幸運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文明的傳播變得越來越廣泛,許多愚昧都終將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