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乘風(fēng)又飛彩云南之四:建水文廟

 zzz_0401 2024-01-24 發(fā)布于北京

乘風(fēng)又飛彩云南之四:建水文廟

原創(chuàng)2024-01-21 16:42·看北京看中國看世界

建水人頗為古城東門的朝陽樓自豪,那是因為它比北京的天安門建得還早。其實,全國的明代古城門都比天安門早,他們?nèi)际呛槲淠觊g所建,而天安門是永樂年間的。建水人還有一處引以為傲的古建,那是一座孔廟,就是建水文廟。建水人沒有說建水文廟比曲阜孔廟還早,而且也沒有說比曲阜孔廟還大,他們是說這建水文廟規(guī)模僅次于曲阜孔廟,全國數(shù)第二。

建水文廟坐北朝南,大門是一座四柱三樓的木牌樓,就是牌樓門。明間額枋上寫著“太和元氣”,原是明嘉靖年間山東巡撫曾銑為曲阜孔廟所題。此處的“太和元氣”據(jù)說是清雍正年間本地知府栗爾璋手跡。

按照建水檔案記載,這座建水文廟最早是建于元初,說那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七百三十多年。忽必烈南征大理國是在南宋寶祐元年(公元1253年),占據(jù)云南后在建水就建立了機構(gòu)。忽必烈建大元,實行前朝制度,至元十二年設(shè)立建水州。元朝尊儒,所以在建水州府建了這座文廟祭孔。建水文廟在歷史上好像沒有被摧毀過,還不斷有修葺,所以保存得相當(dāng)完好,現(xiàn)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進(jìn)了太和元氣門,有很大一片水,這即是建水文廟的泮池。

史載孔子授學(xué)于泮水之濱,所以泮池是文廟的標(biāo)配。通常各地文廟的泮池是半圓形的,那是人工挖的。建水文廟建于一座天然水塘北岸,借此水塘做泮池。所以建水文廟泮池就比其它文廟大得多,連北京孔廟都沒有這么大的泮池。由此一來,當(dāng)然建水文廟規(guī)模就比其它文廟大得多。建水人說他們這里的文廟全國第二,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這座泮池。其實,文廟占地大小是要從大成門以內(nèi)算的。如此來算的話,建水文廟頂多排在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之后,數(shù)第三,就是“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如果要說規(guī)格等級,它還要排在南京夫子廟之后。

泮池之上按制要有一座橋,跨過半圓形水池。據(jù)說只許中了舉人的才能走這座橋,范進(jìn)可能走不了,他中舉后的狀態(tài)會從橋上掉入水中,“人或為魚鱉”。建水文廟泮池上的橋是很規(guī)矩的三孔石拱橋,但它不是橫跨泮池水上,而是通往泮池中一島。那座島上被建水人筑了一壇,算是紀(jì)念孔子授學(xué)于泮水之濱。壇上建了一座亭,叫做“思樂亭”,就是追思禮樂之意唄。這是呼應(yīng)孔子的“克己復(fù)禮”,“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

泮水北岸是一個廣場,廣場正中有一座牌樓。

和前面太和元氣門一樣的四柱三樓木牌樓,斗拱抬梁,灰瓦單檐歇山頂。鰲魚鴟吻,鏤空木雕飛龍雀替。這是一座明式木牌樓,據(jù)說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和太和元氣牌樓一樣,這座牌樓立柱兩邊的抱柱石非常龐大,從牌樓臺基向上一直抵達(dá)檐下縱梁。抱柱石下面是白石金剛座,其上站著一只吉祥獸,有獅子、麒麟和大象;吉祥獸身上還有一只降落的龍,叫“降龍”。彩繪枋梁,額枋上正面寫著“洙泗淵源”,背面寫著“萬世宗師”,沒有落款,不知書者何人。洙泗即仲尼家旁洙泗二水,傳孔子曾聚徒于洙泗之間,筑壇授學(xué)。弟子們讀書,孔子弦歌鼓琴??纯磁茦谴伍g細(xì)節(jié)。

單翹四昂十一踩斗栱,額枋上的水墨山村圖還有余痕,抱柱石上的石雕還清晰可辨。雀替上的木雕不是飛龍,而是一條鰲魚。

洙泗淵源牌樓兩邊是青磚影壁,再有兩道抹灰刷紅八字影壁,相當(dāng)威嚴(yán)。八字影壁上四塊斗方寫著“鳶飛魚躍”,鳶(念淵)是老鷹。鳶飛魚躍語出《詩經(jīng)·大雅》中“鳶飛戾天,魚躍于淵”。這四字題在這里倒是很應(yīng)景,那開闊的泮池正是水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濟南趵突泉旁有一眼小泉,叫做漱玉泉,泉邊的石碑上也寫著“鳶飛魚躍”。

泮池北岸廣場有一圈白石欄桿,廣場北有洙泗淵源牌樓,順著八字影壁東西兩邊也各有一座牌樓。那是兩座石牌樓,一座“禮門”;一座“義路”。

這是說進(jìn)了儒家之門便要走仁義之路?這也兩說著,歷史上不少貪官污吏也是讀過孔孟的。不過西方那些殺人放火的強盜也都是基督之徒。

過了洙泗淵源牌樓,后面就是文廟標(biāo)配的“欞星門”。文廟抹灰刷紅院墻是從欞星門開始的。

一尺高白石基座,三間三啟的王府大門。上面是斗拱抬梁,灰瓦單檐懸山頂,彩繪梁枋,紅漆大柱。這座大門看上去很威武,可是格式完全不對。按制,欞星門應(yīng)是一座四柱沖天牌樓門。再仔細(xì)一看,原來建水文廟這座欞星門屋頂還有四根帶云板的沖天柱吶,就是說這是給欞星門搭了一座門殿。這種大門還真是頭一次見!

按照正規(guī)的文廟布局,欞星門前兩邊還應(yīng)該有牌樓。建水文廟這里,欞星門前東有“德配天地”,西有“道冠古今”兩座牌樓門,都是四柱三樓的青磚牌樓。

“德配天地”出自《莊子·田子方》中“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這句話是孔子問道于老子時的一句話,說的是君子已經(jīng)德配天地,仍要用道家至理名言修心養(yǎng)性。此處夫子并不是指孔子自己,而是泛指有德高人。后人摘出孔子此句反贊孔子,其實多有不妥,有孔子自夸之嫌。為避此嫌,曲阜孔廟此處牌樓上寫的是“德侔天地”?!暗拦诠沤瘛敝械牡拦诓皇抢系赖拿弊?,此處的“道”是指一個思想體系,就是孔孟之道。道冠古今就是說孔孟之道是古今最高明的思想體系。還有一種說法是“道貫古今”,是說孔孟之道貫穿古今。這個說的有點大,頂多也就是二千五百年,也就是中國五千年歷史的一半。

欞星門外沒有松柏,卻有修竹一畦。

還有碑廊,里面是本地官民當(dāng)年祭孔時上貢的酸文刻碑。

進(jìn)了欞星門,前面是大型孔廟中會有的一座涼亭。

最下面是三尺高臺基,臺基上有一圈白石扶手欄桿,四面有白石扶手踏垛。臺基上又有一尺高基座,又有一圈白石扶手欄桿。這是一座二層的壇。壇上是一座方亭,面闊一間,外有一圈檐廊。紅漆檐住,白石蟠龍浮雕廊柱。上面是斗拱抬梁,黃色琉璃瓦十字歇山頂,素面山花,鰲魚鴟吻。旋子彩繪梁枋,清式鷹嘴雀替。進(jìn)去看看它的屋頂。

貼金行龍平棋天花,貼金團(tuán)龍八角藻井,富麗堂皇。

涼亭檐下掛“杏壇”額匾。前面說孔子聚徒授學(xué)于洙泗之間,徒弟們筑壇栽杏,權(quán)為學(xué)館?!肚f子·漁父》開篇即有“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通常人們引用莊子的這篇文字說明“杏壇”的出處。莊子是老子道家一派,與孔子無涉,這篇《漁父》其實是諷孔謔文。莊子說孔子在黑松林走累了坐在杏壇上休息,他并不授業(yè)于徒,卻放任弟子亂讀,自己在一旁唱卡拉OK。其實孔子并沒有弦歌鼓琴,而是在壇上誨徒不倦,弟子們更是學(xué)而不厭。

北宋時期,孔子后裔重建曲阜孔廟時,在大成殿前新筑一壇,植杏樹環(huán)之,名曰“杏壇”,以此紀(jì)念孔子洙泗之間授學(xué)之事。既然孔子被贊萬世宗師,后人就用“杏壇”二字比喻教育戰(zhàn)線。

建水文廟杏壇中有一座石碑。

石碑上半部分是南宋高宗趙構(gòu)為衢州孔廟題寫的《文宣王及其弟子贊》;下半部分是《文宣王及其弟子圖》。圖中孔子坐在壇上展尖尖十指在撫琴輕歌,壇下四位高徒做陶醉狀,四高徒包括但不限于顏回、子路、子貢和曾參。你看這圖畫,沒有透視畫法,肯定是清代之前的。據(jù)考證,此碑刻于明天順年間,距今五百六十年。

過了杏壇,前面即是建水文廟的正式大門“大成門”。曲阜孔廟的杏壇是在大成門內(nèi),而建水文廟的杏壇是在大成門外。

大成門既然是文廟大門,當(dāng)然是文廟規(guī)格最高的門。建水文廟的大成門坐在三尺高白石金剛座臺基上,有一圈白石欄桿。這里的欄桿不是前面那些欄板欄桿,而是更高級的禪杖欄桿。臺基前有一路出階踏垛,踏垛帶有和臺基上一樣的禪杖欄桿,踏垛中間有石刻云龍丹陛石。有丹陛石的踏垛是御路,只能皇上走。門殿也是三間三啟王府大門,實榻門扇在中柱??纯撮T扇。

門扇上有九行九列銅鎏金門釘,九行九列門釘是皇宮大門才能有的,曲阜孔廟大成門也只有七行九列。建水文廟這種超規(guī)格門釘應(yīng)該不是原裝的,恐怕是近些年改造的,有清時期這種僭越罪是要殺建水地方長官腦袋的。

大成門上面是斗拱抬梁結(jié)構(gòu),黃色琉璃瓦單檐歇山頂。琉璃磚雕脊墻,鰲魚鴟吻,沒有脊獸。明間門楣前后都掛了一塊“大成門”貼金六龍門匾。為什么是六條龍,而不是五或七條?

既然這座大成門前只有一路出階,還是御路,那除了皇上以外別人是不能走這座門的。別人來祭孔走哪座門?建水文廟大成門兩邊各有一座旁門,左手是金聲門,右手是玉振門。這一條是和曲阜孔廟一樣的。這三座門排成一排,大成、金聲、玉振出于《孟子·萬章下》中“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朱熹說孟子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弟子,但可能他是子思弟子的弟子。

大成門內(nèi)是一路青石月臺甬道直通大成殿,甬道兩邊擺了一些吉祥石雕??纯催@個。

大象馱著八角葫蘆瓶,這叫“太平有象”。大象前后腿那個姿勢叫做前匐后跪,就是“前富后貴”。

轉(zhuǎn)過頭來看大成殿。

大成殿坐在五尺高白石金剛座臺基上,臺基前有月臺,臺基和月臺有一圈白石禪杖欄桿。看看欄桿望柱頭,不常見的蓮花柱頭式樣。

看看月臺前的一路出階踏垛。

踏垛兩邊沒有扶手,而是一對瑞獸麒麟。踏垛中間也有石刻云龍丹陛石,這也是御路。月臺東西兩側(cè)各有一路踏垛,那是皇上之外的旁人走的。其實古代皇上應(yīng)該是不曾來建水文廟祭過孔的。

登上月臺看大殿。

大殿面闊三間進(jìn)深三間,有一圈檐廊,兩側(cè)檐廊封閉,看上去好像是面闊五間。大殿的柱子雖是紅漆圓柱,前面的一排廊柱卻都是方柱。這種方柱四角帶有花邊,因其截面形似梅花,便就稱作“梅花柱”。明間和次間都開六扇最高規(guī)格的六抹格扇門,看看門扇裙板上的木刻。

花束和荔枝寓意榮華富貴。跟著孔圣人好好讀書,學(xué)而優(yōu)則仕,入仕即可得到榮華富貴。

大殿上面是斗拱抬梁,黃色琉璃瓦單檐歇山頂,坡面琉璃瓦有聚錦,就是不同顏色琉璃瓦拼出的圖案。正脊脊墻上排列著九條琉璃行龍??纯次蓓斦锅|吻。

琉璃做鰲魚鴟吻,鰲魚尾是近年后補的。奇妙的是它的脊獸,人家別處都是脊獸在戧脊端頭,它這里垂脊上即有脊獸。

大殿飛檐遠(yuǎn)大,在前檐廊兩角安裝了撐檐柱加強支撐。

這撐檐柱居然是石柱,而且上面帶有蟠龍浮雕。

檐廊橫枋上還有清代蘇式彩繪痕跡。明式鏤空木刻貼金飛龍雀替還很完整。你仔細(xì)看那飛龍,爪有四趾,這是很高規(guī)格了,僅比皇家龍的五趾少一趾。

站在明間前面看看。

單翹重昂七踩斗栱非常大,應(yīng)是明代的。檁上都有彩繪,椽子是新?lián)Q的,那肯定望板也都換了,但是保留了屋頂能用的清代舊瓦。檐下掛三塊斗方額匾“先師廟”。明間和次間門楣上都掛著橫匾,殿內(nèi)也掛了不少橫匾,都是清代皇上題寫的。這些匾是康熙的“萬世師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與天地參”、嘉慶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協(xié)時中”、咸豐的“德齊幬載”、同治的“圣神天縱”和光緒的“斯文在茲”。清代是滿族皇上,他們是主動融入中原文化,尊孔尤甚。進(jìn)關(guān)之后,從康熙帝開始,每位皇帝都曾給孔廟題匾,有的是題給曲阜孔廟,大部分是題給北京孔廟。這些匾按照皇上旨意,是要掛在全國文廟大成殿的。清朝進(jìn)關(guān)后一共有十位皇帝,除了順治未曾給孔廟題匾,其它九位都曾給孔廟題匾。所以,清代皇上孔廟匾應(yīng)有九塊。

北京孔廟有九塊清帝匾,建水這里少了一塊宣統(tǒng)的“中和位育”匾。宣統(tǒng)登基時年齡太小,是由翰林院書寫“中和位育”做成橫匾,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掛在北京孔廟。按制,之后要由翰林院摹寫多多,分發(fā)到各地。再由各地做成橫匾,掛到孔廟大成殿。建水這里可能是因為離京路途實在遙遠(yuǎn),沒等收到機要送來的“中和位育”摹本,建水官府就被朱家花園的朱朝瑛推翻了。所以建水文廟沒有宣統(tǒng)的匾。

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袁世凱病死,估計是下了地獄,不知是第幾層。黎元洪接任大總統(tǒng),下令將全國孔廟大成殿內(nèi)清帝題匾全部撤下。北京孔廟這些撤下來的清代匾都入庫保存了,后來又都修復(fù)掛出來。其它各地的清代匾大部分都是毀滅了,近些年把文廟當(dāng)作文物重修后,掛出來的都是重做的匾。建水這里這八塊匾上的字肯定是重做的,不是修復(fù)。邊框似乎是老舊的,但也不一定是原框了。北京孔廟里原來康熙的“萬世師表”匾位置上掛的是黎元洪的“道恰大同”,建水文廟中沒有這塊匾。這是民國六年黎元洪為北京孔廟題的匾,也是要求全國文廟掛在大成殿,不知為何建水沒掛。

大成殿檐廊內(nèi)還有一樣好東西。

這個東東大家都認(rèn)識,過去很多人僅聽說過古代的編鐘,自從曾侯乙墓出土全套編鐘,這東東就盡人皆知了。建水文廟的這套編鐘是新做的,仿曾侯乙墓出土編鐘。鐘不稀奇,稀奇的是鐘架,那是古代原物,元代。架子前的一對獅子和咱們常見的很不相同,那個叫做“胡獅”。

文廟祭孔典禮沒有舞蹈,但要奏樂,編鐘是樂器之一。按照周禮,官員根據(jù)等級可以享受不同規(guī)格舞蹈娛樂??鬃幼詈笫侵家露?,沒有官職,因此祭祀不能享受舞蹈。按周禮,天子八佾舞,諸侯六,大夫四,士二。孔子對周禮這一條很看重,曾怒斥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看完大成殿外面,進(jìn)去看看。

殿內(nèi)青磚墁地,徹上明造,彩繪梁枋,紅柱白墻。明間減去兩根前金柱,殿內(nèi)空間增大。后金柱和后檐柱之間是神龕,神龕中是孔子坐像。神龕上擺著五供,前面供桌上擺著上祭時盛供果的家物什兒,有仿青銅簠(念斧,飯盆)、簋(念鬼,菜盆)、豆(肉盆)和籩(念邊,果盤)。供桌前擺著牛羊豬,叫做太牢,必須是整只的。太牢本是皇家祭品,自從漢高祖劉邦在曲阜以太牢祭孔,孔子祭禮才開始用太牢。神龕后兩側(cè)有儀仗,就是華蓋和執(zhí)事牌。神龕上有孔子牌位,寫著“至圣先師孔子神位”。注意看孔子像,各地文廟中的孔子像容貌都一樣,都是唐代吳道子畫像相貌,這尊孔子像相貌完全不同。

另外一條,曲阜和北京孔廟中的孔子像是持笏的,因為皇上要去那里拜孔子??鬃記]有做過皇帝,所以他必須對皇上恭敬,恭敬的方式就是持笏,持笏面君。不僅是孔子像,凡是持笏的神像都是皇上要去拜的,這些神像你都不能在他面前下拜。你讓孔子或者神對你持笏恭敬,你還想求神替你辦事?你不是找倒霉嗎?建水文廟大成殿里的孔子像沒有持笏,只是雙手作揖,這是對普通人客氣客氣。所以,這尊孔子像是普通人都可以拜的。如此一說,進(jìn)廟拜神是要小心的,搞得不好反而會把神給得罪了。但這也就是在北京,皇上常去拜的也就是京城里的神廟。出了北京就很少有皇上常去拜的神廟了。

你看孔子神龕下左右手還有相對的兩座神龕,里面各坐著兩位受拜的神人,這是配享大成殿的四位賢人。左手是孔子大弟子復(fù)圣顏回和孔子孫子述圣子思;右手是顏回死后的孔子大弟子宗圣曾參,他是第一代孔子學(xué)說繼承人,右手另一位是亞圣孟子,就是前面說的子思的弟子的弟子。

上面這四位坐前排的是叫做“四配”,除了四配,殿里坐后排配祀的還有十二位賢人。配祀大成殿的這十二位都是孔子的弟子,只有一位不是,就是清代增加的朱熹。

建水文廟大成殿東西有配殿,看看西配殿。

科舉時代,各地文廟東側(cè)即是府學(xué),就是各地的官辦學(xué)堂。古代各地文廟和府學(xué)有相鄰分置的,也有很多合并一處的。建水文廟就是廟學(xué)合一,所以府學(xué)講堂就在文廟內(nèi)。大成殿的東西配殿本是建水府學(xué)的東西明倫堂,官學(xué)講課的地方。明倫就是明人倫,教學(xué)生懂倫理道德。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上層有文化的有了倫理道德,下面的小民才能跟著學(xué)。

現(xiàn)在的東西配殿里面供著儒家七十九先賢和六十一先儒牌位。這些都是清代朝廷要求供奉的,叫做配殿從祀。其實根本沒人一個一個牌位去數(shù),也就是某位先賢或先儒的后人去看看自己家先人的牌位還在不在了,比如顧炎武的后人。顧炎武的后人如果還在,肯定不會來建水文廟查看自家先人牌位。他在全國任意一座已經(jīng)重修、規(guī)模較大的孔廟配殿里都會找到顧炎武的牌位,比如北京或曲阜孔廟。

人分三六九等。孔廟中享祀的賢人們也是分等級的。第一等肯定是孔子本尊;第二等是大成殿前排配享的四哲;第三等是大成殿后排配祀的十二哲;第四等是配殿從祀的先賢;第五等是配殿從祀的先儒。還有第六等,后面再說。

大成殿兩邊有院墻,墻上開著月亮門。

過了月亮門之后還有一座殿,這是建水文廟中路最后一座建筑,文廟標(biāo)配的崇圣祠。

雖然是文廟標(biāo)配,但這座崇圣祠并不是在元代初建即有,而是明嘉靖年間增建的。初時叫做啟圣祠,僅供孔子父母。清代改稱崇圣祠,將孔子五代祖、高祖、曾祖、祖、父牌位都放進(jìn)去了,這是雍正帝確定的。五世祖坐中間,其它各祖按左昭右穆分列兩邊。如果按周禮只祭四祖,那這些牌位就會兩邊不對稱??赡苡赫蹫榱藘蛇厡ΨQ才確定祭五祖。

崇圣祠下面有三尺高白石臺基,臺基上有一圈白石禪杖欄桿,前出一路扶手踏垛,沒有丹陛石。大殿面闊五間進(jìn)深三間,有一圈檐廊,左右和后檐廊封閉。上面是斗拱抬梁,灰瓦單檐歇山頂,拼磚脊墻,黃色琉璃鰲魚鴟吻。進(jìn)去看看。

殿內(nèi)徹上露明造,明間供桌上是孔子先人的五座牌位,前面擺著仿青銅供器。除了明間供桌上的五座孔子先人牌位,次間和東西山墻下還設(shè)有供桌,供有九座牌位。這是大成殿內(nèi)配祀賢人們的父親,包括四哲之父,另五位是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和蔡沈之父。

你看,古代說的“光宗耀祖”是有真事兒的。這孔廟崇圣祠里從祀的九位老父,都是因為子賢而進(jìn)入廟堂的??鬃硬粌H光宗耀祖,還得封妻蔭子??滋策M(jìn)了廟堂跟著孔子吃貢,嫡系子孫們還得歷朝歷代官家封官,吃俸祿至今不止。

建水文廟中路上就是這些廟堂,祭祀的都是朝廷敕封的牛人們。建水文廟東路還有兩座小廟,看看其一。

這是二賢祠,里面站著兩位帶小童的官人。

這兩位得配從祀孔廟的是地方大儒,也是需要朝廷批準(zhǔn)的。各地孔廟常有這樣從祀當(dāng)?shù)乜讖R的地方名人,屬于是文廟中享祭的第六等賢人。

穿紅衣的這位是明初大臣韓宜可,洪武年間官至監(jiān)察御史。因直入朝堂公開舉報胡惟庸,讓皇上面子上不好看,被朱元璋下了大獄。后被放出,回朝做官,至山西右布政使,相當(dāng)于副省長。這韓兄心直口快,終不得皇上待見,找了個轍給派到建水府學(xué)當(dāng)老師。韓宜可在建水興教有功,大受民眾待見。其死后,朝廷御準(zhǔn)后,被建水人在他講課的教室建祠祭祀。

穿藕荷色衣服的那位是王景,明初洪武年間在山西做右參政,在布政使之下。因得罪了人,被貶建水教書。又因興教績卓,永樂帝即位后招其回朝。官至禮部侍郎,還在翰林院兼職,出任《永樂大典》總編。因為王景學(xué)識淵博,在建水教書育人多年,便也被建水人申請進(jìn)入二賢祠從祀。

由于此二人的努力,建水文化之風(fēng)漸起,終獲“滇南鄒魯”美譽。明代通過了縣里的院試可以成為秀才,秀才中的佼佼者可以得到官家資助進(jìn)入府學(xué)讀書深造。韓、王初到建水時,文廟府學(xué)很難招到學(xué)生,需要到處忽悠秀才來深造。經(jīng)過韓、王二人努力,建水文廟府學(xué)已經(jīng)常年有一百多學(xué)生讀書,其中有四十名官方資助的稟生。在府學(xué)讀書學(xué)成后可以參加高一級的鄉(xiāng)試,通過就是舉人。建水讀書風(fēng)漸盛,生員在鄉(xiāng)試中不斷獲得佳績。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朝廷在建水設(shè)立鄉(xiāng)試考場,就是現(xiàn)在古城東大街上的學(xué)政考棚,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很多地方都有朝廷批準(zhǔn)的當(dāng)?shù)刭t人從祀地方文廟。我曾在泉州府文廟見有一座“文莊蔡公祠”,那是御準(zhǔn)從祀泉州文廟的明代理學(xué)清源學(xué)派學(xué)術(shù)帶頭人蔡清。蔡清祠雖在泉州府文廟范圍以內(nèi),卻是在大成門外。建水文廟二賢祠是在大成門內(nèi),地位更高。

過了二賢祠還有一座小廟。

里面也有一賢坐像,他厲害,有倆小童伺候。

檐下掛的額匾是“倉圣祠”,上前一看,居然被祭祀的是造字的倉頡!

最早提及倉頡造字的是《荀子·解蔽》中“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一也”。漢代之后《策?!ご髸氛f得更詳細(xì),“倉頡登陽虛之山,臨于元扈洛汭之水,靈龜負(fù)書,丹甲青文,倉帝受之,遂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山川、指掌而創(chuàng)文字”。這就是“靈龜負(fù)書”典故的來歷?!恫吆!ご髸分姓f的陽虛山在河南洛南,那里有一座倉圣祠。

傳說倉頡是河南濮陽南樂縣人士。元代建水初建文廟時,云南地方上有一位長官張立道,主持云南的文廟搭建事業(yè)。這個張立道也是河南濮陽南樂縣居民,有人說是他的主意在建水文廟建祠祭祀倉頡。據(jù)考他當(dāng)時是在昆明當(dāng)官,所以昆明文廟中也有倉圣祠。

這兩座小廟規(guī)格都不低,它們的建筑形式一樣。小廟面闊三間進(jìn)深二間,前有檐廊。前面全開六扇六抹格扇門,貼金木刻裙板,相當(dāng)豪華。紅柱紅門窗,彩繪梁枋。斗拱抬梁,灰瓦單檐歇山頂。二賢祠內(nèi)墻上有浮雕,倉圣祠明間筑神臺。

過了這兩座小廟向東,那里還有一座殿。

此殿比那兩座小廟威武得多,有三尺高基座。明間開門,次間青磚檻墻,格扇檻窗。這是建水府學(xué)大堂。建水府學(xué)的講堂雖然是在大成殿東西配殿,但府學(xué)大堂還是在文廟內(nèi)東路上。

從府學(xué)大堂一直向南,出了府學(xué)大門是在文廟欞星門左手德配天地牌樓之外。此處向東即是德配天地牌樓外的現(xiàn)在文廟東門,也是一座牌樓門。前面看德配天地牌樓的時候,已經(jīng)看見這座東門額枋上寫著“圣城由茲”。由此牌樓門出去就結(jié)束了建水文廟參觀。

建水文廟占地面積確實不小,僅次于曲阜孔廟。據(jù)說中國四大文廟是曲阜孔廟、北京孔廟、南京夫子廟和吉林文廟。如果說建筑規(guī)格,北京孔廟最高,大成殿是重檐廡殿頂;曲阜文廟、南京夫子廟和吉林文廟都是重檐歇山頂;建水文廟是單檐歇山頂。

建水文廟古建頗多,大成門以內(nèi)基本都是明代的,那些主要的牌樓都是清乾隆的。這些古建還都保存得相當(dāng)完好,后期的修葺并沒改動結(jié)構(gòu)和樣式,也就是更換破損的建筑元器件。屋頂肯定是都換過椽子和望板,瓦也換了一些,看上去是修舊如舊。在州府一級文廟中,建水文廟建筑很完整,甚至本地賢人祠堂還在。不僅是在滇南,而且建水文廟是西南地區(qū)建筑最完整,也最接近中原建筑樣式的文廟。中原建筑樣式的孔廟當(dāng)然就是曲阜孔廟,南京夫子廟是徽派建筑樣式,北京孔廟是明清皇家建筑樣式。說明建水文廟雖是重建于明代,卻不是參考南京夫子廟,而是參考了曲阜孔廟。

總之,游歷滇南時,保存完好、古風(fēng)甚濃的建水文廟絕對值得一看。不看會后悔,看了不后悔。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