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這首四味藥的經方,竟是治療皮膚病的“萬精油”

 老計1 2024-01-22 發(fā)布于浙江

胡希恕經方醫(yī)學

麻杏苡甘湯
【組成】麻黃(去節(jié),湯泡)半兩,杏仁(去皮尖,炒)十個,薏苡仁半兩,甘草(炙)一兩
【用法】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
【方解】薏苡仁,《本經》謂“味甘,微寒,主治筋急拘攣……風濕痹”,可知為一味寒性祛風濕痹痛藥;配合麻黃發(fā)汗祛濕,而治風濕在表之痹痛而偏熱者;杏仁消腫,炙甘草緩急,故本方為治太陽病兼夾濕熱痹痛證。

方證辨證要點
1.本方證屬太陽、陽明合病證。

2.太陽病兼夾濕熱之痹痛,有發(fā)熱,或微惡寒,周身關節(jié)痛等太陽表實諸癥,又見身重或腫、苔薄膩等濕熱見癥。

3.與麻黃加術湯比較,二者均治風濕痹痛,但后者偏于治寒,故增性溫的白術,保留了桂枝,發(fā)汗解表力強;本方偏于治熱,故用寒性的意苡仁,去掉桂枝,變辛溫解表為辛平解表,且小其制,發(fā)汗力弱,使風濕得“微汗”而出之義。

皮膚病辨治心法
1.本方在皮膚科中應用非常廣泛,適當加減變化,能應于多種風濕在表之皮膚病。

2.濕疹、皮炎等急性發(fā)作時,皮疹腫脹、糜爛滲液、瘙癢劇烈、舌苔白厚或白膩、形體不虛,肌膚腠理偏緊密者,可考慮使用本方,療效甚佳,能迅速控制滲液及瘙癢。亦常與麻黃加術湯、桂枝麻黃各半湯、麻杏石甘湯、越婢加術湯等合方使用。

3.凡濕疹、特應性皮炎呈反復發(fā)作之慢性過程中,皮干燥甚、脫屑、瘙癢劇烈時,若形體不虛,肌膚腠理偏緊密,皮色暗黑,舌體胖大,苔白厚或白膩者,非陰虛不濡肌膚也,乃水濕郁表,肌膚不濡也,常用本方發(fā)越水濕,見效甚捷。不可見皮疹干燥脫屑而濫用滋陰養(yǎng)血潤膚之法。

此時之用麻黃,并非解表,乃“發(fā)越水氣”之法。多用于各種慢性濕疹、特應性皮炎、頑固性斑塊性銀屑病、慢性紅皮病等。麻黃用量宜大,往往15~30g甚或更大,且應久煎,以減其解表發(fā)汗之能,而發(fā)越水氣之力更著。此法已非仲景立本方原意,然觀越婢湯、越婢加術湯、甘草麻黃湯諸方之用大劑麻黃其義自明。

4.其他如蕁麻疹、銀屑病、頭皮糠疹、脂溢性皮炎、痤瘡扁平疣、尋常疣等,使用機會亦多。

在蕁麻疹中,以男性患者偏多(女性多見當歸芍藥散方證),急、慢性者均有使用機會,常合用麻黃湯、麻桂各半湯、麻黃加術湯、麻杏甘石湯,效果較好。

在銀屑病中,麻黃劑使用機會較多,偏實者,多用麻杏甘石湯、葛根湯、麻杏苡甘湯;偏虛者,多麻黃附子細辛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

在頭皮糠疹、脂溢性皮炎中,有時單用此方即有療效,能明顯使頭屑減少。

在痤瘡中,反復發(fā)作不愈之結節(jié)、囊腫型痤瘡,治療頗為棘手,然若在對證,方中加入少量麻黃以透發(fā),可收意外之效。名方“陽和湯”之用麻黃即含此意,適合于體質偏陽虛寒者;若體質偏實者,用葛根湯效佳;體質偏實而夾飲者,本方主之在扁平疣、尋常疣中,小兒使用此方效果很好,一般用于偏于實者,可適當加入夏枯草、牡蠣、穿山甲增強療效。

5.急、慢性濕疹、蕁麻疹,若病情不甚急迫時,一般可以荊芥、防風代替麻黃。然發(fā)作急迫,瘙癢劇烈時,麻黃為必用之藥,或再合用荊芥、防風、羌活、獨活之類解表疏風藥,方獲捷效。

6.常有心悸、心慌者,一般不用麻黃,仲景有明言:“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fā)汗?!贝颂幯园l(fā)汗,主要指以麻黃之類峻汗。若有符合本方證者,亦可以荊芥、防風代替麻黃。

醫(yī)案分享
林某,男性,35歲,2010年11月24日初診。
銀屑病2年多,冬重夏輕。此次再次發(fā)作加重1個月,有少許新發(fā)點滴狀及小片狀皮疹。現(xiàn)見頭皮、面、腋、龜頭部散在紅斑、鱗屑,瘙癢。形體壯實,肌膚致密,納寐可,口稍干。舌體胖大,偏暗,苔白厚微膩,脈細弦。
四診合參,此屬太陽表實夾濕之麻杏苡甘湯方證,兼入陽明。故予麻杏苡甘湯合土槐飲加減:麻黃6g,杏仁10g,生薏苡仁45g,蒼術10g,茯苓15g,土茯苓60g,蜂房30g,槐花30g,甘草 6g,14劑。

外用透骨草 60g,白鮮皮30g,苦參30g,枯礬60g,酒大黃60g,14劑。水煎外洗。

二診:好很多,皮疹明顯變薄。繼守前方14劑。

三診:面、腋、龜頭部紅斑鱗屑基本消失,僅頭皮紅斑鱗屑暫未消退。守方加減再服14劑,后未再復診。

【按】形體壯實、肌膚致密,膚表皮疹瘙癢,舌胖大、苔膩等,皆辨證太陽表實夾濕之麻杏苡甘湯方證要點;口干、疹色鮮紅,可考慮兼入陽明,故合方土槐飲以清陽明濕熱。

土槐飲是趙炳南老中醫(yī)的一張經驗方,藥物組成:土茯苓30g,生槐花30g,生甘草9g。本方藥少力專,土茯苓性甘淡平,清熱解毒除濕,長于祛濕,多用于濕熱瘡毒,能入絡搜剔濕熱之蘊毒;生槐花瀉熱涼血解毒,其涼血之功獨在大腸,大腸與肺相表里,所以能疏皮膚風熱,其生用者清熱解毒力強,尤以槐花蕊效力更強。趙老常將此方用于銀屑病進行期、植物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復發(fā)性癤病、慢性濕疹等。筆者常于銀屑病進行期,在方證辨證基礎上加上此方,確有實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