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話雖簡單,但道理卻極深: “一個人最好的活法,衣服能少買,就盡量少買,飯能少吃,就盡量少吃,學(xué)會給生活做減法,減少不必要的負擔和開支,寡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p> 是啊,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不再是外尋,索要,貪多,而是精簡欲望,回來做自己,向內(nèi)探索。 雪小禪說:“人到了一定年紀,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兩知己、一杯淺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簡單即高級,舍即是得,走過繁華人間,要的越多,快樂越少,踏過千山萬水,人生最美的風(fēng)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 淡茶最養(yǎng)心,粗飯最養(yǎng)身,朋友越少,人生越安靜,精神越豐盛,物質(zhì)越低配,靈魂越高級。 否則,盲目追求物質(zhì)享受,感官刺激,身心負擔俱在加重。 當欲望大于能力時,如困囚籠,如墮深淵,你就無時無刻不處在煎熬之中。 你想控制的,其實都控制了你,當你什么都不要的時候,天地都是你的。 七分飽,三分饑,節(jié)食減壓,方是恰到好處,才能守得住安康。 《孟子》曰:“養(yǎng)心莫過于寡欲?!?/p> 少欲,知足,寡念,才是養(yǎng)心善身之大道。 《道德經(jīng)》有言:“少則得,多則惑?!?/p> 少食,遠離疾病,身輕體健福綿延; 少欲,遠離焦慮,明月清風(fēng)心安然; 少言,遠離是非,知而不言避災(zāi)難; 少思,遠離煩憂,靜若蓮花慧無邊; 少怨,遠離晦暗,心懷慈悲自圓滿! 稻盛和夫說:“人們總是把幸福解讀為:“有”。有房,有車,有錢,有權(quán),但幸福其實是“無”, 無憂,無慮,無病,無災(zāi),“有”多半是給別人看的,“無”才是你自己的?!?/p> 來,兩手空空;去,兩手空空。降低貪念,你才能空明澄澈,你才能豁然頓悟,此岸即彼岸! 豐子愷說:“走正確的路,放無心的手,結(jié)有道之朋,斷無義之友,飲清凈之茶,戒色花之酒,開方便之門,閉是非之口。” 愿我們,人生下半場,褪去繁華,清雅靜淡,在精神的高地,覓一方小院,種一塘荷花,只聞花香,不言悲喜,做一個靈魂安靜素潔的女子! (悠悠感悟,與您共享悅讀時光 ——悠悠悅讀) #妙筆生花創(chuàng)作挑戰(zhàn)# #冬日生活打卡季# 圖片來自網(wǎng)上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