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清朝時期的「宰白鴨」乍聽之下像是一道菜,但其實指的不是白鴨,而是活生生的人,他們被有錢人操弄生死,最終在親生父母的出賣之下淪為替死鬼,每年枉死事件動輒數(shù)百起。 古代封建社會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陰暗面,上位者以權(quán)謀私、貪污腐敗,底層百姓面臨著被剝削的貧困生活,清朝就曾出現(xiàn)一種名為「宰白鴨」的社會亂象,意即沒有犯罪的人代替嫌犯服刑或處死。 知名博主孫雅鑫表示,清朝許多有權(quán)勢或是有錢的商賈之家,家族里有人被判死刑,又不愿意伏法時,就會花錢找替死鬼,而這些頂罪者有些是自愿的,有的是被逼迫無奈,有的則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家里人給賣了。無論是哪種情況,最后都像是砧板上被宰的鴨子一樣,被他人左右命運。 《清實錄》記載,這樣的亂象最早出現(xiàn)在乾隆年間,到了晚清更為泛濫,每年因為「宰白鴨」枉死的命案動輒數(shù)百起,不少窮人家庭為了生存,會選擇「以命換錢」,親手將子女送上斷頭臺。盡管有許多官員心知肚明,但只要「犯人」對犯行供認不諱、簽字畫押,也愛莫能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