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霆經(jīng)(中卷) 天有三奇 三奇,乙丙丁也。 地有六儀。 六儀,六甲也。 天有十干,地十二支。 天干屬陽,陰為地支。 謂陽遁陰遁也。冬至以后陽爻 升進,其用在陽。夏至以后陰爻趨 發(fā),其用在陰。襲其殺氣逆順二 局,所用不用,故有陰遁陽遁。遁 者,隱慝之名也。凡葬埋造作或逢 兇害,可用之免。乙丙丁,日月星 也。六儀,六甲之授甲者也。不授 甲者為奇,其旨玄微,未易深造。 九宮九星,脈絡相維。 九宮: 一樞,二璇,三璣,四 權(quán),五關(guān),六陽,七瑤光,八招搖是也。九星:天蓬,天柱,天沖,天輔,天英,天芮,天任,天心, 天禽是也。 一蓬,八柱,三沖,四 輔屬陽。九英,二芮,七任,六心,五禽屬陰。聯(lián)絡分布。 午為陰子,子為陽兒。 陰生于午,故曰陰子。陽生于子,故曰陽兒。 分陰分陽,是謂得之。 謂分陰陽二遁。 觀逆察順,知玄審微。 謂陰陽逆順之局。 用日用時,禍福是基。 謂用直符直事分布,此是禍福之遲速也。 開關(guān)八門,直符設施。 遁生遁勝,與死相違。 知向知背,恍惚真迷。 布直符直事,開八門以游九宮,可遁以求勝,不入死地。知所 向何神,所背何神,自然恍惚真迷,令人不見。 凡用之法,九星必明。 九宮八門,審察必精。 八門者:六開, 一休,三傷, 四杜,九景,二死,七驚,必須詳察。 直事何在,順逆何營。 時應即合,反于中吉。 出于六四,逾于五七。 歸于九一,乃知兇吉。 所謂九星,星晝游九天之下, 夜藏九地之上,為福德之神,則宜向不可背。為兇惡之神,則宜背不宜向。冬至甲子用陽遁起一宮,即順布六儀,逆布三奇。夏至甲子用陰通起九宮,曉八門,審直事。 一 順一逆,時應則即合,反于中吉。 出于六四,逾于五七,歸于九一, 常將天甲加地干,時下得甲乙丙丁戊五神為陽,利己先動,不可后求。時下得己庚辛壬癸五神為陰, 利己為主,不利為客。天輔,天心,天禽為吉宿;天任,天沖為次吉宿;天蓬,天芮,天英,天柱為兇宿,乃各隨其所用。若埋葬,則 利用天蓬,天輔,天柱星為吉。 天甲加地,葬埋出入。 可以葬埋,可以出入。 葬為造命,須時孔良。 年朔月朔,四勢八方。 既亦去合,神藏不藏。 本月下將,為細推詳。 直殿必合,究之靈陽。 知此玄秘,富貴壽康。 此專論葬法也。 特加六甲,得陽為宜。 此合當接在天甲加地,葬埋出入之下,恐見脫簡。 陰闔定兇,殃禍相隨。 謂六甲之時,時下得四,謂之伏吟。加陽星為開時,舉措諸事皆吉;加陰星為闔時,萬事盡兇,故有闔辟之分。 時加六乙,天德合吉。 出入如神,與我相失。 乙者,日奇也,時得之加。從都天上出,與日奇相隨,恍惚如神。人無能見者,是為蓬星,為天德,動作萬事,皆逢福慶之應也。 時加六丙,威火月奇。 萬兵不畏,千賊何為。 六丙為月奇,為威火,從天 下,六丙出月奇,威火相隨,雖萬兵不能加。千兵不能冠也。 時加六丁,星奇窈冥。 身挾玉女,兇神不刑。 六丁為星奇,乃玉女從天上, 六丁而與隨,星奇挾玉女,入太陰 而藏,使兇神不見,逃滅跡葬埋等事大吉。 時加六戊,天武馳驟。 乘龍驅(qū)電,鬼神奔走。 戊為天武,從天上六戊而出, 挾天武而行,入天門如龍之行雷 電。后先鬼神伏役,舉動謀事無不勝遂也。 時加六己,地戶自秘。 陰陽機密,藏伏之理。 己為明堂,為六合,又為地 戶,宜為陰謀出密陰殯葬等事。若興起造作,彰明用事則兇也。 時加六庚,荷枷不寧。 用靜為吉,動則有刑。 六庚,天獄也。知而避之則 吉,或逢此時,正宜必遭罪罰是也。 時加六辛,斧鎖相親。 藏蹤毀跡,風不動塵。 辛為天庭,斧鎖在前,不可動 作,能毀壞蹤跡,風塵不動則吉,否則兇。 時加六壬,囹圄相尋。 怨仇相至,剖腹取心: 壬為天牢,時下得此,若用事則必遭仇怨戕害,或遭牢獄。 時加六癸,天網(wǎng)張起。 亡命山澤,匍伏藏避。 六癸為天網(wǎng),又為藏時,遇此 天網(wǎng)四張,百不可舉動。只宜隱匿 逃避,亡命絕跡。最氏曰:天網(wǎng)四 張時,六癸天若在一二之四宮。如 有鳥須匍匐而往。若宮數(shù)過人知用 避忌而能傷人。但從天上六癸而 往,癸為天上華蓋,只宜隱匿藏形,殯埋亦可者也。 兵戎之興,先為壇土單。 坤維四方,雷電三角,居上人 立明戰(zhàn)。若兵戎之事必先為壇, 土單下一層為壇,八方屬地中二層, 四方屬人上一層,三方屬天人,立天上以明戰(zhàn)爭之事。 六丁羅列,甲乙分布。 六丁神將分布六甲六乙。 化氣變刑,為瓜為瓠。 為木為石,為塵為土。 化我之氣變彼之形,使為瓜為瓠,木石塵土。 利劍揮之,可取其首。 此大通之法,軍中用之或如此。 風伯雨師,雷公電母。 登壇祭風伯雨師雷神而后行。 七兇勿逢,宜避宜去。 克沖刑害 休衷破為兇,三奇正之。 天上從主。 日月星三奇生,從天上通出也。 出之如神,爾伏爾傴。 從得上得時遁出之,往而敵視我,如神自俯傴也。 一旗翕呼,千兵萬旅。 神助之兵。 積尸如山,為天所助。 |
|
來自: 大道無形求其道 > 《風水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