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霆經(jīng)卷(上) 大漢帝師留侯張子房撰 大宋國師三十二世孫洞玄子微傳 混沌劃裂,氣散比類。 未有天地以前, 一混沌氣也。 自裂而分判之后,其氣既散,清濁 沖和,各比類而為三才。輕清為天,重濁為地。 人處其中,沖和溫粹。 三才各得其一氣。 兼用三才,萬物從制。 人兼三才之道,為萬物之靈,故三才為用而萬物從所制。 厥初顓蒙,罔覺攸利。 太古之初,人具顓蒙之性而質(zhì)樸,未知天下之所利。 吉兇禍福,未識避忌。 乃生圣人,開端創(chuàng)始。 乃始也。始生圣人,為之創(chuàng)事物之所始。 哲爾大撓,式造甲子。 黃帝始命大橈造甲子。 歷象星辰,備于堯帝。 爰命羲和歷象日月星辰。 璇璣玉衡,舜以窺視。 璇璣,轉(zhuǎn)輪也;玉衡,窺測之管。舜制此器以窺測日月。 五星行度,以齊七政。 禹奠山川,江河淮濟。 禹平水土,使山川奠安,江河淮濟得此流。 五行秩序,八卦經(jīng)緯。 禹于洛水得洛書,始敘九疇八卦,相為表里經(jīng)緯。 絕地天通,鬼神就位。 乃命重黎絕地天通,使天地神祇各居其所,不得混雜。 辨其陰陽,燥濕風(fēng)氣。 辨其土地風(fēng)氣之所宜。 蓍龜卜吉,建久長計。 教人用著草四十九莖,操以占 筮。用龜以卜吉兇之法,葬埋宅兆之制。 國都陽明,后寢幽邃。 國都于陽明向南之地,陵寢安于幽邃之中。 安土及民,以福萬世。 上安國家,下以安兆民,遠(yuǎn)以貽福于萬世。 大古攸元,有術(shù)未試。 古初已具今術(shù),特人情質(zhì)樸, 未知試而用之,元始也。 凡厥圣人,暗合玄秘。 術(shù)本天地自然之理。古初雖未有術(shù),圣人作事自然合玄秘也。 墟墓偶存,驗其底至。 用藏必藏,用否斯否。 古者帝王墟墓存者今以術(shù)驗之,其初用法善者必有善應(yīng),用法幽冀為左臂,以蜀為右臂。 懸心開胸,腹垂洛汭。 洛以上為心胸,洛為腹,乃天下之中。 胃脘出納,為汧為渭。 大河大江,經(jīng)絡(luò)縈衛(wèi)。 汧渭等水為胃脘之所,江河為大小腸,經(jīng)絡(luò)縈衛(wèi)也。 文陽膀胱,震澤壘濟。 震澤如大腸之膀胱。 青徐以降,是為髖髀。 髖髀,兩腿兩骨結(jié)之處。 泄為尾閭,茫洋無際。 尾閭,大海中泄水之穴。 海洲萬國,糞滓塵穢。 海中洲清,雖有萬國,如糞滓然。 龍有雌雄,是生孫樨。 孫樨,支脈子龍。 中原為雄,魁杰奇?zhèn)ァ?/strong> 江南為雌,清楚嬌麗。 龍脈強弱中,孕人物亦然。 中孕孫枝,難悉名字。 龍之孫枝。 一日之內(nèi),四時畢備。 設(shè)此喻一日之內(nèi)寒暑自異,陽明處暖,幽陰處寒,故異也。 一支之龍,雌雄相比。 先言大勢雌雄。此言一枝子龍,亦自分雌雄也。 一祖一宗,千孫萬子。 為貧為賤,為富為貴。 可以辨之,其義有四。 貧富貴賤,凡此四等龍。 河漢昭回,斗綱轉(zhuǎn)旋。 左八右八,閣道高懸。 乃張華蓋,四輔屹然。 以極為中,帝座居前。 前宮后宮,輝映蟬聯(lián)。 相公將帥,爰峙后先。 垣門涵耀,文昌渾圓。 此言紫微垣星局也。閣道星起營室,貫紫微處,紫垣之上,蓋之相星,貫入垣內(nèi)極星之上垣,華蓋居其下,八分公相將帥之位,極星之中有四輔星環(huán)之,前星太子星也,與帝星后宮相后先之,文星左右皆居斗傍,在垣外。蓋龍穴堂局有合此星局者,為紫微垣局,乃帝王之地。 乾星坤形 天有此星,地有此形,天地之氣,脈相貫通。 氣脈相傳。 是生帝王,撫運明昌。 右七左七,五位正中。 大岳帝垣五座。 后宮闈寺,拱衛(wèi)承命。 垣門開張,不偏不競。 郎位尖秀, 前丘照映。 以上皆太微垣內(nèi)星。 太廟園苑,四列輝映。 垣外之星。 流為真形,是生元圣。 太微局亦系大地。 兆民賴之, 一人有慶。 河漢聯(lián)絡(luò),二十有二。 此言天市垣。 諸國藩屏,是為天市。 恢廓聰明,郛郭環(huán)衛(wèi)。 宗人宗正百執(zhí)事,羽林壘將軍 捍蔽。 帝王之都,子孫萬世。 天申垣局 可為都城。 嵂崒岐嶷。 嵂崒孤尖,岐嶷雙尖,尖立秀麗。 端圓方正,不鎖不細(xì)。 長垣弓城 護(hù)龍如垣,水繞如弓。 帳幕深邃。 外如帳幕遮蔽。 隱隱隆隆,斷續(xù)相繼。 穿珠變換,愈出愈媚。 此言龍脈星辰,可名所起星辰,皆合星名。 五行住氣,相生無克。 官供吾職,鬼還我氣。 前有官星,非拖拽而出。山后鬼星,皆相護(hù)從,非奪我正氣而往者。 倉庫鐘釜,頓挫連北。 四維有峰,拱揖皆備。 虎踞龍盤,玄武游曳。 朱雀翔集,朝揖俱至。 此所謂青龍蜿蜒,白虎蹲踞,玄武垂頭,朱雀翔舞是也。 水凈而深,無去無至。 郭璞所謂“其來無源,其去無流”,皆出于此。 金龜效靈,玉犬司吠。 皆言水口羅星之局。 圭笏筆峰,種種秀麗。 皆言朝應(yīng)。 具此全美,公侯之地。 分封建國之地。 觚棱峭峻,幢節(jié)比比。 琴瑟笙簧,鸞鳳婉媚。 楷棺入云,拔筍出地。 石筍,平地拔出也。 金簡玉誥 龍形如金簡玉誥。 相維付畀。 天屏地維,鴉鳥呈瑞。 老而不死 言雖龍老而不死絕。 一息百里。 渡水穿云,七星表里。 低陷處穿水,高聳處穿云。分散為七星,堆阜相表里。 邵仙居前,玉樓朝帝。 下揖朝龍,俯憑玉幾。 寬平含輝 皆言前山及朝應(yīng)融處。 神仙之地。 欲老不死,欲死不絕。 人不肯隨,兵不肯衛(wèi)。 自出平野,招鬼納糧。 忽集神兵,或聚或綴。 忽復(fù)星散,奇峰秀麗。 若崖壁絕,未接先逝。 過脈處不相連屬。 起伏騰驤,如龍出水。 蜿蜒委蛇,如蛇脫蛻。 前峰高雄,如旗如機。 言將作穴,如龍出水,如蛇脫蛻,皆卑無手腳,穴低而朝應(yīng)高作穴,則為前山所壓陵也。 龍拜而伏,手腳前曳。 前朝拜龍。 精神攢聚,香火之地。 只可為神廟寺觀也。 十節(jié)八節(jié),瓜藤樹尾。 圓阜尖峰,有無隨勢。 或落平岡,或出平地。 或高如鱉,或平如紙。 或宏或廣,或巧或細(xì)。 或據(jù)龍頭,或截龍體。 非老而少,非絕而起。 前歸而應(yīng),回環(huán)而止。 既中既正,不去不拽。 飼馬得糟,飲龍得水。 不缺不欠,富貴之地。 自祖龍分下,如瓜藤之分,樹尾生嫩枝。退卸出圓阜,或特起尖峰,或有山無山,皆隨龍勢不散亂而出或為平岡,或為平地中出低 岡,圓凈如龜鱉狀,或如平鋪紙, 或開廣,或巧細(xì),或穴據(jù)龍頭,或 穴橫截龍體而落為穴,非老龍而少 龍也,非絕而特起也。前砂皆歸而 朝穴四環(huán),隨龍至者至此而止,而 作穴處獨居中正,諸山皆不去穴, 余山亦不牽拽。如馬飲飼而得糟, 飲龍得水自然不去,羅城不缺不欠,無凹風(fēng)之害,此乃富貴之地。 破樹起家,碎旗出世。 棕茅散亂,蛇兔驚起。 瓜瓠臃腫,手腳搖拽。 山行而走,水去而逝。 槍劍縱橫,鋒芒利萃。 盜劫離鄉(xiāng),斬戮之地。 起家出世謂祖宗之龍,神形如破樹碎旗之龍,行度如棕葉亂茅, 夫棕葉之正者,本是火星之好者,但散亂則不佳,蛇驚兔走亦散之意, 瓜瓠臃腫亦病龍也。山走水逝可想 而知,又尖射刑殺,故大不吉也。 陶冶之蹤,牛泓之廢。 狐貍所居,腥膻臭穢。 縱有岡巒,瀟灑秀麗。 家無瓶石,貧困之地。 凡地曾經(jīng)作窯及爐冶,與牛漿廢池,及有狐貍窟穴,腥穢濁水去處,雖有秀峰,亦主貧相者也。 沙礫干燥,童涸相繼。 干如蝸塵,濕如牛鼻。 禾部裝成泥,凹風(fēng)折臂。 落地受穴,絕嗣之地。 沙石干燥,童山不生;草木涸 地,有溪無水;言山則童,論水則 涸;或干則如土蝸牛作旋塵,濕則 如牛鼻常濕不干,開穴之時水土不 止,凹風(fēng)則如斷絕手臂。如此龍落地受脈穴,主當(dāng)絕嗣無后代。 龍舐虎舌,虎銜龍鼻。 尖山刺面,反鉤掛系。 嘈雜小山,悲鳴出水。 拋頭撤發(fā),斷手折臂。 蛇縮鳥驚,門開堂閉。 崖斷不續(xù),滅族之地。 龍舐虎,虎銜龍,朝應(yīng)又有刺 面之山相尖射,反勾或相連掛索, 小山散亂嘈雜,山出泉而水聲悲 鳴,或如斬斷頭尾拋離,或如人斷 手散發(fā)折臂,凹缺破陷,蛇脫蛻則 是龍吉而孤,蛇縮則似蛇而短縮,又如鳥雀各自為群,散亂驚飛,門外宜閉戶開,崖斷處無脈接續(xù),此主赤族誅滅。 破傘開張,赤火騰起。 斷崖入漢,石面如柜。 水如驚蛇,交互瑣細(xì)。 路入明堂,艮風(fēng)奄至。 尖與水流,黃濁停穢。 蛇腰虎尾,媼黃之地。 此言尖星破碎之不美者?;蛉缙苽愣呷肟罩?,或赤石如火焰飛起,斷石崖侵入云漢,石面向穴如柜,水屈曲如奔蛇,而又似繩索行路,由經(jīng)由明。艮上有凹風(fēng),艮,鬼門也。尖與水流,黃謂不清者,尖星之流注也。立穴葬蛇之腰虎之尾,此定主瘟癀之穴,亡家也。 龍腳飛揚,左拖右拽。 半伸半屈,明堂偏位。 掀裙揭裾,露腳見尾。 鉆懷入袖,窺肩抱肩。 淫欲外求,喪家之地。 凡此者皆主淫欲。 橈棹反張,逆順兩意。 尖刃聚懷,飛槍第黛。 水直而射,古路多廢。 骨肉相殘,反亂之地。 橈掉反張,勾藤龍也。逆順兩意,反戟龍也。更有尖射刑殺白芒蚩尤之類,水亦直射沖穴,古路橫縱,廢而不行。此主骨肉相殘,自反亂也。 一節(jié)兩節(jié),粗手大臂。 案近而端,高厚重滯。 豐腴有余,不見清貴。 葬埋其中,濁富之地。 正龍分出得一二節(jié)便入穴而又粗厚,案近雖迫,然端正不偏斜,氣勢豐腴有余而清貴不足,既無變換退卸,又無清氣之象,此所以可留濁富之地者也。 穴高而險,朝應(yīng)秀麗。 水清而深,不能不逝。 山瘦觚棱,石尖金美。 仕而無貲,清貴之地。 穴高而險不聚財也。山水秀麗而清,深峻而貴也。然山與石俱美而不能不瘦,水不能不見其去。此主出人俊秀,馳譽而無貲財,清貴之地也。 制穴之法,五行自然。 制穴高下淺深之法,以五行生成之?dāng)?shù)取之。天一配六,用地去天。如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已成七數(shù),故取用地之六。不用天之一數(shù)。用天去地,去全取全,用天去地,看配合形勢如何?;蛑挥锰鞌?shù)而去地數(shù)者,是去地數(shù)之生者,取天數(shù)之全生者也。如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即用多者而去地數(shù)少者。 二火三木,四金下傳。 五土用十,自然而然。 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是五行之次序。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即去五而用十?dāng)?shù)也。 高下視勢,支龍從顛。 高隴原卑,顧后瞻前。 郭景純所謂“支葬其顛,隴葬其 麓”,蓋本于此。雖支龍葬其高,隴 山葬其卑,然亦須瞻顧前后山也。 泛隴直支,死病不全。 圣智不用,蓍龜不然。 言隴之泛支之直者,為死病之龍。圣智之所不用,著龜之所不取。 主客相應(yīng),祖宗其傳。 主與客山相應(yīng)有情,祖宗父母氣脈聯(lián)屬,孕出子孫傳入正者吉。 子孫其昌,玄之又玄。 此言龍之子孫,祖宗吉則子孫傳變必昌盛,而氣脈玄之又玄。 八卦九變 八卦變乘之法。 九星九宮。 九星,天蓬、天柱等星也。 九宮赤白,紫黑者黃。 如后世所謂九宮者非是。參稽錯綜,定其吉兇,即八卦九章相錯綜之?dāng)?shù)。 分野列次,十二宮神。 經(jīng)星之分野,十二辰次之宮神。 八方噓吸,以占其風(fēng)。 此言八風(fēng)入穴,各有利害吉兇。 其得其所,和氣沖融。 藏風(fēng)聚氣而得其所,則和氣沖融,結(jié)聚交會也。 尸魄奠安,遺體自豐。 亡尸安妥則遺體豐隆也。 水肇厥源,源發(fā)而生。 派出而盛,潮旺而盈。 澤潴而定,科溢而傾。 水發(fā)源之初則小流,而為派則盛,至交會之地則必盈而旺,于是云:盤盤桓桓,三五百里。鸞鳳飛翔, 旌旗迤邐。彩花輕散,錦幛環(huán)峙。三 門不陷,四維特起。前有龍樓,寶殿玉階。妝臺侍女,嬪御相比。百品擁護(hù),相對得意。萬旅禁兵,門外寧止。中據(jù)寬平,后妃之地。 又中間燥如蝸塵,濕如牛鼻。別本云:燥如雞塵,濕如竹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