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課文的擁躉,也是老教材的愛好者。讀老教材,是我在繁忙工作中的一種放松方式。每次工作累了,翻閱一篇老課文,馬上就滿血復(fù)活,重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所以,才有了“老課文”公眾號。 我一直想梳理一下新中國的教材發(fā)展史,可惜手頭資料少,無法如愿。前不久,得到一本《百年中國教科書圖說》,喜不自禁,一邊翻閱,一邊整理,留作資料,同時推送給大家,供大家學習研究。 這本書是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著者為石鷗先生和吳小鷗女士。文中圖片,均出自此書,如有侵權(quán),立即刪除。 今天為大家展出的圖片是新中國成立前的教科書。 這一時期,學校急需教科書,編寫、出版和發(fā)行任務(wù)十分繁重,多數(shù)地區(qū)沿用或改編老解放區(qū)的課本以及國統(tǒng)區(qū)的舊課本來應(yīng)急,同時國家迅速建立教科書編寫制度,實現(xiàn)了教科書的平穩(wěn)過渡。使用過這些小學教材的,如今都過80歲了;使用中學教材的,大都90多歲了,他們都是有故事的人,祝愿他們健康長壽。 【時段】1948—1949年秋 上圖:新編高級小學《歷史課本》與《地理課本》,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修訂,華北新華書店出版發(fā)行,其中第二冊于1949年8月出版。封面上印有“新編”字樣,與過去解放區(qū)使用的版本區(qū)分。 建國初期,小學分為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簡稱“初小”和“高小”,前者指小學1-4年級,后者指小學5-6年級。 上圖:高級小學適用《自然課本》(第一冊),華北新華書店1949年1月出版。 上圖:這是《自然課本》內(nèi)頁。有意思的是,這套高級小學教材的《國語》《算術(shù)》《歷史》《地理》都由劉松濤、悳頫、黃雁星、項若愚四人編寫,可謂是全能手教材編寫者,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圖:《初小國語課本》(第六冊),悳頫、劉松濤、黃雁星、項若愚編輯,是新中國成立前編定的,由太行新華書店于1950年1月出版,有意思的是,這版教材出版日期用的是“民國三十九年一月”。 圖:初級小學《算術(shù)課本》,新華書店1949年8月出版。畫上的這些小朋友,如今都要80多歲了。這一本從左向右排版,與其他文科教材不統(tǒng)一,可能是數(shù)學科目的特殊要求,如果從右到左排版,數(shù)字就無法排列。 圖:高級小學《歷史課本》,新華書店1949年8月出版。從目錄可以看到,其中有專門一章談人類社會“從平等到不平等”的歷程。第一節(jié)講遠古時代人“吃果實穿樹葉”的生活,這段文字挺有意思,不妨出聲讀一讀—— 圖:《初中物理學》,華北新華書店1949年3月出版,注意排版也是自左至右。 圖:《初中化學》,華北新華書店1949年3月出版。這本教材是以山東省教育廳編委會王洪年主編的《實用化學》為藍本編寫的。理科教材,排版都是自左至右。 圖:高級中學與初級中學的《中國歷史》教材。 圖:高級中學《簡明中國通史》,呂振羽編著,華北新華書店1949年1月出版。呂振羽(1900-1980),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任復(fù)旦大學教授,吉林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 圖:初級中學的《外國歷史課本》,沈長虹著,新華書店1949年9月出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