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待了很多年,我不反對西醫(yī),也不反對外科手術,但是我覺得:讓本不用做手術的患者做了手術,是一個醫(yī)生最大的恥辱。我們今天要說的肝囊腫,就是這樣的病,很多人問:現在去醫(yī)院治肝囊腫,醫(yī)生都讓做手術,你為什么不讓做手術呢? 之前,門診有一位患者來找我,說自己腹部脹滿、疼痛2年,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是肝囊腫(約6.4*6.1),建議手術,他正猶豫,家里人就讓他先找中醫(yī)試試,不行了再考慮手術,反正也沒有什么損失,找了兩個月,機緣巧合找到了我這里。我仔細看過情況之后,診后見其舌質淡、苔白膩、脈弦滑。偶爾伴有頭暈惡心、食欲不振,惡心反酸、腹部有脹滿,大便不成型等癥狀。擬方:黃芪30克,白術10克,香附15克,桃仁10克,紅花6克,雞血藤15克,王不留行20克,甘草10克。(劑量因人而異,供參考) 患者看到方子,覺得太簡單,讓我再加幾味藥,我對他說:我的職責是治病,不是賣藥,我這樣開方,有我的目的,你既然能來找我,就應該相信我。結果服用7劑后,患者食欲不振,腹脹腹痛癥狀明顯減輕。效不更方再服20劑,腹痛消失,食欲恢復正常,無其它不適。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肝囊腫消失了。之后服用10劑鞏固療效,防止病情反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一個多月后,癥狀沒有了,去醫(yī)院檢查,哪里還有什么肝囊腫? 有人問:我也是肝囊腫,吃了很多西藥,也做過手術,都沒有治好又長起來了,這個方子里有什么玄機呢?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囊腫是什么? 西醫(yī)認為,肝囊腫其實就是肝臟上面的水泡,一個水泡,叫單發(fā)性囊腫,多個水泡,就叫多發(fā)性囊腫。所以他們最常用的辦法就是穿刺手術,就是用特殊的儀器進入體內,把這些水泡刺破,水泡里面的東西,就和我們平時喝下去的水一樣,對人體沒有太大害處,但多了就不行。 注解:其實我們的身體是非常智慧的,當我們的身體出現水代謝障礙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用包膜把沒來得及代謝的水暫時包裹起來,從而不會在臟腑間潴留,而形成積液,影響臟腑功能。多么智慧的生命! 如果是這樣的話,問題就來了,這些水泡是怎么來的?我們的身體里為什么會有這些東西? 囊腫的本質,其實是水濕水飲,我們經常說痰濕,但是痰濕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從中醫(yī)的角度講:它其實是人體內氣滯、血瘀、水聚的一個綜合體。出現這些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脾失健運,升清降濁的功能出現了異常。所以我的思路是:先治標,后治本。 先用桃仁、紅花、雞血藤,桃仁和紅花是活血化瘀的,大家都知道,雞血藤不但可以活血,還可以補血養(yǎng)血,在這一味藥身上,就可以提現中醫(yī)“通補兼施”的治病思路。然后用香附、王不留行,香附是行氣第一藥,有了它,就不用再擔心氣滯的問題,除此之外,我還加了一味王不留行,它是一味將軍之藥,用一個字形容就是:通,走而不守,行而不駐,可以通氣機,也可以通全身經絡。搭配香附主打一個代謝的暢通無阻。 再用黃芪、白術、甘草,這三味藥,有兩個作用: 1、健脾氣、補脾血,恢復脾升清降濁的功能,患者雖然是肝囊腫,但是我們不治肝,反而治脾,是因為肝木橫逆克脾土,肝上的問題,不健脾,永遠治不好。 2、這個方子當中行氣破血的藥用量比較大,殺伐之性太重,就會導致氣虛的人用了之后會愈加氣虛,這三味藥,可以中和藥性,同時可以益氣扶正,就好像給人體加了一道護城河,賊風邪氣都進不來了。 現在的肝、腎囊腫,大部分人都被安利做了手術,卻始終無法痊愈。我說過,這種病的病因是脾,但西醫(yī)只會扎水泡引流、或切,能治好才是怪事。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
|
來自: 中醫(yī)緣的圖書館 > 《肝血管瘤、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