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山藥連作的危害主要有以下4點: 1、山藥的自毒作用:山藥可通過地上部分淋溶、根系分泌和作物殘茬腐解等途徑釋放一些物質(zhì),對同茬或下茬的同科作物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抑制作用即自毒作用。 2、土壤有益微生物減少、有害微生物增加:山藥由于連作,其土壤環(huán)境使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而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 3、土壤性質(zhì)變差,次生鹽漬化及土壤酸化嚴重:山藥由于連作,長期采用同一種工藝,施用同一種肥料,加上根系分布范圍一致,吸收的養(yǎng)分相同,極易導(dǎo)致某種養(yǎng)分因為長期消耗而缺乏,尤其是微量元素,使山藥產(chǎn)生缺素癥狀,而影響其正常生長。 4、線蟲危害:線蟲是作物寄生蟲,主要破壞作物的根系,由于長期的連作,導(dǎo)致害蟲的積累,進而影響其正常生長。 山藥連作可使山藥的產(chǎn)量逐年下降,塊莖品質(zhì)變劣,并出現(xiàn)畸形、爛種等現(xiàn)象,嚴重影響山藥的品質(zhì),降低商品性,造成產(chǎn)量降低和效益下降。 山藥的種植方法與施肥?山藥屬淺根性作物,生長期長,一年一茬,一般在春季地溫達到10攝氏度時田間栽植。山藥種植要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松軟的沙壤土田塊,要求上下土質(zhì)一致,土壤以微酸到中性為宜。山藥不宜連作,一般應(yīng)隔2-3月輪作一次。 挖栽培溝時一般溝距1米左右,深0.6~1.0米,寬25厘米。挖溝時將表土和下層土分開堆放,使土壤得到充分風(fēng)化。春季土壤解凍后,先將下層土壤填入溝內(nèi),再將表土填入,使之不亂土層。結(jié)合填土一般畝施土雜肥1000–1500千克,磷肥50公斤-70公斤、碳銨25公斤-30公斤、硫酸鉀25公斤-30公斤施入其上。忌施入大量未腐熟的有機肥,以防止發(fā)生燒根和塊莖分叉。 山藥的種植時間是非常關(guān)鍵的,山藥一般是在每年3月份左右的時候進行種植的。正常情況下,7月左右進入到花期,9月為其果期,等到10月份的時候便可收獲了。在種植的時候要注意,山藥種子的發(fā)芽力時比較弱的,不過無性繁殖能力強,一般以蘆頭或者是珠芽繁殖為主。山藥在我國南北方都是可以種植的,但是因為地區(qū)不同,溫度氣候也會有所差異,所以種植時間也是有所不同的,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好其種植時間。 山藥雖然是根用類的蔬菜,但是其地上部分是有著纏繞特性的。所以在山藥生長期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做好搭架工作。既能夠提高田間的通風(fēng)透光性,對于根莖的生長也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還能夠避免枝蔓伏地叢生,導(dǎo)致病害危害。通常在山藥植株長到大約20cm左右高的時候便要在其旁邊插入一根竹條或者是樹枝,讓山藥枝蔓進行攀援。保證支架牢固,其高度控制在20cm左右。 在種植山藥的時候,也要要注意做好澆水工作,促使山藥根部的生長發(fā)育,提高根莖生長能力。如果水分不足的話,山藥容易出現(xiàn)畸形分叉等不良現(xiàn)象。在首次澆水的時候,要注意澆水量,不可過多,避免粗脖子。山藥對肥料的需求也是比較大的,我們不僅要施入充足的底肥。在其生長期中還要追肥三次左右,分別在幼苗35-40厘米高、7月份以及8月下旬的時候進行。追肥方法以溝施為主,根據(jù)土壤肥力以及肥源等因素調(diào)整好施肥量。 山藥有著一定的藥用價值,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歡迎?,F(xiàn)在山藥的種植面積還是非常大的。在我們在種植山藥的時候,了解山藥的習(xí)性,注意其種植時間,掌握管理技巧,可以讓山藥種植出高產(chǎn)。 文成糯米山藥種植方法?一、選擇土壤 1、山藥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比較強,一般對土壤的要求也不是非常嚴格,可用粗沙、田園土、有機肥作種植山藥種子的基質(zhì),這樣的土壤排水性比較好,可避免種子生根發(fā)芽后,根須出現(xiàn)腐爛。 2、山藥喜愛生長于海拔150-1500m的山坡、山谷林下,以及溪邊、路旁的灌叢中或雜草中,是短日照、喜溫作物,苗期生長適宜溫度為15-20℃,生長旺盛期適宜溫度為25-28℃,溫度20℃以下生長緩慢。 3、適宜生長在疏松、肥沃、土層深厚的土壤內(nèi),但扁形種和塊狀種在土層較淺、較黏重的土壤中也可生長,耐旱,但不耐澇,不適宜種植在地下水位太淺,或者比較潮濕的土壤內(nèi),砂質(zhì)土和壤土適宜含水量為18%左右。 二、處理種子 山藥種子種植的方法比較簡單,準備1份適合生長的土壤后,還需要購買一些優(yōu)良的山藥種子,一般可將山藥種子浸泡在清水中6小時左右,然后再將種子放在陰涼通風(fēng)處進行晾干,然后再進行種植。 三、播種種子 如果是地塊播種山藥種子,那么還需要挖1個30厘米的溝,用工具適當?shù)氖杷?下土壤,可隔1米點播山藥的種子,或者還可以用盆土直接種植山藥的種子,將種子種植在5厘米的深度即可。 四、管理工作 每次播種山藥種子的時候,需要在土壤中施足有機肥作底肥,這樣有利于促使種子能更好的生根發(fā)芽,同時每天適量的向土壤上噴灑水分,使泥土保持濕潤,溫度需要控制在20℃左右,這樣能加快種子發(fā)芽。 五、采收時間 山藥適宜的采收時間為10月下旬至11月,當山藥莖葉全部枯萎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收獲塊莖,塊莖貯藏主要是保溫防凍,適宜溫度為2-4℃左右,相對濕度為80-85%左右,一般可以進行堆藏、埋藏或窖藏等,在溫暖的南方和長江流域,可隨收隨上市,零余子必須成熟后才可以收獲。 種山藥的土地為什么十年種一次?因為山藥對土壤要求比較高,所以不能總是在一塊地里種植,改良重茬山藥地,需與禾本科農(nóng)作物實行輪作3~5年,結(jié)合進行土壤改良,可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一年內(nèi)輪作,最多可減少病害20%。山藥種植應(yīng)盡量避免重茬,一般隔三年輪作一次。在干旱地區(qū)可與玉米、小麥、蘿卜、西瓜等農(nóng)作物實行輪作,有條件最好實行水旱輪作,效果顯著。 東北山藥的種植方法?山藥為深根作物,宜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疏松,土質(zhì)肥沃,透氣性強,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低洼積水、土壤黏重的地不宜種植。忌連作,一般間隔3~5年種1次。選好地后進行深翻,細耙,整平,結(jié)合深耕施足底肥。然后起垅或作高畦、平畦,一般垅寬40~50厘米,畦寬100~120厘米,畦長視地形而定。 山藥輪作是什么都不種了嗎?不是。山藥是種植時要開很深的溝,把山藥種埋入溝里。在生長過程中對土壤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非常大,如果收了一輪接著種下輪,產(chǎn)量會減少很多。所以在收獲一輪山藥后一般選擇“歇地”,以便于第二年的大豐收。有的選擇種些根系淺的農(nóng)作物來種植,也不會影響下一年的山藥產(chǎn)量。 種植山藥時可以在同一塊地第二年繼續(xù)種植嗎?種植山藥地塊第二年不能繼續(xù)種植的。這在種植上叫忌連作,在藥材植物上有許多,絕大部分深根植物都不能連作,蔬菜上也有稍比藥材上好一些,如草莓,豆科類等,連作會造成深根植物根部病菌,枯萎病,葉枯病等病毒危害,嚴重影響植物生長。 我們知道種植中的第一年山藥原本就受到炭疽病,白銹病,線蟲病的嚴重危害,還有蠐螬,葉峰,地老虎等損害,就是第一年防治這些都是個麻煩事了,幾乎只能防控,在山藥這種深度幾十厘米生長的塊根中我們只能采用灌根等暫時防止住幾個月生長過程,等到我們霜降挖出時,那片土壤是被人們翻的一蹋胡涂,到處是致病菌,第二年是種植下去就受到這些致病菌和蟲害的大面積危害,那山藥還能種植的好嗎?有人說土壤消毒滅菌,那也只能表面一層意思一下,不可能徹底的。 另外,山藥這和多須根塊根所需要的不只是氮磷鉀這幾種,還有微量元素,我們無法全程補充的到。還有種植過程中我們的施肥,無論是有機肥,不是化肥,會改變土壤中PH值和含鹽類,這么深度土壤我們無法做好調(diào)節(jié)。這些也同樣影響著第二年種植山藥的生長勢弱,病害加重,影響產(chǎn)品品質(zhì)和產(chǎn)量。 種植山藥是必須每年地塊的,而且最好是其他作物種植三年以上才能去種植第二輪。 吊溝山藥可以重茬種植嗎?不能。 如果第二年在同一塊再次重茬種植吊溝山藥就會變得很小,產(chǎn)量極低。為了恢復(fù)地力,那就讓這塊地休整。最好用農(nóng)家肥和豆餅施灑緩解土地的肥力。所以山藥都是輪作種植的。山藥生長于海拔150-15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溪邊、路旁的灌叢中或雜草中。是短日照、喜溫作物。苗期生長最適溫度15-20℃。生長盛期最適溫度25-28℃,20℃以下生長緩慢。適宜生長在疏松、肥沃、土層深厚的土壤中,但扁形種和塊狀種在土層較淺、較黏重的土壤中也可生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