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業(yè)了,怎么辦?找工作肯定是很多人接下來要做的事,但找工作真得是讓你人生變得越來越好的辦法嗎? 相信很多人會反駁到,要活著不就得賺錢,解決生存問題,這基本的需求不是明擺著嗎?其實你從一開始就錯了,你把世界用非黑即白的線性思維看待了。 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確實性,變化才是唯一的不變。面對不確定性,該怎么辦?這才是你應該考慮的問題。 你無力改變現(xiàn)實,是隨波逐流還是奮力反抗?最終結(jié)果又會如何呢?具體到事業(yè)上,只有具備了賺錢的能力,才能讓你改變現(xiàn)狀。也就是你改變不了環(huán)境就要改變自身。 我失業(yè)了,想休息一段時間,這就是我想給自己放松,也是妥協(xié)的消極表現(xiàn),對事情沒有一點好處。說白了,就是脆弱性在你身上的表現(xiàn)。 要想擺脫這種狀態(tài),你必須具備反脆弱能力。脆弱是你在事情中受到傷害,那反脆弱就是在事情中獲得收益。 乒乓球就具備反脆弱性,它即使被摔到地上,也會快速反彈,跳得更高。當你像乒乓球一樣,具備了這種反彈能力,你就具備了反脆弱的能力。 一、不要線性的看問題,要學會在波動中生存 你是不是總想預測未來,想把事情做在前面,所以在找工作時,你不想讓自己失業(yè),就拼命地追求一份穩(wěn)定工作。這也是為什么考公務員熱的原因。 如果擺在你面前有兩份工作:出租車司機、公務員,你會選擇哪個?相信你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當個公務員 。因為公務員工作穩(wěn)定。但事實又是什么樣的呢? 出租車司機收入不穩(wěn)定,波動性太大,公務員收入穩(wěn)定,安全性高。可從長遠來看,公務員一旦失業(yè),你的適應性讓你無法適應未來的競爭社會,就會如天塌下來一樣,而出租車司機卻因為每天身處競爭中,卻能干到七八十歲。 我們之所以想找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就是因為你害怕波動,想要讓自己的人生穩(wěn)定,結(jié)果卻讓自己陷入不穩(wěn)定中。 預測會帶來脆弱性。只有不熱衷于做對未來的預測,相信一切都會美好,那你才會具備反脆弱性。 二、不要追求平衡,要相信隨機性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布里丹之驢的典故。有一頭驢,在拉磨,在他有左邊有一杯水,右邊等距離有一塊面包,它即想喝水又想吃面包,結(jié)果最后卻餓死了。因為它在這兩件事上優(yōu)柔寡斷,無法做決定。 這頭驢在考慮問題是就是太要意平衡性,如果有人推它一把,隨意把它拉近任何一方,相信它也不會餓死。這件事說明,越是按傳統(tǒng)思維追求平衡,越容易深陷僵局之中。 只有打破平衡,用隨機性來考慮問題,你才能在這個充滿波動性的社會中,平安生存。所以,追求穩(wěn)定是生活中的隱藏炸彈,看似美好,卻危機重重。 三、不要過度干預,用杠鈴思維思考 工作中,你是不是經(jīng)常被領導打亂節(jié)奏,慢慢地變得不再思考,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這是因為人都不想袖手旁觀,總想做些事情。沒想到好心卻辦壞事。 哲學家塞內(nèi)加提出的杠鈴策略,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杠鈴策略是如果你即想當哲學家,又想當商人賺錢,于是他做出了改變。也就是魚與熊掌他都有。 我們都熟知的《三體》作者劉慈欣,對人生的規(guī)劃也是典型的杠鈴策略。即一邊在事業(yè)單位上班,一邊從事寫作。他在杠鈴的兩頭,從不確定的生活里獲益。 所以不管生活未來如何,要想活得好,就必須具備反脆弱能力,用獲益思維來考慮一切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