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李玉奇醫(yī)生診治了大量的萎縮性胃炎患者。他注意到,通過仔細觀察患者的舌象,可以準確地反映出萎縮性胃炎的發(fā)展階段、病情輕重以及恢復(fù)情況。舌象,這一微妙的變化,就像一部無形的鏡子,反映了胃部的健康狀況。 舌象,在這里,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和意義它。不僅僅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更是身體狀況的'晴雨表'。在李玉奇醫(yī)生的研究中,舌象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診斷工具,能夠初步揭示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胃黏膜脫垂、十二指腸球炎和潰瘍、重度不典型增生、癌變前期病變等疾病的蹤跡。 這些疾病的蹤跡,就隱藏在舌象的色彩、質(zhì)地、形態(tài)之中。通過觀察舌象,李玉奇醫(yī)生能夠準確地判斷出疾病的性質(zhì)和程度,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精準的治療方案。這種診斷方法的準確性高達百分之九十五,這無疑是對傳統(tǒng)診斷方法的一次重大突破。 李玉奇醫(yī)生的這一發(fā)現(xiàn),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醫(yī)學(xué)研究的道路。這不僅是對診斷方法的創(chuàng)新,也是對我們理解和認識生命的一種方式。他的研究,無疑將對醫(yī)學(xué)界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也將為廣大的患者帶來福音。 舌象學(xué)概括起來包括舌體、舌質(zhì)、舌苔的改變。 ![]() 望舌體 (1)板狀舌體: 此種舌體平直宛若木板,伸縮自如,舌尖橢圓,系脾胃虛弱之象。 臨床多見于淺表性胃炎及輕度萎縮性胃炎。 (2)香蕉舌體: 舌體圓細而長,尖細根粗,體窄而厚,舌體伸出向下微彎,形若香蕉,舌體表面不平,附著顆粒狀物,如谷粒撒于舌面。 此種舌體為中、重度萎縮性胃炎,乃脾氣大傷、胃陰耗損之象。 (3)胖魚舌體: 此種舌體臨床多見,舌體寬大肥厚,膨脹滿口,其狀愚笨。病機為濕濁內(nèi)蘊,日久化熱,濕熱郁蒸而成。 此種舌體多見于十二指腸潰瘍活動、萎縮性胃炎進展期。 (4)鋸齒舌體: 舌體偏薄偏長,邊有齒痕,齒形清晰。此形舌體為氣陰兩虛,內(nèi)有虛火所致。 糜爛性胃炎、潰瘍病、疣狀胃炎、胃黏膜下垂等疾患常見此舌。 望舌質(zhì) (1)紅絳亮帶舌: 舌質(zhì)紅絳兼紫,舌體兩邊顏色稍淺,表面有津液敷布,望之反光,形成周邊約0.5cm的亮帶圈,此亮帶圈命名為“舌周邊瘀血帶”。 此亮帶舌為重度萎縮性胃炎的典型舌象,胃腑的其他疾患少有此舌。 (2)豬腰舌: 舌質(zhì)色深紫,無苔,舌面有津液敷布,光滑如鏡,狀若豬腎切面。舌之根神俱無,常有舌痛或灼熱感,此為瘀血征象。 此種舌象常見于萎縮性胃炎的進展期,或不典型增生,或癌前病變,應(yīng)引起足夠的重視。 (3)裂紋舌: 舌面中間有縱斷裂,形成小溝,舌質(zhì)顏色紫絳,或淡紫色。 此為胃深部潰瘍的征象。 (4)粟粒紅舌: 舌尖呈椎體狀,紅赤無苔,表面鋪有細砂狀粟粒。 常為十二指腸球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的外候。 (5)龜背舌: 舌面縱橫斷裂,形成近方塊樣突起,狀若龜背之紋,其色赤紅,有的上敷薄白苔。 此舌臨床少見,其含義有二:一是中晚期腫瘤性疾病,病勢深重之候;二是先天遺傳,查無病證,是一種遺傳性舌質(zhì)。 ![]() (1)晚秋老云苔: 苔厚色白而膩,狀如晚秋老云,深層透以黃褐之色,層次不清,舌體偏瘦,舌尖紫紅。 此種舌苔乃脾胃氣敗,陽氣欲竭,陰液將涸,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變的舌象。 (2)斑塊剝脫苔: 苔白或微黃,成塊剝脫,界限分明,若胃病日久見此舌苔,則病勢較重或?qū)⒂┳儭?/p> 從眾多的病例所見可知,舌質(zhì)愈紅愈無苔,病勢發(fā)展愈快愈險惡,這在判斷萎縮性胃炎進展過程中是一個極為關(guān)鍵性的指征。 舌質(zhì)失去苔的保護,證明胃氣將絕;反之,當病勢好轉(zhuǎn),舌質(zhì)隨之變淡,舌苔漸生,呈現(xiàn)有神有根之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