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宗作:那個締造了巴學(xué)園的父親 文/蔡朝陽 今天一定要給大家介紹這本書:《巴學(xué)園的父親:小林宗作傳》。 想必大家一定聽說過《窗邊的小豆豆》吧。黑柳徹子的名著,全球暢銷書。單是中文簡體版,自2003年出版以來,就超過了1000萬冊,如假包換的現(xiàn)象級暢銷書。 那個小豆豆的天真無邪,得到了巴學(xué)園完整的呵護(hù)。最終黑柳徹子成為了這么一個人,我想,這跟巴學(xué)園,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吧。有多少讀者,在閱讀《窗邊的小豆豆》時,都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小豆豆身上,都覺得自己是小豆豆。那個什么“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溫暖了腸胃,也安撫了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但是,我第一次知道《窗邊的小豆豆》,卻不是自己知道的,是我的一個學(xué)生告訴我的。那大概也就是2003年左右,這書剛出版,我還是一個高中教師,在教新高一。我的一個學(xué)生,是個古靈精怪的小男孩,聽了我?guī)滋谜Z文課,覺得有點不一樣。有次下課的時候,尾隨我到辦公室門口,問我,老師,你有沒有讀過《窗邊的小豆豆》。 我沒讀過,甚至沒聽說過。那時候也很正常,我才30歲,沒結(jié)婚,也不是爹,讀的書都很自負(fù),頗有點“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的豪壯?!缎《苟埂愤@種兒童書嘛,小兒科啦,不在我的關(guān)注之內(nèi)。 這也是我日后有“教育反對自負(fù)”這個觀念的理由之一。很多讀過一些人文書的人,都有點不切實際的自以為是。比如認(rèn)為自己讀書破萬卷,腹有詩書氣自華,余書不足觀,在我的視野之外,世界不存在。諸如此類。以及,讀書有一種媚雅的傾向,越難讀,越高級,也不管究竟是書寫的狗屁不通,還是翻譯佶屈聱牙。兒童書嘛,濕濕碎,不在話下啦。比如我自己。 我沒讀過小豆豆,但從此記住了這本書,以及這個小男生的一句話。小男生說:他覺得自己小時候,就是小豆豆這樣的。我倒是很認(rèn)真聽完了他的話,但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多年以后,我做了爹,才開始讀繪本,讀童書,打開了我的閱讀視野,也教會我收起自負(fù),學(xué)習(xí)謙卑。這之中,就有這本《窗邊的小豆豆》。所以,直到現(xiàn)在,20年之后,我一想到這本《窗邊的小豆豆》,就會想起這個古靈精怪的小男生。 說也不奇怪,你看,所有的年輕讀者,都會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小豆豆身上。但我沒有,我想的是,這個“巴學(xué)園”后面的人,是誰?是誰一手締造了巴學(xué)園。大家一定會想到,那就是小林校長。 當(dāng)然,我也很佩服小豆豆的媽媽。真的,一定要自己做了爹媽,才會知道爹媽有多么不容易。這個媽媽,為了小豆豆,一次次去跟學(xué)校老師談話,一次次轉(zhuǎn)學(xué),中間的艱辛,也是可想而知的。那時候,是1930年代,距離現(xiàn)在快100年。 我不能想,若是現(xiàn)在,有一個叫小豆豆的孩子,在中國的小學(xué)里,呈現(xiàn)出這種狀態(tài),爹媽都會被訓(xùn)得死去活來吧。以及,小豆豆肯定需要上醫(yī)院去看病了。也許藥也已經(jīng)吃上了。這就是教育有病,孩子吃藥的故事。 回到小林校長。這個巴學(xué)園的締造者,全名叫小林宗作。因為黑柳徹子,“巴學(xué)園”世界知名,但是,很少人能去挖掘這個學(xué)校背后的男人。其實,小林校長一生也默默無聞,他并沒有做出什么曠世的貢獻(xiàn),如果不是黑柳徹子這本書,估計他也會跟別人一樣,淹沒在歷史的風(fēng)塵之中。 但我們今天來談?wù)撍?,自也不是為了紀(jì)念他的豐功偉績,而是想要說,這個世界上,憑著善意去做的一些事,終究會有某種回應(yīng)。這種回應(yīng),不是說有人記得他,而是,他的那種善意,被傳遞了,于是一代代傳遞下去。以及,憑小林校長的觀念,他做這些事,也不是為了家長感謝,也不需要孩子們記得,他只是認(rèn)識到了教育的恒久價值,因而這么去做就是了。 《巴學(xué)園的父親》的成書,也很有意思。作者佐野和彥是《窗邊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的同事和朋友,也是日日本國民電視節(jié)目《徹子的房間》制片人。但是他并不知道黑柳徹子就是從巴學(xué)園里出來的。佐野和彥歷時兩年,潛心調(diào)查和研究小林宗作的生平,獲取了關(guān)于小林宗作的大量的詳實的資料,據(jù)此寫成這部小林宗作傳記。在一個偶然的機(jī)會,他才明白,他四處尋找巴學(xué)園的畢業(yè)生,而那個最具有代表性的畢業(yè)生,就跟他朝夕相處。 就黑柳徹子而言,她寫出來這么一本書,使得我們可以去追念小林校長,這完全是個偶然。但是,教育本身里包含的那種善意,那種愛意,卻是必然的,必然會被任何一個孩子感知到,從而去照亮這個孩子未來的人生,從而讓這個世間有更多善意。比如,現(xiàn)在,我們這些中老年的教育圈朋友讀到了。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多數(shù)時候躺在沙發(fā)上,讀著讀著,就不由自主流下了眼淚。我很開心,說明,我的干眼癥還不是完全無藥可救,人間那種至誠的、無緣無故的愛,還是世間苦難的良藥。 有一段話,特別感念,一定要引用一下,給大家看: 那是在玉川散步時發(fā)生的事情,正在河灘上走著。A小朋友突然跑過來說,老師,大便。我把他帶到石籠背后,挖了個小坑,幫他脫下褲子,對他說,好啦,多拉點大便哦。不巧,沒帶紙,就用手絹幫他擦好屁股,對他說:A小朋友,把坑埋起來吧。兩個人捧來沙子,把坑填埋好。A小朋友很放心的自言自語道:這樣好了吧。這時,我強烈的感到一種滿足。留洋歸來,幫別人的孩子擦屁股,還感到莫名其妙的滿足,真是件奇妙的事情。 你看,留洋回來,是不是階層躍升了?是不是社會地位更高了?你看,小林宗作干起了給孩子擦屁股的事,還覺得十分欣喜和滿足。為什么? 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小林宗作先生的認(rèn)知,已經(jīng)提升到了這個新的層面了。什么階層啊,什么社會地位啊,都已經(jīng)不是他考慮的主要因素了。 我喜歡小林宗作先生,因為有些時候,那種愛即得到的感受與他如此之切近。有朝一日,我也可以向他學(xué)習(xí),好好幫別人家的孩子擦屁股。 |
|
來自: 新用戶2356fYU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