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秀是書中宋江上山后少有的還有獨立章節(jié)的人物。 梁山泊,和武松最像的,是拼命三郎石秀。貧苦出身,一身拳腳好武藝,好打報不平,心氣狠烈,膽大心細。還有一個出軌的嫂子,都姓潘。 但石秀的經(jīng)歷和武松不同。武松是經(jīng)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的,而石秀的人生,簡直就是個典型的草根式人物尋找歸屬的拼命史。無論是上梁山前還是上梁山后,“拼命三郎”一直就是身上最鮮明的標簽。 梁山好漢大概可以分成這么幾種:一種是原來的朝廷官員,包括軍官和基層官吏,比如宋江、魯智深、林沖、楊志等等; 一種是當?shù)厍f主富戶,像柴進、盧俊義、李應(yīng)、穆弘等等; 一種是上梁山前就已經(jīng)落草為寇的綠林中人,桃花山、清風(fēng)山、飲馬川等山頭首領(lǐng); 最后一種就是屬于純的草根型的。這里面也分,一種像阮氏兄弟、解珍解寶、安道全這種有本身職業(yè)和一點家產(chǎn)的。也有那種純江湖盲流型的,像劉唐、李逵、時遷、段景住這些。 最后這種如果早早跟著大哥上梁山,像劉唐、李逵,日子過得也行,后一種就比較尷尬了。而石秀就是這么一類。 石秀父親是操刀屠戶,后來隨叔父販賣羊馬,卻不料叔父半途亡故,折了本錢,流落在薊州賣柴度日。也就是在此路上幫助了楊雄。如果一開始戴宗邀請他上梁山,也就罷了,可惜石秀卻意外的和楊雄搭了伙繼續(xù)當良民。 這里要提一下楊雄這個人物。楊雄這個人物也很特殊。他在薊州做的是兩院押獄兼充市曹行刑劊子,差不多就是現(xiàn)在監(jiān)獄看管兼著劊子手,體制內(nèi)底層人員。他還有一個身份,他是一個外鄉(xiāng)人來到薊州扎根的。所以之前本地軍漢張保打楊雄的主意,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欺負他是個外鄉(xiāng)人。 楊雄是個急需在本地立足的外鄉(xiāng)人,所以他娶了一個二婚的女子,潘巧云。潘巧玉的前夫是本地的王押司。這也算是在本地找了個依靠。另一方面,楊雄還想著給自己培養(yǎng)些其他門路,他利用自己的職位也包庇了不少犯事之人。 比如鼓上蚤時遷,“曾在薊州府里吃官司,卻得楊雄救了他”。還有后來在李家莊遇見的鬼臉兒杜興,“上年間做買賣來到薊州,因一口氣上打死了同伙的客人,吃官司監(jiān)在薊州府里。楊雄見他說起拳棒都省得,一力維持,救了他”。 所以楊雄見了石秀,那是一見傾心。這點楊雄岳父潘公看得也透,潘公見了石秀這等英雄長大,心中甚喜,便說道:“我女婿得你做個兄弟相幫,也不枉了!公門中出入,誰敢欺負他!” 楊雄想要在當?shù)赜袀€幫襯,石秀也需要個穩(wěn)定的歸宿,本來二人在一起是很和諧。但一旦這種關(guān)系遭到威脅,石秀就變得敏感。 開始石秀與潘公開肉鋪,突然發(fā)現(xiàn)肉鋪沒開張,便開始懷疑起來,便想到“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寄人籬下,石秀一直有種不安全的心理。 正是這種敏感,石秀早早就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潘巧云和裴如海有問題。
與裴如海對話,也是沖得很。這分明就是宣布自己的存在。
當好不容易得到一種安定被外來者破壞,石秀立刻變得高度警覺。 后來被潘巧云倒打一耙,石秀也不爭辯,自行離開,這是石秀乖覺精細的地方。 但石秀卻不是什么善茬,甚至擔心楊雄送了性命。但是石秀的手段展現(xiàn)出的狠勁或者說是“拼勁”,表明他并不是單純?yōu)榱藯钚邸?/span> 常言說,“捉賊要臟,捉奸要雙”,武松當時報仇還是收集人證物證,石秀則是直接開殺戒,先殺了望風(fēng)的頭陀,又殺了裴如海。還把二人脫得赤條條的,棄尸在巷口。
這里還是勸休了便了,但事實上到了翠屏山則是殺之而后快。楊雄自然也懂得,石秀殺了裴如海,不殺潘巧云勢必還是要惹官司。這里就是楊雄殺妻的手段:
想想楊雄平日里日夜在衙門當差,每到深夜在陰冷的牢房對著各路犯人,經(jīng)常還得執(zhí)刀見血,這種工作上的壓抑自然造成心理扭曲,有如此殘忍手段也不稀奇了。 這里就發(fā)現(xiàn),楊雄本質(zhì)上和石秀是一樣的,外鄉(xiāng)人流落他鄉(xiāng),一個有點關(guān)系得到一份工作,于是沒晝沒夜的拼命;一個則是落拓潦倒,有了一個可以當做家的依靠則拼命地去維持。一個更收斂,一個更外放。 薊州待不下去了,二人這時要繼續(xù)流浪。這時石秀自覺拾起了另一個身份,梁山好漢。
這回石秀承擔起引導(dǎo)者的身份,而且已經(jīng)自我默認是梁山好漢了。所以到了祝家莊被店家刁難時,石秀第一個忍不住了:
可是真正二人上了梁山,卻又被開了個玩笑。本來好結(jié)交好漢的晁蓋聽了時遷偷雞,嫌丟了梁山的臉面,要把二人斬了。 兩位本身就極度缺乏安全的人,上了梁山非但沒有獲得安全的歸屬感,沒來由再次感受到無助。而接下來的,則又回到起點,只能再次拼命。尤其是石秀。 一打祝家莊,石秀主動請纓,扮作樵夫去探路。同去的楊林被發(fā)現(xiàn),石秀卻出色完成任務(wù)。 三打祝家莊有病尉遲孫立做內(nèi)應(yīng),石秀出戰(zhàn)假裝被俘。這種事危險系數(shù)是極高的,萬一接應(yīng)不及或者祝家莊提前處決,這種行為無疑就是送死。 如果上梁山前,石秀的“拼命三郎”是打抱不平,上梁山后的拼命則是典型的新員工的瘋狂輸出。就是這種拼命,石秀抓住了一個揚名天下的機會。 話說宋江把盧俊義賺上梁山,等盧俊義回去后被管家李固出賣,被捕入獄又送上法場。燕青逃出去梁山搬救兵,路遇楊雄、石秀。石秀讓楊雄和燕青走去梁山,自己孤身一人去大名府。
以前無法理解,石秀如此一個精細之人竟然敢單槍匹馬的劫法場,這種事在整部書中是絕無僅有的。如今結(jié)合前后文,再加上前面石秀心理的分析:他一直渴望表現(xiàn)自己,一直想等一個機會。當他意識到機會來了,他卻并沒有什么辦法。所以自顧自灌入酒肉。等酒意起來了,也就不管不顧了。于是就有了那句:梁山泊好漢全伙在此!那一瞬間,石秀心理未嘗不是在想,這回自己真正代表了梁山好漢,這回他終于找到存在感。 等石秀劫法場失敗,被抓后,石秀的內(nèi)心是平靜的,
石秀的語言透露出自豪感,他知道這回真的拼出來。 這時在看梁山泊的好漢座次,楊雄三十二,石秀三十三。前面三十多位,有的是梁山元老、領(lǐng)導(dǎo)心腹,有的原朝廷軍官,綠林成名人物。排在石秀后面的,是解珍解寶兩兄弟,二人背后有登州勢力(孫立、孫新、顧大嫂、樂和、鄒淵、鄒潤),再后面也就是天罡三十六最后一位,是浪子燕青,二當家盧俊義心腹。 從上梁山差點被斬首,到最后位列天罡席位,石秀真的是一路拼來,甚至可以說楊雄也是占了石秀的光。而且,因為大名府一戰(zhàn),石秀也贏得了盧俊義的信任,細心點就會發(fā)現(xiàn),招安后梁山四處征戰(zhàn),石秀都是被分在盧俊義一路。 《水滸傳》最精華處是寫市井,寫草莽,這些地方最具現(xiàn)實主義的社會價值,而楊雄、石秀篇,可以說是這部分最后的優(yōu)秀篇章。他們代表了水滸世界底層江湖人士一種生存狀態(tài),沒有背景、沒有關(guān)系,只能靠拼命。而二人最后在梁山地位,也就是他們奮斗的頂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