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釣魚了夏天釣魚,最頭疼的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氣溫太熱,完全沒有魚口。第二件事,就是小魚太過于活躍,餌料完全不沉底。 精準點說,就是小魚鬧窩太厲害了,魚鉤沒到水底,餌料就被搶食一空,到了水底,已經(jīng)是空鉤了。 就算窩料已經(jīng)聚集了不少進窩魚,魚鉤上沒有餌料,自然就談不上什么漁獲,就算有魚口,也多是各種種類的小雜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釣友們也是煞費苦心,比如釣重鉛、釣滑鉛、用素餌、大比重的搓餌等方法。 想要完全解決小魚鬧窩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想要避開小魚鬧窩,方法還是有不少的,但是,既要保證誘魚效果,也就是繼續(xù)使用香味濃郁的餌料,還要餌料有霧化的效果。 然后還要盡可能避開小魚鬧窩,讓鉤餌一定能落到水底,這就不得不用一些非常規(guī)套路了,以下這幾種方法,都能達到這個目的。 01 包食釣法 包食釣法最早從哪里開始流行,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細考了,但是,包食釣法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針對黑坑滑魚的釣法。 這種釣法本身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餌料的上餌方式,先用體積較小餌團掛鉤,作為芯餌,然后用較大體積的軟料包裹住芯餌。 這樣的上餌方法,不用打窩,將體積較大的餌團拋到釣點,餌團入水之后,外餌易霧化、溶散,味型易傳播,而芯餌被外餌包裹,外餌溶散完畢才會開始溶散。 這個方法用在夏季野釣,其實也是很有效的,組合方法多樣化??梢杂闷そ铑w粒做芯餌,易霧化、溶散的軟料做外餌。 也可以用腥濃的搓餌做芯餌,易霧化的散炮做外餌。這樣餌團的體積比較大,入水之后,即便外餌溶散、霧化,吸引大量的小魚鬧窩,但是鉤餌沉底,還是能做到的。 02 蘸麻團釣法 蘸麻團釣法在黑坑用得比較多,以搓餌為主,搓餌蘸粘粉,然后蘸顆粒,餌團入水之后,顆粒會慢慢脫落,動靜很小,對付黑坑的滑魚,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用于野釣,效果更是不俗,用腥香的餌料開好搓餌,蘸粘粉之后,再蘸酒米,這樣操作之后,餌團的實際比重增加了,落水速度會更快。 餌團入水之后,酒米會慢慢溶散,腥香的餌團沉底之后,雖然還是會招惹小魚,但是對水底的大體型魚來說,也是有不錯的誘魚效果的。 03 粘粉開餌 這個方法這兩年非常流行,使用腥香的商品餌,但是調整狀態(tài)不用拉絲粉,而是直接用粘粉,不用擔心餌團被打成死疙瘩。 用粘粉開出來的餌團,入水之后,不會馬上就開始溶散,而是落底之后,粘粉吸水之后才會慢慢溶散。 雖然用粘粉開餌也無法避免小魚鬧窩,但是,這種方法,能保證鉤餌到底,而且附鉤性非常不錯。 經(jīng)常有釣友用這個方法,使用極為腥香的餌料在湖庫守釣,只要能掌控好粘粉的比例,釣到大魚,并不算難。 04 顆粒做餌,泥團做窩 這個方法屬于不常見,但是很實用的一個技巧。釣餌,可以用皮筋顆粒,也可以用嫩玉米、麥芽,蚯蚓也是可以的。 但是,這個方法最有意思的是窩料,將普通窩料和腥香的商品餌攪拌均勻之后,按體積比1:1和塘泥,也就水中的泥巴攪拌。 然后揉搓成雞蛋大小的泥團,將泥團直接裹在鉛墜上,然后將其拋入水中,入水一會提竿,繼續(xù)將泥團打到釣點。大約打下去七八個泥團,就可以耐心守釣了。 因為釣餌都是霧化慢,或者干脆不霧化的餌料,泥團入水,動靜也很是不小,很容易驚散窩點附近的小魚。 而泥團入水之后會慢慢溶散,腥香的餌料不僅會吸引小魚進窩,還會吸引附近的大魚進窩。 這個時候,我們只要釣鈍、守死口,釣餌的體積別太小,守釣到大魚,也不是什么太難的事,甚至小魚鬧得越厲害,越有機會釣到到大魚。 以上這四個方法,既能保證鉤餌沉底,也能一定程度避開小魚鬧窩,同時也能保證窩料的誘魚效果,至于實戰(zhàn)效果如何,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