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今年中秋+國慶“雙節(jié)臨門”,給了不少人大吃特吃的好機會。大人多吃了一些,可能問題還不大,散散步、消消食就好了;小孩多吃了一些,就有可能出現(xiàn)種種不適,腹瀉就是很常見的一種。 作為藥店人,你會怎么幫助腹瀉的孩子、著急的家長? ![]() 小兒腹瀉是怎么回事 小兒腹瀉是以大便性狀改變、大便次數(shù)比平時增多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 西醫(yī)認為,本病的致病因素復雜多樣,按病因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均是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原體。 其中,以病毒感染,尤其是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感染最為常見。加之小兒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成熟,消化功能不夠完善,腸黏膜的防御功能差。且因兒童快速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消化系統(tǒng)負擔較重,而正常的腸道菌群尚未建立,所以小兒容易出現(xiàn)腹瀉。 ![]() 小兒腹瀉可用什么藥 小兒腹瀉屬于中醫(yī)脾系疾病“泄瀉”范疇,中醫(yī)認為外感風、寒、暑、熱之邪與濕邪相合,就會導致腹瀉。此外,小兒脾胃虛弱,運化功能較差,過飽、過饑或者是不恰當?shù)奈桂B(yǎng)方式,均有可能損傷脾胃,引起傷食瀉。 對小兒腹瀉的治療,目前一般采用西醫(yī)治療為主,但中醫(yī)治療對于縮短病程、減少并發(fā)癥等亦有積極的作用,所以家長可根據(jù)醫(yī)囑配合使用中醫(yī)藥。 ![]() 濕熱瀉:清腸解熱、化濕止瀉 證候表現(xiàn):大便水樣或如蛋花湯,瀉勢急迫,次頻量多,氣味臭穢;或夾少許黏液,腹痛陣發(fā),發(fā)熱,煩躁哭鬧,食欲不振,口渴喜飲;或伴惡心、嘔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指紋紫。 辨證要點:該證型夏、秋季多見,適用于急性腹瀉,癥見大便次數(shù)多、便質(zhì)稀、氣味腥臭,伴發(fā)熱、口渴、小便量少而黃。 可選藥物:葛根黃芩黃連丸。 ![]() 風寒瀉: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證候表現(xiàn):大便清稀,夾有泡沫,臭氣不甚,腹痛腸鳴;或伴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淡紅。 辨證要點:該證型適用于急性腹瀉,癥見大便次數(shù)多、便質(zhì)稀,無明顯臭味;或伴有流清涕、咳嗽、痰液清稀等呼吸道癥狀者。 可選藥物:藿香正氣散。 ![]() 傷食瀉:運脾和胃、消食化滯 證候表現(xiàn):大便稀溏,夾有食物殘渣或乳塊,氣味酸臭;或如敗卵,脘腹脹滿,便前腹痛,瀉后痛減,腹痛拒按,噯氣酸餿;或有惡心、嘔吐,不思乳食,夜臥不寧,舌苔厚膩或微黃,脈滑實或指紋滯。 辨證要點:該證型適用于食餌性腹瀉或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癥見便中帶有不消化食物殘渣,同時伴大便酸臭、腹脹、口中異味等消化不良癥狀者。 可選藥物:保和丸。 ![]() 脾虛瀉:健脾益氣、滲濕止瀉 證候表現(xiàn):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后即瀉,時輕時重,形體消瘦,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緩弱或指紋淡。 辨證要點:該證型適用于遷延性、慢性腹瀉,或出生后、病后伴發(fā)的腹瀉,癥見大便稀、無明顯臭味,排便時間常在進食后不久者,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面無光澤等慢性消耗或營養(yǎng)不良者。 可選藥物:參苓白術(shù)散。 ![]() 脾腎陽虛瀉: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證候表現(xiàn):久瀉不止,大便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見形寒肢冷,面白無華,精神萎靡,寐時露睛,脫肛;小便色清,舌淡苔白,脈細弱或指紋色淡。 辨證要點:該證型適用于小兒慢性腹瀉或難治性腹瀉,癥見大便質(zhì)地清稀,或伴有不消化食物殘渣,但無明顯酸臭味,同時伴有怕冷、四肢涼、精神不振或營養(yǎng)不良等表現(xiàn)。 可選藥物:附子理中丸+四神丸。 ![]() 氣陰兩傷瀉:健脾益氣、酸甘斂陰 證候表現(xiàn):瀉下過度,質(zhì)稀如水,心煩不安或精神萎靡,皮膚干燥或枯癟,目眶及囟門凹陷,哭時無淚,口渴引飲,小便短少,甚至無尿,唇紅而干,舌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shù)。 辨證要點:該證型適用于小兒急慢性腹瀉出現(xiàn)中重度脫水,但末梢循環(huán)尚可者,可配合應用此證治則,進行輔助治療。 可選藥物:人參烏梅湯加減。 ![]() 陰竭陽脫瀉:挽陰回陽,救逆固脫 證候表現(xiàn):瀉下不止,量多次頻,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蒼白或清灰,四肢厥冷,哭聲微弱,哭時無淚,尿少或無尿,舌淡無津,脈沉細欲絕。 辨證要點:該證型見小兒急慢性腹瀉出現(xiàn)重度脫水表現(xiàn)者,為重型,以西醫(yī)補液療法為主要治療方法,可配合應用此證治療方法進行輔助治療。 可選藥物:生脈散+參附龍牡救逆湯加減。 ![]() 藥店還有什么藥可用 除了上述臨床常用的中成藥和湯劑之外,對市面上治療小兒腹瀉的中成藥,2022年發(fā)布的《中西醫(yī)結(jié)合防治小兒腹瀉專家共識》推薦如下,值得藥店人關(guān)注。 ![]() 兒瀉停顆粒:清熱利濕、澀腸止瀉 適應證:濕熱瀉;急性腹瀉、輪狀病毒性腸炎。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1~6個月0.5g/次,7個月至2歲1g/次,3歲2g/次,4~6歲3g/次,7~4歲4g/次;3次/d;3d為1個療程。 ![]() 蒼苓止瀉口服液:除濕清熱、運脾止瀉 適應證:濕熱瀉;急性腹瀉、輪狀病毒性腸炎。 用法用量:飯前口服;6個月以下5mL/次,6個月至1歲5~8mL/次,1~4歲8~10mL/次,4歲以上10~20mL/次;3次/d;3d為1個療程。 ![]() 健脾止瀉寧顆粒:清熱除濕、健脾止瀉 適應證:小兒腹瀉、非感染性腹瀉等;臨床以腹瀉便溏、腹脹腹痛、納差、苔薄白為特征。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1歲5g/次,6次/d,2歲10g/次,5次/d,3~4歲15g/次;4次/d。 ![]() 神曲消食口服液:消食健胃、健脾理氣 適應證:傷食瀉;食餌性腹瀉,遷延性、慢性腹瀉。 用法用量:餐后半小時服用;1~4歲5mL/次,5~14歲10mL/次,3次/d;2周為1個療程。 ![]() 胃腸安丸:芳香化濁、理氣止痛、健胃導滯 適應證:傷食瀉;小兒腹瀉。 用法用量:口服;小兒周歲內(nèi)1丸/次,2~3次/d,1~3歲1~2丸/次,3次/d;3歲以上酌加。 ![]() 健脾顆粒:消食止瀉 適應證:嬰兒脾虛瀉,傷食瀉;非感染性腹瀉。 用法用量:口服;1歲以內(nèi)2~4g/次,1~3歲4g/次,4~7歲6g/次;2次/d。 ![]() 小兒腹瀉寧:健脾和胃、生津止瀉 適應證:脾虛瀉;輪狀病毒性腸炎。 用法用量:口服;10歲以上兒童10mL/次,2次/d,10歲以下兒童酌減。 ![]() 小兒廣樸止瀉口服液:祛濕止瀉、和中運脾 適應證:輪狀病毒性腸炎、非感染性腹瀉等;臨床以泄瀉、水樣便、腹脹納呆、苔白膩為使用指征。 用法用量:口服;3~6個月5mL/次,3次/d;7個月至1歲5mL/次,4次/d;2~3歲10mL/次,3次/d;4~7歲10mL/次,4次/d;3d為1個療程。 ![]() 潞黨參口服液:健脾益氣、補中 適應證:脾虛瀉;非感染性腹瀉。 用法用量:口服;10mL/次,2次/d。 (本文內(nèi)容僅供專業(yè)人士參考,藥品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