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坤:「伊尹與成湯同起伐(商),《夏本紀》所載湯至太戊且七世矣,而尹之子陟乃為相,豈得年壽懸絕若此!可見史遷所述帝系世本,未有不足憑者。」 本篇記述了商朝的歷史,多取材于《尚書》《詩經》。商朝前期曾多次遷都,直到盤庚遷殷才安定下來。周人習慣稱商朝為“殷”,漢朝承襲了這一稱呼。相傳成湯滅夏是歷史上第一次改朝換代,與后來的武王伐紂并稱“革命”,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備受儒家推崇。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sōng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五品: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教化?!?/span>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狈庥谏?,賜姓子氏。契興于唐、虞、大禹之際,功業(yè)著于百姓,百姓以平。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yǔ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 殷契的母親名叫簡狄,她是有娀氏的女子,是帝嚳的次妃。包括她在內的三個女子外出洗澡,看見一只玄鳥生蛋落下來,簡狄就撿起來吃了,因而懷孕生下契。契長大以后輔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于是任命契說:“百姓不相親睦,教化不能和順,你擔任司徒,要恭謹地推行五種倫理教化,要以寬厚為根本?!彼窗焉痰胤饨o他,賜姓子氏。契興起于唐堯、虞舜、大禹的時代,在百姓心中功勛卓著,百姓因此生活安定。 契死后,他的兒子昭明繼位。昭明死后,他的兒子相土繼位。相土死后,他的兒子昌若繼位。昌若死后,他的兒子曹圉繼位。曹圉死后,他的兒子冥繼位。冥死后,他的兒子振繼位。振死后,他的兒子微繼位。微死后,他的兒子報丁繼位。報丁死后,他的兒子報乙繼位。報乙死后,他的兒子報丙繼位。報丙死后,他的兒子主壬繼位。主壬死后,他的兒子主癸繼位。主癸死后,他的兒子太乙繼位,這就是成湯。 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bó,從先王居,作《帝誥》。 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不:同“否”?!?/span>?!?/span> 伊尹曰:“明哉!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湯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攸:同“所”?!?/span>赦?!弊鳌稖鳌贰?/span>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gān【奸:通“干”,求見。】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于王道?;蛟唬烈幨?span style="color:red">【處士:隱居不仕的賢人。】,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從湯,言素王【素王:有帝王之德而無帝王之位的人?!?/span>及九主【九主:指三皇、五帝、夏禹?!?/span>之事。湯舉任以國政。伊尹去湯適夏。既丑有夏,復歸于亳。入自北門,遇女鳩、女房,作《女鳩》《女房》。 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成湯,從契到湯一共遷都八次。到湯在位時才定都于亳,這是先王居住過的地方,湯作《帝誥》。 湯征伐諸侯。葛伯不按時祭祀,湯開始征討他。湯說:“我說過這樣的話:人在水中能看到自己的形象,觀察百姓就能知道自己的治理是否得當?!?/span> 伊尹說:“圣明?。∧苈犎e人的意見,道德才會進步。治理國家,管理人民,做好事的人就都在帝王身邊做官。努力吧,努力吧!”湯說:“如果你們不聽從我的命令,我就要嚴厲地懲罰你們,不會寬赦。”湯作《湯征》。 伊尹的官名是阿衡。阿衡想要求見湯卻找不到門路,于是成為有莘氏女子陪嫁的奴隸,背著廚具,憑借談論烹調的道理來說服湯,最終成就王道。有人說,伊尹是一位隱士,湯派人聘請迎接他,往返五次他才肯前往跟隨湯,講述素王和九主的事情。湯任用他來管理國政。伊尹離開湯去夏都。他看到夏朝的丑惡,于是又回到亳。他從北門進入城中,遇到湯的大臣女鳩、女房,于是作《女鳩》《女房》。 湯外出,看見野外有獵人在四個方向設網打獵,并且禱告說:“愿天下四方來的獵物都進入我的網中?!睖f:“唉,那樣就把鳥獸都捕盡了!”于是撤去三個方向的網,并且禱告說:“想要去左邊的,向左走。想要去右邊的,向右走。不聽從命令的,才會進入我的網中?!敝T侯聽說以后,都說:“湯的德行已經達到最高境界了,連鳥獸也能享受他的恩惠?!?/span> 當是時,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鉞yuè以伐昆吾,遂伐桀。湯曰:“格女眾庶,來,女悉聽朕言。匪【匪:同“非”?!?/span>臺小子【臺小子:帝王的自謙之辭?!?/span>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正:通“征”?!?/span>。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眾,女曰:'我君不恤我眾,舍我嗇事【嗇事:農事。嗇,通“穡”,收割谷物。】而割hài政【割政:暴政。割,通“害”。】。’女其曰:'有罪,其奈何?’夏王率止眾力,率奪夏國。有眾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爾尚【尚:通“倘”,如果?!?/span>及予一人【予一人:帝王的自稱?!?/span>致天之罰,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從誓言,予則帑nú僇【帑僇:刑罰連及子女。也作“孥戮”?!?/span>女,無有攸赦?!币愿媪顜煟鳌稖摹?。于是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 在這個時候,夏桀施行暴政而荒淫無道,同時諸侯昆吾氏趁機作亂。于是湯發(fā)兵率領諸侯前去討伐,伊尹跟隨湯,湯親自手持斧鉞來攻打昆吾氏,接著又去攻打夏桀。湯說:“你們這些人,來,都聽我說。不是我膽敢起來叛亂,夏朝的罪惡深重,我聽你們也說,夏朝有罪。我畏懼天帝,不敢不去征伐?,F在夏桀的罪惡深重,這是上天要誅殺他。現在你們這些人,都說:'我們的君王不體恤我們眾人,廢棄農事而推行暴政?!銈冋f:'夏朝有罪,又能怎么樣呢?’夏王竭盡民力為他一人服務,掠奪整個夏國的財富。有些民眾都懈怠而不愿服從,說:'這個太陽什么時候才會滅亡?我們寧愿和你同歸于盡!’夏朝的命數已經衰敗到這個地步了,現在我必須前往征伐。你們跟隨我執(zhí)行上天的懲罰,我就會重賞你們。你們不要不相信,我不會說話不守信用。如果你們不服從誓言,我就誅殺你們和你們子女,絕不寬赦?!睖眠@些話號令全軍,作《湯誓》。于是湯說“我十分勇武”,號稱武王。 桀敗于有娀之虛【虛:同“墟”,舊址。】,桀奔于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葼,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典寶》:《尚書》佚篇。《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大量引用《尚書》文字,而《典寶》《夏社》《明居》等篇目不見于今本《尚書》,《湯誥》篇目雖見于偽古文《尚書》,文字卻大不相同。可見《史記》在保存古代文獻方面的重要貢獻。】。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報。于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 湯歸至于泰卷陶,仲虺huǐ作誥。既絀【絀:通“黜”,廢止,廢棄?!?/span>夏命,還亳,作《湯誥》:“維三月,王自至于東郊。告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罰殛女,毋予怨?!唬?古禹、皋陶久勞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后稷降播,農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帝乃弗予,有狀。先王言不可不勉?!唬?不道,毋之在國,女毋我怨?!币粤钪T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單作《明居》。湯乃改正朔【正朔:指歷法?!?/span>,易服色,上【上:同“尚”,崇尚?!?/span>白,朝會以晝。 郝敬:「孔甲好鬼而淫亂,無足稱者?!?/span> 桀在有娀氏的故地被打敗,逃到鳴條,夏軍戰(zhàn)敗。湯于是攻打三國,獲得了那里的寶玉,義伯、仲伯因此作《典寶》。湯戰(zhàn)勝夏桀以后,就想要遷移社神,沒能成功,于是作《夏社》。伊尹向湯報告。這時諸侯都歸順了湯,湯于是登上天子之位,平定四海之內。 湯在返回的途中來到泰卷陶,大臣仲虺作了一篇誥。湯已經推翻了夏朝,回到亳,作《湯誥》:“在三月,王親自來到東郊。他告誡天下諸侯說:'不要在對民眾毫無功績,努力做好你們的事情。否則我就要嚴厲地懲罰你們,你們不要怨恨我。’他又說:'古時候的禹、皋陶長年在外面操勞,他們對民眾有功績,民眾才得以安定。他們在東方治理長江,在北方治理濟水,在西方治理黃河,在南方治理淮水,這四條大河治理好以后,天下百姓才有了居住的地方。后稷教導人民耕種,人們才知道種植各種莊稼。他們三位都對民眾有功績,所以他們的后代才能建立國家。從前蚩尤和他的大臣為害百姓,天帝不保佑他,這些都是真實的事情。先代圣王的話不可以不用來勉勵自己?!终f:'為政無道,就不讓他治理國家,你們也不要怨恨我?!彼源嗣钪T侯。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單作《明居》。 湯于是變更歷法,改易服飾的顏色,崇尚白色,群臣在白天朝見天子。 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rén,是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湯敵【敵:通“嫡”?!?/span>長孫也,是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作《肆命》,作《徂后》。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 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反:同“返”,歸向。】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這種說法出自《尚書》《孟子》等儒家典籍,而《竹書紀年》則記載“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七年后,太甲逃出流放地,殺死伊尹,奪回帝位,把伊尹的封地平分為他的兩個兒子伊陟、伊奮?!?/span>。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殷:盤庚遷都于殷以前,國號不應稱殷。“殷”為周人對商朝的稱呼,司馬遷作《殷本紀》將各時期的商朝統稱為“殷”?!?/span>,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褒帝太甲,稱太宗。 湯去世以后,太子太丁還沒有繼位就死去了,于是就立太丁的弟弟外丙為帝,這就是帝外丙。帝外丙在位三年,去世以后,立外丙的弟弟中壬為帝,這就是帝中壬。帝中壬在位四年,去世以后,伊尹于是立太丁的兒子太甲為帝。太甲是成湯的嫡長孫,他就是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作《肆命》,作《徂后》。 帝太甲在位三年,政治不清明,為人很殘暴,不遵守湯制定的法度,道德敗壞,于是伊尹將他流放到桐宮。在太甲流放的三年中,伊尹代行天子職權處理國政,接受諸侯的朝見。 帝太甲在桐宮居住三年,懺悔過錯,并責備自己,開始歸于善道,于是伊尹把帝太甲迎接回來,并將國政交還給他。帝太甲修整德行,諸侯都來歸順殷商,百姓因此安寧。伊尹贊賞他的做法,于是作《太甲訓》三篇,用來褒揚帝太甲,尊他為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時,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為帝雍己。殷道衰,諸侯或不至。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zhì為相。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懼,問伊陟。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闕【闕:同“缺”,缺點、過失。】與?帝其修德?!碧鞆闹樯?菟蓝ァR邻熨澭杂谖紫?。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贊伊陟于廟,言弗臣,伊陟讓,作《原命》。殷復興,諸侯歸之,故稱中宗。 ![]() 成湯,選自清代《欽定書經圖說》。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遷于隞áo。河亶dàn甲居相。祖乙遷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為帝外壬。仲丁【仲丁:即前文中的“中丁”。仲,甲骨文、金文作“中”。】《書》闕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為帝河亶甲。河亶甲時,殷復衰。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復興。巫賢任職。 太宗去世以后,他的兒子沃丁繼位。帝沃丁在位的時候,伊尹去世。伊尹被安葬在亳以后,咎單于是想用伊尹的事跡訓誡后人,作《沃丁》。 沃丁去世以后,他的弟弟太庚繼位,他就是帝太庚。帝太庚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帝小甲繼位。帝小甲去世以后,他的弟弟雍己繼位,他就是帝雍己。這時殷商國勢衰敗,有的諸侯不來朝見了。 帝雍己去世以后,他的弟弟太戊繼位,這就是帝太戊。帝太戊任命伊陟為相。亳都的朝堂有桑樹和榖樹生長在一起的怪異現象,一個晚上就長成雙手合抱的圍度。帝太戊很害怕,就詢問伊陟。伊陟說:“我聽說怪異的事物無法戰(zhàn)勝美好的德行,難道是您的政令還有什么缺點嗎?您應該努力修整德行。”太戊聽從了他的建議,因而那棵怪桑樹就枯死消失了。伊陟對巫咸贊美并講述了這件事。巫咸治理王室也非常有成績,于是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在宗廟稱贊伊陟,言辭中不把他視為臣子,伊陟辭讓,作《原命》。殷商重新振興起來,諸侯都來歸順,因此太戊被尊稱為中宗。 中宗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帝中丁繼位。帝中丁將都城遷到隞。河亶甲又遷都到相。祖丁遷都到邢。帝中丁去世以后,他的弟弟外壬繼位,這就是帝外壬。仲丁的記載在《尚書》中殘缺不全。帝外壬去世以后,他的弟弟河亶甲繼位,這就是帝河亶甲。河亶甲在位期間,殷商再次衰敗。 河亶甲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帝祖乙繼位。帝祖乙在位時,殷商又興盛起來,巫賢當權。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陽甲,是為帝陽甲。帝陽甲之時,殷衰。 自中丁以來,廢適【適:通“嫡”?!?/span>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于是諸侯莫朝。 帝陽甲崩,弟盤庚立,是為帝盤庚。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殷民咨【咨:嗟嘆?!?/span>胥【胥:全部,與“皆”意思相同?!?/span>皆怨,不欲徙。盤庚乃告諭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亳:《尚書》作亳殷,即今河南安陽殷墟,現在位于黃河以北,而成湯定都之亳(今河南省商丘市)在黃河以南。從武乙時“殷復去亳,徙河北”的記載來看,司馬遷將盤庚之亳誤認為成湯之亳了?!?/span>,行湯之政,然后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 祖乙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帝祖辛繼位。帝祖辛去世以后,他的弟弟沃甲繼位,這就是帝沃甲。帝沃甲去世以后,立沃甲的哥哥祖辛的兒子祖丁為帝,這就是帝祖丁。帝祖丁去世以后,立沃甲的兒子南庚為帝,這就是帝南庚。帝南庚去世以后,立帝祖丁的兒子陽甲為帝,這就是帝陽甲。帝陽甲在位期間,殷商又衰落了。 自中丁以來,經常廢黜嫡子而改立兄弟及其兒子,有的時候兄弟及其兒子相互爭奪帝位,連續(xù)九世都非?;靵y,于是諸侯都不來朝見。 帝陽甲去世以后,他的弟弟盤庚繼位,這就是帝盤庚。帝盤庚在位的時候,殷商已經定都黃河以北,盤庚渡過黃河到南岸,重新在成湯的故居定都,至此一共遷都五次,沒有固定的地方。殷商民眾都嘆息怨恨,不想再遷徙。盤庚于是告諭諸侯和大臣說:“從前偉大的先帝成湯和你們的先祖一起安定天下,他的法則應該遵守。舍棄他的法則而不去努力,怎么能夠成就功德呢!”于是他渡過黃河來到南岸,修治亳,實行成湯時的政令,此后百姓得以安寧,殷商的國勢重新振興。諸侯都來朝見,因為盤庚遵守成湯時的德政。 帝盤庚崩,弟小辛立,是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復衰。百姓思盤庚,乃作《盤庚》三篇。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為帝小乙。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于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圣人,名曰說yuè。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于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胥靡:服勞役的奴隸或刑徒?!?/span>,筑于傅險。見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圣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 帝武丁祭成湯,明日,有飛雉登鼎耳而呴【呴:同“雊”,野雞鳴叫?!?/span>,武丁懼。祖己曰:“王勿憂,先修政事?!弊婕耗擞柾踉唬骸拔ㄌ毂O(jiān)下典厥義,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絕其命。民有不若德,不聽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嗚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繼,常祀毋禮于棄道?!蔽涠⌒拚械?,天下咸歡,殷道復興。 帝盤庚去世以后,他的弟弟小辛繼位,這就是帝小辛。帝小辛在位時,殷商又衰落了。百姓都思念盤庚,于是作《盤庚》三篇。帝小辛去世以后,他的弟弟小乙繼位,這就是帝小乙。 帝小乙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帝武丁繼位。帝武丁在位時,想要重新振興殷商,卻沒有找到合適的助手。他三年沒有發(fā)布政令,政事都由冢宰決斷,他借此機會觀察國內的情況。武丁在一天夜里夢見一位圣人,名叫說。他根據夢中看到的樣子觀察群臣百官,都不是那個人。于是他派百官到民間去尋找,終于在傅險找到了說。當時說是個服勞役的奴隸,在傅險筑城。說被帶去見武丁,武丁說就是這個人。武丁和說談論,發(fā)現他果然是個圣人,就任用他為相,殷商于是太平安定。于是就以傅險為他的姓氏,稱為傅說。 楊慎:「武丁在民間,已知說之賢矣。一旦欲舉而加之臣民之上,人未必帖然以聽也,故征之于夢焉。蓋商俗質而信鬼,因民之所信而導之,是圣人所以成務之幾也。」 帝武丁祭祀成湯,第二天,有雉雞飛來站在鼎耳上鳴叫,武丁非常害怕。祖己說:“大王不要擔憂,還是先修整好政務?!弊婕河谑蔷蛯ν跤栒]說:“上天考察天下民眾主要看他們的行為是否符合道義,上天賜予的壽命有的長有的不長,并不是上天想要讓某些人短命,而是他們自己中途斷絕了自己的命數。有的人不遵守道德,不服從判罰,上天已經賜予命數來糾正他們的德行,這個時候才說怎么辦。唉!大王繼承王位,恭敬對待民眾,他們無不是上天的子孫,要經常祭祀,不要失禮而廢棄天道。”武丁修整政事,施行仁德,天下人都很歡欣,殷商的國勢再次興盛起來。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為德,立其廟為高宗,遂作《高宗肜róng日》及《訓》。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為帝甲。帝甲淫亂,殷復衰。 帝甲崩,子帝廩辛立。帝廩辛崩,弟庚丁立,是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亳,徙河北。 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卬【卬:同“仰”?!?/span>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獵于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 帝武丁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帝祖庚繼位。祖己贊賞武丁因雉雞飛來的怪異現象而推行德政,為他建立宗廟,稱其為高宗,于是作《高宗肜日》和《高宗之訓》。 帝祖庚去世以后,他的弟弟祖甲繼位,這就是帝甲。帝甲荒淫悖亂,殷商再次衰落。 帝甲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帝廩辛繼位。帝廩辛去世以后,他的弟弟庚丁繼位,這就是帝庚丁。帝庚丁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帝武乙繼位。殷商又離開亳,遷徙到黃河以北。 帝武乙統治無道,制作木偶人,稱其為天神。他和這個木偶人賭博,讓別人代替他玩。天神不能贏,就侮辱它。他又制作皮囊,在里面盛滿血,仰頭朝它射箭,稱為“射天”。武乙在黃河與渭水之間狩獵,天上突然打雷,將武乙震死了。他的兒子帝太丁繼位。帝太丁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帝乙繼位。帝乙在位時,殷商的國勢更加衰落了。 帝乙的長子叫微子啟,啟的母親地位低賤,因此他沒有資格繼承王位。帝乙的小兒子叫辛,辛的母親是正后,因此辛得以繼承王位。帝乙去世以后,他的兒子辛繼位,這就是帝辛,天下人稱他為紂。 帝紂資辨【辨:同“辯”,有口才?!?/span>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距:同“拒”,拒絕?!?/span>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bì于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于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仞:滿?!?/span>宮室。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蜚鳥:即飛鳥,“蜚”同“飛”?!?/span>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冣樂戲于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倮:同“裸”?!?/span>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于是紂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憙【憙:同“喜”?!?/span>淫,紂怒,殺之,而醢hǎi【醢:將人剁成肉醬的酷刑?!?/span>九侯。鄂侯爭之強,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yǒu里。西伯之臣閎hóng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馬以獻紂,紂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獻洛西之地,以請除炮格之刑。紂乃許之,賜弓矢斧鉞,使得征伐,為西伯。而用費中為政。費中善諛,好利,殷人弗親。紂又用惡來。惡來善毀讒,諸侯以此益疏。 帝紂能言善辯,思維敏捷,耳聰目明;他的身高力大,超過常人,可以徒手和猛獸搏斗;他的智慧足以拒絕臣下的勸諫,口才足以粉飾自己的錯誤;他用才能向大臣夸耀,用聲威壓制天下,認為所有人都不如自己。他喜歡喝酒,驕奢淫逸,寵愛女人。他尤其寵愛妲己,妲己說的話他都聽從。于是他讓樂師涓創(chuàng)作放蕩的樂曲,北里的舞蹈,淫靡的音樂。他增加賦稅來充實聚集在鹿臺的錢財,又在鉅橋的糧倉裝滿了糧食。他廣泛地搜尋狗馬和奇珍異寶,使其充盈宮室。他還擴建沙丘的苑囿和亭臺,捕捉很多野獸飛禽投放在里面。他對鬼神的祭祀很怠慢。他在沙丘聚集很多歌舞藝人,蓄酒為池塘,懸肉為樹林,讓男女裸體相互追逐,通宵達旦地飲酒取樂。 百姓怨恨的同時,諸侯也有反叛的,于是紂加重刑法,創(chuàng)制炮烙的酷刑。紂任命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個女兒很漂亮,就把她獻給了紂。九侯的女兒不喜歡淫亂,紂非常憤怒,就將其殺死,還把九侯剁成肉醬。鄂侯堅決勸諫,激烈爭辯,紂把鄂侯殺死制成了肉干。西伯昌聽說以后,私下里嘆息。崇侯虎知道了這件事,向紂報告,紂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西伯的大臣閎夭等人,搜求美女、珍寶、良馬來獻給紂,紂因此赦免了西伯。西伯出獄后進獻洛水以西的一塊土地,請求紂王廢除炮烙的刑罰。紂答應了,還賞賜給他弓箭和斧鉞,讓他擁有征伐的大權,任命他為西方諸侯的首領。紂任用費中主持政務。費中善于諂媚,貪圖財利,殷商的民眾都不親睦。紂又任用惡來。惡來喜歡詆毀別人,諸侯因此更加疏遠紂。 西伯歸,乃陰修德行善,諸侯多叛紂而往歸西伯。西伯滋大,紂由是稍失權重。王子比干諫,弗聽。商容賢者,百姓愛之,紂廢之。及西伯伐饑國,滅之,紂之臣祖伊聞之而咎周,恐,奔告紂曰:“天既訖我殷命,假人【假人:《尚書》作“格人”,即至德之人?!?/span>元龜,無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維王淫虐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奈何?”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紂不可諫矣?!蔽鞑茸洌芪渫踔畺|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蔽渫踉唬骸盃栁粗烀!蹦藦蜌w。 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爭:同“諍”,諫諍?!?/span>?!蹦藦娭G紂。紂怒曰:“吾聞圣人心有七竅?!逼时雀?,觀其心?;討?,乃詳【詳:通“佯”,假裝?!?/span>狂為奴,紂又囚之。殷之大師、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fā)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紂頭,縣xuán【縣:同“懸”?!?/span>之白旗。殺妲己。釋箕子之囚,封【封:培土?!?/span>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xù)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殷民大說。于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后世貶帝號,號為王。而封殷后為諸侯,屬【屬:歸屬?!?/span>周。 周武王崩,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續(xù)殷后焉。 西伯回國以后,暗中修德政,行善事,有很多諸侯叛離紂王歸附西伯。西伯的勢力漸漸壯大,紂的權利漸漸喪失。王子比干勸諫,紂不聽從。商容是一個賢德的人,百姓都喜愛他,紂卻把他罷免了。等到西伯討伐饑國時,將其滅掉,紂的大臣祖伊聽說以后就怨恨周國,又很害怕,跑去告訴紂說:“上天已經斷絕了我殷商的國運,至德之人用大龜占卜,都不再顯示吉兆,這不是先王不幫助我們后人,只是因為大王荒淫暴虐,自絕于天,因此上天拋棄了我們,讓我們無法安穩(wěn)地生活,不預先知道天命,就不能按照常法行事?,F在我們的人民沒有不希望我們滅亡的,他們都說:'上天為什么還不降下威嚴,天命為什么還不到來?’現在大王準備怎么辦呢?”紂說:“我生下來不就是有天命護佑嗎!”祖伊回去,說:“紂已經不能接受勸諫了?!蔽鞑ナ酪院螅芪渫跸驏|方征討,來到盟津,諸侯背叛殷商與周軍結盟的有八百個。諸侯都說:“可以討伐紂了?!蔽渫跽f:“你們不知道天命?!庇谑撬厝チ?。 紂的淫亂越來越嚴重了。微子多次勸諫,紂都不聽,于是微子和太師、少師商量以后,終于離開紂。比干說:“做人臣子的,不能不用性命來勸諫?!庇谑撬麡O力勸諫。紂生氣地說:“我聽說圣人的心有七竅?!彼铝钇书_比干的胸膛,看他的心。箕子非??謶郑傺b發(fā)瘋做了奴隸,紂又把他囚禁起來。殷商的太師、少師就帶著祭器和樂器逃到周國去了。周武王于是率領諸侯帶兵前去討伐紂。紂也發(fā)兵在牧野抵抗周軍。甲子日,紂的士兵大敗。紂逃走,登上鹿臺,穿上綴有寶玉的衣服,跳進火中自焚而死。周武王于是斬下紂的頭,掛在白旗上。他下令殺死妲己。他釋放了箕子,在比干的墳墓培土,在商容的家門進行表彰。他又分封紂的兒子武庚祿父,讓他來繼續(xù)奉祀殷商的先人,命令他遵行盤庚時的政令。殷商民眾非常高興。于是周武王成為天子。因為殷商后人貶降帝號,稱為王。周武王封殷商的后人為諸侯,隸屬于周。 周武王去世以后,武庚和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令周公將其平定,立微子為宋君,來延續(xù)殷商的后代。 太史公曰:余以《頌》次契之事,自成湯以來,采于《書》《詩》。契為子姓,其后分封,以國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鬃釉?,殷路車為善,而色尚白。 太史公說:我根據《商頌》來編次契的事跡,自成湯以下的史料,都出自《尚書》《詩經》。契為子姓,他的后代受分封,以國名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鬃诱f,殷人的車子很好,并且崇尚白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