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一對發(fā)散異香的好伙伴,堪稱傷科圣藥,對瘡口潰爛有奇效

 d_lotus 2023-09-23 發(fā)布于北京

癰疽是中醫(yī)病名,指發(fā)生于體表、四肢、內臟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古時稱“毒瘡”,臨床以局部腫脹、焮熱、疼痛及成膿等為特點。

現(xiàn)代醫(yī)學解釋為毛囊和皮脂腺群化膿性炎癥,病原菌為葡萄球菌。


癰疽(背)及橫截面 示意
圖自《中醫(yī)外科學
為避免不適不上清晰圖片

癰疽分陰陽:發(fā)于肌肉,紅腫高大,多屬于陽癥,稱為“癰”;發(fā)于骨上,腫勢平塌,色暗淡,多屬于陰癥,稱為“疽”。

癰疽成膿后,自行破;成膿后不破潰治療上須切開排膿。


癰疽成膿后切開排膿 示意
圖自《中醫(yī)外科學

膿盡潰口收口則愈合。由于多種原因,有些癰疽破潰后難于收口,導致皮膚潰爛持續(xù),氣血津液耗散,還容易再次感染。

難于收口的主要原因在于腐肉和瘀血夾雜,瘀膿排出不盡,阻礙新血新肉的化生。

治療時先清除腐肉淤血,如果妄用補益和收澀藥強行收口,反而容易引起邪毒留滯,導致后期內毒復發(fā)加重病情。此種情況可以使用外科第一圣藥“海浮散”。

海浮散由乳香、沒藥組成:

乳香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屬植物Boswellia bhaurdajiana Birdw.樹皮滲出的樹脂。


乳香樹脂滴出時類似乳汁
用水研磨生乳香可以得到乳白色液體
且具有特殊的香味,故稱之
圖片素材自網(wǎng)絡

沒藥為橄欖科植物地丁樹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哈地丁樹Commiphora molmol Engl.的干燥樹脂。沒藥樹的樹脂最初滲出的為黃白色液體,接觸空氣后逐漸變成為紅棕色硬塊。


沒藥樹脂 圖片素材自網(wǎng)絡
沒,音mò,源于阿拉伯語“murr”
意為是“苦”。

乳香與沒藥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二者都是樹脂的分泌物,通體散發(fā)著異香。其次二者均能活血行氣、消腫生肌,功效接近。其中,乳香善理氣,沒藥善理血。二者相須合用,氣行則血行,散瘀定痛的常用藥對。

內服常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癥瘕腹痛、風濕痹痛等全身多系統(tǒng)痛癥。

外用常用于跌打損傷及癰腫瘡瘍。癰疽,瘡毒的治療中,祛腐、定痛、生肌、收口,能去瘀生新腐肉已化,新肉漸生,適用于瘡口潰久不斂,氣血凝滯者。

海浮散即是乳香沒藥外用的經(jīng)典效方。

在瘡瘍局部潰破、久潰不斂時,將二者研成極細粉末,直接外敷于潰爛局部,這就是中醫(yī)經(jīng)典劑型“散劑”的應用。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二者的主要成分為萜類物質,其中倍半萜具有殺菌作用。古埃及木乃伊的制作就常常利用乳香和沒藥,直接置入尸體腹部,或涂抹在繃帶上,取其防腐。


Deir el-Bahri神廟壁畫
圖片來源Kenneth Garreit -National Geographic
史料記載,最早大量應用乳香沒藥的是古埃及人,壁畫中的古埃及人移栽乳香沒藥樹,可見其使用盛況。

廣州越王墓出土的乳香被證實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乳香實物。證實早在西漢中晚期,乳香就已經(jīng)傳入了中國。

沒藥與乳香傳入中國的時間大致相同。二者均屬于中藥中的舶來藥。

乳香沒藥植株自然生長于南阿拉伯、紅海、阿頓灣,沿岸的原野之上。目前世界上50%以上的乳香、沒藥產(chǎn)于非洲東部的索馬里、埃塞爾比亞、也門、阿曼群島。部分引種至埃及、土耳其。

不遠萬里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故稱“海浮


古代海上交通路線
圖片素材自網(wǎng)絡


乳香沒藥傳至中國路線示意
圖片素材自百度地圖

海浮散古時用法為:“置箸葉上,火炙去油,研細搽上,以膏貼之,未盡則提膿外出,如毒已盡則收口如神

箸葉,是箬葉竹的葉子,常用于包粽子的也稱粽葉。

置箸葉上,火炙去油,描述的是乳香、沒藥的炮制方法。

生乳香、生沒藥芳香氣濃郁,富含揮發(fā)油,生用時人體易受揮發(fā)油刺激而發(fā)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唐以后歷代乳香、沒藥入藥常須進行炮制,以降低揮發(fā)油含量,緩和刺激性,減輕副作用。


中藥飲片:制乳香、制沒藥
圖片素材自網(wǎng)絡

試驗證明,不同方法炮制的乳沒揮發(fā)油含量均不同程度減少,當加熱到315℃以上其揮發(fā)油幾乎除盡。

藥理實驗證明,乳香、沒藥的鎮(zhèn)痛作用有效成分為揮發(fā)油,炮制的目的是減輕副作用,但不能使藥性盡散,炮制溫度不宜過高。

故,“箬葉上、火制去油,既能降低部分揮發(fā)油減輕副作用,又能保留其消腫鎮(zhèn)痛的功效。

現(xiàn)代則直接取制成品即可:制乳香、制沒藥,等分研磨成極細粉末,撒于瘡口,外敷油膏。

《瘡瘍經(jīng)驗全書》認為以海浮散外敷瘡口及皮膚潰爛處,能使瘀肉自脫,不必用刀。促進新肉自生,又不藏毒,萬舉萬當也。

《外科十法》認為敷海浮散能使腐肉自去,新肉自生,此外科回生保命之靈丹也。

現(xiàn)在仍廣泛應用的外傷藥物“七厘散”中就能見到海浮散的原方,在此基礎上再加入其他數(shù)味中藥組成。


七厘散組方:制乳香 制沒藥
血竭 紅花 冰片 人工麝香 兒茶

海浮散使用過程中須注意:

1、大法先用防風湯洗之,再上海浮散。洗時須避風為主。書云頻將湯洗,切忌風吹。

2、潰瘡局部有息肉,加紅丹;

3、導致局部創(chuàng)口潰爛的,除了化膿性疾病,還有癌癥。例如,乳癌導致的瘺口,須合用三品一條槍(明礬、砒石、雄黃三品,用乳香調糊,搓成藥條,像槍一樣插進瘡孔內)一方面去除腐肉,另一方面治愈瘺管。

4、潰口久不收口、延遲愈合是由于身體虛弱所導致的,須同時聯(lián)合內服補益藥物,內外合治。

5、瘡瘍未潰者慎用

6、孕婦禁用;胃弱慎用。

注:以上諸藥請在正規(guī)中醫(yī)醫(yī)師指導下使用,切勿擅自抄方使用。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