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之),號十樵、嵩樵、癡庵、癡仙道人、煙潭漁叟,平陽府洪洞縣(今山西省洪洞縣)人 。明末清初大臣、書畫家。善于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正如李志敏評價:“王鐸的草書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郁勃,骨氣深厚”。書法作品有《擬山園帖》和《瑯華館帖》等。繪畫作品有《雪景竹石圖》等。 釋文: 1學(xué)帖,王徽之、謝莊、王曇首、張芝、張華、王筠、蕭思話、虞世南,瑯華館記八葉 擬晉侍郎王徽之帖。得信,承嫂疾不減,憂灼寧復(fù)可。吾便欲往,恐不見汝等。湖水泛漲不可渡,遂復(fù)隔絕。不然,尋 2已往彼,故遣疏知吾遠懷,不具,徽之等告。 擬晉謝莊帖。弟昨還,方承一日忽患悶,當(dāng)時乃爾大惡,殊不易追企。 怛想諸治,昨來已漸勝。眠食云何,頃日寒重,春節(jié)至,居患者無不憎動,今作何治?眼風(fēng)不異耳,指遣承問謝莊白左仆射。 3.擬宋特進王曇首帖。昨服散差耳,然不過佳,請示所宜。如更增劇,恐正難為力耳。未能令遣,猶有余念故耳。 王曇首和南。 擬漢張芝帖。羲獻諸家草書本此,米敝謂為寫謬矣。千古疇能作此者,乎宋元之妄改經(jīng)史皆肰。知汝殊愁,且得還為佳也,冠軍暫暢釋,當(dāng)不得極蹤??珊尬岵?/span> 4.來,不辨行動,潛不可耳。終年纏此,當(dāng)治何理耶?且方友諸分張,不知以去復(fù)得一 會。不講忘不忘,可恨汝還,當(dāng)思更就理。一昨游悉,誰同。故數(shù)往虎丘,不此蕭 5.索,袒希時面,因行藥欲數(shù)處看過,還復(fù)共集散耳。云見左軍, 彌若臨聽故也。 擬晉丞相張華帖。得書為慰,仆諸惽疾已甚,蹔西臥,歸還乃悉,比將念反,不具。 6張華呈。 擬梁尚書王筠帖。筠和南,至節(jié)過念,哀慕深至,情不可任,寒凝,道體何如?想比清豫,弟子羸勞。 每惡惙弊,何理眷清勤御,比日來敘。遣白。王筠和南。 擬梁蕭思話帖。一月三日思話白,節(jié)近,說寒切, 7.足下復(fù)何如?以何一涉道久當(dāng)諸惡耶。示告望,近吾所患,猶爾思話白。 擬唐秘書監(jiān)少監(jiān)虞世南帖。世南從去月廿七八,率一兩日行,左腳更痛,遂不朝會。至今未好,亦 得時向本省,猶不入內(nèi)。冀少日望可自力。脫降訪問,愿為奉答。虞世南咨。潘六云司未得近問。莫邪數(shù)小奴等,計不日當(dāng)有狀來。鄭長官致問極真,其三人 8恒不蕩蕩,將如何?故承后時有所異責(zé)。賢兄處見臨樂毅論,便是青過于藍,欣忭無已,數(shù)愿學(xué)耳。 世南近臂痛,廢書不堪觀縷也。虞世南呈,十三日遣書。謹空,得書為慰,可言也。 9.古人學(xué)書,池水畢玆,其劼力亦云劬矣。予此道亦四十年,尚未玆乎汪池,可知書法一難事也。瞻淇相去一行山,星軺云樹,在書覷牖間。丙戌兼有率誼謂予書差,可觀吾家逸少有跡有室,淵深窺之未能臻,展冊一覿,奧窔如何!假如再勤恁三十載,遂能汪乎染翰而升其堂也,肰歟?不歟? 丁亥(1647)十月廿四日,十樵王鐸識。 鈐?。骸歌I」、「王鐸之印」 鑒藏印: 鑒藏?。?/span>(張肇景)「高都張氏賞鑒圖書」、「張肇景 字 忍之」 (寶熙)「沈盦銘心之品」 (師守玉)「勉之三十五后所藏」、「慎遠堂師」 (曹步郇)「陽邑曹步郇鑒定印」、「雨樓審定」 「壘楚散人」、「城逸史」 密韻樓早期稱「傳書堂」,是浙江南潯藏書家
蔣汝藻長子蔣祖詒(1902–1973),字谷孫,號顯堂,又號峴翁。濡染家學(xué),師從王國維先生,善辨碑拓古藉,精鑒書畫,嗜古器物,收藏經(jīng)眼甚廣,與吳湖帆、龐萊臣、葉恭綽、譚敬、張珩等時有往來易物。40年代移居臺灣,曾參與1961年「中國古藝術(shù)品展覽會」之設(shè)置展品審議,于美國等地展出多件國立故宮博物院之文物精品。晚年曾授教于臺灣大學(xué),常與莊尚嚴、臺靜農(nóng)等談藝賞翫,臺靜農(nóng)先生著《題顯堂所藏書畫錄》可窺探其收藏之精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