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路史卷二十五 ---- 路史卷二十七

 新用戶4541Ay47 2023-09-04 發(fā)布于上海

路史卷二十五

國名紀

帝鴻后厘姓國

(厘,原文為 )

白民

山海經(jīng)云:“銷姓國?!倍弛裕骸鞍酌裰畤裰字??!笨钻艘詾闁|南夷與白州接。

防風(fēng)

厘姓。守封禺之間,二山在今湖之武康。

汪芷

即汪罔。說苑云:“汪芷,厘姓。”說文云:“封嵎山在吳楚之間,汪芒之國?!睔v代故以為防風(fēng)也。

縉云

今處州縉云郡有縉云山,是為縉云堂,縉云氏之虗也。永初山川記“永寧縣有縉云堂”是矣。舊經(jīng)圖記皆以為黃帝之號、黃帝之蹤失之。

驩兜

以嬖臣狐攻專權(quán)亡國。今弘農(nóng)有地名晁志,為驩兜之都。然意驩為國,當如魯;驩未必晁地,其后竄之崇山,則今灃之慈利也有驩晁墓。然領(lǐng)外驩州圖經(jīng)記以為其竄所,樂史亦記“驩州”為所放處,則去崇山遠矣。驩隨為州,是為驩朱國。

崇山

在慈利。潞之涉東南亦有崇山,非也。

驩朱

今驩州。詳上。

三苗

周景式云:“柴桑、彭澤之間,古三苗國。左洞庭、右彭蠡,負固而亡者?!苯窈庠捞吨常虾R嘤腥鐕?。

三危

今戎、虜、瓜、沙等州是其處,有三峯山,俗曰“升雨山”,在焞皇南三十里。地道記云:“鳥鼠同穴西有三危山,三苗所處是也?!?/p>

重(奚色)

(奚色)即

穆天子觴重 氏,地在長 ,近黑水。其先三苗。

今河關(guān)西南皆羌地,濱于賜支,至于河首,緜地千里。

大人

見西北經(jīng)厘姓。

久遠之事謂人似狗,蓋有知之者矣。四兇之奸曰“倱伅”、曰“窮奇”、曰“檮杌”、“饕餮”而已。倱伅,侜張之譬;窮奇,離奇之謂;檮杌,儔之稱;饕餮,貪叨之號爾。而言者率過實傳,曰“投之四裔以御褵祙”。又曰:“堯竄之以變四夷,計四兇之在。堯朝則為兇族。”蓋有今之君子所不及者;不然,則亦安能御褵祙、變四夷哉?我之下駟當彼上駟,然則四夷之視中國,豈不甚相遼邪?先王于此蓋有以處之矣。此氐、羌、戎、蠻與夫白民、驩兜、晁、防風(fēng)、三苗、髦民、狂犬、鮮卑、安息等之所以不去于國名記者,豈惟先王之族哉?

亦欲世人知生華之為幸,而自棄于禽物之貴而已。雖然,山海經(jīng)云:“驩兜、苗民?!敝劣猩醍?。而東方生神異經(jīng)更以倱伅、窮奇、檮杌、饕餮為之四獸,人之于獸遠矣。然檮杌之饕餮之不已,則去華而夷化人,而禽不希矣。離仁義,人雖名,固二足、無毛爾,是以君子惡居下流。人之為人,豈惟衣食飽煖而已哉?

少昊青陽氏后

帝德考云:“清,清地也。”一曰青陽。春秋圖“清有二”。預(yù)謂“榮陽中牟西青陽亭是”。中牟,今隸開封。(旁邊空一個字)

然攷清地非一。一在鄆,漢封宮中同者,或謂少昊國;一在濮;一在并解。一作樂平。

云陽

今荼陵有云陽山,有青陽氏墳,蓋即青陽。今長沙皆是。

青陽

今潭之長沙,昔荊獻青陽以西于秦者。(空一字)然貝之青陽、漢之舊縣,故城在今縣東三十五。貝,今之恩;而青陽,寧四省入清河。而歐公于役志“辛亥次,青陽乃宿泗間?!鄙w子孫之散處者。若池之青陽,則特在青山之陽爾。

窮桑

宜在梁、雝之域。說咸以為魯。蓋以傳謂“伯禽之封為少昊之虗”,或其后所徙,非始國窮桑也。

今兗之仙源。輿地廣記云“少昊之裔”。

凡人有子八歲,教讓十三,出之俾就外傳,居宿于外,誠欲以尊德性而廣見聞,歷艱難而知疾苦也。國君有子獨不知誨之乎?

太子者,天下之本也。其善者非他,在于早教諭而習(xí)人事爾。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夫世固未有不先賤而多能者。昔文王之卦,干父西北,坤母西南,中男近父,中女近母,少女介乎父母之間,而長男獨遠居乎父母之外。遠乎父母,惟以成其德,多其能也。是故一鼂(cháo,zhāo)出震,向明取離,而天下治矣。雒陽年少,蓋知其一而未悉其二也。彼知自古圣君少、庸君多,故亂日長而治日短者,在于人主。教諭之不早,而不知鼂夕閩圍;耳目之所接者,盡富貴無非陷溺。其良心正性者也,而能保其終不流乎風(fēng)雪之中,有柰草蔭覆之下,無羙(gāo,měi)樅舟癯(wò,yuè)之垣,豈固少經(jīng)論之材邪?佚則生疾,安則忘患,是故洪舒蒲假從欲,敗度而無不至;夏之癸、商之受、周之幽厲、秦之二世,與夫漢桓靈、晉惠懷、東昏叔寶,若夫后代之棄,迷菽麥、惑屯毛、繆豬驢而疑鹿馬者皆是物也。

舜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及其得位,則垂拱無為而天下治。晉公子十九年在外險阻備嘗,而楚君蓽路藍縷以起草莽,俱霸諸侯。夏之仲康、少康,商之盤庚、祖甲,漢高祖、唐太宗與夫文帝、光武,之所以能恢復(fù)境土、致太平者,咸由長于民間、知人疾苦而已矣。德慧以疾疢(chèn)存,圣賢由忍性達。是故愛子不可存之膝下。

孟侯元子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暑至于溫、寒至于涼而已,未嘗知憂、未嘗知懼,何自而知稼穡之艱難哉?畀以天下,是何異于俾蟾執(zhí)鼠、 捕,其不失之者無矣。

歟繹絡(luò)史,見伏羲之出于庖,神農(nóng)之出于耆,黃帝之出于熊,苕華之出于清,與夫高陽之出若水,帝嚳之出高辛,俱自遠方,以陟帝,旋致昭泰,然后知古之有道之君未有不養(yǎng)成于潛者。易經(jīng)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蜍S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治也?!睖鏈Y者,神農(nóng)養(yǎng)神之所;而潛邸者,圣人養(yǎng)德之地也。可不務(wù)哉!

少昊后國

倍伐倍 國。

蔑姓,夏滅之。山陽東緡。今濟之金鄉(xiāng)有古緡城。鄒衍云:“予登緡城以望宋都。”后緡國也。賈逵以緡為有仍之姓,妄。

一曰姑蔑。今兗之瑕丘有姑蔑故城,邾魯盟處。

般之封,今汾州。鄭樵說:“故尹地,及周為尹氏采。”王符云:“慶姓。”蓋亦做允。

駘封汾川,以處太原,絳州正平之汾水也。故曲沃有駘神。

臺,駘,宜。以國名,或即汾川。一曰臺駘障。

故國在汾川,晉滅之。與汝南之沈別約自序失之。

鄧名,世云“姒乃國名”,非也。

辱,鄏也。所謂郟、鄏,俱在河南,有鄏山,后蓋為蓐收國。風(fēng)俗通、姓纂云“蓐收后”未然。

子爵。舊鄀,本商密,秦楚界上小國。世本云“允姓國,秦入之,后遷南郡?!苯裣逯顺?,西南有鄀亭,山上有城險固,鄀鄉(xiāng)鄀水。

戎州

允姓。古戎州己氏之邑,今拱之楚丘己氏城,漢隨之己氏縣。

少昊后偃姓國

陶之封。杜云:“ 姓,當與咎同?!鄙逃芯虇?,讀為“舊”。非。

用偃代替 ,全文皆如此。

,郾也。光武曰:“郾,最大, 次之?!背殃柗ノ喝≯闭?,今許之郾城有故城。而蔡之褒姒信,故郾城乃漢之 。

今荊南監(jiān)利故華容古州也。昔隨絞州蓼伐楚敗鄖者,皆近楚小國。莊辛言“州侯”者,非淳于之州。

佼也,楚伐取之。邾邑有絞,在隋唐之南。傳云:“佼,小而輕?!笔菄玻弧叭沼菟囊亍?,顛倒如此。

在隨州南,昔屈瑕將盟貳軫者。

左氏傳記“軫國在楚東南?!编嶉浴叭龂丛??!?/p>

見潛夫論·郅都傳有“繇延”。音“遙”。

伯爵。漢為侯。舒之懷寧有皖故城、皖公山、皖伯廟。九域志·宋州郡志云:“晉安于舊皖城置懷寧?!笔吩啤跋男铡?,非。佑作皖,音患同。

文王侵阮是矣。或云:“周中葉,阮鄉(xiāng)侯晉伐秦,圍邧新城?!鄙w與元同。而切為愿晚,故說同阮。然代之五阮闗,乃音通而地異也。

鄭地,文公會鄭伯處。說即棐林。今開封宛陵有棐林林鄉(xiāng),一作棐。

僖三年,徐人取舒。杜云:“廬江舒縣,今廬之舒城也?!币蛔魇嫒骸J?,子爵。

今首陽北,故曰“止陽”。

舒庸

楚滅之。在舒城,與庸別。寰宇記:“舒庸城與舒鳩城相似?!鳖A(yù)云:“東夷國。”繆。

舒鳩

楚滅之。襄公時吳子使舒鳩,民誘楚。故城在舒城內(nèi),離城、荒浦、鳩茲皆其地。

舒蓼

鄝也,楚滅之。武德四為“蓼州”。盟會圖云:“在光州?!倍乓詾槎确?;而通典更以為“湖陽”。湖陽乃廖,預(yù)之繆。

舒龍

預(yù)云:“六西南有舒城?!庇帧拔髂嫌旋埵妗?。今舒城西有龍舒故城,去州三百。而舒城、懷寧皆有龍舒、舒鄉(xiāng)、大小龍山,曰“龍”以別群舒。然境以龍稱水城,在龍舒水西南中有池,深仞無耗。

舒鮑

世本云:“小國?!卞居钣洠骸笆骢U城,在舒西北龍舒水南,小于諸城。”

舒龔

兗之龔丘東南二十有古龔丘城。然與群舒遠,宜別國。

郡國縣道記:“鬲國,郾姓,皋陶后?!睗h為縣,齊天保七并入安德。今隸德州,西北有故鬲城。

今南陽屬縣。

右二十二國偃姓。

孔子作春秋,凡并國、邑在內(nèi),皆曰“取”;外而書“取”,必其以計、若本有者也。徐人取舒,何也?舒,昔屬徐,今屬魯,而徐人取之也。外取內(nèi)邑,不系國,故代以(99頁)

少昊后嬴姓國

中甄國壽之安豐南有故六城,漢縣,九江王都。有皋陶冢,在舒城東南六十陂中。

楚與國。魯僖十七年,齊、徐伐英氏者,漢為黥布國。

也。翳能緐(fán)物而封,漢縣,隸泰山,后魏復(fù)置于萊蕪。唐入博城,所謂嬴博。今兗之萊蕪,本齊邑。

嬴之枝,作雒云,熊盈以略者,與熊 皆為周公所郯。一作 姓也,或云即“嬴”者,非。

翳之封,音沸。費仲、費昌國,費州費水之地,與魯費河南費異。

孟虧封徐之蕭,漢故縣屬沛。北征記云:“城周十四里,南臨沔水?!?/p>

蜚也。蜚廉國,龍門縣南七里有蜚廉故城。非,子祖也。又絳之正平蜚廉城,云事紂所居。

晉之趙城南三十五故趙城,造父封。寰宇記:“今趙州其地也。”

曲沃

馭服

趙奢馭服君封。今海之永年有馭服岡。

邯鄲

磁之屬縣,唐隸洺。風(fēng)俗通云:“邯鄲氏以國為姓?!?/p>

籛禾名隸省,為秦非子初封秦亭。今隴之汧原隴西鎮(zhèn),有秦亭秦城。然非子初封,實秦谷在今秦州隴西城,漢隴縣。襄公始侯,有岐豐地(此處空一字大?。┣f居大丘。文復(fù)汧渭(此處空一字大小)德遷雝,獻遷櫟陽,孝徙咸陽,遂世處之伯爵。

成六年,晉楚遇于繞角。

北征也。今同之澄城。

伯爵。本少梁,夏陽也,好戰(zhàn)而亡。有梁山。

梁余

遼山縣。河?xùn)|圖“和順縣,晉大夫梁余子養(yǎng)邑”云云。

將良

本曰良。今淮陽軍有古良城,史作將良。

京相璠云:“廩丘東八十有運城?!睆[丘隨并入鄆城,今隸濟?!皶x人執(zhí)季文子還待于鄆”即此。

即奄、 也。兗之仙源,古曲阜有奄城。奄里,古之弇中,自鄆遷掩,故史有“運掩氏”。魯近淮夷,武王伐之。

鍾離

子爵,徐之別封。今沂之承有鍾離城,乃晉吳會處。應(yīng)劭云:“鍾離,子國,在九江?!鄙w其后徙于此。吳滅之。

光武為侯國,今濠之治,東六里鍾離古城也,而宜咎之所城,則楚地矣。今漢陽軍。

今尋陽,字一從水。

漢馮翊屬縣,今同之白水東北六十彭衙故城也。音魚如吾,穆公子采。

秦邑,同之白水有汪城,在臨晉東,后屬晉。

菟裘

盟會圖云:“兗之泗水縣?!鳖A(yù)謂:“菟裘在梁父縣南?!绷焊福迫敫煞猓裰罘?。

不羹

春秋時二不羹:襄城西不羹,定陵為東不羹。楚并之。子革云:“四國皆足畏?!敝^陳、蔡二不羹也。子皙云:“三國賦皆千乘見,非小邑?!?/p>

東灌

以有斟灌,故此為東。

東閭

修魚

即蕭魚,鄭地。

樗里

今謂南陽鄉(xiāng)有樗里。

密如

預(yù)云:“費縣北有密如亭。”費隸沂。一作 。

高陵

蓋秦昭弟高陵君封,今屬京兆。

也。河?xùn)|聞喜 鄉(xiāng)是。

洛陽西南大解城也。又有小解,非河?xùn)|之解。

趙孟曰:“周有徐奄?!崩ǖ叵笤疲骸般糁菪斐强h北?!苯裥斐擎?zhèn)在泗之臨淮鎮(zhèn)北三十有故徐城,號大徐城:周十一里,中有偃王廟。徐君墓去徐州僅五百??驹唬骸氨”〕恰!?/p>

取慮

徐之分。漢屬臨淮,故下邳西南有取慮故城,在虹北百二十、光武以益楚者。

淮夷

世本云:“嬴姓。”蓋非一,武王所伐其一也。

右三十九國皆嬴姓。

諸嬴為少昊后,不待較矣。由漢而來,皆謂伯翳為伯益,而后始有以諸嬴為高陽之后。至有知伯翳為少昊之后者,則不知伯益為高陽之子。言氏族者,襲偽躡訛,莫知其繆。文字滋多,大率相紿。求其為適,不亦難哉?予亟矜之,是以論其世也,后有識者曷益損焉。

少昊后李姓國

徐廣云:“河內(nèi)平皋有李城、李阪?!苯駵乜h城是。昔李同卻秦,兵死,封其父李侯即其地。

碩宗封,今毫之衛(wèi)真。漢苦縣隸淮陽國,晉屬梁國。后魏為谷陽,唐為真源。有渦水瀨鄉(xiāng)祠,老子生處。

段干

蹇叔處。干,干國也??尽靶l(wèi)縣南有干城”,詩“出宿于干”者。今開封有溝者,有段干木廟,而墓乃在汾之孝義東北二十五。

右四國李姓。

段干,李姓邑也。初邑段,后邑干,因邑而氏。魏世家有“段干子”,田世家有“段干朋”,而風(fēng)俗通·氏姓注乃以為“姓段名干木”。蓋以呂氏春秋“干木光于德”與魏都賦“干木之德”之言誤。唐百官表遂以為“封段而為干木”,大夫矣。幽通賦云:“木偃息以蕃魏干木”,豈其名哉?姓書或更以為鄭共叔,后抑又妄云。

晉志:“汝南安陽江亭也?!卑丛谛抨柨h之東南、新息之西有安陽故城。

子爵。楚滅之。光之定城西十二有故城,其去黃州四百五十。先儒亦疑其相遼,不知其異。昔黃不事楚,曰“自郢及我九百里”,非齊安亦明矣。

伯爵。河中龍門縣十二故耿城,晉獻公滅以賜趙夙,遂曰“趙”。今晉之趙城。

子爵。楚所滅。杜云“弋陽軼縣東南?!苯窆庵删?xùn)|十里弦亭也。武德三為弦州。

牟夷以防茲二邑奔魯。預(yù)云:“姑幕有茲城?!惫媚缓簖R并入東莞,今高密有故城。然太原亦有茲氏城。

晉志云:“隰之蒲子?!苯褛舸h北四十五故蒲城,晉重耳居。與衛(wèi)蒲別。

博昌有時水。春秋之干時,元凱云旱則涸,故曰:“干時,齊大夫時子?!?/p>

蔡之 信西南白亭是,楚平滅,以封子建之子勝,曰“白公”。

子爵。故東海郯縣,唐入下邳,無壇云:“愿齊試兵,南陽 地以聚?!背[爸?,則齊、之間也。今淮陽軍治有古郯城,在東北百五十,沂、沐二水間。周十余里,有郯子廟。秦為郯郡。

優(yōu)

今優(yōu)(原文“ ”)州。春秋以來楚地。

左氏傳:“巴師侵鄾?!苯癜?、瀘二州境,宜與太昊后異。

史記作“ ”,云“嬴后”,有白 氏,則以白 為一也。 在陜。

詳周后國。

詳高陽后國。

,子 ,夫人國也。世族譜云:“嬴姓。”傳太叔會鄖,乃衛(wèi)地,非 姬二姓 。

魯附庸。齊昭公母葛嬴在河內(nèi)修武,有葛伯城葛伯墓。

太原祁縣,以祁藪名。自漢不改,其地甚廣。金坡遺事系小國,蓋以祁奚邑爾。

子爵。齊桓二年滅之。今齊之歷城,武德中為譚州,東南十里有故城。一作 ,與郯異。

右一十八國亦嬴姓。

魯宣公十三年,齊師伐,楚子伐宋。二國之興兵,皆以晉也。彊大之為虐春秋極矣。(此處有一字之空)方扈之會鄭會而陳不至,故林父伐陳,以即楚也。楚子伐鄭,以服晉也。

夫為盟主,不務(wù)德以聽諸侯之取來,而每以力勝,豈長久之道哉?(此處一字之空)沈服楚,晉伐沈、江,與晉楚圍江。曾未幾何,沈潰、江滅。雖晉楚亦末,如之何者?故君子務(wù)修德,不修德而爭,諸侯徒自悴爾。此圣人所以皆人之歟。

紀姓。輿期二世,茲丕始封都計,后徙 。樂毅破齊城, 獨不夏,隨為 州。今密之 縣理厥。后徙鹽官,故世謂南宮。

計斤爾。樂史云:“茲輿始都?!苯窀呙軚|南四十。

箸丘

渠丘

子朱居為渠丘,公 邑也。楚子重伐 ,圍渠丘者。今 縣有渠丘故城。風(fēng)俗通云:“晉有渠丘公,乃也?!保ù颂幰蛔种眨┡c齊邑異。

安丘

漢縣,隸北海,今隸密,有安丘亭。西南十二有漢安丘城,安丘望之。

無婁

即牟婁也。本牟夷國,后屬杞。今密之諸城有婁鄉(xiāng)城。字書:“無婁,微視也。音牟。”

且于  犁比  林閭  凡 邑皆公稱。

右紀姓國。

“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贝嗽娙怂酝踔翁煜隆㈠舻徲级遭?。夫天眷者也,密密須也。密須之人旅拒王命,侵逼阮共之二小國,王始以其不道赫然奮怒、整治師旅以遏絕其徂者,蓋將以除祻亂于下,斯天之所為福也;“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斯人之所為悅者。以故孟子援之為說,而鄭氏乃以、阮徂共為之四國,蓋惑于前者。四國之說不惟遠,失詩人美王去亂之意,而于詩文亦不亂維此二國,其政不獲。

“維此四國,爰究爰度”,此言天之所以興周者也?;室?!上帝臨下,有赫則監(jiān)勸;而下語可知矣。二國者,密人崇侯也。崇密為虐政,可謂不獲矣。而公乃以為之殷夏,豈其然邪?“維此四國,爰究爰度”,此言天以四方君侯,付之周王而究度之,故下又云“乃眷西顧”,言其卒與周也。何得以是充四國乎?按馬遷言文王征伐之數(shù)甚備,孰有所謂徂者?顧亦何嘗伐阮、共哉?(此處一字之空)昔楚人之滅江,秦伯為之降服,出次大夫諫之,秦伯曰:“同盟之滅,雖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懼矣?!惫示釉唬骸霸娫疲?#39;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此四國,爰究爰度?!逼淝啬轮^乎?惟孟所言“以遏徂 ”,而今乃云“以按徂旅”,斯則秦之后出于民間、定于講師之口者。耳彼上方,言“爰整其旅”,而此遽云“徂旅”,其不然昭矣。

春秋初年,紀子、 子為盟于密, 、杞、密之近也。王之伐密于此,遏其往 之師,戡亂之祻理,比從其亟,宜 之為正云。

路史卷二十六

國名紀三

高陽氏后

高陽

帝之初封瀛之高陽縣,在高水之陽也。至道三割隸順安。然棘城實為高陽氏之虛,今浚儀亦有高陽故城,蓋后所都。

濮陽

帝后所都。今澶之屬縣,所謂帝丘有顓帝城,城內(nèi)帝冢亦號顓頊之虛。

伯益國。地理風(fēng)俗傳:“扶柳西北五十有梁城,故漢西梁縣。”西梁故城在今冀之南宮堂陽鎮(zhèn),鎮(zhèn)之東鹿南六十。南梁在汝。

梁析傳謂 “顓頊,大之后”。詩云“薄狩于,是伐胥”者。

姬姓。今壽之安豐,與六近,故漢為六安地。書述六失安。

姬姓,侯爵。楚公子爕滅之。今壽之霍丘,有蓼故城,武德四為蓼州。圖疏云“在光州”,與舒蓼別。

安、蓼皆姬國也。故班志云:“安,姬姓國。”而世本“蓼,亦姬姓”,則俱庭堅后矣。杜預(yù)乃以“庭堅為高陽之字”,妄語也。按“文公五年秋,楚仲歸滅六;冬,公子燮滅蓼”。臧文仲曰:“皋陶、庭堅不祀。”夫皋陶乃少昊之后,四世而庭堅,則高陽氏之子六皋陶之后,而蓼則庭堅之后也。預(yù)既誤以庭堅為皋陶字,乃復(fù)以蓼為皋陶后,偃姓失之矣。予嘗考之皋陶之后,有舒蓼而非蓼也。舒蓼偃姓,而蓼則姬姓,蓼滅而舒蓼猶在,至宣公之八年始滅其地,乃壽之霍丘;而蓼乃安豐地正,相遠舒蓼,與蓼地正為二,而舒又自一國。黃帝之后任姓見潛夫論,預(yù)既不知別有舒與蓼,而乃妄分皋陶之后,舒、蓼以為二謂,皆偃族正義,遂以為文公五年蓼滅而復(fù)封,楚復(fù)滅之。果皆臆見。僖公之三年,舒已滅矣。

邔(原文)、紀也。故南郡縣,己姓之祖。

昆吾

己姓,樊之國。衛(wèi)是,澶之濮陽,昆吾氏之虛也。隨昆吾縣,城中有昆吾臺,所謂昆吾之觀。夏末遷許。

己姓,子。今濮之范東南二十八有古顧城,人表以為鼓。師古云即“顧”。

己姓,子。今孟之溫西南三十有古溫城,漢溫縣。忿生邑,亦曰蘇。

己姓,子。忟在夏曰:“伯,今懷之武德有蘇古城,在濟源西北二里?!?/p>

己姓,商之崇扈,古文作,秦改為鄠,漢隸扶風(fēng)。今永興鄠北二十有故城,周四里,有戶谷、戶亭。

己姓,廖也。今唐之湖陽。一作(疑為“飀”字)。

己姓,伯。聞喜東有董池陂,董澤之陂也。竹(竹書紀年?)紀“季晉武公元年,尚一軍,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者,非秦川董。

己姓。說文云:“周邑,野王西北?!?/p>

(原文為)

董姓,夷也。今濟陰東北四十九有龍池亭。集韻去聲,非。

豢龍

董姓。在滑之韋城古城內(nèi)有豢龍井。然寰宇記“豢龍城在臨潁”,今長葛西四十?;魁埑牵魁埵弦匾?。而汝之龍興東南五十,又有豢龍城,韋城為古。故王屋山有龍逄祠,長垣有龍逄,皆在后。

祝產(chǎn)

己姓。帝堯時國。

戎州

己姓。漢之北海斟縣。北海,今濰去州七里有斟亭。一作草,繆。

斟姓。傳謂“斟灌”。今青之壽灮(guāng)東南有斟灌城、灌亭,故淳于也。

斟姓。傳謂“斟尋”,張勃地記:“濟南平壽,古斟尋國。”預(yù)謂“青之北?!薄=耠`濰,東南五十有斟城、斟亭。一作、鄩,今九江為尋陽。瓚謂:“河南有尋?!鄙w周地也。

斟姓。斟介也。傳謂“介斟”,在東郡衛(wèi)地。或云:“即斟灌?!狈恰H舾饛]國,則密之膠西。

斟姓,是為斟戈。左氏、世本皆以為即“斟灌氏”,非。按:宋、鄭間六邑,有戈錫。

右五斟本出己姓,形聲轉(zhuǎn)繆,而遂為姒故。史記“以斟、戈、尋為夏禹后”,非也。賈逵更以之為曹姓,蓋因史伯之言失之。

員、,同妘也。妘姓之祖,亦作伝、傊、、鄖。又用、云。晉志云:“云,子,古之云夢?!泵藭D云:“,子國,在安州?!睍I(chūn)秋,鄖人,楚滅之,封辛為鄖公。今安之安陸有鄖鄉(xiāng)、鄖水、鄖城、鄖公廟,周為鄖州。

參胡

妘姓,韓也?;葸B國。

妘姓偊(yǔ),子爵。班志云:“東海開陽,故鄅(yǔ)國?!遍_陽故城今在臨沂北十五里。

即大彭,彭姓之祖。云:“徐治彭城?!庇信沓巧?、彭祖墓、廟。春秋為宋邑。寰宇記:“州里外城,即古大彭國?!笨贾鯂斒桥碇?,有天彭大澤,垂拱為州,后迻徐爾。

彭姓。商伯元喆(zhé)之封,豕韋也。劉絫(lěi)更封之,故世本謂:“豕韋,防姓,隨韋為城縣?!眲t白馬南之為鄉(xiāng)也。

禿

彭姓。

彭姓。沂之承有亭,即古暨國。其泒(gū)者為諸暨,本日余。暨有暨浦、諸山,隸越。一作既,則江陰也。

彭姓。密之諸城西北三十,春秋之諸國。

彭姓。亳之譙有稽山。

舟人

禿姓。楚地。昔常壽過克,息舟城而居之者。

姓。一曰會人、鄶(kuài)也,詩之檜(huì)國,在溱、洧(wěi)之間。今新鄭東北三十五有古鄶城。

姓。今襄之宜城,楚之鄢(yān)都,一曰郢。與、鄢、鄭、異。有傿、、鄢氏。

姓。漢屬漁陽。

姓。春秋二鄔,一在晉,一鄭地。上聲,集音“烏”。

偪陽

姓。子。晉滅之。楚為傳陽。

姓。詭諸邑,楚滅之,今亳之城父,陳之夷邑。

侯爵。曹姓之始,傮輩也。今興亡之濟陰,漢之定陶東北三十七有定陶故城,即古曹國。有曹南山、髣(fǎng)山,曹人之葬。而曹城在禹城,若哦衛(wèi)之曹,則下邑也。一曰漕,在滑之白馬,。俱徂侯切。

曹姓,子,邾也。周封挾,后遷婁,是為邾婁,今濟之任城南二十有邾婁城。非江夏,亦在黃。

曹姓,子繹也。兗之鄒縣有繹山,邾文公遷繹,后曰騶。故或謂騶,即邾。內(nèi)傳“邾伐魯”,史作“騶”也。古騶則今之鄒平;武德為州則今臨濟,非扶風(fēng)。

曹姓,、 也,從齊勤王,命為小邾子。黎,字舉,高厚定田,今承縣滕東南有故城。

曹姓。周滅,以封少昊之后。

小邾

曹姓。之分,滕縣是。一云仙源,故曲阜東南四十古邾城。

曹姓,子。魯宣取之。預(yù)謂:“瑯邪陽都東之牟鄉(xiāng)城”。樂史云:“牟國,即密之安丘,隨之牟山縣?!被蛟啤澳踩恕保?。

閭丘

從征記:“高平東陽東北有縣、鄉(xiāng),東北十里有閭叢鄉(xiāng)?!?/p>

楚先封鬻,夏商間因為姓,文王師鬻。后隸省為粥。

(芊?羋?)姓,子爵。季連封漫其處,周初復(fù)之。荊楚一本,故春秋初猶書荊。

子爵,(確定為“羋”字)姓,后熊繹初封,居丹陽,今之秭縣,本曰西楚。武徙枝江,亦曰丹陽,是為南楚。

楚文庇是,徙在江之南,為南郢;徙鄀,今宜城,為北郢?;葸w鄢,項襄徙陳,考烈爰徙壽春,亦曰郢。字一作,皆緣先代威名冠之也。

東楚

東楚海州,南楚廣陵,西楚為陳,其后乃以彭城。自楚惠滅陳,至項襄為秦所伐,自郢徙之,號西楚。懷王都彭城,羽遷之郴而都之,號西楚。至懷王孫都東楚,則屬彭城,故厲王胥都廣陵,為南楚。元王都彭城,為東楚。而唐復(fù)以楚州為東楚郡。

句亶

熊渠長子康封之,今江陵。

鄂東

熊渠中子紅封之,今興國軍,永興有故鄂城。漢鄂縣,本隸武昌,故九州記云:“鄂國,今之武昌東鄂也?!?/p>

越章

熊渠少子執(zhí)庇封之,皆江上,或云即句章。

諸梁

楚文子采。

周地。

武子瑕邑,號屈侯。

邵姓。錄云:“楚公子采,為氏?!睘榻窭荨?/p>

西固安有閻安固城。

賁皇邑。河內(nèi)軹縣有苗亭。

放邑,沈也。徐云“寢國”,續(xù)志云:“固始有寢丘?!鼻販绯?,蒙恬攻寢者,潁之汝陰。今沈丘南百步,與沈國。近漢沈丘縣,開皇為沈州,今有叔敖祠。

棠也。伍尚封,號棠君。今揚之六合。秦漢之棠邑,陳嬰侯國。

蒍是,楚地,子,王治兵處。薳,澨(cuó,shì)也。一周鄭地,鄭處誨云:“魯山地名”。亦作、。

即圈。陳留傳云:“圈氏,本出其國.” 南陽葉縣南有卷城,非鄭卷,今鄭之原武西北七里有卷故城,周十里。故漢縣,曹大家東征賦“歷滎陽而過卷”者,姓辨并上聲。

舊記:“蕩,侯國,楚地?!?/p>

姓纂云:“高陽后封,以為蒙雙?!鳖A(yù)云:“東莞蒙陰有蒙陰城?!泵申幒簖R入新泰,隸沂,有小蒙城。

棘、酈、麻俱楚邑。按:“襄城縣乃故麻城?!苯顸S之麻城,而辰有麻陽。又碭(dàng)山西北故麻城,漢之麻鄉(xiāng)。風(fēng)俗通:“麻氏,齊大夫麻嬰后?!?/p>

汝之襄城有郟城。九域志云:“令邑郟敖邑。”

邵陽有白公城,即白公邑。

吳伐慎,白公敗之。今廬之屬縣,西北四十一有故慎城、慎水。通典:“漢慎故城在今潁州潁上西北?!?/p>

邼也。本衛(wèi)邑,中屬晉。文元年,鄭伐匡。今扶溝有匡城鄉(xiāng)、匡亭,而匡故城在滑之城西,僖十五次于匡者。漢之長垣。地道記:“長垣南十里有衛(wèi)故匡城,孔子所厄?!被茨献幼ⅲ骸跋逡匚骺锿ぃ锌??!苯窆爸莨氏逡亟锌锼⒊锌锷?。

鄭地,亦楚地。始齊大夫采。今濰之都昌有訾故城,國本屬紀。一作鄑,西訾也,齊遷之。昭公時楚遷訾人。樵以為楚東訾枝,非訾母、訾婁云。

棘名所在有之,楚有棘櫟,唐有棘陽,趙有平棘,宋有大棘、有曲棘,鄭有上棘、棘澤,衛(wèi)有棘津,而齊、魯皆有棘矣。

今隆興分寧西北有艾城,春秋吳慶忌居之。漢艾縣;開皇廢,入建昌。十二真?zhèn)髟疲骸敖癫樘铩!奔唇裰畬幹菀病?/p>

楚別邑,今鄧治。秦宣太后弟穰(ráng)侯魏拜,皆羋姓楚后。

楚屬阱有聶,本衛(wèi)大夫采。或疑后屬楚,又云即攝,俱非,當別自楚地。又愽之愽平有攝城。

楚有析公邑。

今也。今廣漢有鄉(xiāng)。

春秋有廬戢犁,國語注:“廬,楚邑。戢犁為廬大夫?!?/p>

養(yǎng)

繇基先鄧大夫,有養(yǎng)甥,楚地。璠云:“襄城,郟城?!苯耠`汝。

子。西為商公,今商之商洛之地志“屬弘農(nóng)”,裴駰謂:“在順陽?!蔽簳x始分,時隸之。

櫟陽

櫟也。預(yù)云:“新蔡東北有櫟亭。”昭四年吳入櫟,有故櫟城,在新蔡故城西北半淪江水。

魯陽

今鄧之向城。

苞丘

或云“荷丘”,楚有荷丘,子。

虞丘

吳丘也。楚相虞丘,子邑。

軒丘

楚文庶子采邑。

期思

楚下邑。漢縣屬汝南,故蔣國入楚大夫復(fù)遂,遂為期思公。今壽之霍丘有廢期思,梁書:“天監(jiān)四于期思,置期思州?!比懸七柶谒济?,來有故城,在固始西北七十。

楚地。

右楚之分。

春秋褒貶乎無之有,進退乎曰無之無,則奚以勸曰“善善惡惡”。善其善,惡其惡,直書其事而人自勸矣。進者不得不退,因其退,進而進之,于何褒退者不得不退?因其退而退之,于何貶曷?嘗求夫經(jīng)之所以書者乎“夷之日盛,華之日微”,豈人所愿哉?

徐之初也稱戎,盛而稱徐,又盛而人之,又盛而子之。楚之初也稱荊,盛而稱人,既而楚矣。又盛而人之,又盛而子之,已而有使通矣,已而有大夫矣。圣人豈有心于進之哉?因其進而進之至于此也。葢王道衰,諸侯僭,一再降而政逮于大夫,又再降而制歸于夷狄,圣人豈有心于退制哉?因其退而退之至于此也。

五年一朝,諸侯之于天子,禮也;天子于諸侯有聘而已。諸侯而相朝聘,講信修睦,豈有大小彊弱之分哉?周室東王政不綱,于是大國聘而不朝,小國朝而不聘,故春秋書“來朝者”,三十有六,皆邾、杞、曹、滕之君,未有一大國也;“來聘者”三十有一,皆晉、宋、齊、秦之人,無一小國有惡。二百四十二年之間,魯之朝楚者屢,而楚未始一朝魯,魯其來聘也偃然。既以大國自居,而圣人亦因以大國書之矣。

始其來聘,進而人矣,未名通也。其再至也,進而名矣,未氏通也。又至而名氏通,于是始與中國諸臣儕無別矣。圣人之意豈不欲中國之盛而夷鎮(zhèn)之復(fù)?卻哉不得已也。

或曰:“慕義,來也。故進之?!辈蝗?。慕義,周公明堂之盛舉也。荊之聘三成之,元穆之八,與郟敖之二載,俱其熾盛之日時。魯方弱,有無禮而加我。齊桓死,晉文未起,方僖公之盛,際且甘心委質(zhì)之盂會,至不出而受其捷,未幾而乞師伐齊取谷,則魯之附是人矣。孰有慕義于莊公哉?

熊姓。書彭濮。彭濮,人皆峽外為楚害,楚滅之。預(yù)云:“建寧郡南濮,夷地建。”建故縣隸石首,以多曰百濮。一作,非衛(wèi)濮。

熊姓,羅君也。初封再襄之宜城,后徙江陵之枝江,周東乃定長沙,今潭之湘陰東北六十有羅故城,秦之羅縣,梁為羅州。岳陽志:“隋煬元年始為羅州。”非有羅水,所謂羅汭。

熊姓,子爵。歸是,楚滅之。寰宇記:“夔之巫山縣,夔子熊摯治,多熊姓?!苯耧鰵w城東二十有故夔子城。荊州記:“秭歸西有楊城,即繹孫所?!?/p>

羋姓,子宗也。頃王四年,居執(zhí)宗子,遂圍巢。十六國春秋·常璩志云:“宕渠,古賨(cóng)國?!卞居睿骸肮寿z城,江流縣東北八十四古賨國都。”又:“廣安軍渠江縣北十二宕渠,今入伏虞,賨城見存?!敝信d書云:“廩君后?!狈恰?/p>

滇王國,今洮州與夜郎以西蠻皆云“莊蹻后”。

麇同。所謂麇庸,即麏也,今之房陵。楚饑,與濮伐楚,楚子再敗麇師于房渚者。荊州記引釋例:“在當陽?!狈且?,當陽乃麋。

羋姓,子,今荊之當陽,舊云“均之鄖鄉(xiāng)”,非也,乃古錫穴,“潘崇伐麋至錫穴”者。

右高陽后濮、羅、夔、越等國。

諸侯以保社稷為孝,是故國君去國止之曰:“奈何去社稷?”大夫以守宗廟為孝,是故大夫去國止之曰:“奈何去宗廟?”士以守墳?zāi)篂樾ⅲ适咳怪唬骸澳魏稳??”諸侯失國曰“喪”,大夫、士之失位亦曰“喪”,以不孝處之也。孟軻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為也?!毙啦蝗ィ酥厝ド琊⒅x也。(47頁)

羋姓,古南越。盟會圖疏云:“南越,廣州?!卑矗耗虾?、桂林、象郡皆是,非姒姓之越。東南二越,諸儒皆一之踈矣。

越常

今灌之越裳縣。

駱越

今潰治平。葢古甌駱。載言云:“潘州,古甌駱,越之地。”而史記亦有“西甌駱,交止九員之域”。號駱侯,姚姓,故九員有駱田。邕有駱越水,其居襄?;蛟啤爱T,閩。”誤。

甌越

梁四公記:“合浦落黎縣,甌越也?!倍湥▂óu)謂“于越又訛為甌越”,妄。

甌隑

太平御覽引周書,五來切。

且甌

西甌

郭璞以建安為西甌,非,此集韻音“嘔”,駱、越別種??荆骸傲郑髟揭??!惫识庞釉啤拔鳟T”,即言西,以別東爾。

供人

或云“文朗民”也,今之峯州。

目深

又“大荒北海深目之國”,盼姓,近南地。

摧扶

禽人

或云“羽民”。

蒼吾

梧之蒼吾縣,元始六年,開蒼吾郡,地廣,東至湘潭。

吳起為楚收揚越者。揚州之分,宜即蠻揚。

桂國

見伊尹四方令經(jīng)云:“八桂在賁禺東?!比懝痍栆?。

損子

百濮、九菌、產(chǎn)里并四方令。

產(chǎn)里

一云“語兒”也,或作陸童,誤。

九菌

四方令,在正南,今九江之菌江。

海癸

稽余

仆句

區(qū)吳

蒙之東區(qū),漢之荔浦也。

右高陽后越之分。

余讀地書、王會解等,知所謂百越矣,是羋姓之越也。至于會稽之越,伯禹之苗,又不在是。若夫中盧之駱、衛(wèi)地之越,則又昔之進于中華者,亦(55頁)

子爵,祝融后。續(xù)志云:“牟縣,故牟國,今文登?!?/p>

堣夷

堯命羲仲宅堣夷,在遼西,即青之堣夷,今文書。及帝命驗,作禺鐡,一作堣銕,故即郁夷,故武后時,福順為堣夷公。

南交

羲叔所宅,今交州故交阯交郡也。

西

和仲所宅,今興元西縣,故西縣古來田西。而閬之晉安有西水,上原由京兆水西、西水縣界流入。

幽都

和叔所宅。幽也,一曰北幽。今之幽州居山之上有幽都,山以陰幽名,非宋地之幽。

所謂朔易,古有易之地。今之易州北終東,始有代易意,故邇于代。有易水出固安,故固安為北易。復(fù)有南易,而臨洺為漢易陽。昔燕文公徙易,則漢之易縣也,有故城在城西,五里有故易京城在涿之歸德南十八里。

商封吳回后,今咸陽故安陵城,周程邑也。一云洛陽上程聚,程伯休父卿士之采。

桓公再會黃人爾。登之黃縣東南二十五里故有黃城,本紀邑,后入齊。黃亦多矣,如內(nèi)黃、外黃、小黃、土黃,與封丘、涪陵等皆有之。一作.。

太昊宅東,少昊宅西,炎帝居南,顓帝居北,予嘗證之矣。南交北幽,東堣西柳,處乎四方,此不遷之次也。己酉冬,周益公退舍歸,首以炎陵事來訪,謂三皇五帝并居中原,炎帝之墓無因南方即疑為偏據(jù)者,予曰“不然”。古之圣人惟與天地合、必于我者,無一毫之不盡,則示之后斯悠久而不渝,后世圣人取之于古其所履能合于天地、動靜曲盡而無媿者,然后執(zhí)之視以為則茍在我者,一毫之不盡則推之于彼者,將厭棄而不繼矣。盛德在火,不刊之祀,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此實司南方者,是故炎墓茶鄉(xiāng)而祝融墓于衡山。地道記志:“顓頊之虛在幽州,遠游章句、寶木櫝”等,記西皇所居乃在西海之津,斯未得信然。秦漢來,大祝云陽、甘泉,則云陽固在咸陽之區(qū),而姓氏書譜“皞、顥”等姓亦皆出于西方。魯為少昊之虛,衛(wèi)為顓頊之虛,固左氏說也。開元揆天下,景林邑驩愛,所至悉謬,而獨交州之晷分寸不訛,予以是知圣人之所以為萬世法,豈茍然邪?而孔子國猶以為夏與春交,果何義歟?

嗟乎!隨室考,嘗夭枉相繼而后姓。神農(nóng)本經(jīng)句字不可變,三十余歷昏旦悉異,而后信放勛之典中星不可違;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而猶未得其所以高。悲夫!

高辛氏后

高辛

高陽封之,今南京谷熟高辛鎮(zhèn)也。梁載云:“襄邑有高辛城?!毕逡亟耠`東京,而高辛故城在谷熟西南四十五。

(音chí、tāi)

稷封,作厘、、、,亦作臺、駘、邰。今永興武功西南二十二,有故漦城,有后稷、姜嫄祠,隋為稷州,本曰周,與姜臺異。

邠也。本谷名,班云:“扶風(fēng)栒邑豳鄉(xiāng)。”邠之三水西南三十有故豳城,今豳亭栒故城皆在三水東北,龐川水西有姜嫄、公劉廟。

尉季

不窋(kū)居。今慶之安化有尉季城,在州東三里,作尉季誤。

不窋

今安化有不窋城不窋墓。周地圖之郁郅城,在白馬,馬嶺兩川交水口。

亶父

古公亶父,或云亶地。呂氏云:“宓子治亶父。”然宓子治乃單父也。

景王之十二秊(nián),使伯辭于晉,曰:“我自夏王之代以后稷之功,故受魏、駘、芮、岐、畢為吾西土。武王克商,蒲姑商奄為吾東土,巴、濮、楚、鄧為吾南土,肅慎、燕、亳為吾北土?!眲t周之先嘗受魏矣。平陸乃故河?xùn)|之河北縣,春秋屬晉。

古有岐伯,至古公避狄遷岐之陽,今鳳翔岐山縣西北有岐城故址,后魏為岐州,以山之岐而名。

文王初為岐侯,在邰西北不百里,而豳又在西北四百,南有周原,而干之永壽亦為豳地,故傳謂“自稷至武五遷,不出所封”以此。一作、??h道記:“隴州吳山縣東四十五即岐山,縣西南界有一故城,彼人謂之文王城?!卞居钣洠骸翱嘉耐醵价?。”不合于此有城,疑是漢杜陽縣。又岐山縣東十九有杜陽,為內(nèi)亦有杜陽故城,二縣俱屬扶風(fēng)。據(jù)十三州志,“郡縣道里數(shù)”,即隴州,杜陽故城近之。據(jù)漢志注,“杜水南入渭”,即普潤界,文王城近之。

黃帝臣有周昌,商有周任。周國久矣。預(yù)謂“扶風(fēng)雝東北有周城”,葢即周原。岐之小地名,泰王遷之,在美陽南,故說文謂“文王封岐,在美陽中水鄉(xiāng)”,而漢志謂“美陽西北中水鄉(xiāng),周泰王邑”。在今咸陽故安陵,亦在岐南,與畢陌接,所謂畢程。

文王作豐,武王作鎬。豐,豐宮;鎬,鎬宮。豐在豐水之西,鎬在豐水之東,皆宗周地。本小男國,武王伐紂,乃收虞師、芮師、豐師、鎬師者。亦作酆。寰宇記:“文王酆宮在鄠(hù)?!泵藭D云:“豐、鎬相去二十五里?!?/p>

在長安之靈臺鄉(xiāng)鎬京,宗周。漢穿昆明,鎬之遺址淪焉,即京周?;蜃鬣z(hào),非是。

王城

武王遷鼎郟、鄏,成王定之,作東都洛,曰王城。今河南縣皇城也。亦曰郟。至平王遂居之,曰東周,而以豐、鎬為西周。子朝復(fù)居之,二周分理,此為東周;赧王遷之,而此為西周矣。

東周

西桓公孫惠公封少子于鞏,號東周。

西周

經(jīng)姬姓。叔均國,葢別一國。

宗周

周公既營洛,又卜瀍(原文“”)水東,作下都,遷商頑焉,曰成周。今河南洛陽故城是。及子朝入王城,敬王居成周,曰東周,周衰為二,而此為西周。自武以鎬為西、豐為宗周,后更鎬為宗周。宗周,成周王城,東、西周不一,學(xué)者宜詳。

孤聚

秦以處東周君。

陽人聚

秦以處西周君,今汝州之西。

承休

光武封姬常。今汝東有承休故城。

契封,在華陰之鄭,鄭縣有欒都城及故藩邑,故世本謂“契居藩闞(hǎn,kàn)”。駰云:“蕃鄭西,今之巒城是矣?!钡赜猩躺?,魯連子云“在太華之陽”,世紀謂“在商洛”,故世謂“上洛,漢商縣”,非也。

砥石

昭明居。

(yè,原文“”)

上甲微居,即桐也。世紀云:“鄴西南有上司馬,太甲之居?!苯駵幱兴抉R泊、司馬村,或云太甲。葢以鄴西桐,有離宮,商之墓地,而繆以上甲為太甲爾。

實沈封大夏,是為參。今太原陽曲,舊晉陽城也。

商丘,閼伯封,相土因之宋,是今南京理宋城,漢之睢陽?;蛞詾檎乃?,商虛失之。

虹之西北有故相城。寰宇記云:“即相土居?!?/p>

晏龍國。王符云:“優(yōu)姓,魯之北鄙。”預(yù)云:“太山愽縣西南,后為愽城?!苯穹罘旋埳剑瑵h陳署為龍侯者,非長垣之龍。

續(xù)

續(xù)牙國,晉邑也,狐鞠居采。

巫人

今之巫山,歸之巴東故漢巫縣。

經(jīng)有巫人民,民彤姓,帝俊后。廣韻有國,集音替。

司幽

一曰思幽,見經(jīng)。列子曰:“思幽之國,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

支子封蜀,侯國。自益昌西南至蜀,皆其地,張儀滅之。

蜀王封其弟葭萌于漢中,為苴侯,后命其邑曰“葭萌”。今利州縣,一曰“吐費城”。

搖氏

經(jīng)云:“帝嚳子國,即搖氏?!?/p>

東胡

厭越國,后曰鮮卑。盧綰所居鮮卑山,在柳城東南二百里,伊尹四方,令東胡正北。

吐渾

慕容

柔仆

一曰羸土之國。

赤烏

穆傳:“赤烏之國在山西三百,與周同祖?!?/p>

中路

玄元國。

帝嚳之孫、子何其盛歟!傳曰:“昔帝嚳卜四妃之子,皆有天下?!背x之子為帝摯,慶都之子為帝堯,契之后為商,而稷之后為周。商周之后盛莫京矣。予嘗求之帝嚳之治理、天下,其跡之聞于代者,初無赫赫之功。是何邪?得非有功者,不如無過之難;而作陰德者,弗若絕陽刑之惠。大乎體,嚳之政!亦惟仁柔無苛而已。而其裔之昌如此也,不亦姣乎?其若商周之后國,別著于篇。

仲雝后,陜之平陸,吳山有故虞城、虞井。虞城在平陸東北六十,本帝舜之后國,所謂西虞。

互吳

伯爵。吳,大也,即泰伯居,句吳也。句吳故城在無錫梅里平虛,城內(nèi)有泰伯宅及泰伯之墓。姑蘇、吳興、丹陽為三吳。

棠谿

夫奔楚封之。世家·吳春秋云:“昭王封之,為棠谿氏?!痹谌昴蠀欠?,今蔡之遂平有棠谿亭、吳房城。盟會圖作“堂谿”。

延陵

延陵五,一在代,一在綏,一在丹徒,皆非季子之居。一作金陵,然亦非古。古延陵在今常之晉陵,退畊在是,有札墓,孔父所至。

州來

古國,楚滅之。吳取之,封季子。釋例·地闕地志:“在沛,今壽治下蔡。”自延陵徙,故曰延州來。野王云:“吳自有延州來地,先已封季子,非楚州來邑。”未詳。

朱方

潤之丹徒東二十地曰“朱方”,吳邑也。故慶封入?yún)?,與之朱方,昭四年、楚圍朱方者。

郁閭

郁,閭也,或曰郁國,閭其名。一作,今單之魚臺故方與縣東南有郁郎城,有郁氏。

鳩茲

預(yù)云:“蕪湖縣東,今皋夷也?!苯裉绞徍h東四十員卿,吳地記云:“有鳩茲城?!卑摧浀刂疽詾楦奁?,今蕪湖之德政鄉(xiāng)有句茲社、句茲港,為古鳩茲樂史,以為松滋,失之。

一作。吳地發(fā)揚也。

西吳

一曰虞雝,支子封。今陜之平陸東北六十里,故虞城也。漢大陽地,本帝舜后封,即西虞,有吳山虞井。

仲山甫采,也。今京兆杜陵有鄉(xiāng)樊川,昔惠王使虢公、伐樊執(zhí)仲皮者。王符以為封南陽,在南,雝州記、荊州圖、副摯虞等皆以為襄之鄧城。然兗之瑕丘亦云樊仲皮國,吉甫之墓則在南皮,亦作。

安陽

周章次子。風(fēng)上記“武王封周章小子斌于無錫安陽鄉(xiāng)”,今常之無錫有安陽山。

仲奕國,閻三公,晉之閻縣,成王封康叔、以有閻之土者。地近洛,與甘縣接境。昭九年,周甘人與晉閻嘉爭閻田,預(yù)闕之;樂史:“在河陽有閻坎,一為閻田解縣也,非鬼閻?!?/p>

廣陵東南有邘江,即邘溝。

太鹵

太原,谷梁云:“中國曰太原,狄曰太鹵,地與狄境?!苯耜柷?。

發(fā)繇

海陵東南有發(fā)繇口,哀十二年之發(fā)揚也。

右泰伯仲雝后。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倍Y讓為國之本也。昔者虞帝一讓而九官皆讓,范宣子一讓而其臣皆讓,下之視傚。芿草偃風(fēng),況始國之君哉?詩云:“受爵不讓,至于已斯亡?!鄙倏狄钥似D興,而句踐亦以克艱興;泰伯以天下讓,而季札亦以吳國讓。惟其有之下,必有甚焉者。故能禮讓,則知禮而敬上矣。知禮敬上,于為國乎何有?古公之時,周家之業(yè)蓋已形矣,其所以當?shù)弥?,泰伯也。乃不受而,三辭之。其不受也,非為名也,非為其弟也,矣天下,故豈其心之有是哉?心無是,是故天下莫之知;天下莫之知,何從而稱之哉?范煜亦言泰伯、伯夷未始有讓若許由者能逃天下,而不能逃名,跡不泯也。鄉(xiāng)使泰伯遷延退辟,不能堅決,則民得而稱之矣。豈至德邪?文王者,天之所命也。伯惟知此,是故致國不屑。夫以君之元子而棄宗國,以逃形身;本中夏而冒先王之大禁,以從狄安;行獨復(fù)又曷嘗以讓為美而為之哉?

三讓之說,亦推見至隱而知周之所以得天下之本云爾。太史公云:“伯知古公欲立季歷,亡之荊蠻,斷發(fā)文身?!焙螄L見其三讓如所謂“南鄉(xiāng)讓天下三”哉?按王充書:“古公三子,其季曰歷。季歷生昌,在褓瑞見。古公曰:'吾世當有興者,其不在昌乎?’泰伯知之,乃去之吳?!狈蛱┎懼烀诓?,不去則惑惑且亂。是故翩然有不俟駕,此其去之為天下者,明也。時平則先嫡,國難則先功,此憲之所以讓太子也。若齊景公篡其君兄之位,雖有千駟,死之日,曾何足為稱哉?秦王世民功既高矣,而建成、元吉猶不之寤,卒以自斃,則知為己而已,夫又安能以天下哉?泰伯可謂至德也已矣。

路史卷二十七

國名紀四

陶唐氏后

高辛封之,今廣濟軍治古定陶城,有陶丘。范蠡變姓名,間行止陶。今鄆之平陰有陶山。

國,即中山。今定之新樂,與唐縣俱是。有堯山唐水,望都故城。望都里東北有廣唐城,東有堯故城。后都平陽安邑,亦皆曰唐。平陽亦丹朱封也。

許氏叔重謂堯以楚伯受命。今之唐州,故湖陽有西唐山,宣十二年之唐,乃唐成公之國。記云“成王滅唐,徙其后于許、郢之間”者也。

朱之國,今朱虛有丹山,丹水出焉。東丹、西丹二水,近有長阪,遠峻,謂之破軍。記為丹朱弄兵之處。又鄧之內(nèi)鄉(xiāng)亦有丹水,漢之丹水縣。荊州記云“丹川,堯子封”者,九域志云“在鄧有丹朱?!?。然丹朱陵乃在相之永和鎮(zhèn)。

朱封,防也。昭王取房后,今蔡之遂平西南四十吳房故城。孟康云:“本房子國?!鼻刂懒辏刑仆跄?。武德初為房州,與趙房異。

大繇國,夏之封,在虞、虢之間,有傅虛、傅巖,傅說之祠,古之北虞,今隸平陸尸地多傅姓。子云“傅巖在北海之洲”,妄也。

長子之后,妘姓,留也。丘中有麻,彼留子國者。漢隸彭城。子房之封,有廟、墓。今徐之留城鎮(zhèn),有留鄉(xiāng),留故城。世作卯金刀,繆也。

豕韋

防姓,韋也。見世本,或云劉氏,非。

侯爵,祝也。兗之龔丘治,故虵丘,屬濟北,有鑄鄉(xiāng)。然記:“齊之歷程為祝國,春秋之祝阿?!卞居钣洠骸盀楣抛?,黃帝后,故城在今豐,齊東北二、長清東北四十五?!?/p>

桀伐有唐,堯帝后,洛陽之唐聚。若邲之戰(zhàn),唐侯為楚左拒,預(yù)謂“楚之小國”,定五年、秦子期滅唐者。隨(疑為“隋”字)之唐城、唐鄉(xiāng)也。

御龍邑。魯陽國,夏魯陽縣亦號唐侯。漢屬南陽。今汝之魯山有魯陽關(guān),有大龍山、堯山,今曰大陌山,因絫立堯祠。后忞魏魯州,有魯陽公墓、豢龍城。

一曰屠。括地志云:“杜伯國,今永興長安縣南十五有下杜伯冢。”廟記云:“杜伯所筑?!睗h子杜陵,今萬年。唐、杜,兩國也。

士會邑,晉地。晉人逆反,晉侯子隨者,非隨州。然按類林“隨侯,祝姓”,則亦陶唐氏之后。

士匄(gài)封,今濮之范,漢故縣,有故范城。武德二為范州,領(lǐng)范一縣,與范陽、壽張異。

河?xùn)|永安東北故彘縣也,今晉之霍邑。晉先為彘。子宣十二年,彘子尸之者,有彘水,非周彘。

函與

右五邑皆士氏。

冀氏也。并于晉,郄(qiè)芮封之,昔臼季過冀者。漢之縣,今隸晉,有冀亭,在皮氏東北。傅云“冀為不道”者,非冀州。

高唐

博之屬縣,縲所出桑欽地。里志云:“縲出高唐。”今濟南之???,預(yù)云:“祝阿西北上堂城。”

上唐

唐之名,非一,若帝堯伐有唐,則為上唐,故蔡陽上唐鄉(xiāng),晉、楚之戰(zhàn),后為縣。今隨著之唐城有故唐城,劉累之封,則南唐也。復(fù)有廣唐、北唐之類,冒其名耳。高唐,齊邑,今齊之章邱,則故高唐。高唐故城在齊之禹城南五十,昔夙沙衛(wèi)以高唐叛、后使盻子治高唐地者。

堯之子十,其長考監(jiān)明先死而不得立,故堯有煞長之誣;監(jiān)明之嗣式封于劉,其后有劉累,事存漢紀。朱又不肖,而弗獲嗣;然亦弗絕于世,其代之封者可得而知矣。

帝先世所封河?xùn)|虞阪,所謂嬪于虞者。今解之虞鄉(xiāng),一曰吳在虞城北十三。志云:“平陸吳山上有虞城,舜始封是?!蹦绿熳拥潜∩剑瑢呡C之隥宿于虞是也。預(yù)“在河?xùn)|太陽”,樂史以為安邑,故武德為虞州,乃都也。

本作潙,嬴也。柱所都蒲阪,今之河?xùn)|有潙水,逕首山下,復(fù)一水曰汭,潙南汭北,西注河。有帝廟,然潘城、饒、汭皆有媯名,而泗水亦有媯亭,長沙有媯水,皆有祠,去都遠矣。

義鈞國,今商之商洛,漢商縣,有堯女墓。盛弘之云:“武關(guān)西北百二十,商城是?!?/p>

季厘國,今濟之金鄉(xiāng)。

公爵,虞思國,宋之虞城,漢虞縣。伯禹所封,即有虞,君專于樂、臣爭于權(quán)、民盡于利而亡。

鄭穆妃,圭媯國后,為邽,秦武公伐邽縣之者。今華陰有下邽,天水有上邽,故城在成紀,有邽山。

古胡子國,歸姓。范史:“汝陰本胡國?!比觋?,今潁治西二里有胡故城。九域志:“開封有陳胡公廟?!焙瑡傂?。而盟會圖:“胡在豫之城?!贝思眨?,楚所滅之。越世家云:“折酈,宗胡?!彼麟[:“宗胡,邑也。為胡姓之宗。”

世紀:“舜遷于負黍?!卑矗荷偈乙辉皇蚴?,負黍城在其南,定六年之負黍也。

虞后,商人寘之遂。璠云:“在虵丘東北十里?!弊謺鳌八怼?,今兗之龔丘有虵丘城,西北十里有隧鄉(xiāng),漢隧縣,齊滅之。

國,故楚地,今襄之宜城,漢中盧,春秋時盧子黎者??h北有漢黎丘,應(yīng)氏謂“在盧江”,非。

蒲,衣之故國。河中之河?xùn)|西二里津關(guān)也,即蒲邑,秦昭襄之蒲子。后周唐為蒲州,亦祁之蒲陰。

衛(wèi)

郡國志云:“東郡,衛(wèi)公國,姚姓。本觀國也,有河牧城?!币嘁娝?jīng),今鎮(zhèn)之靈壽西北。

故縣,屬上谷。左傳:“潘,獲潘子者?!北颈毖嘀?,貞觀改為媯州,今媯之懷戎,亦曰媯虛。

今之西城有姚方媯虛。佑云:“本曰饒?!睕I有舜祠,或謂舜生于此。世本云:“媯虛,在西城西,舜居?!倍鴿}容釋例亦謂:“舜居西城西,本謂媯汭?!狈且?。

河?xùn)|,商滅之。

桑欽水經(jīng)云:“濕水逕鄒,平故城。”酈元云:“古鄒,侯國,舜后,姚姓?!苯裨跐?。

今新息,楚文妃息媯國,后周之息州,非姬姓之息。按字書:鄎,齊附庸。今齊南郡。

衛(wèi)地,在曹衛(wèi)之間,田世家“伐衛(wèi)取母”者。田氏取之以封胡之支子,遠本胡公為胡母氏。漢劉楚為胡母侯,屬泰山。

齊之禹城西有故轅城。哀十年,趙鞅取轅,宜非此。漢有袁良食遺鄉(xiāng)。

余姚

風(fēng)土記云:“舜支庶所封?!苯窨h隸會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xùn)|有姚故曰余姚,武德為姚州。

上虞

今縣隸會稽,拒余姚七十,酈道元所謂“虞濱西三十有虞山”,以有宋之虞曰上虞,上虞故城則在余姚。

西虞

齊桓公收西虞者。

余虞

即虞吳,今長興東北四十二有余虞浦,周處云:“諸漁浦?!币幻鄥窍?,舜虞時人化之來居,故記每作“余漁”,非也。

巴陵

古巴丘,今岳州有黃陵。

長沙

今岳之沂江、潭之益陽、梁之重華縣有重華城,一號虞帝城,記為“帝都”,非。

帝子散封者,今濮州有歷山、雷澤,故衛(wèi)有曲濮、城濮、宛濮、濮水。

箕子之先,箕伯之封,小國也。春秋猶有箕崇之國。姓纂云:“商之圻內(nèi)?!苯裉瓡x敗狄箕者。預(yù)謂:“太原陽邑有箕城?!笔?。陽邑,隨之大谷,后謂骨打都,今遼之榆社東南三十古箕城,在遼山,與瑯邪、益都、襄邑異。

朝鮮

箕子后封,遼之樂浪,今平之盧龍有朝鮮城,故武德以遼謂箕州,而高麗亦其地。

鮮于

箕子之支,子仲國。顏真卿云:“武王封之鮮子仲食邑于于。”一云朝鮮,后入海者,謂鮮國。

直柄國,昭二十三年直人周地。

長沙縣有潙水,水經(jīng)云:“東入臨湘?!?/p>

媯滿之封。本商侯,武王伐而封之。今陳治宛丘苑城,城記云:“胡公所筑,楚初滅陳,項襄后都之?!睗h初淮陽國章知和為陳國,后魏為陳郡,隨為州。

邾國也。漢縣,屬魯國。一作鄱、邰,音皮白褒。魯國記云:“陳子游為魯相,太尉陳番子也。”國人為諱,改曰皮。

罕羌

燒當后。

有庳

象國,今道州。孟子作“鼻”。

象城

漢縣,屬巨鹿,今趙之臨城,昭慶鎮(zhèn)西北古象城,趙記:“舜弟象居?!惫嗜蕢垡詮V阿為象城,樂史引左傳:“舜弟所封。”

君必不道而后國不祥,國不祥而后國幾亡。陳殺泄冶,明年而夏舒弒其君;夏舒弒其君而后楚入陳。陳招殺世子,未幾而陳侯卒,而后楚滅陳。楚莊欲縣陳,已而復(fù)之,故楚靈滅之;楚靈滅陳,已而陳吳復(fù)歸,故楚惠復(fù)滅之。凡楚三滅陳矣。方其欲縣陳也,以申叔時之一言復(fù)之,既而納其致亂之二臣,故圣人書曰:“納公寧儀,行父于陳?!狈驈?fù)人之國,而乃納其致亂之臣,則是制人之國,而使之不得其君臣之道也。

昔者晉人以幣、如鄭駉駟乞之立者,子產(chǎn)辭曰:“以寡君之二三臣,而晉國之大夫?qū)V破湮?,是晉之縣鄙也,何國之為辭之幣而報之晉人,舍之四國,有王它國,非所當與也?!苯褚布{其致亂之臣,則是私利之而制之國矣。存亡繼絕,顧若是耶?納者莫之受而強焉者也。然則為楚也,如之何豬夏舒之宮封泄冶之墓,施孔寧儀、行父于朝,而后謀諸宛丘?耆德定其君,而去其誰不可,何至納其致亂之臣哉?

太史公曰:“舜重瞳子,項羽亦重瞳子?!?豈其苗裔耶?何其與之暴?朝鮮、罕羌固亦圣后,然有虞氏之明德,不以天下私其子而傳禹,彼區(qū)區(qū)之爭殘者,其何以承之哉?方楚滅陳,史趙曰:“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數(shù)未也,陳氏得政于齊,而后陳卒亡,田氏之取,論者猶以為虞帝之羞,而況彼之爭殘者乎?

夏后氏后

(即“鯀”字)父之國。王符云:“駱,慶姓?!苯窬┱滓藟塾旭橁P(guān)、駱谷,故盩(chóu,zhōu)厔(shī,zhì)地。

國,伯爵。昔文王伐崇,命無殺人民、壞宮室,崇人歸之如父母;而趙穿且侵崇。今永興鄠東故酆宮是。鄠,扈也,一曰崇扈。

堯封之,命縣,隸宿輿。地志云:“堯時,禹為夏伯,邑于此?!庇袕R。

高密

今洛之密縣,然高密縣乃隸密。

陽翟

櫟也。今許之陽翟縣,本曰“夏”,故后曰“有夏”本此。世紀云:“夏,今陽翟是也?!?/p>

今陜之夏縣,唐隸絳,周成王封夏公在此,本侯爵。莊辛云:“堯時?!睗h安邑之地,蓋冒陽翟之名。

帝支子封韻,或云辛之轉(zhuǎn),非也。一作騂、、也。今陳留有辛城、辛虛。

長子

紂太史辛申國,今潞之長子縣,紀年之尚子也。

西翟

后啓五庶俱封于衛(wèi),是為五觀,故頓丘,澶之觀城,河決之地,漢之畔觀故屬趙。記志皆以為灌,說者又謂斟灌,俱繆,諸斟接爾。

觀、扈二國,榮陽武原西北有扈城、扈亭,故卷縣地。汲紀年“晉出公三十二年,河絕于扈” 者,非己姓之扈。

姒姓。文王妃母家,今同之夏陽,漢郃陽有太姒冢、城、祠、廟。昔散宜生求有莘氏美女獻紂,周代有神降之。本虢地,陜石鎮(zhèn)西十五莘原也。然大名之莘縣有莘亭,亦國也,隨為莘州,而齊、蔡、濟陰、管城、陳留俱用莘字作,、、同。

仲康子國,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鄧林”者,今之南陽,故杜佑以鄧為禹都。

少康居,虞邑,今宋之虞城西三十五有綸城,秦楚伐鄭、圍綸氏者。山海經(jīng):“狂水逕綸氏城。注:在陽城?!比粷h綸氏故城在今登封西南。盟會圖疏云:“虞邑在洛之嵩陽?!睗h輪縣屬潁川。博物志:“以汾陰為古綸?!苯穹陉幈本欧陉幊恰?/p>

子爵,“昭公取鄫”也。曲列國,一曰繒衍,今沂之承縣東八十故繒城,滅之。漢繒國屬東海,開皇為鄫州,非鄭鄫。

季國,姒姓,也。一曰于越。處埤中號無余,今會稽越州治,謂之句踐城,與南越異,爵不過子。

會稽

王會解有“會稽”,或云即越,蓋自一國。

姑越

今處州,通典云:“本甌越之地?!?/p>

姑蔑

一曰姑妹,大末也,晉之龍丘。今衢之龍游有姑蔑城,昔彌庸見姑蔑之者。漢之大末,即東陽之太蔑縣,而瑕丘其析也。

于越

越之別。漢書、荀子、呂覧明作于昭,是余于,今隸饒,漢之余汗。杜佑謂“句踐之西界”,所謂“于越”。淮南云:“越人有變,必先守余者。”韻作“”,為“盂”音,非。

句余

周書有“句余”。蓋“句”,越也??簜}子言“句越之干” 者,山經(jīng)有“句余之山”,郭云“在句章之北、余姚之南,取二縣以名”,不然。

甌余

今烏程東二十偶歐余山,一曰烏山,一曰甌亭山,以王逸少升之,曰升山。

顧余

輿地志:“漢文封東海,搖之子期視為顧余侯?!焙?,今升山東十八有西余山。

閩越

海內(nèi)南經(jīng)云:“閩在海中?!痹S說文云:“閩越,虵種。”郭氏以為西甌,乃今福之閩縣,即東冶亡諸之封,有五姓,黃、林等是?;蛟茤|越者,非。

黃林

余不

烏程有余不鄉(xiāng),今湖之德清東百步、武康東二十四里有余不溪,溪水絕清,與余溪不類。晉孔愉放龜于此。

姑于

見王會解,說云顧。然在漢世,一云姑熟,于、孰音轉(zhuǎn)也。

海陽

見王會解,漢之揭陽亡余,復(fù)封是。今潮之海陽縣,潮謂南越地,二越之間爾。

瑯邪

漢縣,故城在密之諸城東。句踐圖霸,徙此。起觀臺山上,徙三萬戶于下。

秣陵

上元西南七里有故越城,越絕書云:“東甌,越王所立。元王四年,范蠡筑?!卞居钣洠骸霸诮裢吖匍T東南?!辈苁嫌浽疲骸霸陲髁晡魇?,句踐平吳戍之而筑,去建康宮八里。”

東甌

王搖王東甌,今溫之永嘉也,有甌水。永嘉記:“甌水出永寧山?!庇袞|甌王都城,有亭,積石為道,今猶在,故章安之東甌鄉(xiāng)也。地有回浦,浦東乃漢侯,官都尉理。

東越

越之分封顧余者,號東越。郡國志云:“婺州正得東越之地。”

越漚

四方令:“越漚在正東,越之分?!被蛟萍串T人。漚,歐、甌、區(qū)通。

句章

故城在明之鄞縣。西圖經(jīng):“鄮縣東有甬東及句章故城?!?/p>

甬東

史記:“句踐平吳,徙夫差于甬東。”韋昭云:“甬東即句章東溪口外洲,句踐都,即哀二十二年之甬也?!鳖A(yù)云:“甬東乃句章東海中洲窮地也?!蓖鯐庠疲骸爱T人鱓蛇?!弊⒃疲骸皷|越,甌人?!焙?nèi)南經(jīng):“甌居海中?!弊ⅲ骸搬#衽R海永寧縣即云東甌。”

甌鄧

諸暨

秦縣界有諸山暨浦,元常之都。

武城

隨寰宇圖云:“夏禹七代孫芒封公子武于此建國。”

沒鹿

經(jīng)之無勿說之而有,經(jīng)之直勿煩之而。魯僖公十九年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會于曹南,鄫子會盟于邾邑。己酉,邾人執(zhí)鄫子用之會盟著。彼自為盟而已,往會之也,用之者亦猶易之用牲云爾?;蛞责?,或用享,所不得而知矣。圣人惡其詳而書之曰“用”,則其惡已具矣焉?!坝谩本?,然執(zhí)鄫子固邾人,而左氏者乃以為宋公使邾文公執(zhí),而用之次睢之社,說者復(fù)有叩鼻血社之說。

蓋因上文曹南之會相屬,而為之言茲大,妄矣。夫經(jīng)文之曹南乃別自一會也,于時雖有邾人,而非文公。其會盟于邾也,乃是邾國自為盟事,而鄫子往參之;鄫子參之,因以見執(zhí),非復(fù)向者曹南之會也。曹南者,曹之南;而邾者,直邾國也。若以同為曹南,則經(jīng)之書必曰“如會”,不得云“會盟于邾”矣。即按曹南在濟陰東二十里;邾在東濟任城南二十里,西南去曹三百一十;次睢在宋城南,其東北一百八十,至單又一百八十而至濟,其西北至曹南二百八十道路越絕,不知何為而有是說,且曹南之會寔非為盟,亦何得謂之會盟?而辨疑更以謂“用”為牲,而歃之以盟,不知鄫子已用,則復(fù)誰與盟耶!以為盟曹南之人,則非,惟壤隔。而己酉后,曹南抑又遠矣。宋公亦當代之盟主也,而今為會,乃遽制使邾茲執(zhí)用鄫君,則非正在宋,不在邾矣。春秋胡得越送而理邾哉?

設(shè)以宋公果使邾子執(zhí)鄫君而用之,則春秋必曰“宋公使邾子執(zhí)鄫子用之,宋公主使?!眹抟粐?,理無不書。不書“宋公”,是宋公未嘗使邾人執(zhí)鄫子,書“邾人執(zhí)鄫子”、“見執(zhí)鄫子”者乃邾人,宋無豫也。夫以季姬之使鄫子倈朝,猶切書之,況使他國之君執(zhí)國君而賊之乎?果以宋君使之,則宣之十八年,邾人之戕鄫子,又誰使邪?昭公十一年四月丁巳,楚子誘蔡侯,般殺之于申。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師滅蔡,執(zhí)蔡世子友以歸用之,時之,月之,日且地之;又名其二君,曰誘,曰殺,曰執(zhí),曰滅。用其辭之曲盡如此,宋果使邾度得而不書乎?蔡友之用,左氏以為用祭岡山,而公羊則以為用其頭以筑深,戒小人之不能順事者;果圣意乎?然春秋之諸侯死不以其道,名“鄫子”、不名其所以放乎?

死惟自取也。季姬許嫁邾,鄫子請強委禽焉。既歸邾矣,而鄫子者復(fù)往而參其會,其取死者固非以其道也。胡文定云:“用為臣仆?!薄坝脼槌计汀?,固不足乎書也。(稀里糊涂,不熟悉左傳所致。)

南巢氏,桀之封,秦為居巢,今無為之屬鄛縣也。古巢伯國,吳滅之。故巢城在皖北六東,故有夏水,非衛(wèi)巢。

定姒國,商封之,今汴之雝丘有古杞城。武德初為杞州,僖十四遷緣陵,后復(fù)遷淳于。貞定二十四,楚滅之。古作。

樓也。本作僂。商所封,即牟婁。曹東之地,一曰無婁,密之諸城有婁鄉(xiāng),牟夷國也,說謂封杞而號東樓,繆。東樓與晉婁、穰異。

即陽樊。在濟源。晉文公曰“陽,夏商之典祀,樊仲之官守焉”者。

見潛夫論?;蛟萍歹d,然自有鮠。

費也。一作,扶味切。今河南緱氏,滑都也,與魯費異。姓纂有氏,別為“并”音,非也。

鄍也。陜只平陸東北二十有鄍城、冀伐之者,后為虞氏邑。又“哀公六,有冥,陳地”。

夏有褒君,褒姒祖也。盟會圖云:“梁州褒城縣,漢之褒中?!绷x熙之苞中有褒水、褒谷,褒國故城為褒水所壞,樵謂蔡之褒信。

沈,姒國,子爵,蔡滅之。潁之沈丘縣亦謂之寢,叔敖之封在縣南百步,隋為沈州。

世本之“有男氏”,潛夫作“南”,周書之“有南”也。二臣勢均爭權(quán)而分楚地,記云 “漢江之北為南陽,漢江之南為南郡” 者是。

商有彤伯也,地即彤城。

齊公子荼母鬻,姒國。

齊之歷城,歷下城東三十四有鮑城,三齊記:“鮑叔牙之食邑?!倍鴿O陽有鮑丘之水,潞水也。亳之城父亦有鮑溪水,非舒鮑。

流黃

辛姓,在三巴之東。山海經(jīng)云:“廣三百里。”亦見鴻烈等書。

葷育

熏粥也,后為玁允匈奴。

大夏

后為黨項,宕昌白狼羌。

書云:“成湯放桀于南巢?!?即據(jù)典牒“成湯放桀,芮伯命巢蓋建之也。”辭曰“放”,為放象、放兜顧有以處之矣。雖然,尹放太甲,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衛(wèi),蔡放其大夫公孫獵于吳,楚執(zhí)陳公子招放之于越。谷梁子曰:“放,猶屏也?!必M建之云乎?曰:“不然,辭固有同而辨然?!?則桀非不仁歟?曰:“桀雖不仁,君也;湯雖仁,臣也。以臣而建其君,置其天下之大而小之一國,非放而何哉?”太史公曰:“禹之后分封,以國為氏,然自有扈氏、斟尋氏、斟氏、戈氏,則失之矣。扈出昆吾,斟、戈出于己姓,蓋由世史誤,以己為姒爾,非其后。(未詳讀史記,不知是否為此處斷開。)”云。

商氏后

湯都南亳,今南京谷熟,高辛只都,與葛鄰。亳有五一,在杜南,先世之居,而考城為北亳。景亳,薄是,有景山、亳城、湯亭,湯受命都之。一鄭地,而譙弗豫,南北亳亦皆曰“商”,或以實三亳,阪、尹者妄。

殷也。讀如衣。蓋本杜亳契都,故不韋曰:“湯嘗約于郼薄?!比豢汲牵仁?、安陽俱有殷名。谷熟,湯都,古之商丘,昭相土之居。殷者,亳之內(nèi)陸,劉恕以為“盤庚始號”,非也。

仲丁居,敖也。在陳留浚儀,秦之敖倉,今鄭之滎澤西十五有敖土,有敖城。穆傳:“囂氏之隧即詩'薄狩于敖’者。”字書“隞猥”。

元和志:“內(nèi)黃東南十三,故殷城,亶甲居?!苯裣嘀萦戌艹?、商亭。亶甲故城在安陽西北五里地,亶甲冢在城外西北隅洹水南岸,魏始名州,非鄭相。

祖乙勝即居之,沃甲祖丁因居之。

南庚,更自庇遷奄,后陽甲居之,商奄也。奄君,附祿父,周公踐伐之。

今河中龍門故皮氏有耿鄉(xiāng)城,為河所毀。晉滅耿、賜趙夙者,開皇之耿州,即為邢。故通典云:“祖乙遷邢。”史記云:“先耿后邢?!闭x從之、失之。

紀年:“盤庚旬自奄遷于北冢,曰殷虛?!北壁#勺譅?,即景亳,湯都,今亳之蒙城,漢之山桑。天寶二改縣,北八十有南北二蒙城?;蛟啤昂颖薄保且?。

武丁遷之,在朝歌故城南,詩沫之鄉(xiāng)者,近紂都。

北殷

庚丁徙河北,號北殷,地即殷虛,在相之安陽西有激水,北去朝歌百三十里,有殷城,晉之殷州,建中復(fù)為激州。故史商后有北殷氏,或云北冢。

朝歌

武乙徙之。今衛(wèi)之黎陽,衛(wèi)鎮(zhèn)西二十二有朝歌城,有鹿臺、沙丘臺,莽曰“雅歌”。

大陸

牧野

衛(wèi)之汲。輿地廣記:“故商都,牧野之邑?!卞居钣洠骸凹辰既??!?/p>

商之王蓋屢遷矣。書“自契至成湯八遷”,湯始居亳,盤庚五遷。八遷自湯之前,而五遷在盤庚之前,故班固曰:“商今屢遷,前八后五,蓋十三也?!弊员P庚至紂,蓋復(fù)五遷,世不知矣。八遷之可考者,六契居番、昭明居砥石,復(fù)遷于商。相土處商丘,上甲居鄴,而湯居亳,此世所謂不可得而知者。至于五遷,則囂、相、庇、奄、耿也。庇、奄,書所不載,而世儒輒以湯、盤庚之兩都足之,已失之矣。而或者更以五遷俱出盤庚尤為妄,亂夫!

盤庚之遷,本于洪水都國,墊溺為之是,豈得已而不已者哉?益六四曰:“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勢或不利,”固有不得而不然者,盤庚之告民曰:“先王不恒,厥邑于今,五邦是則。”所謂五遷者,非指盤庚,而今之遷為有所不得已矣。且其遷也,涉河南渡,而說者猶以為盤庚之遷在于河北。儒學(xué)荒疏之惑世也如此。

予記國名而商氏之都不一,學(xué)者不之,能悉庸,復(fù)著之。烏呼!商之屢遷,亦可謂不幸矣。貧氓月徙閼,窶士日更名,其與庸王之嫚為政而歲遷都、年改號者何異?自湯至于盤庚,將二十世,都始五遷,而民胥怨不安,方且誥諭,大臣、諸侯惟恐或怫然,豈將以其勢毆哉?鄉(xiāng)非北都,圯(圮?)廢則劫之以愛子,吾知盤庚之不遷矣。太室三涂,洞庭盟門,天下之險,而國之者不一姓,是地利,固不足恃也。然則為國者,必有道矣,奚至朝河而莫隴哉。春秋之書,以國遷者凡七,邢、衛(wèi)、蔡各居一,而許處其四,奚譏其輕動而不能自反也。然則為國者亦必有道矣。

(原文為左“比”右“阝”)

鄁,武庚之封漕是,今滑之白馬有鄁水,即妹之邦,紂所城。一作,霍叔尹之。東衛(wèi)、南鄘、北邶,鄘、邶亡于春秋前,故有詩。

楚丘城是。今衛(wèi)之汲東北十三有故鄘城,有鄘水,其后東徙野、處漕邑。而云“在彼中河”,則衛(wèi)東矣。

衛(wèi)

曰“曹”,曰“衛(wèi)”,以在畿域分曹遮衛(wèi),馮翊“扶風(fēng)”之義也。三國以“淇”為“分鄘”云,“我于淇衛(wèi)”云,“送子涉而邶”云,亦流于淇地,俗異也。

蘇文忠曰:“武王非圣人也?!狈蚴帚X其君而國,其子使三叔監(jiān)之,是豈得已邪?使武庚而非人也,則必不叛。假二叔憃而非親也,亦豈至于助逆、乃一亟而悉誅之?子瞻之言,劉知幾之說也,鄭厚本此,而學(xué)者誹之。方武王之誅紂也,三年毆蜚廉于海隅,而僇之滅國者五十,此皆助紂者也。紂雖不善,然猶有助國,與若林之旅入如此,而乃死之南單之臺,而分天之明知微子之賢不立,乃貪于武庚之不肖而立之,復(fù)疑于此,而三叔監(jiān)之,是誠何心哉?夫以洶洶之商,而輔之以三憃,此武王之失策也。鄉(xiāng)使克商之后,舍武庚求微子以世祀,雖無三監(jiān),吾知商之不反矣。

立微子于商,退即諸臣之位,以聽天命之所屬。彼天下之勢既一去而不可反,人心已離而不可挽,則雖以玄德之賢,決不能挾區(qū)區(qū)之商以令我,夫然后之中國踐金而朝諸侯。俾天下后世知吾心之不利商,則雖三圣之授受不是過矣。惜乎武王之志荒也。

君子曰:“武未盡善?!庇衷唬骸傲x士猶或誹之?!敝^之義士,則不義有所尸矣?;蛟唬骸翱鬃樱笕艘?。于武王猶有憾,然而居周也?!惫视谝凝R數(shù)致意焉,曰:“否,是無義無命也。”漢武帝時既封周子南君,求殷之后,絕,不能祀,丞相衡曰:“王者,存二后,所以尊先王通三統(tǒng)也。其罪絕者,更封他親,以承其始,今宋已失統(tǒng),宜立殷后,非當繼宋?!逼蛞钥鬃邮罏闇螅恍沂聫U。逮孝成時,九江梅福更以為言,始以諸經(jīng)相明錄其后世為殷紹嘉公。

子爵。本扶風(fēng)、郃陽,令岐之郿縣有郿鄉(xiāng),紂徙畿內(nèi),則在聊城。今故城在潞東北?;蛟圃隰敚裥炫鏂|南微山,有微子冢。非也。

古商邱,火正遏伯之虛,相土因之。漢睢陽,隨(本文出現(xiàn)很多此字,有些疑為“隋”字)為宋城。今南京治縣西南十二有微子冢廟、五隕石。

目夷

今徐之滕東有目夷亭。

木門

今滄之清池西北四十六有木門故城,衛(wèi)鱄所托。輿地志云:“中有大木,因名?!?/p>

桐門

樂大心采。

不其

今秘之即墨西,有漢不其故城。

祝其

今海之懷仁,故祝其也。

長勺

宋之汋陵城,今在寧陵東南二十五。后隸魯。

坎氏

宋附庸。鞏縣東坎,聚服云“鞏東邑”。

許之長社東北有向城、向?qū)?、向鄉(xiāng),鄭地。一云尉氏西五十向城。

今亳之臨渙,漢之鍾縣。

鍾離

州犁采,楚地。

樂氏

鄭地,津名。

華,子國,鄭十邑有華。

皇瑗之子般邑酁,曰般酁。

也。愽雅,析也,或作戴、、、。今拱之考城有故戴城,初并于鄭,楚滅宋曰谷。漢之縣,章帝為考城,隋為戴州,有戴水。

子,段采。今洛縣南有褚氏亭,褚氏聚。

向氏邑,郃也,今同之郃陽。

向魋(tuí)邑。谷梁云:“去齊五百里?!?/p>

今單州有古西防城,漢西防縣城在單父北。

魯下邑,今兗之魯孫,預(yù)云:“魯縣東南垂城是。”樵未詳孔子之生處,與孟軻之鄒異。

武王既勝商殺紂,即武庚而立之,夫吊其民、誅其君,而乃立其子,獨不以其他日之將不利而廢之,此周之至德也。至于周公謖,使管、蔡二叔監(jiān)商,監(jiān)之云者,所以制止其沈湎淫奔之俗,而納之道爾。土地、人民皆我之有,固非利其國而欲之如宇文之于蕭氏也。及武庚之作難三監(jiān),淮夷并起應(yīng)之,當此之時,周之事亦洶矣。周公于是濯征龕伐,至久而后克之,茲宜深監(jiān)武庚之事,而乃更立商王之元子微子啟。夫以微子之賢、吾君之子,而商人父師之,顧乃使之代商后而邦之宋,宋為故亳,商之蒨都,民之被其澤者,固未忘也。使微子而非人,少異其志,則全商之地,恪非周矣。而成王、周公方且晏然名之統(tǒng)承先王、修其禮物,不少為疑,而宋之臣人卒以按堵,非勝任之盛德,能如是乎?于以是知立國惟在于賢而不在于疑之多也。秦漢而下,不原仁義,而徒汲汲以防虞天下為心,豈不大可慙哉?

鄭邑。曼,伯國,為曼姓。一作蔓,鄤也。鄉(xiāng)在廣漢。、訛。

曼姓,侯爵,今襄之鄧城,二漢鄧縣,古鳳林也。秦昭使左更錯伐楚,取鄧置南陽郡,今鄧故城在鄾城西北十余里,而蔡鄭盟處,則蔡地乃今鄧州,與鄧城接。

優(yōu)

鄧之分,子爵,鄾也。巴人圍之,楚并之。傳云:“鄧之南鄙,鄾人是已?!苯襦嚦怯朽洺?,光武言“宛最強,鄾次之”者,范謂“安養(yǎng)有鄾聚”是。

武丁子文封苑城,為苑侯。今鄧之南陽,漢宛縣也。為平,去二聲,非。

權(quán)

今荊門當陽東南有權(quán)城,臨權(quán)水口。楚武滅之,緡尹焉,非定之權(quán)。

后為叔之邑。

姓,湯也。今相之湯陰,漢蕩陰也。

姓,侯爵。

姓,鄱也。史“夫差取番”者,今饒之番陽。漢之番,有番江,今縣東有番故城。

姓,錫時子之先。今均之鄖鄉(xiāng)有錫穴,漢之中錫。

姓。

堂陽

侯爵。漢縣,今在冀。

春秋之時來鄭地,子姓。預(yù)以為滎陽之城,璠云“陰陽東四十城”是。

也。王符云:“皆殷氏?!毙?,郃陽城是。

恭也。今朝之共城,文王侵阮、徂恭者,即共伯國。漢之共縣共故城,縣東百步,非叔段邑。

伯爵。紂所滅,今譙南四十有故梅城,河南密縣有梅山。集韻音每。

史記“商后有稚氏,以國為姓”。

渭水有定城,是。郭述征云:“定城去潼關(guān)三十,夫人定子,世以為謚?!笔е?。

子姓。一作鄛。南陽棘陽有鄛鄉(xiāng),吳人伐巢克棘者。有巢亭在襄邑南二十,與衛(wèi)巢異。或云居巢,非也。

一作。春秋地圖謂:“今同州,為同國?!?/p>

黎氏故國。子姓國,侯爵。一作、,文王所戡者,與紂都接,今潞城東十八有故黎侯城,黎亭。衛(wèi)地故黎侯寓衛(wèi)。

比干國。今唐之北陽有沘水,后魏為殷州,而比干墓乃在偃師西北十五,寰宇記“在汲北十里,有石銘云'大夫比干之墓’,有廟在滑”。又“汾之西河縣北百二十有比干山”。

見世本。一作旄,姓書:“復(fù)姓,有比旄?!敝卣`。

漢平原有朸縣,音勒。劉辟強為侯國者。

段干也。芮城東北十五有段干木,墓高三丈,貞觀禁樵采。

(瓦?)

(邷?)也。衛(wèi)地,有亭,在胙城,非成紀之瓦亭也。

衛(wèi)地,今衛(wèi)州有丘,預(yù)云:“在戚地南,七國并,出世本。”

子爵,來也。登之黃縣東南二十五故黃城是。古之萊夷,今文登東北八十不夜城也。齊人遷之郳,曰東萊。隨立萊州,亦作郲,云時來、萊蕪俱非。

空桐也。宋之虞城南五里有桐亭,故空桐地,今尚曰空桐,非桐鄉(xiāng)。

皇甫作都,沛國之向,漢屬龍亢,今入谷孰。附庸國,非河內(nèi)尉氏,沂,許之向。

徐也。有沛氏,商人六族,有條氏、徐氏。王符云:“殷氏,姓也?!?/p>

澶之清豐有繁淵,繁陽故城,而臨河有繁泉,漢強占為繁侯者。亦音皤(pó),一在汝陰。

本嬉國,紂伐有施,施以嬉進。今施州。

慶姓,今襄之鄧城,有樊城鎮(zhèn),漢之樊縣有樊古城。樊陂,侯國也。南雝州記、荊州圖副摯虞等皆以為仲山甫之封。樊村鎮(zhèn)在宜城,皆其地,魏孝文帥十萬攻樊城不下者?;蛟品畤埶巢?。

姓書:“宋大夫食邑,為氏。”

蓨是,周亞夫封條,今冀之蓨縣,樂史云:“即條國?!睍x改條。

鄭之索氏,故成皋東有大索城。成皋,開皇為泛水,今鄭之滎陽有索水。

鮮虞

續(xù)志云:“子姓國。”鮮虞,子,中山新市也。有鮮虞故城,白狄別居,種最大,晉伐之。今定之新樂,漢盧奴故鮮虞縣,后周鮮虞郡,唐鎮(zhèn)州。

春秋姚,子國,子姓。

子姓,附庸,本宋邑,故有封人。楚滅之,今徐之蕭,故漢縣,屬沛。北征記云:“城周十四里,南臨沔水?!?/p>

虞城

梁丘

楹書:“待子櫝硯貽孫?!庇刑锏?,思以貽其子孫,人情所同,然也。是故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采者,服事之稱也,內(nèi)諸侯祿有采者也,外諸侯嗣有國者也。圻外之侯,惟嫌紛變,是故必世子而世祿;圻內(nèi)之侯,入為王官,必選賢德,是故異于外侯,有祿而不必世,然有大功,亦有采地,以嗣其子。所謂官有世功、有官族者,邑亦如之所以處子孫也。書·大傳曰:“古者諸侯始受封,則有采地百里,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諸侯以十五里,其子孫雖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其子孫賢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贝酥^“興滅國、繼絕世”。書曰:“茲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此之謂也。

若古封建惟以其功德于民者,則與民共封之,所以系民心也。至于后嗣弗能遵守,廢祀失國,則民望于是絕,故必興而繼之,使歸心焉。漢追何,后魏錄由是縱其不肖,猶當十世宥,以勸能者。后世不知乎此,見功臣之子孫有無功而受祿,則思所以削而奪之,而不知其乃祖乃父固嘗功于爾民、功于我矣。吾之有天下,亦猶是也。孟軻曰:“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有世臣之謂也?!背杉局畡?、宣孟之烈,而訖無后,則為善者懼矣。茍有先祀,何廢二勛?若子文而無后,奚以勸善?

官人以世,雖紂之粃政,然賞延于世者、皋陶之訓(xùn)仕者,世祿亦文王所由興也。所主惟賢,豈其不必嗣歟?句龍、共工、皋陶、伯夷、昭明、伯益、相土、伊陟,三五之時,祿不免世,春秋胡為譏世卿哉?八元、八凱,世濟其美;尹單、甘劉,代食厥地,豈非

繼世象賢,則以鮮克由禮者以亡,而非縶于世不世乎?烏戲以人情為天下,則天下莫能破。昔蘇軾論夏,以為人之愛子,天下之通義,有得為而欲與其子孫,人情之所皆然,圣人以是為不可易也。故從而聽之、使之父子相繼而無相陵,是封建之理也。事情深盡,今古無二,然至海外之說,乃大不然,豈作以蚌異于蛤、而二五之非十者乎?

宋景文傳宗室謂李百藥,帝王之興,自有天命,歷祚子短長,不緣封建謂臆。論及十一宗諸子之傳,乃以為歷數(shù)短長,自有底止。漢七國、晉八王,不皆常得其效,以此見其非好惡之不同,特知識之未昭爾若蘇子者,蓋亦習(xí)于百藥、宗元衆(zhòng)楚之咻,而未晰其致者歟?吐蕃設(shè)官,父死子代,非其種類,汔不相伏,屈茨之法,國酋、首領(lǐng)相承不絕,他姓、別系決不得而處之。燕、吳禪亂,葉、白爭滅,古之君子豈顧自為膠擾、而欲民之定哉?明先于斯,亦有所抉擇矣。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