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吃喝費思量 王智琦 開學了,在外撒歡多日的“神獸”們又被歸攏到校園里,學生營養(yǎng)午餐重新進入人們尤其是家長們的議題中。 其實,校園統(tǒng)一配送營養(yǎng)午餐也是近20來年的事。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改革開放前夜,我還在中學念書。那個時候學校少,生源集中,像我們77屆一個年級在學校就有10個班級,每個班級近60名學生。如果全校學生排隊到操場做操,隊伍可謂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更夸張的是,外區(qū)一個學校一個年級竟然有16個班級!當然,那時中學沒有什么初、高中之分,中學四年制一貫制到底,到了中四就算畢業(yè),發(fā)一張獎狀大的畢業(yè)證書,上面有學生一寸頭像照片,右下角是校長簽名與學校鋼印。這張文憑到了社會上卻不予承認,需要重新回爐補文憑,八十年代“白天上班、晚上夜校”的經歷,相信很多過來人至今都會難以忘懷。 當年學校從來不給學生提供什么午餐,只有老師中午可以去食堂吃飯。學生當然也要吃午飯,但學校周邊沒什么飲食店,關鍵是學生沒錢,8分錢一碗的陽春面也吃不起,只好回家吃飯,又是長身體的年齡。那時都是就近分配入學,無須考試成績排座次,沒什么重點與非重點中學之分。但我入所讀的市北中學在文革前卻是正兒八經的市級重點,規(guī)模體量大,招收學生當然就多。說是就近,從學校走回家也要20分鐘,尤其是餓著肚子走路。當時自行車是稀罕物,學生不可能擁有,來回學校都要靠兩條腿走路。于是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時,校園外的永興路上人潮洶涌、眾聲喧嘩,到處晃動著一張張精力過剩的粉刺臉,打架斗毆的事件也時有發(fā)生。我曾親見幾名男生狂奔追逐,后面男生操起一把刀子隨手就扔過去,幸而前面逃竄的男生腳底抹油滑得快,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學校中午放學時間是11:45分,下午上課時間1:30分,理論上有1小時45分鐘時間,刨去來回走路,大概還有1小時,應該完全來得及。家里當然沒有營養(yǎng)午餐伺候著,父母早就去上班,能有昨晚剩余的一點冷菜就算不錯了。最慘的是寒冬臘月,家家燒的都是蜂窩煤,回家后打開爐子燒飯熱菜肯定行不通,因為太費煤,而煤則限額供應,時間也倉促。只好把早上燒好的飯(鋼精鍋里)放到稻草做的飯窠里保溫,這種飯窠保溫效果有限,到中午飯其實也基本冷掉了,米飯上面還會結出一層硬硬的飯繭。不會扔掉,明天早上可以燒泡飯吃。 回到家,我洗一塊四川榨菜,紅紅的辣椒碎末有點嗆人,切成大塊,就著米飯香甜吃下。稍作休息后,又急急往學校趕,其實學校也不怎么讀書,但總要去的。每次經過虬江路、龔家宅路的鐵道口(原是淞滬鐵路,現(xiàn)在騰空而過的是地鐵三號線),下午一點鐘左右,總有一列從老北站開往吳淞的貨運列車要經過道口。如果碰上加載的貨運車廂多,車輪可以“咕隆、咕隆”地耗時10來分鐘,令我和同學急得雙腳跳,卻也無可奈何?,F(xiàn)在想想,學校不供應學生午餐,無形中浪費了莘莘學子多少寶貴時間!青春就像小鳥,一去永遠不復返。 有一次,班主任劉老師讓我?guī)兔Τ瓕憣W生手冊,緊趕慢趕還是弄不完。我只好放下手中的活,想趕回家去吃飯。劉老師想了想,愛憐地說:你今天就不要跑來跑去了,和我一起到食堂去吃飯吧。她給了我飯菜票,讓我排在老師隊伍后面,我看見有幾個教工子女也在隊列之中,他們輕松地嬉笑打鬧著,心里非常羨慕。那一次午餐吃了什么,就像水過鴨背全無印痕,但老師的點滴之恩卻難以忘懷,可惜劉老師去世已有十多年,爾墓之木雖未拱,墓碑旁的青草卻綠了又黃、黃了又綠。 還是回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兜兜轉轉中,我重返校園當了一名教師,校領導給青年教師壓擔子,一定要我當班主任。既然當班主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就都要管。八十年代的學生每天上學都自帶鋁制飯盒,上寫自己的班級、姓名,里面裝上米,到學校淘洗后放入大蒸籠里,飯量多少學生自己決定。而菜則由學校食堂統(tǒng)一烹飪,每天上午第四節(jié)課后,派兩名男學生專門取來,就在教室講臺上分發(fā)。除飯菜外,有時還會有一鍋湯。學生畢竟年少勁小,看著他們歪歪扭扭地拿著菜尤其是湯鍋回來,我心里總有些發(fā)顫。分發(fā)學生午餐是令我頗為頭疼的一件事,每天中午必須要進教室看管著。初中學生尚小,有的男同學忘記往飯盒里放水,蒸出來的米飯就沒法吃。有的喜歡嬉鬧打斗,湯灑了一地,自己也被滑倒。有的同學覺得菜肴分配不均,爭來搶去,沸反盈天。我覺得自己整天管著這些婆婆媽媽小事,很是惱火。班長梁同學人小心大,沉穩(wěn)文靜,我便把午餐事宜全權交給她。也不知她用了什么訣竅,竟把一幫小調皮管得服服帖帖。我贊揚她將來有當領導的潛質。她卻早早出國留學,前些年回國任職于某審計事務所,年薪早就超過百萬元??磥韽囊患∈轮写_實可以看出人的大素養(yǎng)。 近年來,教育部、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國家衛(wèi)健委共同發(fā)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yǎng)健康管理規(guī)定》,進一步規(guī)范了學生午餐這個民生問題。學生每天花上點錢,有特殊情況者還能減免餐費,就能吃上營養(yǎng)衛(wèi)生可口的飯菜。電視中看見上海學生的營養(yǎng)午餐都由專業(yè)公司統(tǒng)一配送,飯菜統(tǒng)裝在一次性可降解紙盒中,既衛(wèi)生又便捷,免去了班主任繁瑣的管理。這是歷史的進步,也是教育提升的必然。因為學生營養(yǎng)午餐,關乎著孩子的健康成長,關乎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絕不是小事。 說明:發(fā)表于2021年6月29日《旅游時報》“閑話”版,有所修改和補充。 (配圖來源:網(wǎng)絡) |
|
來自: 常熟老李jlr5mr > 《★上海老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