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普通教師,面對學生、家長的期望,社會各界的關愛,既感到溫暖,又感到責任重大,更讓我不敢懈怠。 “四有”好老師理念的提出,為我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 蔡元培先生有一句話: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xiàn)在,而專為將來。教育是為未來社會的光明前景所需要的人才服務的。而有理想的教師才能引領和創(chuàng)造未來。因此,面向未來的教師必定是理想主義的、具有理想信念的。 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 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對學生而言,教師具有天然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強大到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的德行和追求,會深入學生心田,成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精神依靠。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xiàn)! “云山滄滄,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千百年前,范仲淹對嚴光先生如是說。嚴先生之風骨,千百年來,未曾走遠;千百年后,依然影響著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教師,不敢自比山高水長,卻也愿做淙淙細水,引鷺遲歸。 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 有人說:“好教師是在課堂上顯得比平時更漂亮的人”。顯然,這漂亮的源泉就是教師的學識。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具有讓學生向往真理、向往知識,讓學生主動睜開眼睛看世界的魅力;而這種魅力的源泉就是教師的學識。提升學識魅力的途徑是不斷學習、不斷積累。要勤讀書,讀書不但可以修身養(yǎng)性,更可以讓我們更有智慧,更有眼界,更有力量,能指導我們的學生不斷的進步。 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回想我們自己的學生時代,我們也最希望自己的老師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是一個能夠理解和尊重學生人格的人,是一個對學生有著一顆仁愛和寬容之心的人。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靈魂的工程是世上最艱難、最精細的工程。學生時期是一個人在生理、心理都發(fā)生較大變化的時期。在這個成長期,如果教師能站在仁愛之心的角度去了解他們心理、生理的成長、變化,為他們一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他們的積極影響無疑是終生的。 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釋教;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我會身體力行,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領路人。 編輯:趙宏偉 審核:韓峰 賈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