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3日,棗莊市文物部門接到群眾反映,報告說棗莊市山亭區(qū)東江村南的一個被稱為“高土臺”的地方有古墓被盜掘的痕跡。在報請上級文物部門批準后,棗莊市文物部門對其地的三座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從而終于使在地下埋藏了2200多年的春秋倪國重見天日。 倪國,俗稱小邾國,初為“兒地”,立國時稱“郳”,后逐步演變?yōu)椤澳摺?。因此倪國也稱郳國或兒國。已故著名考古學家王獻唐有“邾分三國”之說,即:與魯國為鄰的邾國先后分割為邾國、倪國、濫國。邾國是先秦時期山東境內(nèi)僅次于齊、魯?shù)闹械戎T侯國,但史書中關(guān)于邾國的記載卻較少,倪國和濫國更是少之又少,以至于疆域和沿革都難以考證,成為考古學界和史學界的一大謎團。 這次發(fā)掘共清理了六座墓葬,其中除2、3號墓完好外,1、4、5、6號墓均遭盜掘。在墓葬中共清理出土有銘文的青銅器24件。銘文內(nèi)容涉及春秋時期的許多國族、官制、姓氏、生活及婚姻制度等等。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極為珍貴的文物,有制作精美的青銅器倪慶鬲、邾君慶壺、虎鈕方奩(婦女化妝器具)等,還有在春秋青銅器中極為罕見的“僉父瓶”。從這些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倪國經(jīng)濟和科學已相當發(fā)達。 從墓葬中的青銅器銘文和墓葬形式可以看出,4號墓的主人是倪國的開國國君邾友父,即朱肥;2號墓的主人則是邾友父的長子邾慶,也稱倪慶;3號墓是邾慶即倪慶的夫人秦妊。這次發(fā)掘,印證了文獻記載的“郳之上世出于邾”,也揭開了在史學界一直無法論定的倪國即小邾國的地理位置、疆域等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