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型肝炎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種臨床癥狀,由于多種因素所致肝臟炎癥損傷,同時伴有皮膚和黏膜發(fā)黃、尿液顏色發(fā)黃、大便呈現(xiàn)陶土色,經(jīng)檢測血清總膽紅素水平大于17.1μmol/L。 黃疸型肝炎病因有哪些? 1、病毒性肝炎 常見的是嗜肝病毒所致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還有一種是非嗜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如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等。根據(jù)肝炎病毒抗原、肝細胞組織損傷、核酸類型制定抗病毒治療方案,乙肝患者可選擇核苷或核酸類藥、干擾素;丙肝患者可選擇直接抗病毒藥。巨細胞病毒感染所致肝損傷,可選擇更昔洛韋等抗病毒藥。 2、酒精性肝炎 由于長時間喝酒太多或急性酒精中毒所引起的酒精性肝炎。喝酒時間長達5年以上,男性每天乙醇攝入量達到40克以上,女性每日乙醇攝入量大于20克;或兩個星期內(nèi)大量喝酒,每天乙醇攝入量超過80克。從現(xiàn)在開始完全戒酒,在醫(yī)生指導下用美他多辛,能促進乙醇從血清中清除,改善酒精中毒癥狀。 3、藥物性肝炎 由于大量用藥所致藥物性肝損傷,常見的有對乙酰氨基酚、環(huán)孢素、環(huán)磷酰胺、胺碘酮、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等。停止所服用的藥物,在醫(yī)生指導下用保肝藥,如水飛薊素等肝細胞保護劑,能穩(wěn)定肝細胞膜;甘草酸類等降酶抗炎類,能改善組織學和降低轉(zhuǎn)氨酶水平;腺苷蛋氨酸等退黃利膽類,能防治膽汁淤積;多烯磷脂酰膽堿,能促進肝細胞膜再生。 4、自身免疫性肝炎 由于自身免疫介導所引起的慢性進行性肝臟炎癥性疾病,從而導致黃疸。無論是哪種活動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均需要用免疫制劑,具體的治療方案及用藥劑量取決于疾病活動度。一般常用的藥物是潑尼松或潑尼龍聯(lián)合硫唑嘌呤,也可以選擇環(huán)孢素A、布地奈德等。 溫馨提示 為能預防黃疸性肝炎,應及時接種甲肝和乙肝疫苗,能降低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風險。做到滴酒不沾,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特別是對肝臟有損害的藥;注意飲食和飲水衛(wèi)生,不能吃生食、沒有煮熟的食物和生水;不能去小地方穿耳洞、紋身或紋眉。合理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zhì),能促進肝細胞修復和再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