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惺(1574—1624),字伯敬,號退谷,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明代文學家。
萬歷三十八年(1610)進士。曾任工部主事,后官至福建提學僉事。不久辭官歸鄉(xiāng),閉戶讀書,晚年入寺院。其為人嚴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謝人事,研讀史書。
鐘惺與同里譚元春共選《唐詩歸》和《古詩歸》(見《詩歸》),名揚一時,形成“竟陵派”,世稱“鐘譚”。著有《隱秀軒集》、《詩經(jīng)圖史合考》等。

【前懊曲】
畏君知儂心,復(fù)畏知君意。
兩不關(guān)情人,無復(fù)傷心事。
【夜歸】
落日下山徑,草堂人未歸。
砌蟲泣涼露,籬犬吠殘暉。
霜靜月逾皎,煙生墟更微。
入秋知幾日,鄰杵數(shù)聲稀。
【暫霽】
重陽無不雨,況作蜀山行。
已歷諸峰險,剛逢半日晴。
峽寒偏著色,江晚自多聲。
雖復(fù)終陰曀,心魂亦暫清。
【汨流河驛】
葉減秋無幾,流深月不難。
沙星疏欲活,霜火濕爭殘。
天水群情定,禽魚積氣安。
病身多閉戶,慚負此光寒。
【沈雨若自常熟過訪】
見君疑舊識,不必故人書。
所念久離別,欣聞近起居。
朋來鴻雁后,雨止菊花初。
得問虞山樹,寒紅三月如。
【月下新桐喜徐元嘆至】
是物多妨月,桐陰殊不然。
長如晨露引,不隔晚涼天。
綠滿清虛內(nèi),光生幽獨邊。
懷新君亦爾,到在夕陽先。
【秋日舟中題胡彭舉秋江卷】
望遠寫秋江,秋意無起止。
何曾見寸波,竟紙皆秋水。
煙中過寒山,江凈翻如紙。
空色有無間,身在秋江里。
【溪晚】
浩渺秋難望,平林但遠煙。
山楓紅隔寺,溪水碧連船。
寒犬喧疏店,驚鴉亂晚天。
僧歸殘雨外,笛散夕陽邊。
幽思宜孤往,高情多所捐。
不知吟眺后,何事亦凄然。
【九灣】
若非蹈今涂,昨日險亦足。
果然備層峻,蛇鬼猶躑躅。
兩崖窮登頓,相對不去矚。
稍焉歷其巔,許身已平陸。
俯仰前后視,乃知多岸谷。
足跡信延袤,目境自蹙縮。
鴻飛已青冥,背翩猶遭觸。
深薄警營魄,幽幻豁心目。
【墜蟬】
神潔誠難辱,居高未免危。
又非逢臂怒,遂致折肱悲。
吟嘯能無廢,堤防似亦遲。
幸災(zāi)群小急,感遇一身知。
命已看如蛻,心猶惜此枝。
結(jié)纓懷鄙志,捐網(wǎng)荷弘慈。
卷餌煩相警,環(huán)珠恥見遺。
寒宵深抱葉,賤子報恩時。

【雨發(fā)九灣至歸州】
亂山無清曉,云水但稠濁。
累日行重嵐,叢密何由豁。
安知茲壁外,不有朝暾躍。
頹云初離洞,流出將焉托。
嶺半一人家,如鳥巢阿閣。
人語向空濛,煙火出冥漠。
隔江望秭歸,殘陽見井郭。
胡為既濟后,昏暮猶墟落。
【瞿唐】
至此始稱峽,岸束江齟齬。
江勢有往還,前山幾茹吐。
兩崖何所爭,終古常相拒。
水石日夜戛,無所觸而怒。
滟滪根孤危,悍流不能去。
立石如堵墻,中劈才一縷。
岸回不見江,舟行無乃迕。
舟過其隙中,乃知此其戶。
還顧始自失,憮然警徒旅。
【西陵峽】
過此即大江,峽亦終于此。
前途豈不夷,未達一間耳。
辟入大都城,而門不容軌。
虎方錯其牙,黃牛喘未已。
舟進卻湍中,如狼疐其尾。
當其險夷交,跳伏正相踦。
回首黃陵沒,此身才出匭。
不知何心魂,禁此七百里。
夢者入鐵圍,醒猶忘在幾。
賴茲歷奇奧,得悟垂堂理。
【暮春水仙花】
每笑梅花太畏喧,一身自許歷寒溫。
春風特念冰霜后,邀與春花共慰存。
【答彥先雨夜見柬】
蕭然形影自為雙,旅況鄉(xiāng)心久客降。
歷盡嚴霜如落葉,聽多寒雨只疏窗。
【江行俳體】
村煙城樹遠依依,解指青溪與翠微。
風送白魚爭入市,江過黃鵠漸多磯。
家從久念方驚別,地喜初來也似歸。
近日江南新澇后,稻蝦難比往年肥。
【忠州霧泊】
漁艇官舟曉泊同,蜀江愁霧不愁風。
煙生野聚汀寒外,云滿山城水氣中。
曲岸川回翻似盡,遙天峰沒卻如空。
依稀往日丹楓路,稍見霜前遠近紅。
【秋夜集俞伯彭園池】
閑園無意作衰天,水氣花陰事事然。
霜后芙蓉猶有露,冬前楊柳暫為煙。
魚龍夜惜殘秋去,烏鵲寒驚片月遷。
四序棲尋吾欲遍,愛君不獨在林泉。
【宿浦口周茂才池館】
江邊事事作山家,復(fù)有山齋著水涯。
一壑陰晴生草樹,六時喧寂在鶯花。
潮尋故步沙頻失,煙疊新痕嶺若加。
信宿也知酬對淺,暫將心跡寄幽遐。
【鄴中歌】
鄴則鄴城水漳水, 定有異人從此起。
雄謀韻事與文心, 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 出沒豈隨人眼底?
功首罪魁非兩人, 遺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氣, 豈能茍爾化為塵?
橫流筑臺拒太行, 氣與理勢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 小不為霸大不王?
霸王降作兒女鳴, 無可奈何中不平。
向帳明知非有益, 分香未可謂無情。
嗚呼!古人作事無巨細, 寂寞豪華皆有意。
書生輕議冢中人, 冢中笑爾書生氣!

注:圖片為亞明(1924-2002)的山水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