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良知的泯滅。 理學家王陽明把良知概括為“非由外鑠”“人皆有之”“不假外求”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對善與惡、是與非、同情與厭惡的一種道德意識。 失去了良知,不懂得感恩,所有的成功都毫無意義。 想起過去看過的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jié)目。一位主持人問一位功成名就的學者,說你人生中最后悔的事是什么。學者的回答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他說,是上大學。主持人驚訝地問,為什么。學者說,如果不去上大學,他就可以幫家里干活,母親就不會因勞累而早早離開人世。如果讓他重新選擇人生,他會選擇不去讀書而留在母親的身邊。 這就是人性的良知。所有的財富,所有的功名,都抵不過一顆善良的心。 俄羅斯總統(tǒng)普金救恩師的故事讓人欽佩。葉利欽當選俄羅斯總統(tǒng)后,羅織罪名,準備將他的政壇宿敵索布恰克送入監(jiān)獄。而索布恰克是普京的恩師,這時,普京利用他在克格勃時的關系,冒著生命危險將索布恰克送到國外。然后,普京去見葉利欽,告訴他這一切,說他必須這么做,因為索布恰克是他的恩師,請葉利欽處罰他。葉利欽沉默不語,在屋里踱步十幾分鐘后,對普京說,你有情有義,我很看重你。這件事,給葉利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從這件事認定普京是值得依賴的人,下決心讓普京繼承自己的總統(tǒng)之位。 人生,有一些很珍貴的東西,是必須要堅守的,比如良心,比如正直和真誠。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p> 這是告訴我們:人不同于禽獸是因為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義之心”。所以,在滾滾紅塵中奔波,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些最珍貴的品質,因為,這些品質,屬于一個人最基本的良知。 |
|
來自: 新用戶8216t8GQ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