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一共57名,其中,有3人比較“特殊”,他們都曾是國民黨擁兵數(shù)萬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但是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民族大義。 他們分別是董其武、陳明仁、陶峙岳,其中,又以陳明仁最為重要。 當年陳明仁率國民黨軍駐守湖南長沙,如果他要頑抗到底,或是逃跑投靠白崇禧,配合白崇禧殘軍作亂,必然會給解放軍帶來很大的麻煩,也會令三湘大地再度飽受戰(zhàn)火。 而陳明仁,這個出生湖南的國民黨軍將領,不愿桑梓父老陷入戰(zhàn)火,做出了明智的抉擇,他的大義之舉令同為湖南人的毛主席格外欣賞。 1949年9月,受毛主席主動邀請,陳明仁動身赴北平。 而后從北平回到長沙后,陳明仁老部隊正式改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陳明仁擔任司令員。 1952年解放軍全軍大整編,二十一兵團實際縮編為第55軍。 這樣一來,陳明仁的司令員職務也需要調整,實際是發(fā)生了降級,由兵團司令員降職為軍長,對此,陳明仁本人實際并不在意。 而毛主席的意思是調陳明仁去到大軍區(qū)任職,這樣一來,陳明仁這個兵團司令員就不用降職了,待遇也能相應地提高。 但陳明仁卻拒絕了,他自愿擔任第55軍軍長。 陳明仁為什么這樣做?毛主席又為何如此關照他呢? 投筆從戎1903年,陳明仁出生湖南醴陵縣,是當?shù)匾桓粦羧思业拈L孫,7歲就被送去讀私塾,17歲考上湖南長沙兌澤中學,后回到家鄉(xiāng)教書。 教書生活穩(wěn)定而平靜,在當時那個年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但是陳明仁卻始終是“心猿意馬”,定不下來。 1924年程潛派人去到湖南招收“陸軍講武學校”新生,陳明仁看到招生通知,眼前一亮,他深知,自己一直以來夢寐以求到社會上干一番事業(yè)的機會就擺在眼前,當即就請曾是程潛部下的叔叔寫了一封推薦信。 而后,陳明仁將自己的決定告知了父母妻子,所幸家中父親和妻子都表示支持,原本堅決反對的母親也只能妥協(xié),就這樣,陳明仁拿著妻子給備好的行李以及父親給的30塊大洋,輾轉千里,繞道上海,去到了廣州,為避嫌改了籍貫,順利進入到“陸軍講武學?!保源送豆P從戎。 他的人生也就此翻開嶄新一頁。 不久,學校更名,也就是后來著名的黃埔軍校。 陳明仁成為黃埔一期生,當時的黃埔一期生“眾星云集”,其中絕大多數(shù)成為了往后二十年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將領,新中國的開國元帥徐向前、抗戰(zhàn)期間壯烈犧牲的左權將軍以及英勇善戰(zhàn)的陳賡大將,全部出自黃埔一期。 從黃埔軍校畢業(yè)后,陳明仁編入東征軍,并在幾個月后的惠州之戰(zhàn)中揚名。 惠州城三面環(huán)水,易守難攻,而陳明仁初生牛犢不怕虎,擔任敢死隊隊長,身扎4顆手榴彈,率先躍上城墻,插上戰(zhàn)旗,后續(xù)部隊士兵見狀精神大振,一鼓作氣,蜂擁而上,直取惠州城。 遠在陣地上的蔣介石拿望遠鏡觀戰(zhàn),見狀欣喜若狂,忙問身邊人:“第一個登上城墻的是誰?” “你的學生,陳明仁!”黃埔教官回答。 自此,陳明仁這個名字印在了蔣介石的腦海里,再往后的中原大戰(zhàn),陳明仁更為蔣介石立下了汗馬功勞。 頂撞老蔣不過相較于其他同期的黃埔系國民黨將領來說,陳明仁升遷是很慢的,這全由他本人性格所致,他心直口快,不喜人情世故,不怕得罪人,更不給人留情面,著急起來,連老蔣都敢頂撞。 1941年時,陳明仁升任預二師中將師長,率部駐扎在昆明城外30里。 這年冬天,老蔣抵達昆明視察,由陳明仁的預二師抽調士兵擔當警衛(wèi)。 由于抽調出來的警衛(wèi)士兵衣著裝備十分整齊,老蔣和妻子宋美齡見了都覺賞心悅目,十分滿意,還夸獎說:“陳明仁的部隊紀律嚴明,為入滇部隊之冠?!?/p> 結果就在幾天后,這夸獎的話音未落,老蔣夫婦驅車外出游覽昆明的風景名勝,途中路過一部隊施工路段,就見正在施工的士兵穿著破爛。 老蔣十分生氣,當即質問:“誰的部隊?” 結果得到的答復是陳明仁的部隊。老蔣聞言,更加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傳令:“要陳明仁來見我?!?/p> 陳明仁得到傳令,去見老蔣。 就見老蔣一臉慍色,厲聲威壓責問:“你怎么陰一套,陽一套,為什么會將士兵帶成叫化子似的?你不知道常有盟國人員經過,這叫花子似的,教外人看了不是有傷軍容國體嗎?” 蔣介石原本以為自己校長的威壓,陳明仁當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即改正。 結果本來就一肚子冤氣與不平的陳明仁直言: “校長,這個事情我就明說了,士兵穿的像叫花子,這不能怪我,衣服不是我發(fā)的,穿在身上,一個星期都下不來,就壞了,再等新的,則要很久,而且除了衣服,其他裝備軍餉,我的部隊何時得到過足數(shù),就這樣的條件,我們是比不過其他部隊?!? 陳明仁這一番話如竹筒倒豆子般倒出來,言下之意已經再明顯不過,這不僅直指后勤存在有人從中貪墨的問題,更直指老蔣偏心。 這讓向來十分注重面子的老蔣聽來倍感丟面,下不來臺。 被更加惹怒的老蔣大發(fā)脾氣,結果陳明仁發(fā)火更甚,他的脾氣是出了名的桀驁不馴,一點就著,當下就吹胡子瞪眼,繼續(xù)與蔣爭辯。 一兩個回合下來,惹得老蔣直接破口大罵,大聲咆哮道:“你竟敢這樣頂撞我,我馬上把你關起來!” 而陳明仁依舊不示弱,更加激憤說道:“我是犯了什么罪嗎?莫說關起來!你就是殺我頭我也要都說出來!” 一邊說,他又一邊將中將領章撕下來,往蔣介石的辦公桌前一丟,放下狠話:“你愛怎么辦怎么辦吧,這個中將我不當了?!?/p> 老蔣聞言不可置信,感受到了極大的冒犯,權威被挑戰(zhàn),他雙目怒視,被氣得說不出話來,一室的空氣都仿佛凝滯了。 這時,老蔣侍從聞聲趕來,知道事情不好辦,趕緊請了宋美齡勸老蔣入內暫作休息。 而后又安排了憲兵營長護送氣呼呼的陳明仁回到住所。 事后一段時間內,老蔣和陳明仁之間的關系始終未破冰。 后來還是由其他國民黨在云南的高層人士出面,從中斡旋,勸說老蔣“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陳明仁就是脾氣大了點,帶兵打仗能力出眾,老蔣思及此,這才退了一步。 再見陳明仁,老蔣道了句“你這樣的倔脾氣,只有我能容你用你”,以示自己的寬宏大量。 這件事情才算作罷。 其實即便別人不勸說,老蔣自己又何嘗不知,打仗還是要靠陳明仁這樣的中將,他所做不過是順水推舟。 不過表面上,老蔣原諒了陳明仁,但經此一事,老蔣也已經察覺到,陳明仁此人不好控制,默默在心里將陳明仁踢出了值得信任的心腹名單。 老蔣原擬提拔陳明仁擔任七十一軍軍長,結果到最后,陳明仁不但沒當成軍長,還被奪了預二師的兵權,擔任了七十一軍副軍長(國民黨軍隊副職無權),好一番明升暗降的操作。 奈何陳明仁帶兵打仗的本領實在過人。 抗日揚名1942年,陳明仁率部從云南向緬甸方向挺戰(zhàn),與日軍發(fā)生激烈交戰(zhàn)。 新二十八師由于長期作戰(zhàn),傷亡很重,所剩官兵不足200人,結果就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遭到敵人夜襲突擊,情勢萬分危急。 新二十八師師長劉伯龍急電七十一軍軍長鐘彬,鐘彬接起電話,聽到一半就已經扔下話筒呆坐一邊,全然沒了主意。 陳明仁見狀,頓感不妙,一把撈起話筒,問明情況后,下達指示:“如失了一寸土地,軍法從事。” 電話那端的劉伯龍聽到陳明仁這句話,才仿佛如夢初醒,抱著必死的決心,以少數(shù)兵力,抵擋了敵人兵力,守住了陣腳。 另一邊,劉明仁預感到敵人還會選擇在夜晚偷襲,于是只留少數(shù)兵力在軍部,將余下三分之二兵力全部埋伏在了陣地前沿的左右兩側,設了個套子等著敵人鉆。 不出所料,日軍在晚上又來了,結果被埋伏在該地的劉明仁率部予以猛烈的炮火攻擊,欲偷襲卻反被襲,日軍倉皇撤離。 劉明仁則率部乘勝緊追,予以日軍致命打擊,此一戰(zhàn),日軍傷亡重大,劉明仁部大獲全勝。 緊接著,全軍乘勝追擊,勢如破竹,一舉攻下芒市、遮放、畹町等一眾重要據(jù)點,于中緬交界處——南坎與英、美盟軍會師。 經此一戰(zhàn),陳明仁的軍事才能得到英、美盟軍的高度認可,“能戰(zhàn)之將”的名頭更是在國內外傳揚開來。 此一戰(zhàn),鑒于陳明仁在國際上打出了名聲,老蔣給予了陳明仁應有的嘉獎和贊賞,兜了一圈重新升任陳明仁為七十一軍軍長。 慘遭排擠不過在這之后,1947年,陳明仁再次為老蔣贏得戰(zhàn)事大捷之際,老蔣的反應卻是出乎意料。 1947年6月,陳明仁在東北四平一戰(zhàn)中以少數(shù)兵力死守,就連胞弟陳明信被俘“生死難料”仍繼續(xù)頑抗,最終戰(zhàn)勝了東北民主聯(lián)軍。 憑這一戰(zhàn),陳明仁博得蔣介石刮目相看,還得了青天白日勛章(號稱國民黨軍人獲得的最高獎賞)。 得此獎賞,陳明仁安心帶著妻兒回了湖南祭祖掃墓。 結果就在此期間,陳誠狀告陳明仁打仗時不保衛(wèi)自己,還將美軍援助的面粉、大米包用來構筑工事,惹得百姓饑餓,美軍震怒。 蔣介石聞言,偏聽陳誠,不待陳明仁解釋,就直接下令扣押,撤了陳明仁的職,革職查辦。 事實是,當時國民黨的遼北省政府主席劉翰東私自囤積了大量糧食,其中就包括美國援助的糧食,劉翰東將這些糧食據(jù)為己有,堆放在四平接火車道兩旁,結果受炮火攻擊,糧食損毀近半。 戰(zhàn)后有百姓和士兵缺糧缺食,于是將仍可食用的糧食自行拿去,陳明仁對這些行為未加阻止,反倒是阻止了在戰(zhàn)斗中想要逃跑的劉翰東,這些都招致了劉翰東的記恨。 而劉翰東和陳誠是老同學,陳誠帶美軍顧問去四平時,正好讓美軍顧問看到了所援助糧食被用來構筑工事的一幕,再加上輿論攻勢,原本立了戰(zhàn)功的陳明仁最終落得個被撤職的下場。 就連前線的國軍士兵都忍不住吐槽:陳軍長為'老頭子’賣命,胸前掛的是青天白日勛章,手里拿的是撤職令。 陳明仁從湖南祭祖歸來,才驚覺變天了,他就此離開東北戰(zhàn)場,回到南京,脫下了軍裝,蓄起了胡子,賦閑在家?guī)Ш⒆印?/p> 1948年,國民黨在全國各大戰(zhàn)場節(jié)節(jié)敗退,陳明仁更整日借酒澆愁,郁郁寡歡,而就在這時,原本在四平一戰(zhàn)中被俘的陳明信卻突然回來了。 陳明信向陳明仁講述了自己這一段時間的親身經歷,并勸陳明仁振作起來,另尋“出路”,為國為民繼續(xù)做些有用的事情。 陳明仁當然明白弟弟說的意思,這時的他對老蔣已然心灰意冷,但是他又不禁悲觀地長嘆一聲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經四平一戰(zhàn),我現(xiàn)在已然無退路可走,只能跟著'老頭子’走到哪里算哪里了?!?/p> 而陳明信聽了,卻不以為然,力勸陳明仁“識時務者為俊杰”。 也就是在這時,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又一個人生十字路口出現(xiàn)在陳明仁面前。 國民黨軍隊戰(zhàn)事不利,陳明仁趕在這時被再度啟用,擔任了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武漢警備司令,并在1949年2月被調往他的家鄉(xiāng)湖南。 彼時,恰逢陳明仁的老師程潛主政湖南,程潛眼見國民黨江河日下,他是在不忍三湘大地和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們的生命做無謂的犧牲,于是秘密同湖南的地下黨取得了聯(lián)系,以求和平出路。 而此時的陳明仁見到程潛,當程潛試探著問他接下來有什么打算之時,陳明仁直言:“我陳明仁一介武夫,只要能造福湖南桑梓父老,但聽頌公(程潛尊稱)調遣?!?/p> 如此,兩人一拍即合。 棄暗投明而遠在北平的毛主席對家鄉(xiāng)湖南的和平解放大業(yè)同樣十分關注,他更深知陳明仁對于四平一戰(zhàn)的在意,為減輕陳明仁的顧慮,毛主席特意給湖南民主人士章士釗寫了一封信。 在信中,毛主席這樣評價陳明仁: “陳明仁在東征北伐和抗戰(zhàn)中立下了不少功勞,對國家和民族是有很大貢獻的……他在四平和我們對抗,那是各為其主,各劃各的船,都想劃贏,這時理所當然的,我們會諒解,只要他站過來就行了,我們還要重用他?!? 后來章士釗又托人給陳明仁帶信,并在信中轉述了毛主席的這段話。 陳明仁看過信后,心中的大石頭落下,對和平起義的決定更加堅定。 而另一邊,也就是在這期間,老蔣也托人給陳明仁帶去了親筆信,還有大量現(xiàn)金和武器。 信中,老蔣要陳明仁死守長沙,不惜全軍犧牲,否則可以向湘西撤退,撤退前,記得將主張和平的人士一律處決,而這其中便包括程潛,老蔣是要陳明仁大義滅親。 這時,已經準備和平起義的陳明仁竟然又給老蔣回了一封信,表示:學生愿唯校長馬首是瞻,誓死效忠校長,血戰(zhàn)到底。 原來,陳明仁這樣采取兩面做法,正是為了盡可能不打草驚蛇。 老蔣得到陳明仁的肯定答復,放寬了心。 但實際上,歷史在湖南已經悄然翻開了嶄新的一頁。1949年8月4日,陳明仁和程潛領銜,正式發(fā)出了和平起義的通電。 緊接著,在通電和平起義后,受毛主席的主動邀請,陳明仁和程潛等一同來到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1949年9月19日下午,陳明仁、程潛等同毛主席一同游覽北平天壇公園。 行至祈年殿前,毛主席突然停下步伐道:“我們大家來照個相吧!” 眾人聞言,當即表示同意,就這樣,留下一張十分珍貴的合影。 就在這時,毛主席又突然指向人群中的陳明仁道:“子良將軍(陳明仁的字),我們兩個來單獨合一張影吧?!?/p> 陳明仁聞言,十分驚喜,當即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和毛主席照了張雙人半身照片。 合照完,毛主席又對著同為湖南老鄉(xiāng)的陳明仁,操著一口湖南口音道:“現(xiàn)在外面謠言很多,說你被我們扣起來了,開完政協(xié)會,你可將實際情況向外解釋一下嘛。” 陳明仁聞言,當即干脆答道:“好,我一定照主席的意思去辦!” “還可以把咱倆的合影照片分送給你黃埔同學?!泵飨纸又溃骸爸灰芩偷降模y(tǒng)統(tǒng)送一張,讓他們看看。你看要多少張呀?” “十打。”陳明仁大致估算了一下,報了個數(shù)。 這時,卻只見毛主席伸出五指道:“不夠不夠,我看照片最少送五十打出去!” 接著,毛主席又以十分輕松的口吻道:“后天是21日,我們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就開幕了,各方面代表人物都有了,唯獨缺少蔣介石黃埔系嫡系將領,你來了,代表性就都全了!” 眾人聞言,都笑了起來,陳明仁也笑著,對于毛主席的寬廣胸襟和對自己的態(tài)度,他倍受感動。 在后來的政協(xié)全體會議上,陳明仁大方坦誠地回顧了自己起義時的心路歷程,他言,自己當時接到老蔣命令要“大義滅親”,腦子里直接想到的是,便給他來個“大義滅親”。 政協(xié)會議后,陳明仁去了濟南,看望了昔日的黃埔同學,將同毛主席的合照給他們都看了,盡可能地勸說大家虛心接受改造。 1949年11月1日,陳明仁所率起義部隊正式改編為二十一兵團,陳明仁擔任二十一兵團司令員。 1952年解放軍全軍大整編,二十一兵團改編為第55軍。 而陳明仁拒絕了上級調他到大軍區(qū)任職的意思,自愿擔任第55軍軍長。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此時擔任軍長職務的陳明仁按照常理大概是會被授予少將軍銜。 但是毛主席考慮到陳明仁以往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赫赫戰(zhàn)功,以及他為湖南和平解放事業(yè)做出的重要貢獻,大筆一揮,特批改授陳明仁上將軍銜。 此時的陳明仁將軍,正率軍駐防湛江沿海,此后近十年,陳明仁將軍治軍有方,受到了諸多好評。 1969年,陳明仁將軍經中央軍委特批回到湖南長沙安度晚年。 1974年,陳明仁將軍因患癌癥病逝于北京,終年71歲,至此走完了桀驁赤誠、棄暗投明的傳奇一生。 |
|
來自: 格林書屋 > 《首藏網絡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