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遭到誹謗、誣陷,一旦忍氣吞聲,就會成為默認。所以,必須得自證清白。 蘇秦憑三寸不爛之舌,以一己之力從齊國為燕國收復了十座城池,可是回到燕國時,卻不招燕老板待見,連住處都沒給安排。 原來還在他在外面拼老命的時候,家里就有人給捅了刀子,向燕老板誹謗他是天底下最不講德行禮數(shù)的人,結(jié)果燕老板聽了進去。 如果遭人誹謗就忍氣吞聲,那就不是縱橫家蘇秦了,他必然要自證清白。于是,找到燕老板講—— 我本是一個平庸之輩,遇見您之前沒有一丁點兒功勞,但您卻親自到郊外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顯赫。 如今我為您出使齊國,收復了十座城池,立下了可以挽救燕國危亡的功勞,可您卻不再信任我了。
蘇秦在這里看似簡單的陳述,實則是在擺事實、講道理,找原因。 在我沒功勞時,大王都能熱情對待我 那么當我有大功勞時,大王更會如此 我為燕國收復城池立下了大功勞 ------------ 則,大王理應會更熱情地對待我
然而事實卻是:大王(燕老板)不但沒有更熱情的對待,反而連最起碼的住處都沒安排。 事出反常必有妖,蘇秦推斷一定是有人在燕老板面前誹謗、中傷自己。 02. 令燕老板沒想到的是,蘇秦并沒有急著解釋或澄清。 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接了這個誹謗,并告訴燕老板—— 我品行有問題,這是大王的福氣。 假使我像尾生那樣講信用,像伯夷那樣廉潔,像曾參那樣孝順,擁有這三種天下公認的高尚品德,我也就不會來侍奉大王了。 像曾參那樣孝順,我就不能離開父母在外住宿,那您又怎么能讓我出使齊國呢? 像伯夷那樣廉潔,不吃不義之食而餓死在山上,我怎么可能行千里來侍奉弱小的燕國呢? 像尾生那樣守信用,約好的女子沒來,他就抱著橋柱死等,即便被水淹了也不離開,那我又怎么愿意到齊國去“宣揚”燕、秦的威力,收復失地呢?
蘇秦在這里論證了一個觀點:如果我品行有問題,則我對燕老板更有利。 只不過他是通過證明換質(zhì)后的觀點的成立而證明這個觀點成立的。 [換質(zhì)觀點] 如果我品行沒問題,就對燕老板不利 ------------ [依據(jù)1] 至孝,就不會離開父母去出使齊國 [依據(jù)2] 至廉,不吃白食就不會來侍奉燕國 [依據(jù)3] 至信,死守成規(guī)不敢用謀略收復失地
再把話說回來,“品行道德”這些東西都是用來自我完善的,而不是用來詆毀誹謗他人的。 03. 可是燕老板為什么會把別人誹謗蘇秦的話聽進去呢? 蘇秦分析出了原因—— 關(guān)注個人品行是守成安邦、安于現(xiàn)狀的做法,不是進取的做法。 如果大王是安于現(xiàn)狀的國君,而我是謀求進取的臣子,這就會導致那些誹謗會影響大王對我的看法。
蘇秦繼續(xù)解釋到—— 之所以堯舜禹三王交替興盛,五霸相繼稱雄,都是因為他們不滿足現(xiàn)狀。 如果滿足現(xiàn)狀,齊國就不會進兵攻打燕國,秦國也就不會對山東六國虎視眈眈,它們都有進取心。 如果我滿足現(xiàn)狀,就會待在老家照顧母親,不會拋開她來燕國侍奉您,所以我知道我是謀求進去的。 如果大王您安于現(xiàn)狀,而我謀求進取,一旦誹謗我的話符合您的預期,我就必然會得罪您。
蘇秦更深層次的分析了原因: 君臣一心,至關(guān)重要 要么一同安于現(xiàn)狀 要么一起謀求進取 否則 若國君安于現(xiàn)狀,臣子謀求進取 或國君謀求進取,臣子安于現(xiàn)狀 ------------ 都可能出現(xiàn):君臣離心產(chǎn)生猜忌
也正是因為如此,其他人的誹謗就容易中傷君臣之間的忠信,這也成了因忠信而得罪大王的原因。 04. 此時,除非燕老板承認自己“安于現(xiàn)狀”,才能讓他聽信誹謗而冷落蘇秦的行為變得合理。 但作為一國之君,如果真承認了自己是個安于現(xiàn)狀的人,那么還會有哪個有識之士愿意來輔佐他成就大業(yè)呢? 所以他很自然地轉(zhuǎn)移了話題,借著蘇秦的話問—— 忠信又有什么可責怪的呢?
蘇秦跟著一同論述—— 大王您不知道,我有個鄰居在外地做生意,他妻子在家跟別人私通。 那個情夫眼看人家老公快要回來了,很是憂慮,結(jié)果這位妻子早有打算——毒酒伺候。 等丈夫到了家,妻子讓仆人捧著毒酒去送給丈夫。 仆人知道那是毒灑,如果送上去,就會毒死男主人;如果說出實情,女主人就會被趕走。
蘇秦借著故事來表明自己的兩難處境。故事中的仆人: 如果把毒酒送過去,男主人會死 如果把實情說出來,女主人被趕走 是把毒酒送過去,還是說出實情 ------------ 是讓男主人死,還是讓女主人被趕走
對照他自己: 如果遵從德行禮數(shù),無法建功立業(yè) 如果忠于建功立業(yè),無法保全品行 ------------ 是遵從德行禮數(shù)? 還是建功立業(yè)?
到底要怎么辦?蘇秦的故事繼續(xù)講到—— 于是,那個仆人送酒時假裝跌倒,潑掉了毒酒。 男主人不知實情,因為他打翻了酒很生氣,就用竹板打了他。 那仆人一倒,一方面救了男主人,另一方面保住了女主人。 忠心到了這種地步,然而仍然避免不了挨打,這就是因為忠信反而受到責罰的人。
現(xiàn)在我蘇秦的處境,就和那個仆人一樣,我不顧及別人對我的德行禮數(shù)的評價,一心為輔佐你建功立業(yè),反而被您冷落到連住處都不給了。 此時的燕老板也理解蘇秦的牢騷,兩人相視一笑。燕老板立刻吩咐為蘇秦安排上好的住所,以感謝他的功勞與付出。
#看故事理邏輯|推薦—— 處理好了近鄰關(guān)系,就不怕離得遠的仇敵 如果做成或者做廢對你都有好處,你做不? 因為你信任我賞識我,所以我愿為你赴湯蹈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