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處處為他人著想的行為,不僅讓人感到舒心,也使得自己收獲了好人緣。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曾說:"不要從特殊行動中去估量一個人的美德,而應(yīng)從日常的生活行為中去觀察。" 生活中,很多人經(jīng)常擺出一副盛氣凌人、趾高氣揚的樣子,他們總喜歡把別人踩在腳下,來抬高自己的身份。殊不知,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從不會顯擺自己的優(yōu)越感。 你用什么態(tài)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回饋你 和氣待人,和氣待事,才是一個人的頂級智慧。 鬼谷子說:"為人處世善于察言觀色,精于揣摩人心,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說話喜歡直來直去,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看上去很直爽,其實是缺心眼的表現(xiàn)。很多成大事的人,并不是智商有多高,而是擅長與人溝通,懂得看人臉色。 清代文學家鄭板橋說過:"聰明難,糊涂難,由聰明而轉(zhuǎn)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后來福報也。"當你做到不評價、不拆穿時,不僅會降低傷害,還能免去不少仇怨。 卡耐基說:"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人生到頭來,最難得的就是活個明白。 文陽春白雪 |
|
來自: 寂寞的雄鷹 > 《大連晚報《精讀時間》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