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支持,否則以后就永遠(yuǎn)見不到了。 郭母杜夫人、原配張瓊?cè)A(左一)、二侄女郭瑜(右二)、三女郭琴軒(右一),1927年秋在樂山沙灣鎮(zhèn)家中合影 01 1912年2月15日,四川省樂山縣沙灣鎮(zhèn),鑼鼓喧天,喜氣洋洋。 20歲的郭沫若迎娶22歲的張瓊?cè)A。 這是一段包辦婚約,但郭沫若仍然充滿了期待,期待自己的妻子如空谷幽蘭,如原野百合
受過高等教育的郭沫若渴望紅袖添香,奈何現(xiàn)實給了他沉重的打擊。 新婚夜,郭沫若揭開新娘的蓋頭后,他所有期待都成了失望,郭沫若后來在文章中評價他對張瓊?cè)A的第一印象“眼前現(xiàn)出一對露天的猩猩鼻孔!” 張瓊?cè)A真的是猩猩鼻嗎? 多年后,郭沫若的侄女郭琴軒為張瓊?cè)A喊冤
見過張瓊?cè)A的作家桑逢康先生也認(rèn)為
無論外人如何評價,顯然,在郭沫若心中,張瓊?cè)A的外貌是極度不漂亮的,對男人來說,沒有第一眼的喜歡,也就無從談起日久生情。 張瓊?cè)A和婆婆 新婚夜,失落的郭沫若獨自在廂房郁悶,在母親的苦勸下,才回到了新房,他喝得酩酊大醉,很快就呼呼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新娘則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難眠。 丈夫的冷漠,張瓊?cè)A已經(jīng)察覺,然而命運(yùn)既然將兩人捆綁在了一起,這就是張瓊?cè)A眼中的宿命,除了接受,別無選擇。 郭沫若在婚后第五天,便借著上學(xué)為由,去了成都。 張瓊?cè)A在岸邊目送丈夫上船,她的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別離來得太快,她怎能不傷心。 郭沫若后來又去了日本讀書。 他越走越遠(yuǎn),張瓊?cè)A卻只能待在老家等他回來。 這就是舊時代男性和女性的區(qū)別,包辦婚姻困不住男性,卻可以困住女性一生。 02 1916年,郭沫若在一家醫(yī)院認(rèn)識了漂亮護(hù)士佐藤富子,他對佐藤富子一見鐘情,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文人浪漫,郭沫若靠著一封又一封炙熱的情書成功俘獲佐藤富子的芳心。 在家人的反對下,佐藤富子不惜和家人決裂,搬到郭沫若家里,和他同居。郭沫若為佐藤富子改名郭安娜。 郭沫若在享受甜蜜愛情的同時,只能選擇性遺忘獨守空房的張瓊?cè)A。 在日本期間,郭沫若從不曾給張瓊?cè)A寫信,就連收到張瓊?cè)A寫給他的信,他也不回復(fù),只是在給弟弟的信中,告訴弟弟讓他轉(zhuǎn)告八嫂,說他太忙,就不單獨回信了。 郭沫若的問題不是太忙,而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張瓊?cè)A。 張瓊?cè)A的日子是寂寞的,她始終牽掛著丈夫,始終把房間的擺設(shè)維持著郭沫若未離開時的模樣。 她收藏著郭沫若用過的筆,寫過的字,看過的書。 她把郭沫若寫給公公婆婆的信,視為珍寶,所有信都被她保存得好好的。 睹物思人,張瓊?cè)A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去想念郭沫若。 歲月漫長,年紀(jì)輕輕的她,未來卻已經(jīng)沒有了希望。 郭沫若和安娜戀愛后,曾在信中告訴父親他有了日本老婆,卻被父親痛斥他對不起張瓊?cè)A,這讓郭沫若好生尷尬。 他的父親要求郭沫若親自給張瓊?cè)A解釋,給張瓊?cè)A道歉,郭沫若卻遲遲不肯動筆,他不知道該說什么,只因他覺得自己也是受害者。 郭沫若和日本妻子佐藤富子 郭沫若后來終于給張瓊?cè)A寫了一封短信,言語之間都是無奈。
郭沫若說張瓊?cè)A是客,然而常年不歸家的他更像是這個家的客。 因為不敢面對張瓊?cè)A,1923年,郭沫若回國前夕,大哥在信中建議他回四川工作,他直接拒絕了。郭開文知道郭沫若的心結(jié),因此給了他兩個建議:要么和張瓊?cè)A離婚,要么就兩女侍一夫。 郭沫若回信道
他始終是優(yōu)柔寡斷的。 03 當(dāng)獨自撫養(yǎng)五個孩子的安娜也成了過去時,1938年,郭沫若迎娶了小自己24歲的于立群。 名義上,他已經(jīng)有了三位妻子。 只是,前兩位都是過客,于立群才是和郭沫若廝守終生的女人,為他生下了六個孩子。 唯有張瓊?cè)A無兒無女,一世凄涼。 郭家孩子多,張瓊?cè)A很喜歡逗逗別人的孩子,卻又因此更加孤獨。 郭沫若回國后為了逃避張瓊?cè)A,寧愿多年不回家鄉(xiāng),這是讓張瓊?cè)A最傷心的地方。 1939年2月,郭沫若的侄子郭宗璞在重慶找到了郭沫若,告訴郭沫若,他的父親很想念他,老人家年紀(jì)大了,體弱多病,郭沫若應(yīng)該回去看看了。 離別家鄉(xiāng)26年,郭沫若這一次才終于下定決心回家。 得知郭沫若要回來的消息,老家的人都很開心。他們早就聽說郭沫若已經(jīng)飛黃騰達(dá),正擔(dān)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 郭沫若回家的那天,大家早早地在路邊等候他榮歸故里。 擠在人群中間的張瓊?cè)A悲喜交加,她曾無數(shù)次幻想過丈夫回家的情形,待到幻想變成現(xiàn)實,她依然憂郁。 郭沫若和于立群 郭沫若西裝革履,風(fēng)度翩翩地走來,他向許多人打招呼,唯獨漏了張瓊?cè)A,張瓊?cè)A仿佛是最不重要的那一個。 郭沫若向父親問好,父親卻說:“八兒回來了,八女子(張瓊?cè)A)就好過了?!?,家人告訴郭沫若他母親病逝前的遺言:“他日八兒歸來,必善視吾張氏媳,毋令失所?!?/p> 父母都如此看重張瓊?cè)A,不得不讓郭沫若對張瓊?cè)A另眼相看,她確實是一個好兒媳,在郭沫若離家的漫長歲月里,代替他盡孝,毫無怨言。 一家人坐下來后,郭沫若才能具體了解到家里這些年的變化。 許多年不回家,郭沫若對這記憶中的老房子有些陌生。 這老房子承載的是郭沫若的青春,卻承載了張瓊?cè)A的一生。 郭沫若問張瓊?cè)A這些年還好嗎? 聽到這句話后,張瓊?cè)A卻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她心里有太多委屈,卻不愿說出口,她告訴郭沫若自己很好。 看著張瓊?cè)A的眼淚,郭沫若知道她是言不由衷,不禁又道,
張瓊?cè)A沉思了片刻,
縱然郭沫若曾鐵石心腸,面對這樣善解人意的張瓊?cè)A,也不禁心生幾分內(nèi)疚,他作勢要對張瓊?cè)A心跪拜大禮,卻被張瓊?cè)A攔住,只能改成鞠躬。 就算千萬個鞠躬,也改變不了張瓊?cè)A這悲苦的一生。 郭沫若送了兩幅書法給張瓊?cè)A,囑咐她,沒錢的時候,可以拿去賣了換錢,但對張瓊?cè)A而言,日子再苦,她也不會變賣郭沫若送給她的禮物。 04 郭沫若第二次回家是在7月份,為了辦父親的喪事。這一次,他帶上了妻子于立群和兒子郭漢英。 情敵見面,絲毫不眼紅。張瓊?cè)A待于立群極好,專門收拾好房間讓郭沫若和于立群居住,當(dāng)時于立群剛生下孩子不久,她便經(jīng)常殺雞殺魚,做好吃的給于立群補(bǔ)充營養(yǎng)。 對于立群的兒子,她也視如己出,十分喜歡這個可愛的孩子。 郭沫若中途有事回了重慶一趟,他把妻兒都留在了老家,可見他對張瓊?cè)A的信任。 郭沫若的父親去世后,遺產(chǎn)平分給了四個兒子,郭沫若把自己的一份祖業(yè)留給了張瓊?cè)A。 張瓊?cè)A就靠著每年收租谷過日子。 05 自從公婆去世后,張瓊?cè)A的日子更孤獨了,她每天搬一張小板凳坐在門外,一坐就是半天。 張瓊?cè)A看著天上的云,山上的蒼穹,她常常陷入回憶里。 人到晚年,往往喜歡回憶過去,張瓊?cè)A時常想到和郭沫若結(jié)婚時的場景,那時的他那樣年輕,她又怎么會想到自己的丈夫日后如此有出息,又怎會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個棄婦,無兒無女一輩子。 鄉(xiāng)村寂靜,不如城市那樣喧嘩,當(dāng)郭家后人都紛紛涌入城里發(fā)展,陪伴張瓊?cè)A的是無盡的落寞。 張瓊?cè)A就在這日復(fù)一日的孤獨中度過了芳華灼灼的青春歲月,度過了滿頭白發(fā)的遲暮之年。 別人到了她這把年紀(jì)都是兒孫環(huán)繞,她卻形單影只。 土改過后,晚年的張瓊?cè)A沒有了土地,只能靠賣小吃和手工品生活。她每天邁著小腳早出晚歸,也不過是賺些辛苦錢。 路過的行人看到這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太在那賣東西,只覺可憐,誰又能想到她是大名鼎鼎的郭沫若的夫人。 郭家的侄兒侄女勸她給郭沫若寫信求助,她卻總是搖搖頭,她不想給郭沫若增添負(fù)擔(dān)。 然而,隨著年紀(jì)越來越大,就連上街也變得困難時,張瓊?cè)A不得不寄了一封信給郭沫若,希望郭沫若每個月給她寄15塊錢。 她就靠著郭沫若給的生活費過活。 這也是她和郭沫若唯一的聯(lián)系,郭沫若自從辦完父親的喪事后,再不曾回到老家。 張瓊?cè)A想念丈夫時,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擦著新婚時用過的那些家具,看看丈夫留下的書信。 1978年,郭沫若病逝于北京。親友考慮到張瓊?cè)A年紀(jì)大了,沒有告訴她這個噩耗。 地方政府后來接替郭沫若每月給張瓊?cè)A打生活費,就連郭沫若剛?cè)ナ狼废碌娜齻€月欠款,也一并補(bǔ)齊。 郭沫若逝世一周年,首屆郭沫若學(xué)術(shù)討論會在樂山舉行,郭沫若的女兒郭庶英、郭平英姐妹參加會議的同時,也去看望了89歲的張瓊?cè)A老人。 她們親熱地喊了一聲“媽媽”,張瓊?cè)A大感意外,當(dāng)?shù)弥忝脗z就是郭沫若的女兒時,張瓊?cè)A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沒有孩子,是她這一生最大的遺憾。這一聲“媽媽”讓張瓊?cè)A百感交集。 她嫁了一個有出息的丈夫,卻沒有得到一段幸福的婚姻。 回首前塵往事,就像做了一個漫長的夢。她和郭沫若本該是最親密的人,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終其一生,郭沫若不曾給過張瓊?cè)A一點溫存,還在年輕氣盛時,形容對方長著猩猩鼻。對女人進(jìn)行容貌羞辱實在是有失文化人的體面。 張瓊?cè)A這一生卻不曾說過郭沫若一句不是。 她無望地等了郭沫若68年,結(jié)局一場空。 1980年,張瓊?cè)A與世長辭,享年90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