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一個認知,就能走出完美主義的傷害!80%的人都有完美主義傾向,這是一把雙刃劍。 (一)很多時候,完美主義是搞死自己的最有效方法,因為它帶來拖延、過度苛責自我,帶來焦慮情緒 完美主義,讓自己總把標準定位在超越本人能力的高度上,潛臺詞是"我不夠好”,這是一種否定,有些追求完美的人很難走出過去犯的錯和自身不足,沉湎于過往的缺陷里。 另外,追求完美一個弊處,也要求別人做到完美,影響人際關(guān)系。 (二)當然,完美主義也有其優(yōu)勢,有助于我們追求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 它往往會促進我們自己反思,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這有助于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zhì)。它讓他們很容易實現(xiàn)自我約束、和保持高度的紀律性。 法國大作家阿納托爾·法朗士說:“我能堅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質(zhì)?!保簿褪遣煌昝啦攀沁@個世界的現(xiàn)實。 【如何改變認知】其實完美主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行動上的完美主義,一種是思想上的完美主義。這兩個相差十萬八千里: · 行動上的完美主義,是在自己現(xiàn)有的基礎(chǔ)上不斷地用行動持續(xù)改進,最后獲得一個接近完美的結(jié)果。 · 而思想上的完美主義可就慘了,他們只是盯著那個完美的畫面,那個腦海中根本不可能達到的一個非常高的要求,但是他們就是不愿意面對眼前的任務(wù),于是就造成了壓力的不斷累積,最后可能造成放棄或者“堰塞湖式”的崩潰。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越是完美的人,越愛說自己不完美;越是丑陋的人,越怕別人說他丑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做一個思想上的完美主義者。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行動上完美主義的巨人,思想上實事求是的客觀人。#心理學##完美主義##生活心理學##情感情感##家庭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