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釣的最大特點就是裝備簡單,對于沒接觸過釣魚的朋友來說一學就會。別看釣法簡單,至今依然依然無數擁躉,可見博大精深,能夠流傳千年絕對是有原因的。很多老釣友最早接觸的就是傳統(tǒng)釣,當臺釣流行起來之后開始玩玩臺釣,但是很多又會回歸到傳統(tǒng)釣上。傳統(tǒng)釣屬于易學但是難精的釣法,其實玩法非常多樣。 ![]() 一、鉛墜躺底 對于傳統(tǒng)釣來說,比較直接的印象就是鉛墜躺底,跟臺釣比的話缺少了靈敏度。但是兩種釣法的起源不同,傳統(tǒng)釣起源于休閑野釣,臺釣起源養(yǎng)殖塘釣鯽魚。鉛墜躺底的靈敏度高低,其實跟鉛墜有莫大關系,所以不能從調漂的角度衡量靈鈍。也正因為鉛墜躺底經常使用,所以這種釣法學習起來最快,完全不用糾結調漂,到了水邊就開搞。鉛墜躺底有幾個好處,魚更方便就餌,吃鉤深少跑魚,同時也能過濾部分雜魚的吃口,因為只要是野釣,雜魚鬧鉤現象必定不會少。 ![]() 二、鉤墜一體 這是傳統(tǒng)釣中的朝天鉤釣法,通常會搭配七星漂使用,兩者都是休閑野釣的集大成者。七星漂不同于豎漂,沒有翻身、站立的動作,對釣點的要求很低,碗口大小的草洞也能正常下竿。朝天鉤雖然鉤柄上有個鉛墜,但是依然非常輕盈,有極高的靈敏度。朝天鉤到底之后鉤尖朝上,不但有效減少掛底的現象出現,也能讓魚鉤上餌料更容易被魚發(fā)現?!拜p巧”就是朝天鉤的最大優(yōu)勢,咬鉤必定帶動鉛墜,子線長度為“0”,靈敏度哪里會低? ![]() 三、輕鉛釣浮 傳統(tǒng)釣鉛墜躺底,主要用于釣底,其實也可以用來釣浮,只需要調整下鉛墜重量就行。釣浮搭配七星漂才比較好玩,應用的場景極多。全年氣溫變化幅度很大,不同的季節(jié)、節(jié)氣魚情也是不同的,往往會有更適合某個階段的釣法。比如春季釣鯽魚,七星漂朝天鉤釣浮,可以釣戳茬、釣拱草、釣咂嘴,找魚釣的效果就是漁獲多,鯽魚個頭更大。夏季釣草魚,如果需要釣水皮,那也是七星漂釣組更合適一些,一定要搭配朝天鉤,掛草之后釣水皮,草魚上浮一下就咬住魚鉤。 ![]() 四、雙鉛釣法 傳統(tǒng)釣中的雙鉛釣也叫子母墜、高低墜釣法,出現的原理是在釣底時,會采用鉛墜躺底的方法,如果魚吃口比較差,尤其是冬季氣溫較低時,漂相會不那么明顯。這時候就可以使用高低墜釣法,把鉛墜分成3、7或者2、8,小的鉛墜躺底,較大的鉛墜上拉,魚只要拖動躺底的小鉛墜就行。如果搭配七星漂時,沒注意朝天鉤和七星漂的配比,經常會出現朝天鉤不能把全部七星漂拉入水中的現象,這時候也可以增加一個鉛墜。雙鉛用于朝天鉤七星漂釣組,也可以用于豎漂釣組。 ![]() 五、無鉛釣法 傳統(tǒng)釣的無鉛釣法跟臺釣中的無鉛釣法完全不是一回事,毫無關系。臺釣中的無鉛釣法,也叫放風箏釣法,其實并非沒鉛墜,使用漂腳很重的自立浮漂,漂腳其實就是鉛墜。臺釣中的無鉛,主要是使用長浮漂,打滿竿讓水線傾斜,目的在于釣得更遠,因為黑坑都是限制魚竿和魚線長度的。傳統(tǒng)釣中的無鉛釣法,真的是沒有鉛墜,比較常用的有兩種。一是搭配2、3顆七星漂,綁上羽毛鉤一個,夏季早晚水皮拖釣翹嘴,基本都是筷子長的?;蛘唪~鉤裹上蜘蛛絲,水皮拖動釣白條,效率也非常高。比較另類的是浮漂、鉛墜都沒有,掛活餌釣黑魚,或者岸邊石碓逗釣鱖魚。 ![]() 相同的釣組搭配不同的餌料,也有不同的玩法。比如七星漂釣組,有蘸米釣、抖灰面、蠶豆粉釣法等等。看著簡單,其實極為復雜,這才是傳統(tǒng)釣的最大特點。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