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年的某一天,隨著信使的一聲稟報,唐高宗李治憤怒的吼聲響徹整個大唐宮殿。 原來,就在剛剛下人來報,吐蕃的領頭人松贊干布病逝了,而按照當?shù)氐牧曀祝钠拮游某晒骷磳⒁闼吃帷?/p> 李治聽聞此消息,雷霆震怒:“一個小小的吐蕃,竟然敢讓大唐公主陪葬,豈有此理?”隨后他立即遣人要將文成公主接回,可文成公主卻斷然拒絕:“我不回去!” 一面是死亡的威脅,一面是故土親人的團聚,為什么文成公主會有這樣的選擇呢?這一切還得從她和親的那一刻說起。 貞觀八年,松贊干布為了攀上盛世大唐,提出了和親的申請。結(jié)果,這一要求直接遭到李世民的無視。 心高氣傲的松贊干布不甘心,他直接派兵攻打臣服大唐的吐谷渾,而戰(zhàn)火也蔓延到大唐邊境。 受到挑釁的李世民隨即出兵攻打吐蕃。兩軍交鋒過后,吐蕃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仍然向大唐提及了和親的愿望。 唐王雖然一舉威懾住了吐蕃,但是他權(quán)衡利弊之后,依然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然而,將心愛的女兒遠嫁生存環(huán)境惡劣的吐蕃,唐王是萬萬做不到的。于是,他挑選了皇室宗親的一個公主認作干女兒,并賜名“文成公主”,以此讓她完成和親的任務。 就這樣,16歲的文成公主帶著無數(shù)谷物、牲畜、匠人,以及種植和醫(yī)療技術等嫁給了松贊干布。面對美麗聰穎、智慧超群的大唐公主,松贊干布自是十分歡喜和重視。他親自率領群臣和隨從去青海迎接文成公主。 二人成婚后,相敬如賓,恩愛有加。公主不喜歡吐蕃人的鍺面習俗,霸道護妻的松贊干布便下令取消這一活動。而且,為了討公主開心,他還大費周章,專門為公主修建了一座盛大的布達拉宮。 而肩負著漢藏文化交流使命的文成公主,自然也不遺余力地教當?shù)氐牟孛袢绾斡孟冗M的技術種植,如何紡織和刺繡,如何造紙和釀酒,如何用中原的治病良方擺脫病痛。 就這樣,吐蕃人民在漢文化的洗禮下,生活質(zhì)量有了明顯的改善,大家對于文成公主自然感恩戴德,并且尊稱她為甲木薩。 然而,這樣和諧幸福的時光還沒有持續(xù)多少年,松贊干布就撒手人寰了。他的幼子繼位后,實權(quán)落在了相國祿東贊的手里。 野心勃勃的祿東贊自然不會把文成公主放在眼里,他甚至要求公主隨丈夫殉葬。對此,文成公主雖然心有畏懼,但是始終沒有產(chǎn)生返回大唐的念頭。 她明知道大唐有數(shù)不盡的榮華富貴等著她,她明知道大唐還有很多的摯愛親人呼喚她,可她就是不能一走了之,因為從遠嫁吐蕃的那一刻開始,維系唐朝和吐蕃關系的重大使命,就牢牢壓在她的肩膀之上。 看到祿東贊一心東擴,想跟大唐爭資源搶地盤,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文成公主怎可置無辜百姓的安危于不顧呢?然而,即便文成公主維護和平的心志,再怎么堅固,此后吐蕃和唐朝仍舊紛爭不斷。 三十年后,這位偉大且智慧的女人,最終因為感染天花而病逝。對她敬重有加的吐蕃百姓心中悲戚萬分,他們最終以隆重的葬禮,送別了心中的女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