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瘀血湯:大黃,桃仁,蟄蟲,主要用于產(chǎn)后腹痛。 這個下瘀血湯,治的病太多了,這個方子太好了,甭管在醫(yī)院里,在哪兒門診,診所,你看不見用這張方子的。為什么呀?他們那眼中欣賞的呀,是二十多味的那種方子,什么也治的那種方子。但是你別忘了,什么也治的東西,其結(jié)果是什么也治不了。唯有這種方子組織的最嚴謹,方劑的個性最強,效果最好,就是沒人用。就是好方子用的人太少,不治病的那方子人人用。你去看看,十七八味是平常的。一看那方子,你就可有一個結(jié)論,這方子什么也治不了。你再問他,問他治過什么。越是組織嚴謹?shù)姆阶樱皆礁?,這是一個。只有漢代人的作品是這樣,如果非要往下延伸,到唐代,再以后不見。今天這類的方子,會重新出現(xiàn)。你們知道那個黃連牡丹皮,大黃吧,我放到網(wǎng)上那張方子,點眼治紅眼病的,兩三次,三五次,就好病,點上就好病,打多少抗生素,吊多少天鹽水,這紅眼病治不了,三味藥,可惜一張好方子,大家都沒見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