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站:我在阿壩的阿壩(下) 扎西校長說,阿壩有句俗話:不管路途遠近,都要背上糧食;不管天氣如何,都要帶上衣服。的確,這里的天早晚溫差太大,而且一天中只要起風下雨,就會從夏天立即變成冬天。逛完一圈回來,該去吃晚餐了。扎西校長安排我們去吃牦牛肉鍋湯。一鍋牦牛肉,里頭夾雜著牛肚和牛腸,以及各種青菜。扎西校長說,這是奎哥點的菜,因為他在溫州甌海景山小學跟崗過半年,對溫州人的飲食更了解一些。太有心了,這鍋牦牛肉不僅好吃,還特別有情誼。我們以茶代酒,彼此互敬一番后,旦真老師帶頭給我們唱歌一曲。他們三個人用藏語為我們合唱,代表他們用最真的情誼來歡迎我們。藏族人真的像洛桑說的那樣:我們那邊的人不但會唱歌,而且還會一邊唱歌一邊放羊。這算是真正體會到了,這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晚餐過后,扎西校長帶我們去參加他們的扎崇文化節(jié)。所謂的扎,是藏語音譯,意思是陶器;而崇,也是音譯,意思是商品交換。扎崇,就是古時候的陶器商貿。 扎西校長說我真會挑時間,夏天是阿壩最美的季節(jié),而這幾天又是阿壩扎崇文化節(jié)。小小的阿壩縣城,比起以往任何時間,都要熱鬧得多。街上處處都是人,有阿壩本地的藏民,也有像我一樣從其他地方趕來的客人。我們開車進入停車場,然后步行到文化節(jié)的主會場,這里已經聚滿了人。會場的四周,擺滿了三省(甘川海)地區(qū)的各種物品。而正當中是主會場的大舞臺,今晚在這里舉行阿壩本地歌手的演唱會。我們隨著人群步入席位,等待歌手的出場。整個演唱會,主持人用雙語主持,普通話一次,藏語一次。有趣的是,如此臺下就得鼓掌兩次。歌手們唱歌用的都是藏語,雖然聽不懂,但依然覺得特別好聽。如此嘹亮的歌聲,在這高原之上,草原之中,顯得 特別純凈而清亮。不管是男歌手還是女歌手,聲音都特別好聽。我們坐在下面一首一首地聽,都沒有感覺到聽厭煩了。感反而生發(fā)出這樣的感慨:這里的人天生就會唱歌的。第二日,我與扎西校長相約九點去走訪一家藏族民居,另外再去各莫寺看看。沒想到,扎西校長早就在樓下等候了。他說,他聯(lián)系了一個朋友,他們家的房子很有藏族的特色,可以去看看。 我們開著車離開城區(qū)不遠,就到了一座大房子前。出門迎接的是一位先生,后來得知這位朋友也是校長,名叫塔青。走進大院是一個大草坪,然后就是一棟很高大的樓。跟我們在路上看見的那些一棟棟樓一樣,屋外是是泥墻。走進樓里,才發(fā)現(xiàn)樓只有兩層樓,而且內部全都是一根根大木頭做柱子。隔墻也都是用木板來裝修,在里面看整個就是木屋子。一樓是臥室,和冬天的客廳。我們走進客廳,一個取暖爐在我們前方,然后四周都是沙發(fā)。孩子們對取暖爐很好奇,對燒牛糞很好奇。塔青校長打開了取暖爐的存燃料箱,里頭都是干燥的,黑黑的牛糞。而且,還放在鼻尖上聞了聞。孩子們各個都感覺到很驚訝。我也拿來另一塊牛糞,聞一聞,的確有一種芳草香??蛷d的四周都是一些裝飾品和日用品,擺放有序美觀。塔青校長告訴我們,他們墻上擺放的碗是有講究的,顏色、個數(shù)代表什么。這些碗更不是拿來擺設的,而是每一個碗都是有用的。 參觀一樓,我們上了二樓。二樓右邊是一個誦經堂,左邊是一個大客廳(夏天用的客廳),再過去是餐廳和衛(wèi)生間。這個客廳著實大,分開里外通透的兩個功能區(qū)。裝修特別精致,取暖爐也特別大一些。估計,這里除了夏天用之外,還有可能是大型聚會時使用的??上?,今天不能參觀他們家的經堂。塔青校長說,他們家里人今天帶著鑰匙去參加各莫寺的灌頂儀式了。總之,這趟參觀讓我們長了見識。我強烈要求,大家在這里一起合影留念。塔青校長和扎西校長是同一個村子里的長大的老鄉(xiāng)。兩個人如今都是校長,而且扎西校長說他們的關系特別好。2023年7月22日早 寫于自貢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