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高適的見死不救,是對李白最大的侮辱,也是對“朋友”二字的最大褻瀆。 高適為了什么見死不救,可以理解,理解他作為一個尋常人好不容易混到現(xiàn)在這個位置的艱難,理解他對政治的高度敏感,就像理解一個人無法放棄高官厚祿去救一個昔日曾經(jīng)和自己在不同陣營的朋友。可是,有些人說高適不說話李白還能活,高適說話李白必死,這就很可笑了??隙ㄊ窍蓚b劇看多了……尤其是《三生三世》,可惜一般人沒有三生三世,一世就夠惡心了。??李白與宋若思的父親是好朋友,宋若思自然一馬當先:?杜甫就不說了,做夢都想救李白,可惜人微言輕。但我們也不能忘記他是因為替房琯說話而丟掉了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左拾遺職位。郭子儀何等樣人!為了避免被猜忌晚年門戶大開。京劇《打金枝》里他也是對膽敢打公主的兒子嚴加管教。手握重兵的他可以說身份比高適敏感一百倍!可他怎么不避嫌疑去救李白?他不知道風(fēng)險嗎?無他,“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連信佛的白居易都曾經(jīng)因為宰相武元衡遇刺事件而挺身而出因而被貶為江州司馬,連性格果決的王安石都曾經(jīng)因為蘇東坡的“烏臺詩案”而仗義執(zhí)言,仇家尚且如此,遑論朋友?所以說,高適從未把李白當真朋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高適不是完全不念舊情,比如他曾對杜甫多有接濟。可對李白完全不是這樣。他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某些方面和杜甫有相似之處。??????? 但腹黑也是真腹黑,對于李白他也只是在失意的時候能有共鳴。得意時,他知道李白對自己實在無用,非但無用,反倒可能有害,自然不愿意多摻合他的事情。這也就是為什么李白雪片般的求救信最終石沉大海的原因。有這樣的人在,你被PUA至死都會覺得對方的不作為肯定是有難處。 他是個酒鬼,但他不止是個酒鬼,酒鬼不可能成為后世的精神偶像。但若因此認為李白只會喝酒,啥事兒不會干,純純就是被洗腦了。李白是生在盛世沒錯,可那是盛世的尾聲,是觥籌交錯流光溢彩的盛世,也是妖孽橫行為禍地方的盛世,只不過一個是表,一個是里而已。盛世的隕落,需要有人陪葬。陪葬者,李白是,杜甫也是。需要有人歌唱,歌唱者,李白是,杜甫也是。殊途同歸而已……所以為什么李白不為所用?有“朝野無遺賢”的李林甫、楊國忠等人在,李白和杜甫之徒又能有什么用?!對,這就是政治,詩人很少屈從于政治,所以詩人很少能如愿以償。簡單來說,自我越多,政治越少。而詩人,偏偏是自我最多的那一類人。??????????世人也都是高適,失意時需要李白和自己一起借酒澆愁、痛飲狂歌。可真正到了關(guān)鍵時刻,都恨不得從未認識過李白,連沒認識過的也都“皆欲殺”。可幸運的是,李白不是沒有真知己,也不是沒有真朋友。在浩瀚的宇宙間,他也不孤單,那些人同他一起,構(gòu)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