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斷和治療肝癌過程中,化驗指標包括腫瘤標記物和肝功能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幫助診斷和治療。只有檢查結果異常,說明病情進展,又或是代表肝臟受損程度,直接影響患者生存和預后。 肝癌患者的重要指標有哪些? 1、腫瘤標志物 腫瘤標志物在篩查、確診和監(jiān)測病情方面有著重要意義。肝癌高危人群應定期監(jiān)測血清甲胎蛋白,檢測方便,價格低廉,對于原發(fā)性肝細胞癌相當敏感。正常情況下甲胎蛋白值為0~20微克,排除懷孕因素,甲胎蛋白水平升高應高度懷疑原發(fā)性肝癌,但也有可能是生殖系統(tǒng)腫瘤、肝硬化和肝炎。若高度懷疑原發(fā)性肝癌,需去醫(yī)院做肝功能、肝臟彩超、肝炎病毒指標、肝臟其他影像學檢查等來明確。另外,肝癌治療結束后需定期做甲胎蛋白檢查,目的是判斷治療療效,評估有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轉移或遠處轉移。 2、肝功能指標 膽紅素代謝、凝血機制、肝臟合成能力、細胞損傷能反映肝功能情況,一旦肝功能受損勢必影響肝癌治療。通過谷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來判斷含細胞是否受損,異常程度越高,說明肝細胞受損。血膽紅素能反映膽紅素代謝情況,肝細胞發(fā)生癌變后可影響其排泄功能,膽紅素逆向分泌到血液,從而升高血液中膽紅素濃度,一旦血膽紅素大于正常參考值的1.5倍以上,還需高度重視。通過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來判斷肝臟合成能力,肝臟合成功能受損時可降低該指標值,易造成低白蛋白血癥,從而導致全身水腫、腹水和胸水等,降低患者體能狀態(tài),影響治療效果以及預后。 3、CT 腹部CT能顯示腫瘤位置、數(shù)量和大小,跟周圍臟器以及重要血管之間的關系,對判斷腫瘤能不能切除,評估手術安全性有著重要價值。 溫馨提示 不幸被診斷為肝癌后,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情況來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最大程度提高5年生存率。早期肝癌能采取根治性手術,如肝移植術或切除術,預后良好,5年生存率接近于40%~70%;但達到晚期后,生存時間僅6個月~18個月左右。治療結束后應定期去醫(yī)院隨訪復查,了解治療療效,及早發(fā)現(xiàn)復發(fā)跡象。合理安排飲食,多吃新鮮蔬果,適當補充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