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因王勃的一首《滕王閣序》一舉成名,而且還成為了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可是很多人好奇,”滕王閣“里的”滕王“究竟是誰呢? 一切都要從唐太宗貞觀三年說起。玄武門之變后,唐高祖李淵徹底失去了權(quán)力,并以太上皇的虛名,居住在太極宮,雖然無權(quán)無勢,但李世民待他不薄,李淵享盡榮華富貴,也就是在此期間,李淵又為李世民添了一個弟弟,他就是李淵最小的兒子——李元嬰。 貞觀九年,李淵病逝,當(dāng)時的李元嬰只有6歲,李世民雖然做過弒兄殺弟之事,但他對這個弟弟卻尤為寵愛,從不讓他受半點(diǎn)委屈,甚至在李元嬰十歲時,就封他為滕州刺史了,而正是因此,李元嬰得王號為”滕王”。 然而,李元嬰并非一個合格的王爺,他仗著哥哥李世民的寵愛,在封地?zé)o惡不作,尤其是成年后,整日把酒言歡,甚至還強(qiáng)搶民女,引得一方百姓叫苦不迭。李元嬰得人品卻是不怎么樣,但他在藝術(shù)方面的審美力,還是非常值得稱道的,尤其是在大興土木方面。李元嬰在滕州建筑了很多豪華娛樂場所,其中屬滕王閣最有名,這便是王勃筆下的那座“滕王閣”,雖然這座建筑給當(dāng)時百姓帶來了無盡的苦難和壓力,但不得不說,它也是中國古建筑史上的一座偉大工程。 對于李元嬰的行徑,李世民一直都是睜一眼閉一只眼,直到李治即位后,才出面懲處了這位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叔叔,不過李元嬰依舊我行我素,這或許也是他能夠壽終正寢的重要原因吧! 參考資料;《舊唐書》《滕王閣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