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江德福的女婿,王振彪的兒子王海洋評價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最為準確的一句話。 清晰而簡練地概括了江德福和安杰50年多年的婚姻。 經典電視劇《父母愛情》,自2014年開播以來,就刷新了各項數(shù)據(jù)。 已經播出了7年了,評分網站上,依然保持在9.5分,給年代劇立下了新標桿。 《父母愛情》是根據(jù)軍旅女作家劉靜的小說改編而成,而劉靜本人也參與其中。 只可惜,劉靜在2019年就離開了。 《父母愛情》已經初見山影作品的風格,追求高度還原,大搞基建,全劇導演說了算,不要流量要演技。 孔笙導演的封神之作《父母愛情》,之所以經典,是因為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值得推敲。 安杰從嬌俏的資本家小姐,成長為樸實的老太太; 德華從啥都不懂的農村婦女,成長為讓孩子尊敬的好姑姑; 張桂蘭、王秀娥,張桂英,這些出場極少的人物,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造化弄人,亦或是命運如此,任人評說,沒有對錯,這就是生活,是一場開卷考試還沒有標準答案。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王振彪的唯一兒子,被江德福叫執(zhí)胯子弟的王海洋。 01、幸福的童年王海洋的母親,也就是劇中的張桂英,是一個病身子。要不在那個年代,誰家還沒三五個孩子。 王海洋的媽媽張桂英常年有病,一年有半年待在醫(yī)院里,在家這半年也是皺著個眉頭紫著張嘴唇大喘氣的時候居多。王海洋的孤寂是可想而知的。 從這一方面來看,王海洋是不那么幸福的,畢竟缺少了母親的陪伴。 可是,王海洋的媽媽給王海洋的愛,一點都不比安杰給她七個孩子的愛少。 雖然都是隨軍家屬,深居簡出,但是安杰和張桂英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卻天差地別。 這里特別說明一句,原著中是沒有江德華存在,所以安杰在嫁給江德福之后,就告別了職場,成了家庭婦女,主要任務就是生兒育女。
雖然張桂英身子弱,但是母愛卻熾熱。這種濃烈的母愛是安杰不曾有過的。 王海洋的童年,從這一點來說是幸福的。 他擁有充足的母愛,卻又沒有被愛捆綁。他無拘無束地度過了他的童年,形成了完整的人格。 02、逃離海島在海島上,王海洋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王海洋上初中時,母親就去世了。母親去世后,父親再娶,他和繼母的關系并不好。父親也總是因為工作忙而缺席他的生活,形成了他清高又非常有主見的性格。 因為空軍沒選上,王海洋二十好幾了還是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 在《父母愛情》劇中,王振彪讓他二選一,要么參軍,要么回老家當農民。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王海洋毅然決然地回家種地了。 在原著中,王海洋是受不了安杰的嘲諷,一氣之下逃走的。 王海洋和安杰的三女兒談戀愛,但是安杰一心想要找一個能在事業(yè)上勝過江德福的女婿,王海洋自然是看不上的。 她毫不客氣地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狐貍吃不到甜葡萄。 這話重重挫傷了王海洋的自尊心,一氣之下跑到了南京他姨家躲清凈。 三女兒用死來抵抗安杰的干涉。 只是愛情這個東西,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時間不對,努力白費。 三女兒和王海洋的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一晃又是幾年,四女兒長大了。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安杰的“老七”和王海洋相遇就是一種偶然。 老七不是沒人追,只是她覺得少了點什么,或許就是文學作品里的浪漫吧。 和王海洋再見面,老七有一種青梅竹馬卻也惺惺相惜的感覺。 這是兩人的緣分,也是愛情里的浪漫。 03、北大學者高考恢復之后,王海洋考上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是小說中所有人中文學水平最高的。 在那個時代,能夠上這樣的高等學府,絕對是一等一的人。 安杰聽說了小女兒和王海洋談戀愛,也就沒有多阻止。 畢竟她已經接受了自己老去的事實,也吸取了三女兒的教訓,心態(tài)平和了很多。 等到王海洋和小女兒生孩子的時候,安杰還去伺候月子了,一副慈祥的老太太樣子。 生活磨平了安杰的傲氣,安杰也滋養(yǎng)了江德福的精神。 王海洋能從一個瘦猴成長為一個北大教授,離不開童年母親深沉的愛。 有句話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王海洋是前者。盡管他少年喪母,但是童年的母愛,足夠支撐他的一生。 |
|
來自: 昵稱6016571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