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婚姻能不能過好,要看有沒有遇見對的人。
但若是如此,遇到出軌的伴侶,又該如何釋懷?
遭到背叛,很多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無奈,有些人雖然選擇了繼續(xù),卻依然擔(dān)心對方再犯,為此患得患失。
但無論伴侶如何,生活是自己的。
要想擁抱幸福,就不能寄希望于伴侶,而是要看自己。
出軌的男人,最愛自己
婚姻承諾給我們的,是一種合法關(guān)系。
很多妻子遇到丈夫出軌,總是把炮火對準小三。
在《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受到上司段某潛規(guī)則,嚴詞拒絕后,被他太太誤會,認為是她勾引了自家老公。
當(dāng)段太太跑到公司大鬧時,女人的丑態(tài)就像一面鏡子,讓羅子君想到了以前的自己。
當(dāng)初她遭到丈夫背叛后,也是這幅潑婦姿態(tài),見誰咬誰。
今年4月,上海判決了一起原配弄瞎小三的案件。
吳女士跟丈夫是在北京工作期間認識,拼搏多年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咨詢管理公司,收入頗豐,育有兩女一子。
但在第3個孩子出生2個月后,吳女士發(fā)現(xiàn)丈夫出軌了公司女同事。
因為公婆極力反對、丈夫懺悔挽留,吳女士最后選擇留在家庭。
然而,小三卻屢次挑釁,給她發(fā)短信、打電話,又跟她丈夫藕斷絲連。
在電話和短信警告無果后,她購買了斧子和潔廁靈,沖到公司要給對方一個教訓(xùn)。
爭執(zhí)中,小三的左眼濺入了潔廁靈腐蝕性的液體,眼球被灼燒導(dǎo)致失明。
最終,吳女士因為故意殺人罪,被判了6年。
讓人唏噓的,不是小三的遭遇,而是妻子的結(jié)局。
她明明是丈夫婚外情的最大受害者,卻把自己推到了風(fēng)口浪尖上。
而始作俑者的丈夫,卻完美隱身。
很多女人總以為,如果沒有第三者的插足,男人就不會出軌。
把所有精力用來對付小三,往往讓女人找到一個情緒出口,但這只能得到一時的痛快,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有家室的書生,跟美貌狐妖勾搭在一起。
一天,狐妖哭訴自己修行不夠,需要一碗人血在白天化為人形,這樣就可以跟書生日夜相守,為他洗衣做飯、生兒育女。
書生一聽,這不就是他的妻子么,于是對狐妖連連擺手說,你還是不要變成人了。
很多出軌的男人,家里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
之所以出軌,就是本著兩頭甜甘蔗的心態(tài),既想維持婚姻,又想享受刺激,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無論男人脫褲子時有沒有經(jīng)過大腦,心里的那桿秤也會算得明明白白。
他們大多不會選擇離婚,因為這對他們來說,無疑要扒層皮,得不償失。
不管是原配要離婚,或是小三要上位,都不是他們喜聞樂見的。
就算同時傷害兩個女人,也好過讓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
他們真正愛的人,既不是小三,也不是妻子,而是他們自己。
出軌的婚姻,不代表你失敗
傅首爾說過這樣一段話:
“他有多愛你,他就有多自律,所以我現(xiàn)在不會管他管得很嚴了,也不會讓他和其他女生保持距離。
他要是愛我,就會處理好身邊的任何事情,如果沒有處理好,那他就是不愛。
犯錯犯的不是錯,而是他的選擇。”
不少人遭遇出軌,雖然沒有選擇離婚,但也沒有原諒對方,而是為了某些原因,將就著把日子過了下去。
一般來說,第一次出軌的伴侶更容易回歸家庭。
因為初次犯錯,大概率是出于偶然,或受環(huán)境誘導(dǎo),或酒精上頭,或一時沖動。
國外一份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28.1%的參與者都表示自己曾對伴侶之外的人心動過(Belu & O'Sullivan, 2019)。
即便一個人道德感很高,也不能保證不會被其他異性吸引。
但原諒的前提,一定要看對方是否有強烈的意愿繼續(xù)維護婚姻。
如果伴侶有足夠的愧疚心,行動上跟第三者斷然分手,意志上愿意克制自己,那么未來幸福的可能性就會比較高。
但對于多次出軌的伴侶,往往就很難約束。
根據(jù)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雜志的調(diào)查顯示:
在出軌的人里,57%的男性、54%的女性稱自己在每段關(guān)系中都會對伴侶不忠(Hatch, 2014)。
這些總是在出軌的人,被稱為“連續(xù)出軌者”或者“長期出軌者”,對ta們來說,不是因為關(guān)系出現(xiàn)問題才會出軌,而是出軌成為一種習(xí)慣,或者一種生活狀態(tài)。
當(dāng)伴侶已經(jīng)變成慣性出軌,他們大多合理化了自己的行為,甚至宣揚大家都是這個德行,非但不改正自己的行為,反而要求你來理解和寬容。
這樣的伴侶,就算原諒,也毫無意義,只是給了他們更多機會來傷害自己。
很多人遭遇背叛,過不去的是心里那道坎。
除了背叛帶來的傷痛,還有對自我價值的沖擊,把出軌視為自己的失敗。
“為什么他會出軌?
“小三哪點比我好?”
“出軌是不是代表我不夠好?”
甚至有原配,為了博得丈夫回心轉(zhuǎn)意,長期沉迷醫(yī)美,最終整容過度,把自己給毀了。
或許,只有當(dāng)我們看清了出軌的本質(zhì),才能更容易放下背叛這件事。
有些出軌的人,會倒打一耙,指責(zé)伴侶的問題,但這不過是在甩鍋。
婚姻出現(xiàn)任何難題,作為成年人,都應(yīng)當(dāng)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和解決,最差的選擇也是好聚好散。
用出軌的方式逃避婚姻的問題,且事后把責(zé)任拋給伴侶,說到底,只是為了避免內(nèi)心的愧疚和譴責(zé),對婚姻缺乏尊重,對行為缺少擔(dān)當(dāng)。
如果你認清了伴侶的本性,就該明白,對方不值得你傷心,更不值得你挽留。
不要把出軌看成失敗,一定要記得:伴侶如何對待你,不代表你好不好,只代表ta怎么樣。
在周華山拍攝的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中,真實還原了瀘沽湖畔摩梭一族的生活和習(xí)俗。
相較于經(jīng)濟水平的落后,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和思想觀念卻極其超前。
摩梭人在自己的大家族里生活,終生不婚不嫁,只談自由戀愛。
他們提倡男女平等,崇尚愛與自由,在他們的感情世界里,永遠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對于出軌,一位摩梭女子史拉措說:
“如果有一天孩子的爸爸跟一個女人走了,他的心都離開我了,我還把他綁在我身邊干嘛。
他的愛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不能和大家庭的愛相比的?!?/span>
或許,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背叛帶來的影響難以消除,但自我的幸福不該由他人主宰。
面對伴侶的背刺,我們一定要提醒自己:
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它絕對不是全部。
正如《心向原野》書中的一句話:“人生不是軌道,而是一片原野。”
一旦把目光從某個人身上收回,你會發(fā)現(xiàn),天很高,路很寬,生活沒有曾經(jīng)以為的那般狹窄。
不要把幸福寄托于他人,只有當(dāng)你承擔(dān)起人生的責(zé)任,才能擁有讓自己過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