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陽明(1472-1529)漢族,生于余姚瑞云樓;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曾因筑居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陽明先生,故又曰王陽明。中國明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書法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著有《陽明全書》。精通“儒釋道”三家流派,善運籌帷幄、統(tǒng)軍征戰(zhàn),是中國史之罕見全能大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皇封“先儒” ! ![]() 王陽明創(chuàng)立“心學”,主導“致良知”學說,在世界哲學史上地位極盛。著作多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38卷。史稱“明朝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自號陽明子(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chuàng)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先賢理學四大家! ![]() ▼王守仁《若耶溪送友詩稿》弘治15年書,紙本,墨筆,現(xiàn)藏于日本大阪博文堂。書后有羅振玉、鄭孝胥尾跋文。|敬請橫屏雅賞 ![]() 王守仁《若耶溪送友詩稿》卷 王氏書法,烙著二王風韻,而又趨筆自由揮灑。書藝清勁峻游,自由舒逸。書法點劃精謹,取勢凌厲,凝于筆端。發(fā)于肺腑、直抒胸臆;猶似風卷慈云,俊逸而蘊籍;外放而內斂,毫無滯澀視感。在章法上行間略右向斜勢,飛舞氣勢,呈現(xiàn)靈動! 書法造詣極高流芳!致言弟子曰:“余之始習字,對照臨摹古賢法帖,初現(xiàn)得知字之形狀。后而執(zhí)筆行字細考量再三也不抒寫,專注思考,靜心思索,于心構造其形其狀,牢著于卷時間久矣,才悟性懂得它運筆的技巧法則?!?/span> ▼王陽明草書《若耶溪送友詩稿》軸心 ![]() 王陽明草書《若耶溪送友詩稿》軸心 ![]() ◆【釋文+書帖】高清大圖雅賞▽ ![]() ▼若耶溪上雨初歇,若耶溪邊船欲發(fā)。楊枝嫋嫋風乍晴,楊花漫漫如雪白。 ![]() ▽湖山滿眼不可將,畫手憑誰寫清絕。金樽綠酒照玄發(fā),送君蹔作沙頭別。 ![]() ▽長風破浪下吳越,飛帆夜渡錢塘月。遙指扶桑向溟渤,翠水金城見丹闕。 ![]() ▽絳氣扶疏藏兀突,中有清虛廣寒窟。冷光瑩射精魂懾,云梯萬 ![]() ▽丈臨風躡。玉宮桂樹秋正馥,最上高枝堪手折,攜向彤墀獻 ![]() ▽天子,金柜瑯函貯芳烈。內兄諸用冕惟奇負藝,不平於公道者久矣。今年 ![]() ▽將赴南都試,予別之耶溪之上,固知其高捷北轅,不久當會於都下。 ![]() ▽然而繾綣之情自有不容已也。越山農鄒魯英為寫耶溪別意,予因詩以送 ![]() ▽之,屬冗不及長歌,俟其對榻垣南草堂,尚當為君和鹿鳴之歌也。弘治甲子又 ![]() ▽四月望,陽明山人王守仁書于西清軒。 垣南草堂予都下寓舍也。 ![]() ![]() ▼尾后羅振玉題款、二題書,鄭孝胥跋文 ![]() ▽清·羅振玉尾題款、二題書 羅振玉(1866-1940),字式如(叔蘊/叔言),號雪堂,晚號貞松老人/松翁。出生清同治五年江蘇淮安,祖籍浙江上虞,畢業(yè)于淮安私塾。農學家、教育家、考古學家、金石學家、敦煌學家、目錄學家、校勘學家、古文字學家,“甲骨四堂”之一,中國現(xiàn)代農學之開拓者,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奠基人。遺書《貞松堂歷代名人法書》《殷墟書契》《三代吉金文存》《高昌壁畫精華》! ![]() ▽清宣統(tǒng)癸丑秋羅振玉題款、二題文記+放大 ![]() ![]() ![]() ▼鄭孝胥跋文 鄭孝胥(1860-1938),字蘇戡,一字太夷,號海藏(居所名“海藏樓”),世稱鄭海藏,福建省閩侯(今福州)人,出生于江蘇蘇州胥門,中國近現(xiàn)代詩人、詩學家、書法家,官居偽滿洲國國務總理。遺作《海藏樓詩集》,宋詩派重要詩人,詩壇“同光體”倡導者之一,書法造詣尤深,擅長楷書! ![]() ![]() ![]() ![]() 書家評說: ◆明中后期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徐渭稱贊王陽明書法說:“古人論右軍(王羲之)以書掩其人,新建先生(王陽明)乃不然,以人掩其書。觀其墨跡,非不翩翩然鳳翥而龍蟠也,使其人少亞于書,則書已傳矣?!?/span> ◆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歸莊贊譽說:“陽明先生一代儒宗,而亦工于書法如此,豈非藝即道耶?余學道不成而謬以能書名,既恥為一藝之士,其敢不勉?!?/span> ◆書法家朱長春評價其書藝時說:“公書法度,不盡師古,而遒邁沖逸,韻氣超然重表,如宿世仙人生具靈氣,故其韻高冥合,非假學也”。 ◆《中國書法史論》中,陳云君評說:“他書法學晉人,守古法中風韻悠長,儒人重書古使之然也,陽明力行。他初學《圣教序》,甚得右軍之法,偶參時人筆意。因為本人為政府中官吏,所以習氣難免,幸知時弊,其書重雅而摒俗”。 ◆國際陽明學研究大師、日本九洲大學名譽教授岡田武彥稱其書法“骨挺神駿,筆勢飄逸,流暢清麗,有弘毅駿拔飄逸之氣象”。 ![]()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