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七政者,乃是玄象之端,正天之度。王者仰之,以為治政,故謂之政。七者,數(shù)有七也。凡有三解:一云,日月五星,合為七政;二云,北斗七星為七政;三云,二十八宿,布在四方,方別七宿,共為七政。此三種七政,皆配五行,并三辰之首也。 日月五星為七政者,《尚書考靈曜》:“七政曰:日月者,時之主也;五星者,時之紀也?!惫试唬骸霸阼^玉衡,以齊七政?!逼哒何逭^五行之政,七政即日月五星也。日者,《河圖汗光篇》云“日為陽精”,始日實也?!对吩疲骸瓣栆砸黄?,故日日行一度;陽成于三,故有三足烏。烏者,陽精,其言僂呼,俗人見僂呼似烏,故以名之。”又云:“火精陽氣,故外熱內(nèi)陰,象烏也。日尊故滿,滿故施,施故仁,仁故精在外,精在外故大,日外暑,外暑故陽精外吐。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布在四方。日日一歷,無差池,使四方合如一,故其字四合一也?!薄栋谆⑼ā吩疲骸叭諒角Ю铮瑖Ю?,下于天七千里?!薄短?jīng)》云:“日一南,萬物死;日一北,萬物生?!薄段锢碚摗吩疲骸跋膭t陽盛而陰衰,故晝長而夜短;冬則陰盛而陽衰,故晝短而夜長。行陽道長,出入卯酉之北;行陰道短,出入卯酉之南。春秋陰陽等,故行中道,晝夜等也。”《考靈曜》云:“春一日,日出卯入酉,昴星一度,中而昏,斗星十二度,中而明;仲夏一日,日出寅入戌,心星五度,中而昏,營室十度,中而明;秋一日,日出卯入酉,須女四度,中而昏,東井十一度,中而明;仲冬一日,日出辰入申,奎星一度,中而昏,氐星九度,中而明。卯酉陰陽交會,日月至此為中道,萬物盛衰出入之所,故號二八之門,以當二、八月也?!惫省对娡贫葹?zāi)》云:“卯酉之際為改政?!薄稘h書●天文志》云:“日者,君之象。君行急,則日行疾;君行緩,則日行遲。”遲疾失其常,則蝕。蝕在交道也。蝕者,陰侵陽,臣凌君之象也。故日蝕,修德以攘之。 月者,《春秋元命苞》云:“月者陰精,為言闕也。中有蟾蜍與兔者,陰陽兩居相附,托抑詘合,陽結(jié)治其內(nèi)光炬,中氣似文耳。兔善走,象陽動也。兔之言僖呼,僖呼,溫暖名也。月,水之精,故內(nèi)明而氣冷。陰生不滿者,詘于君也。至望而盈者,氣事合也。盈而缺者,詘向尊也。其氣卑。卑,故修表成緯。陰受陽精,故精在內(nèi),所以金水內(nèi)景。內(nèi)景,故陰精沈執(zhí)不動。月為陰精,體自無光,藉日照之乃明,猶如臣自無威,假君之勢,乃成其威。月初未政對日,故無光缺;月半而與日相對,故光滿;十六日以后,漸缺,亦漸不對日也。”《漢書●天文志》云:“月,日行十三度四分度之一。立春、春分,東從青道;立秋、秋分,西從白道;立冬、冬至,北從黑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季夏行中道。赤青出陽道,白黑出陰道?;薅娢鞣?,謂之朓;朔而見東方,謂之朒。若君舒緩,臣驕慢,故日行遲,而月行疾;君肅急,則臣恐懼,故日行疾,而月行遲,不敢迫近君位也?!逼湫羞t疾失度,亦蝕。蝕者,當日之沖有暗虛,暗虛當月則月蝕,當星則星亡。月蝕者,陽侵陰也。董仲舒云:“于人,妃后、大臣、諸侯之象?!痹聻樾?,故月蝕,修刑以攘之。 五星者,《說文》云:“星者,萬物之精?!被蛟?,日分為星,故其字日下生?!妒酚洝吩疲骸靶?,金之散精?!毙请E為石,此金是也?!洞呵铩吩疲骸半E石于宋,隕星也?!庇衷疲骸靶钦?,陰精,金亦陰也?!眲e而言之,各配五行,不獨主金。 歲星,木之精,其位東方,主春,蒼帝之子,人主之象,五星之長,司農(nóng)之官,主福慶。凡有六名:一名攝提,二名重華,三名應(yīng)星,四名纒星,五名紀星,六名修人星。其所主國,曰吳、齊。超舍而前為盈,退舍為縮。行邪則主邪,行正則主正。政急則行疾,政緩則行遲。酷則行陰,和則行陽,行陽則旱,行陰則水,治則順度,亂則逆行。以其主歲,故名歲星。 熒惑,火之精,其位南方,主夏,赤帝之子,方伯之象,五星之伯。上承太一,下司人君,謂天子理也。伺無道,出入無常,為天伺察,所往主兵、亂、賊、喪、饑、疾。凡有二名:一名罰星,二名執(zhí)法。其所主國,曰荊越。是太白之雄,出南為熒惑,居西為天理,在東為懸息。以其出入無常,故名熒惑, 鎮(zhèn)星,土之精,其位中央,主四季,女主之象,主德,為五星之王。一名地候。伺女主之邪正,入陽則為外,入陰則為內(nèi)。四星皆失,鎮(zhèn)星乃為動。以其鎮(zhèn)宿不移,故名鎮(zhèn)星。 太白,金之精,其位西方,主立秋,白帝之子,大將之象,以司兵兇。日南方太白居其南,日北方太白居其北,曰盈;日南方太白居其北,日北方太白居其南,曰縮;未可出東方而出東方,名重華;未可下東方而下東方,名少歲;未可出西方而出西方,名太白;未可下西方而下西方,名白肖。凡有六名:一名天相,二名天政,三名大臣,四名大皓,五名明星,六名大囂?!对姟吩疲骸皷|曰啟明,西曰長庚?!逼渌鲊?,曰秦、晉、鄭。太白是歲星之雄,太白主兵。兵,西方,金,色白,故曰太白。 辰星,水之精,其位北方,主冬,黑帝之子,宰相之象,主刑。政酷則不入,政和則不出。凡有六名:一名安調(diào),二名細極,三名熊星,四名鉤星,五名司農(nóng),六名勉星。其所主國,曰趙、代。辰星主德,是天之執(zhí)政,出入平時,故曰辰星?!缎墙?jīng)》云:“五車西北第一星,曰太白;次北一星,曰辰星;次東北一星,曰歲星;次東南一星,曰鎮(zhèn)星;次西南一星,曰熒惑?!贝水斘逍欠謿庖病S衷疲骸皻q星變?yōu)殄缧?、云、欃云、天狗;熒惑變?yōu)殄缧恰Ⅱ坑绕?、格澤;?zhèn)星變?yōu)楠z漢、天旗、旬始、虹蜺;太白變?yōu)殄缧?、即掃,辰星變?yōu)橥魇?、天槍、天棓。”并是五星氣亂,見妖星也。王者視之,以知得失?!犊检`曜》云:“歲星為規(guī),熒惑為矩,鎮(zhèn)星為繩,太白為衡,辰星為權(quán)。權(quán)衡規(guī)矩繩,并皆有所起,周而復(fù)始,故政失于春,歲星滿偃,不居其常;政失于夏,熒惑逆行;政失于季夏,鎮(zhèn)星失度;政失于秋,太白失行,出入不當;政失于冬,辰星不效其鄉(xiāng)。五政俱失,五星不明。春政不失,五谷孳;夏政不失,甘雨時;季夏政不失,時無災(zāi);秋政不失,人民昌;冬政不失,少疾喪。五政不失,日月光明。此則日月五星共為七政之道,亦名七曜,以其是光曜運行也?!?span lang="EN-US">. 北斗為七政者,北斗,天樞也。天有七紀,斗有七星。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瓢,合有七也?!渡袝暋吩疲骸拌^,斗魁四星,玉衡,拘橫三星,合七,齊四時五威。五威者,五行也。五威在人為五命,七星在人為七端。北斗居天之中,當昆侖之上,運轉(zhuǎn)所指,隨二十四氣,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又,州國分野、年命,莫不政之,故為七政。”《虞錄》云:“北斗七星,據(jù)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政者,天子所治天下,故王者承天行法。”《合誠圖》云:“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斗者居陰布陽,故稱北斗?!逼淦咝歉饔兴拿!逗险\圖》云:“斗第一星名樞,二名璇,三名璣,四名權(quán),五名衡,六名開陽,七名標光?!薄饵S帝斗圖》云:“一名貪狼,子生人所屬;二名巨門,丑亥生人所屬;三名祿存,寅戌生人所屬;四名文曲,卯酉生人所屬;五名廉貞,辰申生人所屬;六名武曲,巳未生人所屬;七名破軍,午生人所屬?!薄犊鬃釉浇?jīng)》云:“一名陽明星,二名陰精星,三名真人星,四名玄冥星,五名丹元星,六名北極星,七名天開星?!薄抖菁捉?jīng)》云:“一名魁真星,二名魁元星,三名權(quán)九極星,四名魁細星,五名 剛星,六名 紀星,七名飄玄陽星?!钡谝凰?,二水土,三木土,四金木,五金土,六火土,七火。所以子午各獨屬一星,其余并兩辰共屬者,子午為天地之經(jīng),斗第一及第七魁剛兩星,亦是斗之經(jīng),建所用指也;自余非所指者,故并兩屬。故六十甲子,從第一起甲子以配之,往還周旋,盡其數(shù)矣。北斗領(lǐng)二十八宿,一星主四宿,魁起室,剛起角,以次分屬。若人行年至室而五星行到此宿者,隨星吉兇也?!逗险\圖》云:“樞星為雍州,璇星為冀州,璣星為青、兗州,權(quán)星為徐、揚州,衡星為荊州,開陽星為梁州,標光星為豫州。”此為三材之道,并為斗之所政也。 二十八宿為七政者,以其分定國邦,布官設(shè)位也?!哆\斗樞》云:“天有將相之位,佐列宿為衛(wèi),皆據(jù)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四時布德,三道正氣。”《尚書考靈曜》云:“二十八宿,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惫嗜~時月,正日度星。二十八宿配五行,有二別:一總配,二別配。 總配者,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木也,合三十二星,七十五度;南方朱雀七宿,東井、輿鬼、柳、七星、張、翼、軫,火也,合六十五星,一百五度;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金也,合五十一星,八十度;北方玄武七宿,斗、牽牛、須女、虛、危、營室、東壁,水也,全廿五星,九十八度;其屬土者,東則角、亢,南則井、鬼,西則奎、婁,北則斗、牛,皆居四季為土也。曾子云:“春分鳥星昏,主春者中,可以種稷;夏至心星昏,主夏者中,可以種黍菽;秋分虛星昏,主秋者中,可以種麥;冬至昴星昏,主冬者中,山人可以伐器械,家人可以收藿葦、蓄積、田獵。王者坐視四星之中,而知民之緩急。急則不賦力役,故曰敬授民時也。”此為總配。 別配五行者,角二星為天門,三光之路,十二度,于時在辰,鄭分,木也;亢四星,為天庭,尚書之曹,九度,于時在辰,鄭分,春夏為火,秋冬為水也;氐四星,為宿宮,路寢所止,十五度,于時在卯,宋分,春夏為金,秋冬為水也;房六星,為明堂,政教之道,五度,于時在卯,宋分,土也;心三星,為天王之位,五度,于時在卯,宋分,春夏為木,秋冬為火也;尾九星,為后宮,妃嬪之府,十八度,于時在寅,燕分,水也;箕四星,為王后所居,進御之寢,十一度,于時在寅,燕分,木也,春夏為金,秋冬為土也;斗六星,為主爵祿,褒賢進士,二十六度,于時在丑,吳分,木也;牽牛六星,為主橋梁,七政之始,八度,于時在丑,吳分,木也;須女四星,為主布帛,天之內(nèi)藏,十二度,于時在子,越分,春夏為水,秋冬為火也;虛二星,為廟堂,主祭祀事,十一度,于時在子,齊分,春夏為水,秋冬為金也;危三星,為墳?zāi)?,以識先祖,十七度,于時在子,齊分,春夏為水,秋冬為火也;營室二星,為主軍糧,以稟士卒,十六度,于時在亥,衛(wèi)分,春夏為木,秋冬為土也;東壁二星,為文章,圖書之府,九度,于時在亥,衛(wèi)分,春夏為金,秋冬為水也;奎十六星,為五兵之庫,禁御暴亂,十六度,于時在戌,魯分,春夏為金,秋冬為火也;婁三星,為苑牧,主給享祠,十二度,于時在戌,魯分,春夏為水,秋冬為火也;胃三星,為倉廩,五谷所聚,十四度,于時在酉,趙分,春夏為木,秋冬為水也;昴七星,為主獄事,典治決斷,十一度,于時在酉,趙分,春夏為火,秋冬為金也;畢八星,為邊兵,備夷狄,十度,于時在酉,趙分,春夏為金,秋冬為水也;觜三星,為保藏,收檢秋物,二度,于時在申,晉分,春夏為火,秋冬為土也;參伐十星,為天大將,斬刈收獲,九度,于時在申,晉分,春夏為火,秋冬為土也;東井八星,為主水衡,以法平時,三十三度,于時在未,秦分,春夏為火,秋冬為水也;輿鬼五星,為視明,主察奸謀,四度,于時在未,秦分,春夏為水,秋冬為火也;柳八星,為上食,主和滋味,十五度,于時在午,周分,春夏為水,秋冬為火也;星七星,為衣裳,主蓋身體,七度,于時在午,周分,春夏為火,秋冬為水也;張六星,為主客,賜與宴嬉,十八度,于時在午,周分,水也;翼二十二星,為天唱,主以戲虞,十八度,于時在巳,楚分,春夏為木,秋冬為金也;軫四星,為死喪,以知災(zāi)兇,十七度,于時在巳,楚分,春夏為木,秋冬為土也。 《漢書●天文志》云:“角、亢、氐,韓、鄭,兗州之分;房、心,宋,豫州之分;尾、箕,燕,幽州之分;井、鬼,秦,雍州之分;柳、七星、張,三河之分;翼、軫,楚,荊州之分;奎、婁、胃,魯,徐州之分;昴、畢,趙,冀州之分;觜、參,魏,梁州之分;斗,江湖之分;牽牛、須女,吳,揚州之分;虛、危,齊,青州之分;室、壁,衛(wèi),并州之分。” 此皆當分所主,正其州國善惡,故為政也。 石氏《天官訓(xùn)解》云:“角二星,是蒼龍之首上角,兩角間,天之道,日月五星所行,故名角;亢為朝廷,對揚于王,夙夜謀咨四海之內(nèi),故名亢;氐是正寢,沐解之室,故名氐;房是天子四時所居,故名房;心,前一星為太子,中為天子,后一星為庶子,如人心處中,為身之主,故名心;尾是東方蒼龍宿之尾,故名尾,象形也;箕近斗,象播揚五谷,故名箕;斗,量器也,斟酌爵祿,其形似斗,故名斗;牛亦象牛角,七政之始,故名牛;女,方正,裁割之象,婢妾之類,故名女;虛,耗也,其間空虛,廟堂之象,故名虛;危似室屋,亦如墳?zāi)?,故名危;營室有六星為離宮,似宮室,故名室;壁直立似壁,孔子藏書于壁,效此義也,故名壁;奎為庫,主兵,形象周密故,奎,乖也,兵以乖違故舉,所以名奎;婁如樓閣,亦似鐘婁,故養(yǎng)犧牲以為名;胃,在藏為五谷之府,主廩倉,故以為名;昴,悴聚,如囚之在牢獄,故主獄事,昴星也,聚則憂,故名為昴;畢,邊夷毛頭之類,如天子警畢,毛頭唱之,畢了唱,以警眾心,故以名之也;觜,聚也,為白虎之鼻,聚在虎觜須間,故以為名;參,共也,雜金土之氣,共行殺罰,故名參;井,精也,盛水亭平,精微之至,此星象法度如水之平,故名井;鬼,歸也,陽歸于陰,所以其內(nèi)一星暗而不明,鬼之象也,故以為名也;柳,留也,《春秋傳》曰'或食于任’,'柳’一名'任’也,祭祀鬼神,合和五味,留神靈也,故以名之;七星數(shù)七,如鳥之衣覆上,故以名之;張,開張也,為朱烏之嗉,有容納,故主賓客也;翼如六翮,似鳥兩翅之飛,故以名翼;軫似小車四方,車后橫曰軫,兇事之用,故以為名。”其伏見邪正,闕陵歷蝕,散為夭異,彗勃飛流,如此之徒,并以占候飛開義釋,故不委具。三種七政,既配五行,略說如此。 白話解讀 (一)何謂七政 七政是空中日月星辰等天象的規(guī)矩,是治理天上日月星辰的法度。人間帝王仰觀天象,效法天道,把它作為治理國家事務(wù)的政治準則,所以稱為“政”?!捌摺眲t是指其數(shù)量有七。 七政共有三種解釋:一說,日、月、五星合為七政;二說,北斗七星為七政;三說,二十八宿分布四方,每方各有七宿,合為七政。這三種七政,都可以配合五行,并且為日、月、星這三個最顯著天體的元首。 (二)日、月、五星為七政 1.為何日、月、五星為七政? 《五行大義》引述《尚書考靈曜》和《尚書●舜典》對日、月、五星為七政的原因進行了闡釋。 《尚書考靈曜》說,七政就是指日、月、五星,日、月是時間的主宰,五星是時間的法度。“璇璣”是古代一種觀測天象的儀器,用來模擬天圓之象,直徑8尺,圓周2丈5尺有余,可以運轉(zhuǎn);“玉衡”也是一種觀測天象的儀器,長8尺,孔徑1寸,從下端向上望,可以觀測星宿。據(jù)說,舜接受堯的禪讓命令之后,心里還不安穩(wěn),就又用這些儀器來觀測日、月、五星七政,看其齊正還是不齊正,看到七政齊正,自己才認為接受禪讓是正確的。 因此,七政就是:五政為五行的治理,七政指日、月、五星。 2.日 《五行大義》引述經(jīng)典對“日”進行闡釋。 《河圖汗光篇》又名《河圖葉光紀》。《河圖葉光紀》說,日是陽氣精華。《五行大義》解釋說,這是因為從本源上講,日是一個發(fā)光實體,“實”的意思是太陽形狀為四周圓缺合一。《春秋元命苞》說,日、月、地系統(tǒng)中最尊崇的精華為日,日每天運行黃道1度,是因為陽氣運動從“一”開始發(fā)起,陽氣成就于數(shù)三,所以日中有三足金烏。這說明中國古代先民在大約4000年前就用肉眼觀測到了太陽黑子的運動,太陽黑子呈近橢圓形深暗色的斑點,如同蹲著看不清腿的烏鴉,所以稱為“烏”。日中烏名叫僂呼,老百姓見僂呼非常像烏鴉,就稱為烏鴉了。“僂呼”的意思是“溫潤生長”。又有說,太陽為火的精華,是陽氣,所以外層熱,內(nèi)里有深暗色的斑點,形狀像烏鴉。太陽地位尊崇所以充盈,充盈就會外溢,外溢就能施舍,施舍就是仁愛,仁愛就會精氣表現(xiàn)在外,精氣表現(xiàn)在外就會盛大,陽性精氣向外吐露,熱力四射。從地面上看,太陽圍繞地球在黃道自東向西轉(zhuǎn)動,一周天為365.25度,分布在黃道四方,每日太陽經(jīng)歷1度,沒有差錯,使黃道四方合如一體,所以“日”字四面圍合,中間為一?!栋谆⑼ā氛f,太陽直徑為1000里(即500千米),周長為3000里(即1500千米),在天之下7000里(即3500千米),可能是北半球視運動中太陽與黃道面的距離(現(xiàn)代天文學(xué)認識到,太陽直徑為1392000千米,同古人所說相差甚遠)?!短?jīng)》說,每年夏至日,萬物開始慢慢走向死亡;每年冬至日,萬物開始慢慢走向新生?!段逍写罅x》所引《物理論》說,夏天之時,陽氣盛而陰氣衰,所以白晝長而夜晚短;冬天之時,陰氣盛而陽氣衰,所以白晝短而夜晚長。而古人以自己所站方位為中心,將地球四周均分為十二個方位,夏至之時,太陽直射點在卯酉以北,太陽周日視運動在白晝運行的軌道長,夜晚運行的軌道短,日出于卯方之北,入于酉方之北;冬至之時,北半球太陽直射點在卯酉以南,太陽周日視運動在夜晚運行的軌道長,白晝運行的軌道短,日出于卯方之南,日入于酉方之南;春分、秋分之時,北半球太陽直射點在卯酉位置,太陽周日視運動在白晝與夜晚運行軌道相等,所以日出日入都遵守卯酉中道,白晝與夜晚均等?!渡袝检`曜》說,以太陽和二十八宿的視運動來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春季春分一日,從地理方位看,太陽出于卯方,入于酉方;從二十八宿看,黃昏時昴星1度正當中天,天明時斗星12度正當中天。仲夏夏至一日,從地理方位看,太陽出于寅方,入于戌方;從二十八宿看,黃昏時心星5度正當中天,天明時營室10度正當中天。秋季秋分一日,從地理方位看,太陽出于卯,人于酉;從二十八宿看,黃昏時須女4度正當中天,天明時東井11度正當中天。仲冬冬至一日,從地理方位看,太陽出于辰方,入于申方;從二十八宿看,黃昏時奎星1度正當中天,天明時氐星9度正當中天。從地理方位看,卯酉是周日視運動中白晝與黑夜交會之處,也是周年視運動中冷暖交會之處,日月出入運行于此方位為居中道路,這是萬物興盛與衰落、出而生長、入而休息之所,從年周期看,卯為二月,酉為八月,所以稱為二八之門,用來準確表示二、八月萬物盛衰、生死的變化。所以《詩推度災(zāi)》說,卯酉為改革治理萬物政事的時機。 《五行大義》所引《漢書●天文志》說,日是君王的象征。凡是君王治政過嚴則日運行就快疾,君王治政過寬則日運行就遲緩。日運行遲緩與快疾失去其正常的規(guī)律,就會在月球、地球和太陽交會的軌道上出現(xiàn)日蝕,從地面上看,就是月球擋住了日光。日為陽,為君,月為陰,為臣,日蝕就是陰侵犯陽,臣欺凌君的象征。所以發(fā)生了日蝕,要修治德行以攘除。 3.月 《五行大義》引述經(jīng)典對月進行闡釋。 《春秋元命苞》的說法有六層意思: 其一,月是陰氣精華,其意為“闕”。月球表面非常黑暗,所以稱為太陰。月亮有圓有缺,所以稱為“闕”。 其二,月中的蟾蜍與兔象征月的陰陽。蟾蜍為陰,喜夜間活動,且行動遲緩,玉兔為陽,喜白天活動,且行動敏捷,兩者依附并存于月球之上,所以說“陰陽兩居相附”;月球中的高地將明亮區(qū)域向上托舉,低地將陰暗區(qū)域向下壓抑,明亮與陰暗區(qū)域彎彎曲曲地抱合在一起,作為陽氣的明亮高地將火把一樣的光聚合整理為一體,陰陽二氣相互交通形成紋理一樣的圖案。兔子的特點是善于奔跑,這很像陽氣運動,兔子稱為“僖呼”,“僖呼”就是溫暖的名稱,所以說“兔善走,象陽動也。兔之言僖呼,僖呼,溫暖名也”。 其三,月是五行水氣精華,所以內(nèi)部明亮而其氣寒冷。 其四,月有圓缺變化。月為陰,其生長不充盈,有圓有缺,這如同臣子屈曲于君王;至月望的每月十五日前后而月亮變得圓滿充盈,這是日、月、地運行相合的緣故;月亮圓滿充盈之后而又再次變得缺損,這是以屈曲的姿態(tài)對待尊上之意;月亮同太陽相比地位卑下,地位卑下就修治其外部的月相,輔助太陽成為大地的經(jīng)緯。 其五,月亮本身不發(fā)光,只反射太陽光。月為陰,日為陽,月亮接受太陽的精華,所以太陽精華存在于月亮之內(nèi),如同金、水一樣內(nèi)在明亮;因為月亮內(nèi)部明亮,所以陰氣精華沉靜執(zhí)著而不動;月亮為陰氣精華,本身自己不能發(fā)光,憑借太陽光的照射才得以明亮,這就如同臣子自身沒有威嚴,憑借君王的權(quán)勢,所以才成就它的威嚴一樣。 其六,月相由月、日關(guān)系形成。月相是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的部分,隨著月球圍繞地球運動,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guī)律地發(fā)生變動,從地球上看,月球便呈現(xiàn)出各種形狀。每月初一,月球不正對太陽,其黑暗面朝向地球,并與太陽同時出沒,所以地面上無法見到月光;每月十五前后,月球正好與太陽相對,所以地面上可以看到圓滿月光;每月十六日以后,月球漸漸不與太陽正相對,所以地面上看到的月相漸漸缺損。 《五行大義》所引《漢書●天文志》有四層意思:其一,按照計算,一個朔望月內(nèi),月球繞地球為389.11度,月亮平均每日運行13.18度,與這里所說月亮每日運行13.25度大體相合。其二,中國古人已經(jīng)認識到月亮圍繞地球公轉(zhuǎn)的周期是有變化的,時間長短有快有慢,其原因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zhuǎn)軌道遠近有所不同,這就是月行九道——月亮圍繞地球公轉(zhuǎn)軌道,黑道有兩條,出現(xiàn)在黃道之北;赤道有兩條,出現(xiàn)在黃道之南;白道有兩條,出現(xiàn)在黃道之西;青道有兩條,出現(xiàn)在黃道之東;加上中央黃道,共有九道。立春、春分之時,月亮遵從青道;立秋、秋分之時,月亮遵從白道;立冬、冬至之時,月亮遵從黑道;立夏、夏至之時,月亮遵從赤道。要具體判斷月亮運行軌道,主要看經(jīng)過房宿的中道。月亮運行在中道之東、之南的青、赤兩道時為出現(xiàn)于陽道,在中道之北、之西的黑、白兩道時為出現(xiàn)于陰道。如果月亮運行失去正常軌道的節(jié)度而亂行,出現(xiàn)于黃道之南的陽道就會有干旱、大風,出現(xiàn)在黃道之北的陰道就會有陰天、下雨。其三,據(jù)《漢書》記載,漢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八月戊午日,凌晨計時的漏未盡三刻,即尚未天明,天空中出現(xiàn)兩個月亮。這說明男子虛弱而女子強勢,陽氣被陰氣所駕馭。每月月末的晦日,月亮出現(xiàn)在西方,稱為“朓”(tiǎo,音挑),“朓”的意思是疾速;每月初一的朔日,月亮出現(xiàn)在東方,稱為“朒'(nǜ,音近慮),是不前進的意思。君王舒緩則臣子就驕慢,所以日運行遲緩而月運行疾速。君王莊重疾速則臣子就會恐懼,所以日運行疾速而月運行遲緩,表示臣子不敢接近君王。其四,如果月亮運行的遲緩與疾速失去正常的節(jié)度,也會出現(xiàn)蝕。月蝕即月食,當?shù)厍蛭挥谔柵c月球之間,幾乎同一直線時,月亮與太陽正處于對沖位置,這時太陽照射地球產(chǎn)生有陰暗投影,地球的陰暗投影正好落到月球上就發(fā)生月蝕,正好落到星星上就發(fā)生星亡。日為陽,月為陰,月蝕是陽侵犯陰。董仲舒說:“月對應(yīng)于人類,就是嬪妃王后、大臣、諸侯的象征。”月代表刑法,所以月蝕時,要通過修治刑罰來攘除。 4.五星 《五行大義》引述經(jīng)典,總體上講了關(guān)于“星”的四種觀點: 其一,星為萬物之精?!墩f文解字》說,萬物的精華,上升成為天上的列星。 其二,日分為星?!墩f文解字注》說,《春秋說題辭》認為,“星”的意思是“精”,是陽氣的榮華。陽氣精華為日,日分化生成列星,所以“星字上為“日”,下為“生”。 其三,星是金的散氣?!妒酚洝氛f,星是五行金散布于天上的精華之氣。天上的星隕落到地面上就成為石頭,石頭就是金。《春秋》說,魯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春天,有五顆隕石落到了宋國境內(nèi),說明星隕落到地面就成為石頭,星的五行為金。 其四,星為陰精?!段逍写罅x》所引《春秋》“又云”,意思是說,星是陰氣的精華,五行金也是陰氣。 五星包括歲星、熒惑、鎮(zhèn)星、太白、辰星,分別來講,各自配合五行,不單純主五行為金。 (1)歲星 ?、贇q星象征 歲星即木星,用肉眼觀察其外表如同木材紋理,所以歲星為五行木氣的精華;木的方位在東方,所以歲星方位在東方;木在四時主春,所以歲星在四時主春;木在五帝中為蒼帝,所以歲星為蒼帝的兒子;木星主歲,是歲月日時的主宰,所以歲星為君主的象征;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所以歲星在太陽系五大行星中居長;木主管農(nóng)業(yè)事務(wù),所以歲星代表主管農(nóng)業(yè)的官員;木主管仁愛,所以歲星主管人的幸福吉慶。 ?、跉q星別稱 歲星一共有六種別稱:攝提、重華、應(yīng)星、纒星、紀星、修人星。 ③歲星所主國 歲星所主諸侯國為吳國、齊國。這是根據(jù)歲星所止宿的位置而命名的。 ?、軞q星功用 歲星運行的速度是有變化的,有時超前,有時退后。當歲星超過正常次舍的位置而早些時間出現(xiàn),就稱為盈;當歲星退后正常次舍的位置而晚些時間出現(xiàn),就稱為縮。歲星代表君主,歲星運行不正常則君主行為不正常,歲星運行正常則君主行為正常。反過來,君主治政急迫則歲星運行疾速,治政遲緩則歲星運行遲緩。君主治國嚴酷則歲星運行黃道之北的陰道,治國寬和則歲星運行黃道之南的陽道,歲星運行陽道則形成旱災(zāi),運行陰道則形成水災(zāi)。國家治理得好,則歲星順從正常節(jié)度;國家陷入混亂,則歲星違背正常規(guī)律運行。 ⑤歲星得名 歲星主管歲。木星每年經(jīng)過黃道十二星次中的“一次”,因此,木星稱為歲星,用以紀年。 (2)熒惑 ?、贌苫笙笳?span lang="EN-US"> 熒惑即火星,用肉眼觀察其外表呈火紅色,所以熒惑是五行火氣的精華;火的方位在南方,所以熒惑方位在南方;火在四時主夏,所以熒惑在四時主夏;火在五帝中為赤帝,所以熒惑為赤帝的兒子;方伯是古代諸侯中的領(lǐng)袖之稱,謂一方之長,火星與地球的關(guān)系,同方伯與天子的關(guān)系相似,所以熒惑為方伯的象征;熒惑也因此成為太陽系中五星的首領(lǐng)。 ?、跓苫髣e稱 熒惑共有兩種別稱:罰星、執(zhí)法。 ③熒惑所主國 熒惑所主諸侯國為荊州、越國。 ?、軣苫蠊τ?span lang="EN-US"> 火星繞太陽公轉(zhuǎn),從地球上看,火星也繞北極星旋轉(zhuǎn),北極星稱為太一,所以說熒惑“上承太一”;火星的狀態(tài)與君主相關(guān),所以說熒惑“下司人君”;火星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相當于地球上6個月,如同代替天子治理一方政務(wù)的方伯,所以熒惑也被稱為天子的代理者。熒惑如火,可用來偵候社會政治,其亮度常有變化,位置不固定,出入沒有常規(guī),如同為上天進行偵察,所到之處,預(yù)示刀兵、動亂、盜賊、死喪、饑餓、疾病的發(fā)生。 ?、轃苫蟮妹?span lang="EN-US"> 金星與火星是太陽系中地球的左右近鄰,金星位于地球繞日公轉(zhuǎn)軌道以內(nèi),火星位于地球繞日公轉(zhuǎn)軌道以外,而且,金星自轉(zhuǎn)方向與公轉(zhuǎn)方向相反,為逆向自轉(zhuǎn),火星則自轉(zhuǎn)方向與公轉(zhuǎn)方向相同,為順向自轉(zhuǎn),金星在內(nèi)、逆向自轉(zhuǎn),為雌,火星在外、順向自轉(zhuǎn),為雄;熒惑在天空中運動,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又從東向西,當其出現(xiàn)在南方天空時稱為熒惑,出現(xiàn)在西方天空時稱為天理,出現(xiàn)在東方天空時稱為懸息,因為它出入沒有常規(guī),所以名稱為熒惑。 (3)鎮(zhèn)星 ?、冁?zhèn)星象征 鎮(zhèn)星即土星,用肉眼觀察外表為黃色,所以說鎮(zhèn)星是五行土氣的精華;土的方位在中央,所以鎮(zhèn)星方位中央;土在四時主四時之末,所以鎮(zhèn)星在四時主四時之季;土星為女性君主的象征;土能夠包含容納承載萬物,所以鎮(zhèn)星在人類社會中主管品德;土星運動遲緩,公轉(zhuǎn)一周約29.5年,被看作掌握時間和命運的象征,因此鎮(zhèn)星為五星中的王者。 ②鎮(zhèn)星別稱 鎮(zhèn)星還有一種名稱叫地候。 ③鎮(zhèn)星功用 土星可以用來觀察偵候女性君主的邪與正,土星運行進入黃道之南的陽道則為國外不寧,運行進入黃道之北的陰道則為國內(nèi)不安。 ?、苕?zhèn)星得名 土星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天,古人觀測為大約28年,在太陽系木、火、土、金、水五星中運行速度最慢,只有當其他四星都失去正常運行軌道之后,鎮(zhèn)星才會發(fā)生變動。因為土星能鎮(zhèn)住其他星宿不至于偏移正常軌道,所以稱為鎮(zhèn)星。 (4)太白 ?、偬紫笳?span lang="EN-US"> 太白即金星,用肉眼觀察外表明亮而略呈黃色,所以太白是五行金氣的精華;金的方位在西方,所以太白方位在西方;金在四時主立秋,所以太白在四時主管立秋;金在五帝中為白帝,所以太白為白帝的兒子;在地球視運動中,金星緊隨太陽起落,太陽落山時金星位于太陽之左隨后落下,太陽升起前,金星位于太陽之右首先升起,如同護衛(wèi)君王的大將,所以太白為大將的象征;金主刀兵,所以太白主戰(zhàn)爭、兇禍。 ?、谔走\行變化 金星是位于地球繞日公轉(zhuǎn)軌道以內(nèi)的“地內(nèi)行星”,在地球上看,它總是在太陽兩側(cè)徘徊。金星出現(xiàn)有六種情況:冬天太陽出入在卯酉南方而太白在太陽之南,夏天太陽出入在卯酉北方而太白在太陽之北,稱為盈;冬天太陽出入在卯酉南方而太白在太陽之北,夏天太陽出入在卯酉北方而太白在太陽之南,稱為縮;春、秋二時太陽出于卯方,金星不出現(xiàn)在太陽東方而運行在太陽西側(cè),日出前,金星就會出現(xiàn)在東方,稱為重華;春、秋二時太陽出于卯方,金星運行到太陽東側(cè),日出后太陽光遮掩住金星,金星不能出現(xiàn)于東方,稱為少歲;春、秋二時太陽入于酉方,金星不出現(xiàn)在太陽西方而出現(xiàn)在太陽東側(cè),日落后,金星就會出現(xiàn)在西方,稱為太白;春、秋二時太陽入于酉方,金星運行到太陽西側(cè),日落前太陽光遮掩住金星,金星不能出現(xiàn)于西方而出現(xiàn),稱為白肖。 ?、厶讋e稱 太白共有六種別稱:天相、天政、大臣、大皓、明星、大囂。還有兩種名字:黎明前,當金星運行到太陽西側(cè)時,便在太陽出來之前先從東方升起,稱為啟明;黃昏時,當金星運行到太陽東側(cè)時,便在太陽下山之后懸掛于西方天空,稱為長庚。《詩經(jīng)》說“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就是指金星。 ④太白所主國 太白所主諸侯國為秦國、晉國、鄭國。 ?、萏椎妹?span lang="EN-US"> 木星位于地球繞日公轉(zhuǎn)軌道以外,它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約需12年,每年地球都有一段時間位于太陽和木星之間,期間,從地球上看,太陽落山時,木星正好升起,整夜可見,而金星位于地球繞日公轉(zhuǎn)軌道以內(nèi),從地球上看,它或出現(xiàn)于黎明前,或出現(xiàn)于黃昏后,但不會在深夜里出現(xiàn),木星夜晚出現(xiàn)為雌,金星白晝出現(xiàn)為雄;太白主管刀兵,是戰(zhàn)爭的象征。刀兵是肅殺之氣,對應(yīng)方位為西方,五行為金,金的顏色為白,所以稱為太白。 (5)辰星 ?、俪叫窍笳?span lang="EN-US"> 辰星即水星,用肉眼觀察外表呈黃色,但水星太接近太陽,常被太陽光淹沒,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且軌道曲線奇特,一個半月時間就可以從太陽之東到太陽之西,這與水屈曲流動的特性相似,所以辰星是五行水氣的精華;水的方位在北方,所以辰星方位在北方;水在四時主冬,所以辰星在四時主冬;水在五帝中為黑帝,所以辰星為黑帝的兒子;水星是太陽系中最靠近太陽的行星,與處于帝王身邊、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宰相相似,所以辰星是人類社會中宰相的象征;水表面均平,在人類社會中象征刑法公平,所以辰星在人類社會中主管刑罰。 ?、诔叫枪τ?span lang="EN-US"> 當君王治國嚴酷時,辰星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治國寬和時,辰星就經(jīng)常不出現(xiàn)。 ③辰星別稱 辰星共有六種別稱:安調(diào)、細極、熊星、鉤星、司農(nóng)、勉星。 ?、艹叫撬鲊?span lang="EN-US"> 辰星所主諸侯國為趙國、代國。 ?、莩叫堑妹?span lang="EN-US"> 辰星主管品德,是代天行使權(quán)力的星宿?!俺健钡囊馑际羌o日、紀時,觀察水星出入可以校準時間,所以稱為辰星。 此外,《五行大義》引《星經(jīng)》闡釋了五星分氣和妖星。 ![]() 《星經(jīng)》說:五車,又稱五潢,是星名,位于畢宿東北,其中四星在今御夫座,最南一星屬金牛座,共有五星組成一個五邊形,形狀如古代的車子(如圖所示)。 組成五車的五顆星也稱為五星:西北第一星,稱為太白;次北第二星,稱為辰星;次東北第三星,稱為歲星;次東南第四星,稱為鎮(zhèn)星;次西南第五星,稱為熒惑。這五顆星是金、水、木、土、火五星分化出來的氣。 《星經(jīng)》又說:歲星變化生成為彗星、云、欃云、天狗。彗星是星際間物質(zhì),欃云是彗星的尾云,天狗指彗星和流星。 熒惑變化生成為彗星、蚩尤旗、格澤。蚩尤旗特指一種上黃下白的云,類似彗星而后曲,像旗子形狀;格澤也是一-種星名,如炎火狀,黃白色,起自地面而上至天上。 鎮(zhèn)星變化生成為獄漢、天旗、旬始、虹蜺(今寫作“虹霓”,指兩種大氣光現(xiàn)象)。獄漢是一種星名,出于正北北方的田野,星離地有6丈高,大而色赤;天旗也是一種星名,在《史記●天官書》中指參星西邊的參旗九星;旬始也是一種星名, 氣如雄雞,見于北斗星旁邊;虹蜺是雨后或日出、日沒之際天空中所現(xiàn)的七色圓弧,內(nèi)環(huán)稱虹,外環(huán)稱蜺(今寫為“霓”)。 太白變化生成為彗星,即掃帚星。 辰星變化生成為枉矢、天槍、天棓。枉矢是一種星名,類似大流星,曲折蛇行,遠望像有羽毛的樣子;天槍是一種星名,又名“天鉞”,屬紫微垣,共有三星;天棓是一種星名,屬紫微垣,象征守衛(wèi)紫微垣的兵器,共有五星。 這些變化都是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氣運行混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妖異之星。 同時,君王通過觀察五星運行狀況,就可以知道治政的得失。此處引《尚書考靈曜》的說法有四層意思: 其一,五星在觀測中的作用。歲星為法度,熒惑為規(guī)則,鎮(zhèn)星為準繩,太白為衡器,辰星為權(quán)衡。權(quán)、衡、規(guī)、矩、繩五者都發(fā)揮作用,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不已。 其二,五政失與五星變。治政失于春天,則歲星過度或是遲延,不在正常軌道上運行;治政失于夏天,則熒惑違背規(guī)律運行;治政失于季夏,則鎮(zhèn)星失去節(jié)度;治政失于秋天,則太白失去正常運行規(guī)律;治政失于冬天,則辰星不按照正常軌道運行。春、夏、季夏、秋、冬五政俱失,則木、火、土、金、水五星都失去光明。 其三,五政得與人類社會關(guān)系。春天治政不失,則五谷繁盛;夏天治政不失,則甘雨及時;季夏治政不失,則季夏之時沒有災(zāi)害;秋天治政不失,則人民昌榮;冬天治政不失,則少有疾病死喪。春、夏、季夏、秋、冬五政都不失,則日和月都光明。 其四,總結(jié)七政。上述所說日、月、五星共同成為七政的法則,也稱為七曜,因為日、月、五星都是憑借光輝照耀運行的。 (三)北斗七星為七政 1.何謂北斗七星為七政 北斗之所以為七政,因為北斗是天體運行的中樞系統(tǒng)。天體運行有七種法則,北斗有七顆星辰。北斗星第一至第四顆星組成勺狀,稱為魁,第五至第七星組成柄狀,稱為瓢,魁和瓢合起來共有七星。 《尚書緯》說,璇、璣二星縱橫連接其他二星組成斗魁四星,玉衡星橫向連接另外三顆星,璇璣、玉衡合起來共有七星,日、月、地系統(tǒng)用它來整齊春、夏、秋、冬四時、五威。五威就是五行。五威體現(xiàn)在人身上為五種年命,七星體現(xiàn)在人身上為七個方面。北斗星居于天空的正中,處于北極星附近,是地球視運動中天體旋轉(zhuǎn)的中心,從地球上看,正當昆侖山的上方,北斗星圍繞北極星運行旋轉(zhuǎn),斗柄所指的方位,伴隨地球上二十四節(jié)氣的變化,確定一日十二時辰,建立一年十二月。又且,中國地理九州、諸侯國、分野,以及人的年命,沒有不由北斗七星治理規(guī)范的,所以稱為七政。《虞錄》說,北斗七星,根據(jù)璇璣、玉衡以整齊七種治政。治政,是人類社會天子用來治理天下的,所以君王順承天體運行規(guī)律而施行法度?!洞呵锖险\圖》說,北斗有七顆星辰,天子有七種治政。北斗居于天空中央,圍繞北極星旋轉(zhuǎn),布置四方事務(wù),所以稱為北斗。 2.北斗七星名稱及州國分野、年命 (1)北斗七星名稱及其所配合五行 北斗七星各有四種名稱: 其一,《春秋合誠圖》說,北斗第一星名稱為樞,第二星名稱為璇,第三星名稱為璣,第四星名稱為權(quán),第五星名稱為衡,第六星名稱為開陽,第七星名稱為標光。 其二,《黃帝斗圖》說,北斗第一星名稱為貪狼,為子年出生人所屬星辰;第二星名稱為巨門,為丑、亥年出生人所屬星辰;第三星名稱為祿存,為寅、戌年出生人所屬星辰;第四星名稱為文曲,為卯、酉年出生人所屬星辰;第五星名稱為廉貞,為辰、申年出生人所屬星辰;第六星名稱為武曲,為巳、未年出生人所屬星辰;第七星名稱為破軍,為午年出生人所屬星辰。 其三,《孔子元辰經(jīng)》說,北斗第一星名稱為陽明星,第二星名稱為陰精星,第三星名稱為真人星,第四星名稱為玄冥星,第五星名稱為丹元星,第六星名稱為北極星,第七星名稱為天開星。 其四,《遁甲經(jīng)》說,北斗第一星名稱為魁真星,第二星名稱為魁元星,第三星名稱為權(quán)九極星,第四星名稱為魁細星,第五星名稱為 ![]() 剛星,第六星名稱為 ![]() 紀星,第七星名稱為飄玄陽星。 ![]() (2)北斗七星配合地支 按照《黃帝斗圖》所說,北斗第一星配合子,第二星配合丑、亥,第三星配合寅、戌,第四星配合卯、酉,第五星配合辰、申,第六星配合巳、末,第七星配合午。 其中,地支子、午各自單獨配合一星,其余十支都是兩地支共屬一星,這是因為,子、午為經(jīng)緯天、地的綱紀,北斗第一星以及第七星是魁剛二星,也是北斗七星的經(jīng)緯,可以用來指示十二月建方位;其余十支不用來指示十二月建方位,所以都配合兩個地支。 確定了十二支與北斗七星的配合之后,還可以將北斗七星與六十甲子配合,方法是從第一星起甲子,之后按照十二支配合次序依次配合,往復(fù)循環(huán),周而復(fù)始,直到排盡六十甲子為止。 (3)北斗七星配合二十八宿 北斗七星統(tǒng)領(lǐng)二十八宿,一星主管四宿,自第一星魁星起排二十八宿中的室宿,第五星剛星起排二十八宿中的角宿,按照北斗七星與二十八宿次序依次排列配合。 ![]() 如果人流年運行至二十八宿中的室宿,而木、火、土、金、水五星也運行到二十八宿中的室宿,人的吉兇禍福就跟隨室宿所配合的北斗七星所主而發(fā)生變化。其余例推。 (4)北斗七星與州國分野 根據(jù)《春秋合誠圖》說法,北斗七星與州國分野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下表所示: ![]() 以上是天、地、人三才之道,都為北斗七星所治理規(guī)范。 (四)二十八宿為七政 二十八宿為七政,是因為二十八宿可以分配確定諸侯國邦,安排官員,設(shè)立職位。 《春秋運斗樞》說,天上星宿有將軍宰相的位置,二十八宿輔佐它們形成官衙,都根據(jù)北斗七星,用來整齊七種治政,春、夏、秋、冬四時布施恩德,天、地、人三道得到正氣?!渡袝检`曜》說,二十八宿排列周天共365.25度,所以可用來協(xié)調(diào)、配合日、月運行,確定和量度太陽及星辰運行位置。 1.二十八宿配合五行 二十八宿配合五行,有兩種區(qū)別:一是總體配合,二是分別配合。 (1)總配五行 東方蒼龍七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五行為木。角有2星、亢有4星、氐有4星、房有6星、心有3星、尾有9星、箕有4星,共32顆星。角12度、亢9度、氐15度、房5度、心5度、尾18度、箕11度,共占周天寬度為75度。 南方朱雀七宿,包括東井、輿鬼、柳、七星、張、翼、軫,五行為火。東井有8星、輿鬼有5星、柳有8星、星有7星、張有6星、翼有22星、軫有4星,共60顆星,《五行大義》說“合六十五星”,不知何據(jù)。東井33度、輿鬼4度、柳15度、星7度、張18度、翼18度、軫17度,共占周天寬度為112度,《五行大義》說“一百五度”,不知何據(jù)。 西方白虎七宿,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五行為金???span lang="EN-US">16星、婁有3星、胃有3星、昴有7星、畢有8星、觜有3星、參有10星,共50顆星,《五行大義》說“合五十一星”,不知何據(jù)???span lang="EN-US">16度、婁12度、胃14度、昴11度、畢10度、觜2度、參9度,共占周天寬度為74度,《五行大義》說“八十度”,不知何據(jù)。 北方玄武七宿,包括斗、牽牛、須女、虛、危、營室、東壁,五行為水。斗有6星、牽牛有6星、須女有4星、虛有2星、危有3星、營室有2星、東壁有2星,共25顆星。斗26度、牽牛8度、須女12度、虛11度、危17度、營室16度、東壁9度,共占周天寬度為99度,《五行大義》說“九十八度”,不知何據(jù)。 如此,二十八宿周天合360度。 二十八宿中五行屬土的星宿,東方為角、亢二宿,南方為井、鬼二宿,西方為奎、婁二宿,北方為斗、牛二宿,都位居四方之季,五行為土。 《五行大義》引《曾子》說,春分之日,南方朱雀七宿全都在黃昏時出現(xiàn),主管仲春節(jié)氣的朱雀中星出現(xiàn)在中天,這意味著可以種植稷;夏至之日,東方蒼龍七宿全都在黃昏時出現(xiàn),主管仲夏節(jié)氣的蒼龍中星心星出現(xiàn)在中天,這意味著可以種植黍子、豆子;秋分之日,北方玄武七宿全都在黃昏時出現(xiàn),主管仲秋節(jié)氣的玄武中星虛星出現(xiàn)在中天,這意味著可以種植小麥;冬至之日,西方白虎七宿全都在黃昏時出現(xiàn),主管仲冬節(jié)氣的白虎中星昴星出現(xiàn)在中天,山里人可伐木制作器械,家里人可收獲豆葉、蘆葦、儲蓄積累物資、打獵。君王坐觀蒼龍、朱雀、白虎、玄武七宿中星出現(xiàn)在中天的狀況,就可知曉人民農(nóng)事活動的緩急。農(nóng)事緊急則不征發(fā)勞役,所以說“將歷法付予百姓,使人民知曉時令變化,不耽誤農(nóng)時”。這是二十八宿總配五行。 (2)別配五行 角宿有兩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室女座?!敖恰钡囊馑际菛|方蒼龍的兩支角。二星一南一北,是日、月、五星運行路線——黃道必經(jīng)之路,如同天宮的兩扇大門,所以角宿為“天門”;日、月、星三光曜都經(jīng)此路線,所以角宿為“三光之路”;所占周天寬度為12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辰時,對應(yīng)分野為鄭國,五行為木。 亢宿有4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室女座。“亢”的意思是東方蒼龍的咽喉,與君主受朝問政的朝廷相似,所以亢宿為天帝宮廷;尚書是負責發(fā)布文書的官員,與咽喉相似,所以亢宿代表尚書之類的官員;所占周天寬度為9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辰時,對應(yīng)分野為鄭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火,秋、冬二時五行為水。 氐宿有4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天秤座。“氐”的意思是天的根,角宿、亢宿之下連接著氐宿,如同樹木有根,人之根如同住宿的宮殿,所以氐宿為天帝住宿的宮殿;天帝巡行住宿的地方與之同理,所以氐宿是天帝巡行途中睡覺休息的地方;所占周天寬度為15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中的卯時,對應(yīng)分野為宋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金,秋、冬二時五行為水。 房宿有4顆恒星,《五行大義》說有六星組成,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天蝎座。“房”的意思是東方蒼龍的胸房,明堂中方外圓,通達四出,各有左右房屋,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二者相似,所以房宿為天帝的明堂,是天帝宣明政教之處;所占周天寬度為5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卯時,對應(yīng)分野為宋國,五行為土。 心宿有3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天蝎座。“心”的意思是東方蒼龍的心臟,心為人一身的主宰,與君王相似,所以心宿為天庭中天王的位置;所占周天寬度為5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卯時,對應(yīng)分野為宋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木,秋、冬二時五行為火。 尾宿有9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天蝎座。“尾”的意思是東方蒼龍的尾巴,這與宮廷中位于后面的宮殿相似,所以尾宿為后宮;后宮是帝王妻妾所生活的地方,所以尾宿是天帝的妾和宮廷女官的府第;所占周天寬度為18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寅時,對應(yīng)分野為燕國,五行為水。 箕宿有四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人馬座?!盎钡囊馑际腔男墙M成一個四邊形,形如簸箕?;拊跂|方蒼龍七宿中位置最后,與王后居住的宮殿在宮廷最內(nèi)相似,所以箕宿為王后所居住的地方;這是天帝與王后的寢宮;所占周天寬度為11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寅時,對應(yīng)分野為燕國,五行為木,在春、夏二時五行為金,秋、冬二時五行為土。 斗宿即南斗,有6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人馬座。“斗”的意思是南斗六星分布形狀如斗。斗是古代盛糧食的器具,所以斗宿主管官爵和俸祿;這是天帝褒獎賢能進納才士的星宿;所占周天寬度為26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丑時,對應(yīng)分野為吳國,五行為木。 牛宿即牽牛,有6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摩羯座。“牛”的意思是星群組合如牛角。牛宿中最著名的是織女與牽牛星,中隔銀河相望,終得一會,所以牛宿主管橋梁;通過觀察牛宿的明亮與晦暗可以知曉社會的興衰與治亂,是日、月、五星七政的開始;所占周天寬度為8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丑時,對應(yīng)分野為吳國,五行為木。 女宿,也稱須女、婺女,有4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寶瓶座。“女”的意思是星群組合如簸箕,也似“女”字。古代婦女主要工作是紡織、刺繡、縫紉等,所以須女主管絲、麻、棉織成的布和帛;絲、麻、棉織物都收藏在宮廷內(nèi)部的倉庫中,所以須女星是天庭的內(nèi)庫;所占周天寬度為12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子時,對應(yīng)分野為越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水,秋、冬二時五行為火。 虛宿有兩顆恒星,分別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寶瓶座和小馬座?!疤摗钡囊馑加腥阂皇谴笄?。丘是自然形成的小土山,古代城邑往往是丘居的,“丘”指人聚居的城邑。二是故地。城邑毀滅之后,丘就改稱為墟,“墟”是廢墟、故城。三是虛耗。虛宿位于北方玄武七宿的中央,方位正北,北方色黑,與冬天對應(yīng),冬天萬物停止生長,虛耗此前儲存的能量。這與太廟和明堂相似,所以虛宿為太廟和明堂;太廟是先祖魂靈所居的地方,人類社會的君王為政舉事,必先告于宗廟,同大臣們議之于明堂,所以虛宿是天帝祭祀、議事的地方,主管祭祀事務(wù);所占周天寬度為11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子時,對應(yīng)分野為齊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水,秋、冬二時五行為金。 危宿有3顆恒星,一顆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寶瓶座,兩顆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飛馬座。“危”的意思是屋棟之上,其三星形狀如同一個尖屋頂。危宿位于北方玄武七宿龜蛇形象的尾部,在戰(zhàn)斗中斷后的人常有死亡危險,死亡后就進入墳?zāi)梗?span lang="EN-US">“危”在屋棟之上為高,高也有危險,危宿三星形狀也如墳?zāi)梗晕K逓閴災(zāi)?;墳?zāi)故锹裨嵯韧鲎嫦鹊模晕K抻脕碚J識先逝的祖先;所占周天寬度為17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子時,對應(yīng)分野為齊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水,秋、冬二時五行為火。 室宿也稱營室,有兩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飛馬座?!笆摇钡囊馑际切侨航M合像一所覆蓋在龜蛇上的房屋形狀。室宿原為四星,呈四方形,就是西方飛馬座四邊形,分東壁與西壁各兩星,如同宮室形象,后來東壁從營室中分出,成為室、壁兩宿。春秋時期,室宿在傍晚出現(xiàn)于南方中天的季節(jié)是秋末冬初,正值農(nóng)閑時節(jié),可以建造房屋,所以稱“營室”。秋末冬初,人們建造房屋的目的就是儲藏過冬糧食,所以營室主管軍糧;軍糧是供給土兵使用的,所以營室用來給予士卒;所占周天寬度為16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亥時,對應(yīng)分野為衛(wèi)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木,秋、冬二時五行為土。 壁宿也稱東壁,有兩顆恒星,分別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飛馬座和仙女座?!皷|壁”的意思是位于室宿東邊,像室宿的墻壁。漢武帝時,魯恭王因為擴建宮室而毀壞孔子故居,在夾壁墻內(nèi)得到數(shù)十卷古籍,古人認為天上的東壁也應(yīng)當是文章匯聚之地、圖書收藏之府,所以東壁為文章;文章匯聚之地就是圖書室,所以東壁為天上的圖書室;所占周天寬度為9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亥時,對應(yīng)分野為衛(wèi)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金,秋、冬二時五行為水。 奎宿有16顆恒星,1— 9多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仙女座,10—16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雙魚座。“奎”的意思是兩髀即兩大腿之間,星群左右兩半如同兩髀形狀。奎宿為西方白虎的尾巴,尾巴是白虎的重要武器,所以奎宿為兵器倉庫;國家軍隊掌握兵器是為了禁止和制止武裝騷亂的,所以奎宿主管禁止制御暴亂;所占周天寬度為16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戌時,對應(yīng)分野為魯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金,秋、冬二時五行為火。 婁宿有3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白羊座。“婁”通“摟”,是拖聚在一起的意思。古代系馬稱為維,系牛稱為婁,婁宿的“婁”就是牧養(yǎng)眾畜以供祭祀,所以婁宿是主管牧養(yǎng)禽獸的地方;牧養(yǎng)眾畜是為了用作祭祀時的犧牲,所以婁宿主管供給祠廟中的供品;所占周天寬度為12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戌時,對應(yīng)分野為魯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水,秋、冬二時五行為火。 胃宿有3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白羊座。“胃”的意思是圍起來受納食物,其三星緊靠在一起,如胃形狀。胃可以受納食物,所以胃宿是天上儲藏米谷的倉廩;倉用以儲谷,廩用以儲米,所以胃宿是五谷匯聚的地方;所占周天寬度為14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酉時,對應(yīng)分野為趙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木,秋、冬二時五行為水。 昴宿又稱旄頭、髦頭,有7顆恒星,其中6顆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金牛座,希臘神話稱為“七姊妹”。“昴”的意思是“留”,“留”為簇聚、團屬,因由一團小星促聚組成而得名。昴宿為西方白虎中星,白虎為金,金主裁決判斷,所以昴宿主管刑獄之事;有關(guān)刑獄的事就是掌管治理裁決判斷,所以昴宿主典冶決斷;所占周天寬度為11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酉時,對應(yīng)分野為趙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火,秋、冬二時五行為金。 畢宿又稱罕車,有8顆恒星,其中7顆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金牛座。“畢”的意思是完全,其星群形狀如叉,排列如網(wǎng),如防備狀,所以畢宿主管邊境軍隊;完善邊境軍隊是用來防備夷狄等外族入侵的,所以畢宿為防備夷狄;所占周天寬度為10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酉時,對應(yīng)分野為趙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金,秋、冬二時五行為水。 觜宿又稱觜觿、觜蠵,有3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獵戶座。“觜”的意思是鳥嘴,其三星位于參宿兩肩上方,形狀如同角狀鳥嘴。嘴的作用是納入食物,所以觜宿主管保護收藏;秋天萬物成就進入收藏時節(jié),所以觜宿主管收拾整理秋天的物品;所占周天寬度為2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申時,對應(yīng)分野為晉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火,秋、冬二時五行為土。 參宿有參七星與伐三星,共10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獵戶座。“參”的意思是三,參七星排列為兩肩兩足三心(或腰帶),“參”即“叁”,象征心位置三星或腰帶三星;“伐”的意思是斬伐,在參宿區(qū)界內(nèi),是參宿心三星下面斜排的三顆小星,如同掛在腰間的長劍。參伐十星形狀如同一位腰掛寶劍的將軍,所以參宿為天庭大將;寶劍是用來砍伐斬殺的利器,所以參宿主管斬伐收獲;所占周天寬度為9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申時,對應(yīng)分野為晉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火,秋、冬二時五行為土。 井宿也稱東井,有8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雙子座。“井”的意思是星群東西兩列如同水井形狀,銀河從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井宿南邊。水井與水利事務(wù)有關(guān),所以東井主管水利事務(wù);水面平均,所以東井用來取法水平治理四時萬物;所占周天寬度為33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未時,對應(yīng)分野為秦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火,秋、冬二時五行為水。 鬼宿也稱輿鬼,《五行大義》說有5顆恒星,另說有4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巨蟹座。“鬼”的意思是四周星光皆暗,但中央有一星團白色如粉絮,晦暗夜晚里也可以看見,稱為積尸。“輿”有二意:一為“眾”,“輿鬼”是眾鬼之意;二為“車廂”,鬼宿四星呈方形,如車。鬼四星為南方朱雀頭眼,所以輿鬼主管視察明晰;人能夠視察明晰就可洞察陰謀詭計,所以輿鬼主管察看奸邪計謀;所占周天寬度為4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未時,對應(yīng)分野為秦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水,秋、冬二時五行為火。 柳宿有8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長蛇座。“柳”的意思是其星群形狀彎曲,像柳葉,又像鳥嘴,原名為“咮”即鳥嘴。“柳”的意思是“留”,用美味食物留住神靈,所以柳宿主管上等食物;上等食物都是味道完美的,所以柳宿主管調(diào)和美味;所占周天寬度為15 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午時,對應(yīng)分野為周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水,秋、冬二時五行為火。 星宿有7顆恒星,其中6顆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長蛇座。“星”的意思是星宿一位于南方朱雀眼目,一光獨照,西方稱為“孤獨者”。星宿七星正居朱雀頸部,向下覆蓋如同衣裳,所以星宿主管衣裳;衣裳是用來蔽體的,所以星宿主管遮蓋身體;所占周天寬度為7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午時,對應(yīng)分野為周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火,秋、冬二時五行為水。 張宿有6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長蛇座。“張”的意思是星群形狀如同張開的弓矢,又位于南方朱雀嗉子處。嗉子是鳥進納食物的器官,所以張宿主管主人與賓客關(guān)系;主人與客人之間免不了飲食娛樂,交際應(yīng)酬,所以張宿主管賞賜給予、飲宴嬉戲;所占周天寬度為18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午時,對應(yīng)分野為周國,五行為水。 翼宿有22顆恒星,部分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巨爵座,部分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長蛇座。“翼”的意思是星群形狀如同張開的鳥翼。鳥兒張開翅膀就會鳴唱舞蹈,所以翼宿主管天然歌唱;歌唱是用來娛樂的,所以翼宿主管戲曲娛樂;所占周天寬度為18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巳時,對應(yīng)分野為楚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木,秋、冬二時五行為金。 軫宿又稱天車,有4顆恒星,屬于現(xiàn)代星座中的烏鴉座。“軫”的意思是車箱底部后面的橫木,軫宿居南方朱雀尾部,二者相似。“軫”還有“收”即結(jié)束的意思,人生命結(jié)束就是死亡,所以軫宿主管死亡喪葬;死亡是人所面臨的災(zāi)禍兇殃,所以軫宿用來知曉兇災(zāi)禍殃;所占周天寬度為17度,對應(yīng)十二時辰為巳時,對應(yīng)分野為楚國,在春、夏二時五行為木,秋、冬二時五行為土。 2.二十八宿分野 依《五行大義》說明,二十八宿應(yīng)當分配主管的地區(qū)如下表所示,以確定所分九州列國社會秩序的善惡,所以為治政。 ![]() 3.二十八宿得名 《五行大義》引石氏《天官訓(xùn)解》闡釋了二十八宿得名。 角宿有兩顆恒星,是東方蒼龍頭上的兩只角,兩只角間是天上黃道經(jīng)過的道路,日、月、五星都經(jīng)行于此,所以得名為角;亢宿為天帝聽政的朝廷,文武大臣面對君王奏對應(yīng)答,日夜謀劃咨詢四海之內(nèi)的事務(wù),所以得名為亢;氐宿是正屋,是住宿的宮殿,“氐”的意思是解衣休息的房屋,所以得名為氐;房宿是天子一年四時所居住的房屋,所以得名為房;心宿有3顆恒星,前一顆恒星為太子,中間一顆恒星為天子,后一顆恒星為庶子,如同人心處于身體中心,為人一身的主宰,所以得名為心;尾宿是東方蒼龍七宿的尾巴,所以得名為尾,模擬它的形象;箕宿接近南斗,形狀像簸揚五谷的簸箕,所以得名為箕;斗是量度糧食的器具,用來衡量人的官爵和俸祿,斗宿星群形狀像斗,所以得名為斗;牛宿星群形狀也像牛角,是日、月、五星七政的開始,所以得名為牛;女宿形狀方正,好像經(jīng)過裁剪切割一樣,這是妾和使女所做的工作,所以得名為女;“虛”的意思是虛耗,虛宿二星中間空虛,像宗廟和明堂的形狀,所以得名為虛;危宿星群形狀如同建立起來的房屋,又如同墳?zāi)?,所以得名為危;營室區(qū)域內(nèi)有6顆恒星,為離宮,好像是天子出行的宮室,所以得名為室;壁宿直立如同墻壁,孔子曾經(jīng)藏書于故居墻璧之中,仿效此義,所以得名為壁;奎宿為武器庫,主刀兵,因為其星群形象周圍嚴密,“奎”本意兩髀之間,有乖背分離的意思,戰(zhàn)爭是因為雙方關(guān)系錯亂反常才發(fā)起的,所以得名為奎;婁宿三星聚在一起,形狀如同樓閣,又如同鐘的內(nèi)部空洞,主牧養(yǎng)祭祀所用牲畜,“婁”有圈養(yǎng)牛群的意思,所以以婁作為名稱;胃,在人體內(nèi)藏中為五谷府庫,主管儲存米谷的糧倉,所以得名為胃;“昴”的意思是憂傷地匯聚在一-起,如同囚犯在牢獄中的樣子,所以昴宿主管牢獄之事,昴宿是一團小星非常緊湊地聚集而成,聚集起來就會產(chǎn)生憂愁,所以得名為昴;畢宿是邊境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毛頭之類,如果天子警示完畢,邊境的毛頭開始倡議叛亂,天子便用武力結(jié)束這一倡議,
以警戒眾人之心,所以得名為畢;“觜”的意思是聚集,觜宿為西方白虎的鼻子,其三星聚集在白虎唇須之間,所以得名為觜;“參”的意思是共同,參宿是參星與伐星組合在一起,摻雜五行金與土的氣,共同實行殺戮與處罰,所以得名為參;井是五行水氣的精華,盛在碗里的水均勻平適,達到了精妙細微的極致,井宿星群形狀象征法度如同水面一樣平均,所以得名為井;“鬼”的意思是歸,陽氣歸于陰氣之中,鬼宿內(nèi)有一星晦暗而不明亮,像鬼一樣,所以得名為鬼;“柳”的意思是留住,《春秋傳》說“或食于任”,“柳”一名稱為“任”,祭祀鬼神,調(diào)和五種滋味,留住神靈,所以得名為柳;七星數(shù)量為七,位于南方朱雀頸部,如同鳥的衣裳覆蓋于上,所以得名為星;“張”的意思是開張,張宿為南方朱雀的嗉子,有容納食物的作用,所以主管招待賓客;翼宿形狀如同六支鳥翎,好像鳥張開兩翅飛翔,所以得名為翼;軫宿如同小車呈四方形,車后橫木稱為軫,為兇事時所使用,所以得名為軫。 日、月、五星、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隱伏與出現(xiàn),符合規(guī)律者為正,違背規(guī)律者為邪,或者虧缺,或者侵凌,或者遮掩為蝕,或者分散為妖異,或者變化為彗星、孛星、飛星、流星,如此之類,都可以根據(jù)天象占候中從下向上飛離地面到達天上的意義進行解釋,所以在此不再詳細闡述。 以上三種七政,已經(jīng)配合五行,大略述說如此。 劉鴻玉 劉炳琳 譯解 |
|
來自: 土佬之學(xué)習(xí) > 《五行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