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賞:牡丹(紫紅系)
![]() ![]() ![]() 新一季的牡丹又開了
大概是今年有倒春寒的緣故吧
牡丹花比往年晚開了十天八天呢!
而且不如去年開得好
我們這里從前是沒有室外種植牡丹的,或許有但我沒見過。許是塞北的氣候比從前溫暖了許多
滿都海公園里就有一處牡丹和芍藥合種在一起的園子
牡丹開得早一些,芍藥開得晚一些
每當“花王”和“花相”盛開的時候
人們就會圍攏過來
贊賞它們的美麗
拍攝它們的芳容
而我,就是這一眾人群中的一個
“牡丹”之名的由來,出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牡丹雖結(jié)籽而根上生苗,故曰“牡”其花紅,故曰“丹”。 ![]() 有朋友說,滿都海公園里的這片牡丹品級不高,更像是芍藥,加之它們又是和芍藥種植在一起,分辨不清它們到底誰是誰,質(zhì)疑說:這會不會是“草牡丹”啊?幸好園子邊上有一塊品種說明的牌子,證明了它們是名副其實的牡丹,而且,“紫斑牡丹”還是不錯的品種呢!
其實,所謂草牡丹,指的就是芍藥,而牡丹呢,盡管品種很多,但它們都是木本,即木牡丹。
牡丹和芍藥的區(qū)別。只要記住一些形態(tài)上的差異,就很容易區(qū)分辨出來。
葉的區(qū)別:牡丹葉有三瓣,葉片前端有裂狀,葉色無光澤;而芍藥葉只有一瓣,葉片狹長,前端窄而尖,無分裂,呈亮綠色,有光澤。這是區(qū)分它們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 株型差異:牡丹是木本,落葉灌木,是樹,植株一般能長到兩米左右,根上有幾個分枝叢生,生長緩慢。枝干為木質(zhì),冬天落葉,但枝干仍存活。芍藥是草本,是草,植株一般高不過一米,不論新栽和老株均為叢生。枝干為草質(zhì),冬季地上部分會枯死,來年重新萌發(fā)。 花的區(qū)別:牡丹花頂生,花型大,花柄短,花藏于葉間;而芍藥花則花柄長,花朵在葉叢之上。牡丹和芍藥都有紅、紫紅、紫、深紫(黑)、白、黃、粉、雪藍(粉藍)、綠等多色。芍藥的花徑約15厘米。牡丹大小不一,花徑約10-30厘米。 開放時間的區(qū)別:牡丹通常在4月下半月開放,芍藥比之晚十五天左右,在5月上半月開放,所以有“谷雨三朝見牡丹,長夏三朝見芍藥”之說。 在我們這里,牡丹在五月初漸次開放,芍藥是五月下旬開放,到六月開的最盛。 這種顏色真不知算是紫色還是粉色
據(jù)說最名貴的牡丹品種當屬姚黃、魏紫、趙粉,后來還加了一個“歐碧”。 所謂姚黃,是指千葉黃花牡丹,出自姚氏民家?!堵尻柲档び洝分杏涊d:“姚黃者,千葉黃花,出自民姚氏家。” 魏紫指的是千葉肉紅牡丹,《洛陽牡丹記》有載:“魏家花者,千葉肉紅花,出于魏相(仁溥)家。”相傳最初的時候,魏紫牡丹是砍柴人在壽安山里發(fā)現(xiàn)的,見此花十分奇珍,便賣與魏氏。有傳說,這花剛剛現(xiàn)世的時候,有人想要觀賞,需要付出十數(shù)錢作為門票,才可以前去觀賞。而民間則傳說這種花的葉子能數(shù)到七百葉之多。后來人們將這兩種牡丹和稱為“姚黃魏紫”,到了近代,姚黃魏紫已經(jīng)被泛指名貴的牡丹。 “趙粉”是牡丹名品當中最年輕的一種,據(jù)《?;h園牡丹譜》當中記載,趙粉清代從洛陽移植到趙氏人家園中培育而成的,其花芳香濃郁,具有單瓣、半重瓣、重瓣的3種花型,有的3種花型同生一樹之上,其優(yōu)點極為醒目,和姚黃魏紫并稱為牡丹三大名品。 “歐碧”是一種淺綠色的牡丹花,宋代陸游在《天彭牡丹譜》當中記載:“碧花止一品,名曰歐碧。其花淺碧而開最晚,獨出歐氏 ,故以姓著。”乃是牡丹名品之一。 ![]() ![]() 不知我拍的這些牡丹里有沒有名貴的“魏紫” 但它們都已驚艷了我們的目光 帶給我們浪漫與美好的享受 正所謂: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jié)動青城 (青城,俺們城市的別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