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 本詩作于1070年,王安石變法第二年,司馬光因反對變法被貶出京,退居洛陽。此詩作于當時,暗示了對當局的不滿。 本詩通過描寫景,轉(zhuǎn)而抒發(fā)情,暗地里透露出對時局的不滿,卻又表達了自己不愿拍馬奉承的心態(tài)。整詩無華麗描寫,無堂皇敘述,卻通過平淡的語句,點明了主題,升華了主旨。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平鋪直敘,幾無修飾,卻又清楚明白。“四月”點明了時間,“清和”點明了氣候,“南山”點明了地點,“雨乍晴”“轉(zhuǎn)分明”卻又升華了印象。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看似寫景,實在抒情。沒有隨風飄蕩的柳絮,只有向著太陽的葵花。柳絮歷來象征輕浮,輕飄沒有著落也無根基,人云亦云??▌t只對著太陽,意為對真理和正道的追尋。前半句借用謝道韞的“未若柳絮因風起”一句,看似借典,實則寫實,描寫了朝廷中的景象。而詩人卻將自己比作“葵花”,即使“柳絮”勢大,仍然懷著“向日傾”的高尚情操,不愿同流合污。 通過托物抒情,把詩人的心態(tài)與志向清楚分明地進行了表達和升華,沒有古板的說教,沒有阿諛的言辭,平淡間顯示出真功夫、真性情、真志向。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這是一首精致、小巧的清新詩作,是楊萬里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全詩通篇展現(xiàn)著輕柔、活潑、明快、生機的初夏景致,處處彰顯詩人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更表達趣味盎然的生活之樂味。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清澈透亮的泉水細小而緩慢,流得自然輕巧無聲,濃綠的樹影輕柔地將自己投身于池水之中。這種直白的描景之句雖并不深奧,但卻句句如畫,把泉水之晶瑩、晴日之美好皆表達得恰到好處,給人一種陽光融融、細水涓涓的自然美感。而后篇兩句則為老幼皆知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嬌嫩的荷花苞蕾剛剛冒出水面,如同美女出浴一般昂立于水間,蜻蜓便如約而至,調(diào)皮地與小荷互動起來。這詩中既有夏日美景的寫照,又不失景致的生機之趣,可謂景、趣相融。 詩之全篇落筆于一個“小”字,小池、小荷、細流、蜻蜓,其勢皆以嬌小為象,給人精致不已之感。但它的意境卻一點也不因這“小”字而有所遜色,景致之生動,生活之趣味,詩人心情之靈動,皆在小景之中得到擴張,使人讀之有物,感之有趣,口誦心想之間遍涌濃郁之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詩人的這首《小池》恰恰將此話表現(xiàn)到極致。 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 本詩為孝宗乾道二年(1166)詩人因丁憂閑居故鄉(xiāng)時所作。 這首詩寫的是午睡初起、沒精打采的詩人在看到追捉柳絮的兒童時,童心復現(xiàn),不知不覺間沉浸其中,寫出了閑適的心情,全詩充滿生活情趣。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痹姷那岸浼氈旅鑼懨纷?、芭蕉兩個特征鮮明的事物,點明了此時的時間是初夏時節(jié)。這時候的梅子還未完全成熟,吃過之后,余酸還殘留在唇齒之間,仿佛牙齒都被軟化了;芭蕉快速生長,濃綠的樹蔭映襯到紗窗上。一個“軟”字生動表現(xiàn)了梅子的青澀,一個“分”字又形象地表現(xiàn)了初夏芭蕉的旺盛的生命力,富于動態(tài)。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焙蠖潼c明了夏日里白晝之長,并有百無聊賴之意。春去夏來,日長人倦,午睡初醒時,閑居中的詩人正不知做什么好,只見窗外調(diào)皮的兒童正追逐捕捉著空中飄飛的柳絮,令人心情暢快悠閑。詩中用一個“閑”字,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閑適和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并且巧妙地呼應(yīng)了詩題。 桑茶坑道中(其七) 【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 此詩當作于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楊萬里六十六歲,謝病自免,回歸吉水。本組詩共八首,寫沿途所見景物,此為其一。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雨后初晴的桑茶道中所見兒童牧牛的情景,詩人用平白簡練的文字描繪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田園風光圖。 “晴明風日雨干時”,首句點明天氣,即雨后初晴,陽光透亮,風兒流暢,地面的積水正被陽光蒸發(fā),被風兒吹干,大自然中處處充滿了生機?!安轁M花堤水滿溪”,一場雨后,小溪里漲滿了水,岸邊叢生的綠油油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繽紛的野花?!皾M”在這里作為動詞,寫出了堤上花草的繁盛之狀,仿佛青草野花有意識地去裝點堤岸一般,十分生動有趣。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蓖釉诹鴺涞臐馐a下酣睡,牛兒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自得。第三句寫出了牧童柳陰下酣睡時自然悠閑的“靜”,第四句寫牛兒自由自在地吃草的“動”,一靜一動,和諧自然,富有濃濃的生活氣息和原始樸素的美感。 初夏燕堂睡起 【宋】陸游 歌鳳平生類楚狂,山城遲暮得深藏。 洗春雨過清陰合,掠水風生綠藻涼。 晨幾硯凹涵墨色,午窗杯面聚茶香。 功名到手渾閑事,此興他年未易忘。 ![]() 陸放翁之詩一向兼具“李杜”之長,豪放中有沉郁、憂懷中有閑情,語言平易曉暢,頗多明達之意,《初夏燕堂睡起》一詩原是他隱居山陰時所作,雖不事華美,亦非聞名遐邇,但字字雕琢、句句留情,卻也別有幾分逸趣。 首聯(lián),詩人以“歌鳳”的典故為引,藉“楚狂”而起勢,明白地交代了自己避世隱居、怡然而樂的現(xiàn)狀,后句“山城遲暮得深藏”緊承上句,一聲“遲暮”道出了詩人胸中若有若無的惋惜,而“深藏”則表明了放翁隱居避世、不再為紅塵煩擾的決心。 頷、頸二聯(lián),筆鋒婉約,清新簡明,轉(zhuǎn)合首聯(lián),原便是對首聯(lián)隱居生活的一種具體描述。瀟瀟細雨之后,天朗氣清,萬里晴明,水中波光瀲滟,微風拂弄著初夏的夢幻,水面層層疊疊的綠藻鋪襯著一片無垠的深綠,遠遠相望,便令人平生一股涼爽之意。晨光熹微時,研磨洗硯,恣肆揮毫;午后桐蔭,靜坐窗邊,悠悠品茗,更頗有生活情趣。如斯閑逸的生活,怕無論是誰身處其中都會甘之如飴吧。是以,頷、頸之后,詩人順勢即景抒情,于尾聯(lián)發(fā)出了“功名到手渾閑事,此興他年未易忘”的感慨。 功名利祿不過都是等閑,而這種寄意山水、揮毫品茗的閑情逸致卻不易得,哪怕此去經(jīng)年也不會忘卻?!皽嗛e事”“未易忘”造句精致,對比強烈,兩相烘襯,更突顯了詩人淡泊名利的高潔與寄意山水的曠達。 天平山中 【明】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 天平山是吳中名勝之一,林木秀潤,奇石縱橫,詩人自幼生活在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對他來說都十分熟悉,十分親切。這首詩便是詩人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這首詩寫詩人游歷江蘇天平山時所見美景,表達了內(nèi)心的無限愜意。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鼻皟删浯朕o工整對仗,音韻和諧。春雨時節(jié),淡紫色的楝花樹因蒙蒙細雨滴落在花朵上顯得格外鮮艷,一排排枇杷樹上的果子似乎也被徐徐的南風吹得成熟了,空氣中彌漫著花果的清香?!叭兹住睂懗鲇甑温湓陂ㄉ蠒r細小而密集的狀態(tài);“樹樹”表明了枇杷樹的繁多,使詩句具有韻味,映現(xiàn)出盎然春意。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焙髢删鋵懽髡咴跉w途中沿著山路慢慢往回走,陶醉于這初夏的美景,渾然不覺道路的遙遠。路旁可愛的黃鶯好似相識的朋友用鳴叫引導詩人一路前行,把詩人送回了家中?!八汀笔屈c睛之筆,將黃鶯擬人化,充滿生趣。末句通過刻畫詩人與黃鶯一路相伴的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在歸家途中怡然自得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贊美。 夏日田園雜興(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xiāng)后所作的組詩,共六十首。描寫了農(nóng)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景色和農(nóng)民的生活。《夏日田園雜興》共12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觀?!懊纷咏瘘S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寫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雪白一片,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夏天已至,白天的日子越來越長,但是籬笆前卻沒有人經(jīng)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村落景物的特點。前兩句寫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叭臻L籬落無人過”,從側(cè)面寫出了農(nóng)民勞作的情況:初夏農(nóng)事正忙,農(nóng)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更顯其靜。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 白居易的詩作素來語言平易,通俗易懂,這首生活詩亦是如此,無論寫景色或生活場景,都如信口吟來,自然無雕琢,令讀者如親眼所見。 正是晚春初夏時節(jié),詩人于某個傍晚漫步于池畔。池塘因雨水充沛而充盈,池邊的樹木綠葉繁盛,綠蔭交錯,不遠處隨意橫臥著幾只小船,周圍人家的門前籬笆疏疏落落,這一切都給人閑適恬靜之感。 而詩人的日子也過得十分閑適,沒有觥籌交錯、俗世紛爭,閑暇時靜靜地撫一撫琴,取一杯佳釀聞香品味,不時與稚齡孫兒說笑逗趣——一個“慵閑”,一個“嬌”,將詩人含飴弄孫的閑居生活刻畫得鮮明而傳神。 晚晴 【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干后,歸飛體更輕。 ![]() 李商隱從開成三年(838)入贅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被視為李黨)以后,便陷入黨爭之中,一直遭到牛黨的忌恨與排擠,后來宣宗繼位,他只好離開長安,跟隨鄭亞到桂林當幕僚,這首詩就是此時寫下的。 這是一首有寓托的詩,寫作手法更接近于“在有意無意之間”的“興”,詩人在登高遠眺之際,觸景生情,展開聯(lián)想,情景交融,進而將瞬間的內(nèi)心感受融化在了對晚晴景物的描寫當中,因此顯得自然天成,不著痕跡。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边@句話告訴讀者,詩人在初夏憑高遠眺所見的晚清。初夏的嶺南多雨久雨轉(zhuǎn)晴,傍晚云開日霽,萬物頓覺增彩生輝,人的精神也為之一爽?!疤煲鈶z幽草,人間重晚晴?!比欢娙瞬]有描寫晚晴的景象,而是提到生長在幽暗處不被人注意的小草,并寫出自己對晚晴的獨特感受,將“幽草”人格化,進而想到自己的身世,開始為目前遇到的幸運和往昔的厄運感慨,提出對于美好和短暫事物的珍重,表達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安⑻砀唛w迥,微注小窗明?!庇旰笸砬?,云收霧散,憑高覽眺,視線更為遙遠,雖然光線微弱,但還是給人帶來了喜悅和安慰?!霸进B巢干后,歸飛體更輕?!憋w鳥歸巢,體態(tài)輕捷,這里的越鳥歸巢,帶有自況意味,也讓讀者看到了一個精神振作的詩人。 侍宴 【南北朝】徐陵 園林才有熱,夏淺更勝春。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 承恩豫下席,應(yīng)阮獨何人。 ![]() 這是一首侍宴應(yīng)和之作,詩人以清新奇麗的筆墨描繪出一幅竹新筍嫩、蓮苞欲綻的初夏圖景,即為侍宴的背景。最后兩筆將自己類作應(yīng)玚、阮瑀,既贊頌了蕭氏,又凸顯了幾分自信和張揚。 “園林才有熱,夏淺更勝春。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初夏,園林之中,新竹還含著如霜的竹粉,芙蓉花含苞待放,儼然一派春日圖景,暖意微微?!澳壑瘛迸c“初荷”互成對仗,新綠和黛粉的融匯將這初夏的園林裝點得更加清新怡人,誠如詩人所說的“更勝春”?!俺卸髟ハ孪瑧?yīng)阮獨何人。”蒙承上意,才得以入坐下席,這份恩寵就像漢時曹操對待應(yīng)玚和阮瑀一樣?!俺卸髟ハ孪秉c明侍宴詩的主題,詩人以應(yīng)玚、阮瑀侍宴曹操比自己侍宴蕭衍,表明對梁國的忠心,而“應(yīng)阮”的自比,又略顯輕狂張揚。 游開元精舍 【唐】韋應(yīng)物 夏衣始輕體,游步愛僧居。 果園新雨后,香臺照日初。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符竹方為累,形跡一來疏。 ![]() 此詩當作于詩人在長安任職時。 “夏衣始輕體,游步愛僧居”,涼爽的夏裝使身體輕快,信步來到熟悉的開元精舍。 “果園新雨后,香臺照日初”,雨過天晴,太陽照在香臺上,果園一片清新明麗。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濃郁的樹蔭使白天也顯得非常幽靜,孤零零的花朵,還展示著春天的余韻。 “符竹方為累,形跡一來疏”,寺院周圍長出了很多竹子擋住了視線,使詩人覺得這個過去經(jīng)常來的地方有些陌生。(因郡守職務(wù)所累,無暇出游,這個過去經(jīng)常來的地方竟顯得有些陌生了。) 寄皇甫七 【唐】白居易 孟夏愛吾廬,陶潛語不虛。 花樽飄落酒,風案展開書。 鄰女偷新果,家僮漉小魚。 不知皇甫七,池上興何如。 ![]() “孟夏愛吾廬,陶潛語不虛?;ㄩ罪h落酒,風案展開書”,初夏時節(jié),我最愛我的屋舍,陶淵明的話是真實不虛假的?;h落在我的酒杯里,風吹開書桌上的書。 “鄰女偷新果,家僮漉小魚。不知皇甫七,池上興何如”,鄰家的小女孩偷偷地摘樹上剛剛成熟的果子,家童在小溪里用漉網(wǎng)撈小魚。不知皇甫七在池邊乘涼賞荷花,興致怎么樣? 別王丞僧孺詩 【南北朝】謝朓 首夏實清和,余春滿郊甸。 花樹雜為錦,月池皎如練。 如何當此時,別離言與宴。 留襟已郁紆,行舟亦遙衍。 非君不見思,所悲思不見。 ![]() 公元493年(齊武帝永明十一年)正月,王僧孺“補晉安(今福建泉州)郡丞”,四月離京赴任。這時謝朓剛從荊州奉詔回京,因?qū)U\來與王僧孺餞行。這首詩就寫于當時。 “首夏實清和,余春滿郊甸”,初夏的天氣真是清明和暖,春末的景色遍布城郊。 “花樹雜為錦,月池皎如練”,雜樹繁花交錯相映,猶如鮮艷的彩錦,月池水宛如潔白的絲綢。這是一首寫離別的詩,開頭四句不見一絲半點離情別緒,而是描寫氣候宜人,城郊景色明麗。 “如何當此時,別離言與宴”,怎么在這美好的時刻,談?wù)摲謩e并設(shè)宴餞行呢?筆鋒一轉(zhuǎn),設(shè)問,以盛贊風景之美來反襯別離之苦。 “留襟已郁紆,行舟亦遙衍”,留下來的人心里依依不舍,郁結(jié)沉悶,離去的人卻漸行漸遠。 “非君不見思,所悲思不見”,我不是因為看不見你而對你思念不已,而可悲的是今后想念你時卻不能隨時看見你了。 夏枕自詠 【宋】朱淑真 夏日初長候,風欞暑夕眠。 衣輕香汗透,睡重翠鬟偏。 顰綠愁眉小,啼紅上臉鮮。 起來無個事,纖手弄清泉。 ![]() “夏日初長候,風欞暑夕眠”,初夏的天氣已漸漸延長,午睡時,有風從雕花格子的門窗吹進來。 “衣輕香汗透,睡重翠鬟偏”,混合著香脂的汗水濕透了薄衣衫,睡覺時壓偏了頭上環(huán)形的發(fā)髻。 “顰綠愁眉小,啼紅上臉鮮”,憂愁時皺起兩彎秀眉,睡醒時,臉上的紅暈像花一樣鮮艷。 “起來無個事,纖手弄清泉”,睡覺起來無事可做,纖細的小手玩弄著清清的泉水。 這首小詩寫夏日的午后,午睡起來的少女在池邊玩水,嬌慵可愛的形象躍然紙上。 初夏日幽莊 【唐】盧照鄰 聞有高蹤客,耿介坐幽莊。 林壑人事少,風煙鳥路長。 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 苗深全覆隴,荷上半侵塘。 釣渚青鳧沒,村田白鷺翔。 知君振奇藻,還嗣海隅芳。 ![]() “聞有高蹤客,耿介坐幽莊”,聽說有不同流俗的隱士,居住在清幽的山莊之中。起句點明隱士與隱士居住的清幽之地?!傲舟秩耸律伲L煙鳥路長”,茂密的樹林與幽深的山谷人煙稀少,唯有鳥的蹤跡在云霧繚繞中時隱時現(xiàn)。 “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飛濺的瀑布包含著秋天清涼的氣息,垂掛著的青翠藤蔓帶給夏天一片涼爽。 “苗深全覆隴,荷上半侵塘”,已經(jīng)長高的莊稼將田壟完全覆蓋,荷花也遮掩了半個池塘。 “釣渚青鳧沒,村田白鷺翔”,在水邊垂釣,常有野鴨子出沒于水中,農(nóng)田上有白鷺飛翔。 “知君振奇藻,還嗣海隅芳”,知道居士才華超卓,你的芳名已傳到我這偏遠的海邊。 這是一首寫仰慕世外隱者的詩,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齊安郡后池絕句 【唐】杜牧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 此詩作于杜牧受人排擠,被外放為黃州刺史之時。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菱葉掩著青萍綠透一池錦水,夏鶯歌喉婉轉(zhuǎn)嬉弄薔薇花枝。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整日無人來觀賞這細雨景色,只有一對對鴛鴦在洗浴紅色羽衣。 這是一首優(yōu)美、引人入勝的小詩。它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畫面:一座幽靜無人的園林,在蒙蒙絲雨的籠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葉、鋪滿池中的浮萍,有穿葉弄花的鳴鶯、花枝離披的薔薇,還有雙雙相對的浴水鴛鴦。 首句“菱透浮萍綠錦池”和末句“鴛鴦相對浴紅衣”,描繪的是池面景,點明題中的“后池”。次句“夏鶯千囀弄薔薇”,則是寫岸邊景。這是池面景的陪襯,而從這幅池塘夏色圖的布局來看,又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句“盡日無人看微雨”,雖然淡淡寫來,卻極為關(guān)鍵。它為整幅畫染上一層幽寂、迷蒙的色彩。句中的“看”字,則暗暗托出觀景之人。四句詩安排得錯落有致,而又融會為一個整體,具有賞心悅目的美感。 初夏雨中 【宋】寇準 綠樹新陰暗井桐,雜英當砌墜疏紅。 重門寂寂經(jīng)初夏,盡日垂簾細雨中。 ![]() “綠樹新陰暗井桐,雜英當砌墜疏紅”,綠樹新生的枝葉逐漸茂密,遮蔽了天井邊的梧桐。各色花卉向著臺階緩緩落下稀疏的紅色。 “重門寂寂經(jīng)初夏,盡日垂簾細雨中”,一層層的門寂靜無聲地經(jīng)歷初夏,在細雨淅淅中整日垂掛著窗簾。 用清新明麗和筆墨寫初夏,綠樹濃蔭,落紅飄墜,細雨紛紛,重門靜寂。一座彩色鮮麗而靜謐的院落呈現(xiàn)在眼前。 浣溪沙·夏日 【元】善住 簾卷薰風夏日長,幽庭脈脈橘花香,閑看稚子引鴛鴦。 四月雨涼思御夾,三吳麥秀欲移秧,不知身在水云鄉(xiāng)。 ![]() “簾卷薰風夏日長,幽庭脈脈橘花香,閑看稚子引鴛鴦”,夏日漸長,和暖的東南風卷起窗簾,幽靜隱蔽的庭院連綿不斷地飄著橘花宜人的芳香,無事的時候看小孩子逗弄鴛鴦。 “四月雨涼思御夾,三吳麥秀欲移秧,不知身在水云鄉(xiāng)”,四月的雨有些微涼,令人想抵擋寒氣的夾衣。三吳這一帶的麥子青秀而未結(jié)實,就有人在育秧,要移栽水稻了。初夏時節(jié),這里風景秀美,我忘了自己是在水云彌漫,風景清幽,值得隱居的地方。 作者一首描寫三吳地區(qū)初夏風景之美的詞,用細節(jié)向讀者講述了一個令人向往的隱居之地。 山中立夏即事 【明】蔡汝楠 一樽開首夏,獨對落花飛。幽僻還聞鳥,清和未換衣。 綠幃槐影合,香飯藥苗肥。盡日柴關(guān)啟,蠶家過客稀。 ![]() “一樽開首夏,獨對落花飛。幽僻還聞鳥,清和未換衣”,以一杯酒迎來夏天的起始,獨自對著飛舞的落花。幽靜偏僻之處仍然可以聽見鳥的啼鳴,天氣清明和暖,還沒有換下夾衣。 “綠幃槐影合,香飯藥苗肥。盡日柴關(guān)啟,蠶家過客稀”,綠色的幔幕與槐樹的影子合在一處,那芍藥花苗也很肥壯。柴門整日里開著,養(yǎng)蠶人家極少有來往的客人。 這是一首寫立夏的詩,用平淡的語言描寫了清貧的養(yǎng)蠶人家和山中幽靜的日常生活。 孟夏 【唐】賈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 谷雨前后,江南處處竹園中,春筍伴隨著雷聲雨聲,爭先恐后地頂破園土,有秩序地排列著。把陽光在空氣中折射的奇異幻象當作樓閣,把青蛙的鳴唱當作管弦樂。 |
|
來自: 暮云深 > 《節(jié)氣時令》